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搜索
最新主题
热门主题
会员列表
返回首页
会员注册
/
登入
《声律真诠》摘记(一)
论坛首页
»
声律真诠
前往:
选择一个版面
网站公告
教学信息
修习心得
循经太极
六脉太极
教学研讨
基础功法
专修功法
精进功法
声律真诠
书法教学
以文入道
武当嫡脉
少林正宗
太乙显真
九脉合真
健康生活
养生方法
诗书画印
百家武学
道家纵横
佛学纵横
儒学纵横
医易纵横
文化杂谈
图片视频
电子书屋
温馨家园
会员茶室
发表人
内容
28/02/2009 21:52:24
文章主题:
《声律真诠》摘记(一)
通天彻地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28/02/2009 21:45:11
文章: 64
离线
恒河泛波朗月魂 桑海筏越见天真
【注】:恒河,本来是古印度的一条河流,自佛法西来,以恒河代指佛法。在过去的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佛家、道家、儒家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统归传统法乳。因此恒河也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五千年的法乳流波中,修真,也可以说如何发现自我心中的一轮明月始终是其核心。这优秀的文化、滋润的法乳一代代传承,时有浪花飞腾,至今泛波无限。在明九脉合真时,先师法祖一项伟大的努力是梵音汉化,流传下“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关于声音方面的操修称之为“以音弘法”。历经风沙飞雨、宗风黯淡,五百年封真岁月而后,“今又重开真境”,我们能否通过声音的操修让自己心中的那一轮明月明朗?噫!“始觉大道感人天”!
佛法讲“苦海无边”,今天《声律真诠》的操修,让我们看到有筏可渡。《藏真大辞典序》:“夫将欲驾横海之大航,拯迷途于彼岸者”,以音弘法是天籁的声音,是大自然的语言,是宇宙真音,可以让我们达到传统理想中的“天真”境地。《声律真诠》一书彩页有“天真妙相”禅画一幅,是一小孩卧在莲花瓣中,天真安详,以神相感,天真自见。
【摘要】:要属太极的主体。
阴阳对持而统一的组合关系,……微妙……一直在神州沉浮了五千年。
人们曾以太极阴阳两仪的概念来分析世界,
变幻演为卦爻变化之形体,
以阴阳造物之象来析疑阐化世界,
太极组化的自然,组化为人生,组化为伟大的天地万类。
【注】: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摘要】:《周易》……哲识……系统……演化……生化
【注】:先天八卦起于震而终于离,后天八卦起于震而终于艮。
【摘要】:律乃天地之正气。人之仁声也。律由声出,音以声生。
【注】:夫九州之地,八卦相磨,刚柔相荡,故天地之和气交,是以中土多圣人。正气者,元气所化,水火相调,金木相并,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学儒家需行得正、坐得稳,常怀天下为己任,乃有一腔浩然正气出之。故人体天心,上天有好生之德,为人当常怀心中一点仁,方有仁声出之也。然何者为声,何者为音?
【摘要】:人类有文化咏诵,……平仄韵律,修辞对仗,诸法皆出于易数。
【注】:太极思想,阴阳文字,泛波无限。能参玄者,乃知数术。语云“易乃十三经之首”。
【摘要】: 自然清阳上举的天与浊阴下降地相对仗
均以自然之变化为对例
以草木为对,以鸣禽为对
以人物为对
以典故、历史人物为对
【注】:万类万象呈阴阳,一消一长叹升沉。声律者,阴阳文字对仗,岂是强对之小术,实乃阴阳之大道。自然界中的一切人和事确实是以阴阳相对的形式来呈现的,犹如鱼在在水中而并不知有水,我们处在阴阳变幻的世界而不知有阴阳。所以读声律若言气脉云云、声音云云倒在其次,能在天与地、日与月、兴与叹、成功与失败的风云变幻中把握阴阳,由于“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由混沌到清晰”,逐渐把握天地中那唯一的玄机,才是真正的“以音弘法”,是声音参大道。
【摘要】:……均体现在律例之中,升炼而终于太极。还原太虚,回归自然,皆是天地之正气与人之音体之体现。
【注】:告诉了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
【摘要】:是故人在天垂象启示下,形成了的体系。
【注】:“天垂象人爻为文”。按旧说,天乃纯阳,地乃纯阴,纯阴纯阳皆无变化,惟人乃半阴半阳,故人爻推演、阴阳显化而生无穷变化。“天垂象”,天者,“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地者,“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传说中的远古圣人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学的时候也说“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可见我中华国学确实是在天垂象的启示下创造出来的。就以传统国学之精华而论,“金石铭篆、诗文楹语、旗幡剑令、武械金峰……”演为一个丰富灿烂而惊人的系统。
【摘要】:有声律,有咏脉,形成了诗赋文辞……
【注】:交代了儒家诗词歌赋的来历。今天的中国鲜有真正的诗人,其原因在此?
【摘要】:从天垂象的启示到以易演天下的诸种作为,是人类观察自然,完真自我的的文化行为。
【注】:“从天垂象的启示到以易演天下的诸种作为”,这是从先天到后天。“人类观察自然,完真自我”,这则是从后天到先天。声律的产生受到天垂象的启示,演变为文字、声音,今天我们通过文字、声音的持诵,再重新找到天垂象的启示,一直到最终“完真自我”。
【摘要】:虽然是启愚蒙学,也是至极的学识域地
【注】:是儒之极,亦是道之微。
【摘要】:“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
【注】:我等学易,要由象而得意。当于古圣人心地徘徊。“我化于古也”。再,心心相印,可是神传否?
【摘要】:“天,当观于其章;古,当观于其变。”
【注】: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言:“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当观于其章;古,当观于其变”。即是外师造化,内得心源。
【摘要】:诗者,天地之心
【注】:古人对于学问总有一种神圣的崇拜感,今人很难理解。因为在古人看来学问是天人之学,是尽造化之奥妙,或者以武演道,或者以文见道。就如我们对文房四宝的称谓,在今人看来不过是一种文具,古人却以“宝”名之。而这正是灵性文化与世俗文化的差别。诗词是传统文人的内在情感与大自然相和鸣的产物,是上体天心,下怀黎民。古人又言“诗言志”,志是一个人理想的真诚追求,是被天地人物感动的真情发动。是故学习灵性文化、做学问者可不心怀敬畏乎?可不心怀赤诚乎?可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乎?
【摘要】: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及笔之于其书。
【注】:《师真篇》言:“古圣贤作书,是流传世上的作为”。对于学问的认真态度,古人有“一字之师”的感动与“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盟誓,学习声律,应该效法于此。正像太极拳一样,李老师提出“学识要广博,架子要精准”,然后功夫达到微妙、达到精准才能产生循经。声律也是如此。
01/03/2009 10:33:58
文章主题:
《声律真诠》摘记(一)
taoshare
3、勇姿士 勇姿识六法 渊源说得真 刁斗兼枪仞 出还大路魂
注册时间: 18/12/2008 15:28:11
文章: 39
离线
支持你继续发自己的感想.
都发在一个帖子上最好。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01/03/2009 11:00:13
01/03/2009 23:06:01
文章主题:
回复:《声律真诠》摘记(一)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60
离线
同道好友们的文武修为总是让人感到惊喜和赞叹,非常感谢您的好文章!期待后续更多的好文章出现。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05/03/2016 09:09:28
文章主题:
回复:《声律真诠》摘记(一)
紫霞飞升
1、初义士 初义鸣铁甲 壮怀演三军 拳脚并锋仞 始知入自身
注册时间: 21/03/2014 14:09:25
文章: 19
离线
好个通天彻地,注得太好了!
25/03/2016 08:40:07
文章主题:
《声律真诠》摘记(一)
武元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07/03/2016 12:23:08
文章: 135
离线
《声律真诠》,宇宙之真音也,内景显化之宝笈也。
论坛首页
»
声律真诠
前往:
选择一个版面
网站公告
教学信息
修习心得
循经太极
六脉太极
教学研讨
基础功法
专修功法
精进功法
声律真诠
书法教学
以文入道
武当嫡脉
少林正宗
太乙显真
九脉合真
健康生活
养生方法
诗书画印
百家武学
道家纵横
佛学纵横
儒学纵横
医易纵横
文化杂谈
图片视频
电子书屋
温馨家园
会员茶室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