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原创) 什么叫做功夫:关于文的修为(一)—— 辨识传统文化真实面貌的一条捷径  XML
论坛首页 » 以文入道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dao1008
7、初侠           为侠常明理 三十六般兵 刚柔任显化 出入太乙身

注册时间: 05/01/2008 19:49:52
文章: 267
离线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文一武也是一太极,修为要文武兼修,缺一不可。
李兆生先生的《翰墨缘》是1992年出版的,是作为《统元楼藏真丛典》的首本面世的。我们拿到这本书时,是在1993年。当时对大家的要求是至少通读50遍,有些章节背诵下来更好。《翰墨缘》主要是介绍“以丹力入书”的修为内容,书中的各字体的范字较多,要求大家以书为帖,多做书法练习。
当时有很多小故事,有的人把《翰墨缘》放在枕头下,睡觉时感到有光亮、有气流等进入身体;只有小学文化的人,通过诵读《翰墨缘》,竟然连续作了很多的诗作;有些学生诵读了《翰墨缘》,在文科理科学习方面皆有很大改观……
《统元楼藏真丛典》第二本是《真元宝笈》,是各种武功武法的详细介绍。内中有很多的功理和功谱,对此书的标准也提高了,要求至少通读80遍,学过的练过的功法的谱文要求背诵下来。
后来的《声律真诠》要求更高,通读100遍,其中的内容皆可背诵。
《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有三卷本,内容更加详实深邃,当时大家都很向往和好奇,都想马上开始太极拳的修为。而这时对大家的要求是先熟读书卷,领会太极拳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之上,按照书中的图例,一式一式的站桩,站到开游桩了,与书中的动作对照检查,能与书中相合,就可站下一式;如果不能相合,就要继续站桩,直到与书中相合为止。熟读的标准是都什么呢?恐怕通读100遍也难达到。
时至今日,李兆生先生的专著已经有很多了,不能再像当年那样,对每一本都规定的很详细。但是通读专著这一点没有变,最低的要求是要把李兆生先生的所有著作都通读50遍,这个标准不算太高,可也不是很低。
这样的要求和做法,有没有什么意义呢?是可做可不做还是必做不可的?
在多年的实践之后,深深地体会到这是必做不可的,非此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传统的学识是一以贯之的,传统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明朝时,宗风脉传有“封真五百年”之举;在后来的反清复明运动中,清朝大内对武林力量的惨烈剿杀,几乎使武林的种子都绝迹了,因而又有“封法三百年”之为。继之而来的历史的不断颠簸和动荡,更使得文武两方面都在社会上沉迹不现,致使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难以辨识了。再后来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并渐渐占了上风,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面貌已经模糊不清,无从辨识了。
前个时期的气功潮中,确也泛起了风起云涌的传统文化的波澜。但是当时多是一些皮毛功夫,得传统文化实质者少之又少,流有各种弊害者却比比皆是。以至于到今天闹出了杨振宁炮轰“易经”,指责“人天合一”的思想束缚了中国人的现代科技发展的脚步;吴文俊和何祚庥两位院士也公开说“阴阳五行论连伪科学都算不上”;而方舟子更是放言“张仲景的医学知识比不上今天任何一名正规医学院毕业的学生”。虽然这些人的言论举动曾在社会上引起一个时期的震动,但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太强大了,使得人们不得不心仪和向往。而这时于丹又接连作出了《论语》和《庄子》的心得。虽然于丹与前几位的抡起大棒剿杀的态度截然不同,是以信奉和推崇传统文化的姿态亮相,但是于丹并没有真正掌握传统文化的本质,甚至有些内容与传统文化南辕北辙,有些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虽然于丹的影响已波及海内外,但充其量不过是哗众取宠、信口开河的一出闹剧罢了。这些社会现象也折射出要学习、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如何能尽快的进入到传统文化的境界之中,如何能真正认识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呢?通读李兆生先生的著作不失为一条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所以通读是必不可少的。
多少年过去了,李兆生先生的著作有的却也通读了许多遍,有些内容也能够倒背如流,在这样做的同时,学识上的进步,功夫上的长进是可以看得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文一武则是功夫中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有时在练功中突然开窍,刹那间明白了李兆生先生著作中的某句话或某个内容;有时在通读中同样也会突然开窍,刹那间明白了功法功理中的某个方面或某个层次。功夫就是在这一文一武的不断动静开阖中,一天天长进的。
玉环桩中说 “散为百脉支流,合为玄关一窍”,百脉支流皆有关窍,将这些大大小小的关窍都打开之后,最后才能开通“玄关一窍”。在书籍的通读与背诵中,也是经过了初期的懵懵懂懂,到不断开窍,后来就能够心神相会,与之产生共鸣,身心两方面都得到振动,最后与书中之论相合。
相合的多少,是由修为的层次决定的。层次低合之少,层次高合之多。随着修为的不断长进对书中的内容也会有不断的深入理解,这叫常看常新。
现在回过头来重新看这些书籍,真是字字珠玑、句句祯瑞。从中可获取的益处是无限的,这些书籍就是传统文化的无尽宝藏,能从万千之中得之一二,已是人生之大幸。
关亨九先生说:何为真知?即不知之知也。对于一切事物我本不知,但偶然自知,既不是所学而知,也不是读书所知,然而与所学书本上相吻合,这才是真知,这乃先天之知。至于学而知之,乃后天之学也。人以未学为失,我以未学为得。失之于俗学,不可惜。失于真知,则可悲(摘自先生专著《武当修真密笈》)。
在《易解玉环桩》之文中讲到:“人们所感知、所学习的知识分作两个方面,一种是先天的,一种是后天的……先天的称为智慧,后天的才叫知识。知识和智慧两者要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美的世界。
“知识是人出生以后,通过对周围各种事物的接触,通过进学校学习,学会了原来不懂的东西,这些通过学习而得来的学问就是知识。
“在人类本体,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智慧。智慧也叫做真知……知识是学来的,是后天学而知之。而真知则是人体体内的自我,是灵性。现在科学所说的灵性学,就是人体真如智慧在闪光,也就是丹道学里说的‘先天一粒真种子’在闪光。闪光的智慧不是学而知之,而是偶然而知。”
传统文化不是研究出来的,也不是探讨出来的,而是开关通窍后的开悟所得,传统文化是先天智慧的结晶。
先天智慧是人体固有的,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人在后天“作茧自缚”,自己捆住了手脚,并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修为就是要祛除这些障碍,修持真正的自我,还自己于本来面目。
为什么说“文有多高,武有多高”,只有在武功修为中开通了血脉,人的神思才能通畅条达;反过来,文的修为能够通慧达智,武功自会飞跃腾达。因为文武组成一太极,是修为中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两个方面。“剖开一物分阴阳”,文武本来同属一物,只不过是同一事物在两个方面的不同展现。
“文如其人”,是说修为层次的高低,会在文作方面有所展现,看其文理阐述,就可审知其修为的层次。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真师者,一句话就可在“玄关一窍”处指明方向,而未有修为者只能在万物的表面去揣摩、猜测,甚至是臆想。

尊重原创,转贴请注明出处
天风海涛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Avatar]

注册时间: 07/01/2008 19:59:37
文章: 73
离线

dao1008 wrote: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文一武则是功夫中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有时在练功中突然开窍,刹那间明白了李兆生先生著作中的某句话或某个内容;有时在通读中同样也会突然开窍,刹那间明白了功法功理中的某个方面或某个层次。功夫就是在这一文一武的不断动静开阖中,一天天长进的。


虽然我的功夫层次还比较低,但是偶尔还是会有上述的体会.功夫确实是在不断的练功和不断的读书中长进的.
闲云2007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Avatar]

注册时间: 06/01/2008 22:40:11
文章: 91
离线

所言即是,惊醒梦中人,我的所学差距甚远,平时又蹉跎岁月,没有好好通读李老师的书啊!
qiushui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14/11/2008 01:47:48
文章: 97
离线

西方和东方之所以格格不入,是因为双方同属阴阳相生的太极之两端。
西方重物质,落於形态与术数,为了金钱与富贵而蔓延的侵略、掠夺、殖民、贩奴,原始积累,血泪斑斑。物质文明不是因为西人的良心发现,而是分赃的契约上升为法律条文,总统不过是财团的猎狗,强权外交,武力作为经济文化掠夺的后备手段,常常是图穷匕首见,如此行径,屡见不鲜,文明只是其副产品。说唯心是他们只顾自己,他们比谁都唯物,准确的说,是唯心的唯物主义。有色眼镜是他们文明造成的心态所定,是无法理解富於奉献精神之人的。让他们认识东方文明是拿掉色镜的唯一方法。
东方重精神,着眼於确定心神变化的道德仁义,多少高真大德,远离荣华富贵而遁迹山林,许由洗耳、不食周粟类典故,美名远扬,至今传诵不衰。至于后人对他们的误解,则是真道亡矣后,家天下形式之封建社会中,求取功名的文人无法理解之为。随着学术不断进步的真修之子,也从小隐於山,进而中隐於市、大隐於朝,自然人文条件的变化也是一种促因。一脉真谕达到了人体科学研究的巅峰,其副产品则是对其自身和天地间事物的客观认识。
由此,可见诺贝尔得主杨振宁只不过是一个西化的人,他不是作为科研工作者来评价东方古老科学的理论,而是代表西方文化对东方文明的否定,这是他的局限,亦是他的可悲之处,一个具有西人灵魂的黄种人。与热爱祖国的钱学森比,他也太可怜了。另一诺贝尔得主达赖不过是一丘之貉。而那两位院士在传统文化上的不学无术则不值一提,这种数典忘祖的东西,说他都得漱口。毛主席的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对阴阳太极的最好应用。至于于丹她是好心,她响应国家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决策是值得肯定的,而学术上的造诣,社会各方的评价想必她也知道了,看她对自己书作的态度还是诚恳的。89事件的那些人也都是西化的人,让他们得逞,大概咱们就不会有今天了,反腐败也不能靠西化,修真就是最好的防腐剂。
现实是东方文明一直被贪欲压制,西方物欲副产的文明又听命於所谓的民主。如果东西方的文明互补,这个太极那就圆满了。‘天下为公’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形容词,但他一定会成为名词。
学文是以理知法,练武是以法致理。可见法、理是一均衡之太极。缺一不可。看一看李老师著作中对理法精透如一的传承,想一想自身与宗风的缘分,努力了,那是有缘,放弃了,则是缘尽。功夫不息法自修,万法由人不由天。
看到好文章,不由不摇笔。是惺惺相惜,亦应和有佳。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Avatar]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2
离线

学文是以理知法,练武是以法致理。


精辟论述!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瑞靄芝華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Avatar]

注册时间: 29/10/2010 18:06:14
文章: 407
离线

dao1008 wrote:虽然这些人的言论举动曾在社会上引起一个时期的震动,但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太强大了,使得人们不得不心仪和向往。

我特别喜欢这一句,社会上的种种现象表明
dao1008 wrote:传统文化的魅力太强大了,使得人们不得不心仪和向往。

好的东西自然会有人欣赏!

路,就在脚下......
追寻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论坛首页 » 以文入道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