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统元楼藏真]把握循经 道法自然/李兆生  XML
论坛首页 » 九脉合真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Avatar]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2
离线

把握循经 道法自然

漫谈太极拳的循经

●李兆生

人一呼一吸,脉行六寸,一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这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结论之一。循经本是人体自然的生理现象,人身体中的元气沿顺着体内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周而复始地循行,如环无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在文学作品中常可以看到“内力”的施用,“内功”深厚者可以摘花击叶,甚至可以将“内力”沿脉道外注,伤敌于无形。这些神奇的描写,令多少读者心神向往。如今我们只能在中医的《气化论》和《经络论》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医学中提到经络,首要以治病为目的,走“顺则生人”的路子。修真习武之人则希望充实体内的元气,使其沿顺经络脉道循行时,有超出常人的流速和流量。进而才能“气与力合”而生威猛之相,勇武之风。也才有可能沿顺古人“丹经武学”的路子,进一步修持。

武当张三丰祖师当年创太极拳,“欲使天下众英豪颐(益)寿延年”。现在看来,太极拳能否达到这个效果是值得探讨的。建国初期的丹医大师周潜川先生曾带弟子廖厚泽为国家卫生部第一任部长郭子化诊病治疗。周氏对太极拳亦有研究,并对太极拳有过建议。先生在《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一书中说:“根据上述我的意见,赞成近年推行的简化太极拳,并且希望恢复十三式的本来面目。因为简化太极拳虽是精华,但是只打架子,缺乏运气的内功,是不够的。”笔者在《武当》杂志社举办的多次“丹经武学培训班”上屡次强调,“循经太极拳要以人体气脉循经为准据,以接近符合阴阳气脉循经为准度,使其能向内操炼气循经合脉的方向上靠近”。只有恢复太极拳循经的本质,才能重新展示出太极拳上可习武人道,下可健身养生的神采。循经是丹经武学的必要条件,没有循经就无法进入丹经武学的修持。十二正经没有开通,结丹乃虚幻而已。没有循经的内涵,也谈不上“气化于力”的武学修为。笔者曾质疑“气沉丹田”一词的使用。曾见到某体育专家教授在指导初学时,要求起式做到“气沉丹田”。笔者怀疑,初学之人,体内必然难以循经流畅,“气”不知从何来,“沉”又不知如何“沉”。这“气沉丹田”对于没有循经体会的初学来说实在强人所难。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笔者在中央电视台拍摄《夕阳红》节目时就感慨过,三丰祖师创太极拳,扬名天下,至今武当学子仍引以为荣。可是社会上现在还在打太极拳的却多是一些腿脚不便,已经进入“风烛残年”的老年朋友,已经谈不上“自古英雄出少年”了。细想之下,也不能过于责备今天的年轻人。社会上泛传的太极拳,从筋骨运动来看,其对人体各关节的全面活动,不一定比得上广播体操:从动作强度上,又肯定比不过现在社会上的摇滚乐加健美操。难怪年轻人不愿意学,并称之为“太极操”。

循经是太极拳的本质。拳家有谚语,“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炼一口气,不是喘气的气,不是呼吸的气,而是人体中元气的振动,循行。通过循经太极拳的锻炼才能体会“内炼一口气”的感受,这也是内家拳的入门。由循经开始,体内元气日渐充盈,始可言丹经武学。历史记载三丰祖师本出于少林,翻少林而创武当,金丹玄化后创太极拳。“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外柔内刚。外在的柔软是一望可知的,内在的循经却是看不到的,需要专门的锻炼操持。“宣化肝脾,增进饮食,强健身体,再造精神”,为循经太极拳锻炼之根本。多吃饭.多运动,才能使身心强健。循经太极拳通过循经的锻炼,可以使元气充盈,五脏坚实。

循经是人体精微的活动,三丰祖师得佛之大,儒之极,道之微,而创武当。道家秉承“人天合一”的宇宙观,人即是宇宙,宇宙即是人身。人体循经,经络气血,阴阳气脉流注同天体运动一样,不容一丝偏差。又如中医取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站在传统的角度详加分析,要使动作更为准确、确切,才符合气血行经阴阳平合,不至于导致“三阴气脉每每过迟.三阳气脉经常领先,太嫌过速,二者不能紧密地配合”之弊(周潜川语)。

循经太极拳要求“架子动作要精准”。因为手足构成的动作协调着内脉的循经,动作的快慢、变换、轻重,都直接影响循经的阴阳平衡。但同时循经太极拳是活步太极拳,以人为本,不被死的套路所限制,以武演道,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循经太极拳的太极四手——玉环桩,取象于易,以“棚捋挤按”四手占太极拳四个主要的动作。由于体质的不同,每个人在操演的时候,每个动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川归大海”,随着天天坚持不懈的锻炼,操演的动作将自然进入以内气催动外形,循经化力的阶段。随着循经现象的深入,内力的运转,化成动静的阴阳显化之外形,体现出内力运行时的“公转与自转”。真气沿一定的经脉交注,“阴阳转化,刚柔相济”,正是“百家腾跃,终人环中”。这种合于自身,律于固定姿势的气机运转,体现出了传统丹经武学的精湛内容,其动作要领顺阴阳,合数术,正如古人所言:“大道至简至易,至柔至刚,博大精深”。“太极生万物,生化无有穷期”。

人体所有的气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浮络孙络,二十多部,形成了一个综合的人体生理结构网。古人认为,“内景隧道,唯反观者,可照察之”。通过循经太极拳等专修的锻炼方法,自己可以深悟其中的内涵。循经的锻炼能否达到文学中描写的高超武功,我们暂且不去谈他。但是通过循经的锻炼,亲身体验到祖国传统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倒是切实可行的。没有循经的基础,就谈不上对丹经武学的探求,要想说清楚梨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了以后才能说得清楚。循经是太极拳的灵魂,循经太极拳要以人体气脉循经为准据,以接近符合阴阳气脉循经为准度,使其能向内操炼气循经合脉的方向上靠近。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能逐渐使太极拳恢复当年祖师将其泛传于世时的风采,进而实现祖师“欲使天下众英豪颐(益)寿延年”之遗愿。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论坛首页 » 九脉合真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