[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丹经武学”的出现有什么意义,它包含了什么内容?  XML
论坛首页 » 教学研讨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凌霄客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03/09/2010 23:35:23
文章: 90
离线

“丹经武学”是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所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名称,它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不仅仅只是世人眼里的武功和修真,或者说它才是真正的武学与修真,它的内容太多太多,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世人提起功夫,提起国术,想到的多是拳脚、器械、技击格斗,或许再加上强身健体;如果层次再上一些,则是修持丹道。但是国术与功夫仅仅只是这样吗?

丹经武学的前身是九脉合真后的一脉真谕:“真元修真法”。古人认为元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元气是万事万物的根源,万事万物都是元气化生而来,“真元修真法”就是修持元气的真正好方法。

真元修真法脱胎于三教的修真之法,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贤侠剑道与三教修持功夫的结合。这些贤侠剑道把自身的武学和三教的修真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文武双修,以武演道,以文载道的完整武学修真体系。

文武的修持体系在这里面是核心,是修持元气的最有用,最高效的方法。文有诗、书、画,这是文人三绝;武有软、硬、轻,这是武者三用。那么文人三绝又演化为诗、文、书、画、印、拓六艺,武者三用则运化出诸般拳脚器械,各有功用。

这种关系类似于道门五术“山医命相卜”,“山”就是修真之法,修真之人多以山人自居,是避居山中,远俗而近道之意。“医命相卜”都是在有了“山”这种修真的真实作为之后,演化出来的技艺,是传统道家弟子用来济世传道,积累外功之法。

上面说的是道家五术,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道家的。但是实际上,真正的修持是“行住坐卧都是道”,我在修真练功,但是别人看不出来,这是合俗同光。李师于《翰墨缘》中写道:“于平时举手投足的常态中,时而悟得道妙的启示。‘全凭心意练功夫’,因此参玄法眼也是从日常生活中来,运化在功夫之中”。

世人眼中可能觉得练功夫就是操弄拳脚器械,站桩练功,却不知提笔写字画画也能涣发精神,运转元气。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日用修持的方法。比如当厨师,你切菜的时候,就能练金刀三十六式;当店小二,也就是服务员,一手托着菜行走,就把内家的轻功,掌法给练了。

再比如你打扫卫生,抹桌子,玻璃,在这个过程中,十万横磨,太极拳的乱环诀,推手这些功夫都在里面了。当然这跟你专修过什么有关系,也跟你修习功夫到什么程度有关联。并不是说你擦个桌子,什么功夫都练了,不是这么简单。你没有一定的心性修为,没有一定的内功基础是没用的。

回过头来说真元修真法,真元修真法是九脉合真后“一脉真谕”的宗系嫡传,古传全称是“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它是一条修真捷径,是圆融三教的系列修持锻炼方法。后来呢,它不在宗教里面传承了,教外别传了。

“教外别传”的意思是宗教外面传承,宗教里不再传授了。那么为什么要教外传承?这是因为宗教发展到了后来,受到世俗的侵扰太多,争权夺利,成了另一个名利场,当年的这些贤侠剑道们之所以进入宗教里面修习,为的就是避世修真,远离尘世,结果现在宗教成了另外一种红尘,不利于宗风的传承,于是就开始“教外别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到了1984年,也就是中国的万轮甲子年,也是“真元修真法”五百年封真,三百年封法开始解封之际。李兆生老师以武当太乙铁松派第十三代掌门人的名义出山弘扬法脉,把真元修真法这门臻至颠峰的修真文化播向人间。

在传扬文化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的根据时代的变化,调整教学的方法。比如说早期的小炼形,李师教得很全,从头部的锻炼,到腰部的旋转都教了,但是现在很多功夫都不再广传。这不是保守了,而是因为这些功夫,基础不够的人练了容易受伤。

而循经太极拳也是先生根据实际情况而创编,太极拳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们没有循经内炼,严格说来只能算是太极操。那么李师付出极大的代价,重新赋与二十四式太极以循经,使它有了灵性,成为了一个崭新的生命,这与当年三丰祖师改良先天拳为太极有同等意义。

丹经武学的“丹”指的是丹道,是修真有成的第一步功夫,这是金门的修持。再往上走则是玄门,真门,门上还有轮。“经”是指经典,标准。“武”就是武功,武术,“学”是指学识,文化。

综合起来说,丹经武学是一门以武入道,文武合参的标准修真文化体系。它的目的是让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完整的、真正的好人。不要长得病歪歪的,身心不健康。丹经武学与社会的武功不同之处是在于他纳合丹道于武途,文武同宗,是以元气为根本,为核心。

那么先生为什么要推出丹经武学这一概念呢?这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个创举。

先生早年以太乙铁松十三代掌门的名义出山弘法,但实际上先生身负诸多法脉。以武当而论,除铁松之外,还得到了松花湖隐真吴和老人所传的太乙“神剑、飞刀、意戟、神枪”四门传承,同时还是武当先天太极第十八代掌门、张三丰龙行大草武当天龙神剑第九代传真、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第九代(武当真元内脉丹法)掌门。

在武当山开班的时候,先生还先后传授了武当玄圣宗,神武门的功夫,以及玄阳宗的一些绝学。先生同时还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雪山飞龙派第九代掌门、龙虎堂二十三代主人(明代九脉合真后把绝学全部放入龙虎堂,那时的龙虎堂主也相当于修真武林的盟主)。

这么多内容怎么传承下去?还是按以前的风俗一个个门派分开传吗?太难了,也没必要,而且时代已经变了。以前的武林门派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那时法纪不全,争杀不休。成立门派一个是为了更好的师徒相授,传承功夫;另一个也是为了抱团取暖,别人杀上门来,有同门相互护持。

那时师父传功,说了不许外传,就没有人敢传。因为你不听话,轻则废除功夫,赶出师门;重则取其性命,包括得传功夫的人也会付出很大代价。现在呢,老师台上刚讲完课,后头就有人把功夫传到网上去了,你能拿他怎么样?虽然他传上网的,只是知识,没有种子,练不出真正的功夫,但是规矩已经乱了。

实际上当年的九脉合真,已经基本上消弭了派别的差距,那时的先辈们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使国学最终汇聚成一个高峰,这是“真元修真法”的由来。到了现代,法律健全了,同时枪炮的出现,也使技击的作用大为下降,门派已经失去了他最大的意义。

现如今先生把自己得到的所有传承,以“真元修真法”为核心,汇聚在一起,称之为“丹经武学”,只要有缘人愿意学习,你就可以得到传承,关键在于你是不是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丹经武学的内容非常的丰富,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到拳脚功夫,兵器演练;再到戏剧(皮影戏)研究,以及丹家的丹食药饵(也就是丹家的外丹)等等,这些都可以参真,都是以元气为宗。

现代社会讲“以人为本”,包括衣食住行,都要符合、方便人们的生活习惯,这是从外面的环境,物品来要求。但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是修真的内容。他追求的是培养壮大人的元气,使人身心健康。有天赋,肯努力的人,甚至能得到生命层次的跃迁,按传统文化的说法就是长生久视,羽化飞升,这是由内而外的发展。

外在的物质再丰富,再完善,没有圆满的心灵也是没用的。看看历史上的欧洲贵族,参加宴会,吃喝不下了就去吃巴豆,泄药,或者用手呕嗓子,把吃下去的东西拉出去或吐出来,然后又回去吃喝,这是正常人能做的事吗?

现代生活物质很丰富了,很多人有钱后,不是想着学习,去修真以完善自我的身心,而是搞什么登山冒险,快车比赛,追求刺激,拿自己的命不当一回事。更严重的是吸食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或乱搞男女关系,这些都是背离了人身健康的胡乱作为。

丹经武学的提出,让所有喜爱宗风武学,传统法乳的学子有了一个核心。大家可以团结、集聚在这个核心下,共同努力,共同参真,为弘扬真正的传统文化而奋斗。

这也是先生为什么倡导丹经武学的原因,所有从学过先生的人,只要还在练功、读书,还愿意为弘扬传统文化付出自己的努力,就都是丹经武学的第一代学子,这也是先生把所有的门派传承给统一辈分了。

丹经武学的提出与存在,使得天下有缘都可以进入到这一传统国学领域,他超越了某一个单一的门派、或者某一功法的局限性,使得天下学问天下人学习,传统国学国人皆能学之,使学子们能自由的学习各门各派的功法,相互参真(此段话改自同门好友文熙兄)。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论坛首页 » 教学研讨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