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搜索
最新主题
热门主题
会员列表
返回首页
会员注册
/
登入
赵避尘
论坛首页
»
道家纵横
前往:
选择一个版面
网站公告
教学信息
修习心得
循经太极
六脉太极
教学研讨
基础功法
专修功法
精进功法
声律真诠
书法教学
以文入道
武当嫡脉
少林正宗
太乙显真
九脉合真
健康生活
养生方法
诗书画印
百家武学
道家纵横
佛学纵横
儒学纵横
医易纵横
文化杂谈
图片视频
电子书屋
温馨家园
会员茶室
发表人
内容
09/05/2008 19:30:52
文章主题:
赵避尘
找明12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09/05/2008 19:23:54
文章: 1
离线
中国养生之道可谓流传一久,有关道家修炼性命双修秘法代代相传。从老子[道德经]为祖,经过几千年不段发展历代先人的修炼,总结出了一整套的性命双修金丹大道功法。
千峰先天派是传承了中国道教龙门派一脉,龙门派为道教全真派丘处机所创。丘祖全真道北七真之一,自创龙门一派以修炼性命双修金丹大道,原太祖14年召之。太祖问其治世之方,丘祖对已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世之道则告知已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赐号(神仙)命掌管全国道教常住白云观。在当时成为中国道教一大盛事丘祖并立40字接续龙门后裔。
即.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崇高词法兴。 世景荣推懋,希夷衍自宁。
其代代相传道内性命双修大法,清末民初传至第十一代赵避尘。号一子赵避尘1860-1942北京昌平阳坊镇人从小与道有缘为了追求性命双修真功,跑遍数省拜师三十六位之多,可谓历尽艰苦于清光绪21年3月13日拜在龙门派第十代(了然).(了空)门下完整的继承了道教龙门派性命双修金丹大道全决全法,后受众师公推。创(千峰先天派)其胞兄赵魁一做为开创千峰老人的另一位宗师修练卓有成效。
千峰老人为了人人健康改变了以往的三口不说,六耳不传之规。改文言用白话教人遍著了(性命法决明指)一书中分成四大手功法共记十六部,以下手练精化气。转手练气化神,了手练神还虚。撒手练虚化无合道。此四大手之功道尽了历代秘而单传的性命性命双修功法。其中讲明了决法.火候.开通奇经八脉等等一一尽表。从此打开了道教性命双修历史的先河。它不分贵贱贫富一率平等,因此一段时期内上至总统黎元洪,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辛亥革命元勋朱子桥,杜心五,国民党高级将领张之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下至平民百姓,上千人先后受到千峰老人的传授。
千峰老人又为千峰先天派传承留下40字辈
即,玄妙先天道,自然性体空。
悟真圆光现,慧命上昆仑。
金丹乾坤大,礼意善养功。
虚灵清静意,留得万古春。
如今千峰先天派弟子日见壮大,国内及海外何以千计作为赵氏子孙深感敬意。从小我就和爷爷住在一起,[赵避尘之子赵风贤]爷爷总给我讲太爷的事迹,那时我才十几岁关于性命双修也知道的不多,后来参加了工作也没用心去领悟,在爷爷去世前他老人家把一本收藏多年的本子交给了我,对我讲此是你太爷性命双修功法一生修炼秘决,我交给你望好好保存日后一定有用。时间过的好快现在的我以是43岁的人了,43年让我懂得了很多,学习,工作,结婚,生活工作的压力让我过早的出现了白发,好可怕,品味人生什么是最宝贵的,那就是生命/只有一个好而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基本的。为了能传承太爷的功夫在去年我大奶奶[赵避尘之儿媳]百岁大寿之后我特拜在千峰2代传人牛胜先为师,成为千峰第三代传人,师傅赐号,先魁子,从那时起我系统的学习道家性命双修功夫。中国道家功夫是一部养生金丹大道精典,它汇集了多方科学,生理学,医学,易学,气功学,等等,而练功要以身,心,意为主,以精,气,神为用,阴阳合和,性命必双修,炼此功最主要的是自己的思想品质,要有德,善之心,练功要有恒心,修炼物之真性,方能炼之,四大手功夫依然炼之不易,但有师传之也不为其难,有的是无为之心,坚定的信念持久的修炼,千百年的中华道教文化是一种何等的境界,修炼以之。
赵避尘之 重孙
龙门派号, 复明
千峰先天派道号, 先魁子
北京千峰赵避尘文化交流中心, 法人.赵明旺
09/05/2008 21:18:13
文章主题:
回复:赵避尘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60
离线
好帖子,欢迎交流!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论坛首页
»
道家纵横
前往:
选择一个版面
网站公告
教学信息
修习心得
循经太极
六脉太极
教学研讨
基础功法
专修功法
精进功法
声律真诠
书法教学
以文入道
武当嫡脉
少林正宗
太乙显真
九脉合真
健康生活
养生方法
诗书画印
百家武学
道家纵横
佛学纵横
儒学纵横
医易纵横
文化杂谈
图片视频
电子书屋
温馨家园
会员茶室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