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金风浩荡、川涌金潮、心清胜水、玄震八极、丹光照耀、慧海澄然------什么是“心不动,气自圆”的境界?  XML
论坛首页 » 以文入道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Avatar]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2
离线

来自: **
收件人: 文熙
日期: 27/10/2008 12:30:04
主题: 您好!

我想请教您一件事,我这段时间练功和吃饭一样成了习惯,除了练功,吃饭,睡觉,和孩子玩玩.做做家务,我好象没有开心和不开心,想去兼职上上班但心也不急,没啥事我懒得出门,我头脑一片空白.我以前很有理想的,现在好象没了.不知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吗?


您好,我想这正是您多次到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学习和坚持练功所取得的效果。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为道日损”的印证,也是“恬淡无欲、真气从之”的具体表现。古人说修真者要经过三个阶段的炼心,才能至于“心不动,气自圆”的境界,那就是“不触而动、不触不动、触而不动”的三个阶段。

“不触而动”的阶段也就是心随境迁的阶段,是世俗众生的阶段,心如猿猴不愿意片刻停歇,总愿意找些事情做,不愿意寂寞,这样心随境迁、元气耗散不已,导致精神衰败、形体颓靡,由盛至衰而顺则凡。

“不触不动”的阶段是修真入门的阶段,能够逐渐开始静下心神,元气也逐渐停止驰乱和耗散,耗散的少了,则聚集在身体内的就多了,再加上不断练功积累元气,元气日渐充实,反而越发真气润泽凡躯而心静身止。这个表现就是您现在所出现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不触不动”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也经历过,也和您现在一样感觉奇怪,为什么好像意识逐渐静止了,失去了往日的那种万丈雄心和轰轰烈烈,每日头脑好像一片空白,俗念不入、人欲渐忘,也不愿意多出门,无事不动,有事能沉着冷静的应对,也就是不多事。能少一事不多一事,这样就使自己身心逐渐静定,容易忘却俗事烦恼,变得恬淡无欲、无喜无忧。其原因就是真气从之于身心了,真气纯净不易起妄念,妄念多由不纯净的杂质阴气所成,因此世人多欲望和无明就是这个道理。相反,通过练功积累了元气,也就逐渐肃清了阴气,那么自然妄念减少,妄念减少,自然心态祥和平静,头脑如碧空湛蓝而无片云,如此则何来风雨之忧?不因朝霞而喜、不因乌云而忧,是因为心处于云上、念止于大空之缘故。因此,只有从切实的练功入手才能逐渐“积精累气以成真”。同时,真正的修心和除妄念,也必然是这种身心双修、性命同证才能做到的。因此,不练功、不修真的人是很难达到“恬淡无欲、真气从之”的境界的。这也是为什么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气质判然有别的原因,那就是能否做到“恬淡无欲、真气从之”,读书人多文雅气质就是真气从之的表现。

那有的网友会说了,不想出门和头脑一片空白,无喜无忧那不是傻子吗?是啊,谁知道“愚”者智,还是“智”者愚呢?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于无可损者多是“积精累气以成真”的修为者、智者和与道合真者。其情趣迥然异于常人,常人怪之,以其为愚,其不知事实恰恰相反。俗人是以外物为宝,因此汲汲乎于名利,而修真者是以元气为宝,因此熄心静念而终成真趣。而对于生活中琐事却能冷静处置,去其繁杂,提纲挈领,从容不迫的完成各种确实需要花费精力去做的事情,多是存心真趣而不入俗流,故有俗人大怪之,是因所求迥异也。

最后的阶段就是“触而不动”,就是完全守心静念于一处,浑然融合于宇宙至道,身内风云际会、流龙奔跃、太乙潜循、真如涌动,则观于物候如登须弥,身在泰岳一览群小,无事可使其喜,无事可使其忧,身与虚空同体,神与太虚同寿,是丹华照耀、如如不动的智慧境界,金风浩荡、川涌金潮、心清胜水、玄震八极、丹光照耀、慧海澄然。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事志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10/03/2008 13:32:19
文章: 75
离线


这样的解答筒明扼要很好。
 
论坛首页 » 以文入道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