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如何用武功修炼来增益先天之元气?  XML
论坛首页 » 教学研讨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凌霄客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03/09/2010 23:35:23
文章: 90
离线

我们知道,人出生之后,由于七情六欲,四时节气的影响,人的精神气血会逐渐衰败,这也是自然之理。凡自然之物,则必然有生老病死。

但是功夫之为,则是可以修过修炼,使人体的元气得以培育,肾水周流全身,从而得以筑基全形,以启天年,这种修持是以后天补先天之作为也。






当然这种功夫是指修真的武学,并不是世俗的外家功夫。单纯的外家武术只能起到锻炼筋骨,活络气血之用,并不能补益先天之元气。

那么如何通过修真武学来补益先天元气呢?各家各派都有自已的专修,这里仅以丹经武学中的太乙铁松派的功夫来述说一二吧!

小炼形之首是“金锋抖肘”,通过反复抖动来调节人体的气脉循环。人体的心肺在胸部,通过反复的抖动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按摩心脏和肺脏。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心肺的小循环,一个是心脏与人体的大循环。






强化了心肺之后,心肺循环和心体循环就能很好地运转起来,使人体的血液循环更加健康、有效。这也符合传统医学“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中医认为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反过来,血则能养气,也能载气。

气为阳,血为阴,两者一阴一阳,合为太极,不可或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体的经络脉道分布与血管的走向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人体的神经分布也是如此。

这也充分证明了中华传统医学的可贵性,多少年前,在西方医学还处于黑暗愚昧之时,我们已经发现了经络的存在,并很好地应用于人身的保健治疗。而中国之所以重于气化而少言血液,是因为人体的血液是固定流转的,从动脉出而静脉回,没有变化,也不能有变化。






但是真气不同,他变化多端,可以在人体中自由穿梭。凡是血液走到的地方,气必然能到。但是气能走到的地方,很多是血液走不到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传统医学以气化论和经络论为核心,而不是像现代西医以血液为主导的原因。

通过金锋抖肘反复的抖动,就能良好的调整了心肺功能,气血周遍全身,这也是中医所说的肺主百脉,肺脉通则百脉通之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肺经得以贯通之后,会直接影响到脾经,因为两者直接相通,肺经通之后,必然连通脾经。同时,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大肠经又与胃经相通,如此一来,仅修习金锋抖肘就能贯通周身,起到“道妙循环十二经”之用。正如《灵枢》之言:“从腰以上者,手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皆主之;腰以下者,足太阴(脾经),阳明(胃经)皆主之。”






肺脏吸收了大自然的清气之后,与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相结合,就形成了以这两者为主要成分的宗气。

宗气的积聚之处在哪里呢?是胸中的“气海”,又称为膻中。金锋抖肘的另一个主要功用就是要打开人体的膻中和夹脊两大要穴。夹脊穴有调节脏腑机能的功用,主治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等。膻中位于任脉,而夹脊穴合于督脉,两者一阴一阳,反复抖动就能使周身阴阳气机得以良好地运化。

所以修行金锋抖肘,练习正确的话,会比较快的有心胸开阔的感受,整个胸腔暖融融地一片。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从刚开始能震动到膻中和夹脊,到后来能震动到小腹丹田和腰部命门,有小腹温暖,命门火热之象。






因为抖动之时,震动膻中,使宗气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元气聚集在丹田,必然丹田气暖。此外,宗气再由气海向下行于足,贯通足底涌泉和脾胃二经。因此会有涌泉发热之感受,因为脚底涌泉属于肾经,肾气足则涌泉必然温热。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补益先天的修为,就是金生丽水。按照传统医学的阴阳学说,肾主水而肺主金,肺金之气充足,凝聚之后,金生丽水,下降之后则补益先天肾水。而且大肠经亦属于金,此金气融于先天肾水之中,则使肾水充足。先天肾水在丹道中又名“坎中真阳水中金”,通过锻炼肺经和大肠经,直接运化金气,则能直接补益先天元气矣。

注重修炼金气,这种特殊的元气,是丹经武学的特色,也是最有效的丹道修炼方法,速度快,效率高。这里是仅以金锋抖肘来叙说传统修真武学是怎样补益先天元气,其它功法亦是以元气为宗,当然,不同的功法专修不一样,并非完全相同。




如摇身掌第二式,就是通过同时拍打命门和小腹,使先天肾水和命门真火相互激荡,从而阴阳化合产生先天元气,这是另外的一种补益先天的好方法。其他诸功诸法亦是各有殊胜之处矣,此处就不多言了。
 
论坛首页 » 教学研讨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