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转贴】历代道教人物  XML
论坛首页 » 道家纵横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恒河长流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14/07/2009 23:15:23
文章: 65
离线

老子

道教尊奉为道祖。据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署名西汉刘向著的《列仙传》则说老子字伯阳,陈国人。道教认为,“聃”和“伯阳”都是老子的字。至于其籍贯,或属之陈国,或属之楚国,这两种说法并不冲突,苦县本属陈国,后来陈国为楚国所灭,故苦县又属楚国。

关于老子的出生年代,《史记》未载,只记孔子曾向他问礼。《列仙传》载老子生于殷时。道教典籍,如唐末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北宋贾善翔的《犹龙传》、南宋谢守灏的《混元圣纪》都说老子生于殷朝第二十二王武丁九年,岁在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

据道教典籍记载,老子于周文王时任守藏史,后来迁为柱下史。周朝衰落之际,老子辞官离去,经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境内)时,关令尹喜恳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余言,这就是传诵千古的《道德经》。

在先秦时期,先后有关尹子(尹喜)、杨朱、列子、庄子等继承和发展老子思想,从而形成了道家学派。战国末期的道家将老子与黄帝联系起来,形成了黄老之学。西汉初期,黄老之学曾被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两汉之际,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思想与方仙道的神仙信仰相结合,形成了黄老道,老子被视为“道”的化身。东汉明帝、章帝之际,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 ”。桓帝延熹八年(165年),陈相边韶作《老子铭》,称老子“道成仙化,蝉蜕渡世。自(伏)羲(神)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正一盟威道 (又称天师道),尊老子为教主,以“道”为最高信仰,奉《老子五千文》为经典。张道陵又著《老子想尔注》,认为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即老子)。后来道教又将老子尊为“道德天尊”,列为三清尊神之一。在道教中还流传着“老子一气化三清”的说法。

唐朝皇帝姓李,自称为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唐高宗乾封元年 (666年)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其后,玄宗又于天宝年间一再加号为 “大圣祖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于西京、亳州设太清宫。宋真宗为避宋室圣祖赵玄朗讳,改称老子为“真元皇帝”。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诏加号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诏以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为玄元节。后来唐武宗又敕老子诞辰为降圣节,全国休假一日。可见,老子的圣诞为二月十五日,曾被唐朝政府所确认,并作为公共假日。


关尹

传说曾任函谷关尹。《庄子 ·天下》篇把他和老聃列为一派。一说即尹喜。

《古今图书集成》卷二百二十五:“关令尹喜,字公文,周大夫,善内学,常服日精月华,隐德修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紫气来,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后随之出关西去,“与俱游流沙,莫知所终”。

关尹认为“虚己接物,则物情自明”。所以“未尝先人,而常随人”,和老子思想基本一致。

道教尊为“无上真人”、“文始先生”。


列子 名列御寇,一作 “围寇”、“圄寇”。郑国人。西汉时刘向以为郑穆公时人,《汉书·艺文志》谓先于庄子,唐成玄英《庄子疏》、柳宗元《辨列子》皆谓与郑儒公同时。《庄子》中多载其传说。后被道教神化,《仙鉴》卷六谓为郑人,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问道于关尹子,师壶丘子,后师老商氏、支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九年而后能御风而行。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二月封为“冲虚真人”。谓著有《列子》一书,诏称《冲虚真经》。宋徽宗封为“致虚观妙真君”。主张虚无,一切听任自然。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漆园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谓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楚威王闻其贤,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不就,终身不仕。其学无所不窥,著书十余万言。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点,认为“道”无所不在。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任何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是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其人并被神化,奉为神灵。《真诰》卷十四谓师桑公子,授以微言,隐于抱犊山中,服兆育火丹,白日升天,补太极闱编郎。唐玄宗天宝元年(724)二月封“南华真人”。所著书《庄子》,诏称《南华真经》。宋徽宗时封“微妙元通真君”。


茅盈 (前 145-?)西汉咸阳(今属陕西)人,字叔申。《茅山志》、《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记其少时修道于恒山,有异操,后隐于句曲山(今称茅山,在江苏西南部)。修炼服气、辟谷术,并以医术救治世人。后其弟茅固、茅衷从其修道,时人称大、中、小茅君。后世称茅氏三兄弟为“三茅真君”。茅盈证位司命真君东岳上卿,并奉为茅山上清派祖师。道教茅山派主修《上清经》,兼修《三皇文》、《灵宝经》,以符箓咒劾召鬼神,以戒传授弟子,服食辟谷、冶炼丹术,隋唐时盛行南山,成为道教三大符箓派之一。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汉留侯子房八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七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从学者千余人。永平二年(59)以直言极谏科中,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时年二十六岁。因素志于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遂弃官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汉章帝、和帝诏征皆不就。后与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诉流至云锦山(今龙虎山),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汉安元年(142)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撰《老子想尔注》阐扬道教教义,称“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永寿二年(156),以盟威都功诸品经箓、玉册、剑印付子衡,与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一百二十三岁。唐天宝七载册赠“太师”,僖宗中和四年(884)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理宗加封“正一静应显佑真君”。道教尊为祖天师,泰玄上相,降魔护道天尊。


魏伯阳  东汉时会稽上虞 (今浙江上虞县)人。一说名翱、号伯阳,又号云牙子。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载,其出身望族,喜修炼丹术道法。撰《周易参同契》、《五相类》,杂揉《易》学、黄老之说,以炉火炮炼为实践,阐发丹道学说,成为早期道教炼丹术的奠基之作,后被奉为“丹经王”,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


马明生  东汉时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一作马鸣生,本姓和,字君贤。《马明生真人传》、《诗纪外集》载其少时为县吏,捕贼受伤,遇太真王夫人,用仙药治愈,乃弃职随夫人执役。后受授太清金液神丹,服之后与其徒阴长生俱得仙而去。


阴长生 道教仙人。传说为新野人,东汉和帝阴皇后的高祖,曾从马鸣生习神仙道术,执奴仆之役,达十年之久,同窗十二人悉辞归,独长生执礼更谨。后随鸣生入青城山,受《太清神丹经》。继入武当山石室中合丹,作黄金万数,施济贫穷之人。周游天下,于平都山白日飞升成仙。据传在世一百七十年,著有《丹经》九篇。


张衡 (?—179)道教第二代天师。字灵真,汉永寿二年(156年)袭教。《三国志·张鲁本传》云:“陵死,子衡行其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以下简称仙鉴)说: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精修至道,不与世接。时皇帝闻其有道,欲征为黄门侍郎,辞而不就。袭教后,居阳平山(今四川彭县)以经箓教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理明,闻者有感。光和二年(179)正月以祖传印剑付子鲁,与妻卢氏得道于阳平山。嘱子鲁曰: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国,非孝无以事亲(见《汉天师世家》)。元武宗至大元年(130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道教称嗣师。


张角 (?—184)东汉末太平道的创立者。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奉黄老道和《太平经》,以符水咒法为人疗病。熹平年间(172—17,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与其弟张宝、张梁同在河北一带传教,十余年间,徒众发展至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为三十六方,各方设渠帅统领道众。中平元年(184年)武装起事,自称“天公将军”。张角据“五行”说,认为代汉而兴,当以土德,土色为黄,故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以号召徒众。因起事徒众都以黄巾裹头,故人呼为黄巾军,他与张梁会集幽、冀两州黄巾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击退北中郎将卢植,后来又击败东中郎将董卓。不久病亡。


张鲁 (?—216)道教第三代天师。字公祺。《华阳国志》等言:衡死,子鲁传其业。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同取汉中。得据汉中后,实行政教合一,大力传播、壮大教团组织,教民诚信不听欺妄。增饰“义舍”,命诸祭酒皆设义舍于道,放置义米、义肉,行旅之人量腹食用。犯法者,原宥三次再行之于刑。有小过者,命其修路百步,则罪除。不置官吏长使,皆以祭酒为治,雄居巴、汉三十年,民夷信向之。尝增立嗣师所立的八品配治和自设立的八品游治。《汉天师世家》则云:鲁少膺祖训,在汉中以祖传道法教民,行宽惠之政。鲁在汉中,又依月令,实行春夏禁杀,又禁酒。立“靖”所为民思过之处,行“三官”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作书三通。其一上之天,著于山;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于水,谓之三官手书。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汉中,张鲁封藏以降,操嘉其善意,遣使致慰。拜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五子及功曹阎圃皆封为列侯,迁还中原。建安二十一年卒,葬于邺城东。元成宗赠“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道教称系师。


葛玄 (164—244)三国时方士。字孝先。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据《抱朴子》记述,他曾经以左慈为师,修习道术,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等炼丹经书,后传授给郑隐。相传他曾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瞄服食,擅符咒诸法,奇术甚多。后世道教尊称为“葛仙公”,又称“太极左仙公”。北宋徽宗时封为“冲应真人”。南宋理宗时封为“冲应孚佑真君”。


范长生 (?—31十六国时成汉道士。又名延九、重九,或名文(一作支),字元。涪陵丹兴(今四川黔江)人。他精通天文术数,博学多艺,居于青城山(今四川都江堰市境内),拥有部曲干余家,为当地天师道首领。巴氐族人李特率领流民在益州起义,范长生曾资助军粮物资。李特战死后,其子李雄率众攻入成都,打算迎立他为国君,固辞不就。李雄建立成汉政权,拜他为宰相,加号“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尊称为“范贤”,封西山侯,并免征其部曲的军粮,全部租税由他本人征收。范长生修道长寿,传说他活了一百三十多岁。著作有《道德经注》,《周易注》(见李鼎祚(周易集解》)。旧时四川青城山有“长生宫”,为范长生的纪念之地。宋代诗人陆游曾到此游览,吟诗说:“碧天万里月正中,清夜珥节长生宫。”


许逊 (239—374)东晋道士。字敬之。许昌人。吴赤乌二年(239)母感风珠随腹而生。生而颖悟,姿容秀伟。少小通束,与物无忤。及长,尝从猎射一鹿,鹿子堕后,鹿母犹回顾舐之,因悟。遂弃弓矢,刻意为学。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尤嗜神仙修炼之术,初即颇臻其妙。又闻西安吴猛得至人丁义神方,乃往师事。丁公悉传其秘,遂司郭璞访名山,求善地,得西山逍遥山金氏之宅,日以修炼为事,不求闻达乡党。代其孝友,交游服其德议。长吏许穆皆其弟子也。晋太康元年(280),尝为旌阳县(今湖北枝江县北,一说今四川德阳县)令。时年四十二岁。在职期间,为政清,廉,治法简易,吏民悦服拥戴。后知晋室将乱,乃弃官东归,遨迹江湖,寻求至道。传说他曾斩蛟为民除灾。据传:东晋宁康二年(374)举家从豫章西山飞升成仙。北宋徽宗赐号为“神功妙济真君”。后人将其尊为净明道始祖。称为许真君或许旌阳。传称:著有《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灵剑子》、《石函记》、《玉匣记》等书。


吴猛 晋代道士。字世云。濮阳 (今河南濮阳县)人。仕吴为西安令。性至孝。四十岁时,得至人丁义神方。继师南海太守鲍靓,复得秘法。吴黄龙(230)中,得白云符,遂以道术大行于吴晋之间。晋武帝时,以所得秘法尽传许逊。当时流行有许多关于世云的传奇故事。有著作郎宝感其异,作《搜神记》行于世。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解化于宅。宅号“紫云府”。宋政和二年(1112),徽宗封为真人。


魏华存 (252--334) 晋代女道士。字贤安。任城(今山东济宁市境)人。司徒魏舒之女。博览百家,通儒学五经,尤耽好老、庄。常静居行导引、吐纳术,服食药物,意欲独身修仙,遂其所愿。其父母不允,在她二十四岁时强嫁给太保掾南阳刘文(字彦幼)。刘文任修武(今河南境内)县令,魏华存随至任所,生有二子。后来别居,持斋修道多年,广搜道教神书秘籍,曾为天师道祭酒。得清虚真人王褒等降授“神真之道”,景林真人曾授给她《黄庭经》。后被尊奉为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世称“南岳夫人”。《道藏辑要》氐集收有《元始大洞玉经》三卷、《元始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一卷、《大洞玉经坛仪》一卷、《总论》一卷,均题为魏华存疏义。


鲍靓 晋代道教徒。字太玄,东海人,或云陈留人,或云东海陈留人,或云上党人。汉司徒鲍宣之后。据《晋书》等记载,5岁时对父母说:“我本是曲阳李家子,9岁坠井死。”父母寻访得李氏,推问,果符其说。靓兼学道教和儒典,明天文、《河图》、《洛书》。迁南阳中部都尉,为南海太守。曾入海遇风,煮白石充饥。曾与许谧往还。曾见仙人阴长生,得受道诀。为许迈、葛洪之师,葛洪之岳父。享年百余岁。或云年过七十而尸解。或云后还丹阳,卒葬于召子冈。或云于罗浮山得道。


葛洪 (283—363) 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字雅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三国方士葛玄的从孙。他性情沉静,喜好长生道术,曾经拜郑隐为师,得受内修炼丹法。咸和(326—334年)初年,任官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因以前击败石冰有军功,赐爵关内侯。闻知南方盛产炼丹用的丹砂,于是上书求为句漏(今广西北流县)令。向南行至广州,被刺史邓岳所留,便在罗浮山居住下来,著述不辍,养生修道,以丹鼎生涯终老。他所著《抱朴子》,内篇讲“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外篇讲“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其思想基本是以神仙修炼为内,儒术应世为外。该书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以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葛洪还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治天花等病的世界最早的记载。《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收有他的著作十余种。


许谧 (305--376)东晋时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一名穆,字思玄。许迈第五弟。年少知名,博学有才章,儒雅清素,与时贤多所交往。少仕郡主簿功曹吏,选补太学博士,出为余姚令,后为尚书郎,官至散骑常侍。其虽外混俗务,而内修真学,行上道,后归隐茅山。太元元年逝世(376),享年七十二。梁高祖为其别立祠真馆,本宅立为宗阳观,后改名紫阳观。宋宣和间敕封为“太元广德真人”。道教中尊为上清真人,上清派第三代宗师。(《真诰》、《玄品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一)

杨羲 (330—386)东晋时吴人,后居句容(今属江苏),字羲和。少好学,工书画,自幼有通灵之鉴。及长,性渊懿沈厚。与许迈、许谧交往甚密。许谧荐之相王(即晋简文帝),用为公府舍人。简文帝登位后,不复出。《真诰》、《清微仙谱》等称其为上清派创始人之一。永和五年(349)受授《中黄制虎豹符》;六年(350)又从魏夫人长子刘璞受《灵宝五符经》;兴宁二年(364)受《上清真经》,并托神仙口授,制作大量道经秘笈。宋宣和年间敕封为“洞灵显化至德真人”。

寇谦之  (365—44北魏道士。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北)。自称是东汉功臣寇恂的十三世孙。早年倾心慕道,修习张鲁道术,但未成功。后来随成公兴入嵩山,修道七载,神瑞二年(415年)太上老君亲临嵩山授予他“天师之位”,赐《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二十卷,传授导引服气口决诸法,并令他“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三张指张陵、张衡、张鲁。八年老君的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山,亲授《录图真经》六十余卷,赐以劾召鬼神及金丹、云英、八石、玉浆等秘法,并嘱其辅佐北方“泰平真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始光(424—42中,寇谦之亲赴魏平城(今山西大同)献道书于太武帝,得到重臣崔浩的帮助,在平城东南建立新天师道场,“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后人称为“北天师道”。太延(435—440)末,太武帝听从寇谦之的进言,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并亲至道坛受箓,成为道士皇帝,封寇谦之为国师。北天师道由此在北方大盛。寇谦之对早期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吸取儒学的“五常”观念(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吸融儒释的礼仪规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对后世道教影响甚大。


陆修静 (406—477)南朝刘宋道士。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三国时东吴名丞相陆凯的后裔。自少修习儒学,对大易象数、河洛图谶等也感兴趣。成名后,尤好清静养生之道术,于是离家到云梦山隐居修道。后来遍游天下名山,寻访仙踪,广搜道书,其足迹曾南至九嶷、罗浮诸山,西至巴蜀的青城、峨嵋诸山。元嘉三十年(453),他来到建康(今江苏南京)卖药,宋文帝命左仆射徐湛之请他入宫讲道。后避太初之难,离京南游,大明五年(461)在庐山东南建立道观,隐居修道。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他应诏再赴建康,住在北郊天印山崇虚馆。在此期间,他将长期收集到的大量道经加以校刊整理,辨别真伪,经戒、方药、符图等书共有一千一百二十八卷,分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三大类)。泰始七年(471)编定《三洞经书目录》,是道教史上最早道经总目。后来《道藏》中“三洞”的名称,大概就是由此而来。陆修静主张修道应当用礼拜、诵经、思神三种方法,以洗心洁行,达于至道,因此他编撰了斋戒仪范类道经百余卷,使道教仪礼初步统一和完备。经他改造后的天师道,后世称为南天师道。元徽五年(477)卒于建康,其弟子奉葬于庐山,谧为“简寂先生”,他以前在庐山的旧居称为“简寂观”。北宋徽宗时,封为“丹元真人”。


陶弘景 (456—536)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士族出身。十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十五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二十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三十岁左右,拜道士孙游岳为师,受符图、经法、诰诀,遂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真经。南齐永明六年(48,在茅山得到杨羲、许谧手书真迹。永明八年东行,拜谒各地居士和法师。永明十年(492),辞去朝廷食禄,隐居句容句曲山(今江苏茅山),传上清大洞经箓,开道教茅山宗。梁武帝即位后,多次派使者礼聘,他坚不出山。朝廷每有大事,常往咨询,平时书信往来频繁,当时人称为“山中宰相”。陶弘景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揉合道、佛二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认为“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他继陆修静之后,进一步整理道教经书,颇有贡献。撰成《真灵位业图》,排列了包括天神、地祇、人鬼以及群仙众真在内的等级森严的神仙世界。他还整理《神农本草经》,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的新药,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记载有药物七百余种(原书已佚,现在仅存敦煌残本)。他撰写的著作很多,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有《真诰》、《登真隐诀》、《养性延命录》、《集金丹黄白方》、《药总诀》、《华阳陶隐居集》等。能书善画,通琴棋医术。书法工于草隶,其画清真。书画有《二牛图》、《山居图、《瘗鹤铭》。




隋唐五代道教人物

王远知  (528—635)原籍瑯琊临沂(今属山东),后为扬州人。又名远智,字广德。《唐国师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观碑》、《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五载:生于世宦之家。年十五,师事陶弘景,得上清派道法。弱冠,又从宗道先生臧矜学,得诸秘诀。遂游历天下,后归隐茅山。专习辟谷休粮、上清道法。陈王诏入重阳殿,在山宣扬法味,开度后学。隋开皇十二年(592),杨广据扬州,厚礼敕见。大业七年(611),隋炀帝召见于涿州临朔宫,亲执弟子礼,问以仙道事。炀帝归朝,扈驾洛都,奉敕于中岳修斋仪,复诏移居洛阳玉清玄坛。唐太宗为秦王时,亲授三洞法策于官邸。太宗即位,以疾固辞还山,时人称为“王法主”。敕于茅山造太平观居之,未毕,卒。史称年一百二十六岁。高宗调露二年(680)追赠“太中大夫”,谥“升真先生”。则天武后嗣圣元年(684)追赠“金紫光禄大夫”,改谥“升玄先生”。著《易总》十五卷。事见《旧唐书·隐逸传》。

成玄英  唐初陕州 (今河南陕县)人,字子实。通儒经,尤重文字训诂学。贞观五年(631)诏至京师,赐号“西华法师”。后流放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其于老、庄之学颇有研究,致力于玄理注疏,继承和发挥“重玄”思想,使“重玄之道”成为唐朝初年道.教哲学思想的一大主流。著有《老子道德经注》二卷、《老子开题序诀义疏》七卷;《庄子注》三十卷、《庄子疏》十二卷。(《新唐书·艺文志》、《集古今佛道论衡》)

孙思邈  (581—682)唐代道士,医药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博通百家之学,尤好老庄,兼通佛典。长期隐居终南山,修炼行医,与名僧道宣友善。曾西入峨眉山炼“太一神精丹”。唐太宗、高宗数次征召他到京城做官,都辞谢不就,志在山林,终其一生。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追封为“妙应真人”。相传他擅长阴阳术数,神应无方。他将道教的养生理论与医学相结合,认为人若长寿,就须讲究饮食起居,抑情养性,加以导引行气,食补药补,才能终其天年。他广搜民间的验方、秘方,总结唐代以前的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加以分类记载,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被后世尊为“药王”。他认为服食金丹是“神道悬邈,云迹疏绝”之事,而把炼丹作为制药疗病的手段。认为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天下没有不可治愈的病。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保生铭》、《存神炼气铭》、《摄养枕中方》等。

潘师正 (586—684)唐初赵国赞皇人,一说贝州宗城(均属河北省)人,字子真。出身仕宦世家。母学识广博,善言名理,尝口授《道德经》。事母以孝闻。隋大业间师事王远知,尽受道门隐诀及符箓。随之至茅山,居嵩阳双泉岭逍遥谷修道二十余年。上元三年(676)高宗幸东都,礼拜嵩山,召见先生。调露元年(679)高宗再祀嵩岳,迎师入居嵩阳观。敕于逍遥谷建崇唐观,于岭上别起精思院以居之。卒赠太中大夫,谥“体玄先生”。弟子十八人,以郭崇真、韦法昭、司马子微最著名。(《旧唐书·隐逸传》、《新唐书。隐逸传》、《茅山志》)

盂安排  唐高宗、武后时人。号青溪道士,玄禀真骨,有道风。编撰《道教义枢》十卷。

李淳风 (602--670)隋唐时歧州凤翔(今陕西凤翔县)人。《旧唐书·李淳风传》、《新唐书·方技传》载:其先世太原人。父播,隋高唐尉,弃官为道。颇有文学,自号黄冠子。淳风博学广识,精通天文、历算、阴阳、占卜之学。贞观初年,以驳傅仁均历议,授将仕郎,直太史局。十五年(641)除太常博士,不久,迁太史丞。预撰《晋书》、《五代史》中《天文》、《律历》、《五行志》等卷。又撰《文思博要》。二十二年(64迁太史令。龙朔二年(662)改授秘阁郎中。时《戊寅历法》渐差,淳风又增损刘焯《皇极历》,改撰为《麟德历》奏上,时人均称其精密。咸亨初,官名复旧,还为太史令。高宗总章三年(670)病逝。所著《金锁流珠引》、《太上赤文洞神三篆注》等收入《道藏》。

叶法善 (616—720) 唐代道士。字道元,一字太素。人称“叶天师”、“括苍罗浮真人”。祖籍南阳叶县(今属河南),汉末迁居处州括苍(今浙江丽水)。五世为道士,皆有神术摄养登真之事,以阴功劾召救物济人。法善生于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前此,母刘氏因昼梦流星入口,继而有娠。年仅七岁,貌古老成,涉江而游,三年不返。家人以为已溺亡,及还,问其原故,答说:“三青童引之,憩于华堂峻宇,咽灵药,吸云浆,太上镇之,是以留也。”十岁,有相面者说:“当为帝王之师。”自小不茹荤,独处幽室,好古学文,研究《周易》,耽味《老》《庄》,《河》《洛》图纬,悉皆详览。志愿修道,与父隐居卯山樵劳自给。少传祖业,尤能厌劾鬼神。十三岁居父母丧后,历游天下名山福地。寻诣豫章万法师求炼丹、辟谷、导引、胎息之法。十五岁,中毒将死,又见青童告以句曲仙人飞印相救。于是远访茅君;又于青城赵元阳受遁甲步玄之术,于嵩山事善俊传八史云跷之道。后入蒙山访求隐术,遇一羽士授以仙书、神剑。前后得神人授三五盟威正一之法、《五岳符图》、《天皇大字》及三洞上清之法甚众,由此潜行阴德,济度死生,声名大振,“海内称焉”。显庆(656—661)中,高宗闻其名,征召赴京,将如爵位,固辞不受。求为道士,度于景龙观,多留在内道场,供待甚厚。时高宗令广征方术之士,合炼黄白。法善上言:“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遂罢其事。曾于东都洛阳凌空观设坛醮祭,禁劾魅病,士民大服。东西两京受道篆者,文武中外男女子弟干余人。所得金帛,修宫观,恤孤贫,无所吝惜。自高宗、武则天、中宗诸朝历五十年,常往来名山,数召入禁中,尽礼问道。武三思尚秉国权,法善累谏,遭贬于南海。后移入洪州,率弟子入西山洪崖先生学道之所,行上清隐法。睿宗即位,称法善有冥助之力。预知韦氏诈乱,先已闻奏。玄宗登基,尤加信任,称“屡闻道要”,“言奸臣窝谋,凶丑僧逆,未尝不先事启沃”(《御制真人碑》)。先天二年(713)八月,加授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兼景龙观主,并赠父爵,赐祖宅为淳和观。开元八年(720)六月三日仙逝,寿104岁(一说107岁)。玄宗下诏痛悼,进赠越州都督,并制像赞。肃宗重赞。至宋徽宗政和六年(116),特封“致虚见素法师”,宣和二年(1120),加号“灵虚见素真人”。弟子甚众,唯尹情、暨齐物(一作卢齐物)为入室。今存《上清隐书骨髓灵文》,据称为法善所传。

尹文操 (?—68 唐初楼观道士。字景先。陇西(甘肃)天水人。曾祖洪,北周时商州(今陕西商县)刺史。大父舒,隋文州(今甘肃文县西北,龙江南岸)别驾。父珍,唐朝散大夫。 负 半千《大唐故宗圣观主银青光禄大夫天水尹尊师碑》称 “及胜衣之日,自识文字,唯诵《老子》及《孝经》”。稍长,闻有尹真福庭,乃精心事之,不近俗事。因读《灵宝》、《西升》等经,渐达真教。既得玄味,便契黄中。善学不怠,求师不暇。闻周法师者,上皇高足,乃奔走礼谒,从而师之,得授“紫云之妙旨”、“青羽之隐法”。年十五,道法已固,远近闻名。时值文德皇后搜访道林,博采真迹,文操即应玄景,奉敕出家,配往“宗圣观”。后遍游五岳,参寻祖气,隐于终南。永徽三年(652)又游太白。此后三十余年,救世度人。据《尹尊师碑》:“显庆(656)以来,国家所赖,出入供奉,询德咨量,救世度人”。“三十余年,以日系月,始终不绝,有感必通,凡事效验,君臣同悉”,“神道昭彰,岁时交积者,不可具载”。高宗尝于九成宫,因有彗星经过而召问,对曰:“此天诫子也,子能敬父,君能顺天,纳谏征贤,斥邪远佞,罢役休征,责躬励行,以合天心,当不日而灭。上依而行之。”果应。为此高宗为太宗造“昊天观”,以尹文操为观主。仪凤四年(679),令文操于老子庙设醮,上亲谒,百官咸从。同时又奉敕修《玄元皇帝圣纪》一部。

王玄览 (626—697)唐代道士,道教学者。名晖。法号玄览。广汉绵竹(今属四川)人。曾经与同乡之人共往茅山学道,途中感慨“长生之道无可共修”,于是返归故里,潜心务道。他遍研道、佛经论学说,无不探究其渊源奥义。四十九岁时,益州长史李孝逸召见他,深受敬重。后来居住在成都至真观,常与学士、道人谈经论道,远近知名。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年),奉召入京,行至洛州,在途中逝世。号为“洪元先生”。他的思想以道家为主。杂有佛家之学。他认为“大道”有两种,一为“可道”,二为“常道”。“可道”有生有灭,而“常道”先于众生万物而存在,不生也不灭。众生求“道”,应当先断灭一切知闻成见,向人的内¨心体悟,道就在人心之内。“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一心一念里,并悉含古今”。其思想充实了道教义理,对后世道教有一定影响。著作有《老经口决》、《遁甲四合图》、《真人菩萨观门》等,都已佚失,其弟子辑有《玄珠录》二卷,《道藏·太玄部》收存,1989年巴蜀书社出版有朱森溥《玄珠录校释》。

胡惠超 (?--703)唐高宗、武后时人。洪州西山道士,隐居豫章西山。《太上灵宝净明宗教录》卷六载:其生就美 鬏 眉,体貌魁伟,负杖冶游,人称 “胡长仙人”。自称曾从许真君、吴猛受授延生炼化超三元九纪之道,能檄召神灵、驱除雷雨。参与陶弘景校茅山华阳洞太清经七十卷。唐高宗时,抵京邑,诏除寿春宫狐妖,甚灵验,赐号“洞真先生”。归隐于西山盱母靖观。长安三年(703)卒于游帷观。著有《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

张万福 唐朝长安清都观道士,又称张清都,后授大德称号。玄宗时亲为金仙、玉真二公主授道箓,为三洞高功法师。著有《三洞众诫文》、《三洞法服科戒文》、《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太上洞玄灵宝三洞经诫法箓择日历》、《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等。

朱君绪 (?--720)中唐人。字法满,玉清观道士,三洞法师。著撰《要修科仪戒律钞》十六卷。事迹见《三洞群仙录》卷十二、《洞霄图志》卷五。

司马承祯 (647—735) 唐代道士、道教学者、书画家。字子微,法号道隐,又号白云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宦之途。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得受上清经法及符箓、导引、服饵诸术。后来遍游天下名山,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仙宗十友”。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都,亲降手敕,赞美他道行高操。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召入宫中,询问阴阳术数与理国之事,他回答阴阳术数为“异端”,理国应当以“无为”为本。颇合帝意,赐以宝琴及霞纹帔。唐玄宗开元九年(721),派遣使者迎入宫,亲受法篆,成为道士皇帝。开元十五年(727),又召入宫,请他在王屋山自选佳地,建造阳台观以供居住。并按照他的意愿,在五岳各建真君祠一所。他善书篆、隶,自为一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命他以三种字体书写《老予道德经》,刊正文匍,刻为石经。羽化后,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称“贞一先生”。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吸收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以老庄思想为本,融合而成道教的修道成仙理论。他认为人的天赋中就有神仙的素质,只要“遂我自然”、“修我虚气”,就能修道成仙。他将修仙的过程分为“五渐门”,即斋戒(浴身洁心)、安处(深居静室)、存想(收心复性)、坐忘(遗形忘我)、神解(万法通神),称“神仙之道,五归一门”。将修道分为“七阶次”,即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此“五渐门”、“七阶次”,他认为又可以概括为“简缘”、“无欲”、“静,心”三戒。只需勤修“三戒”,就能达到“与道冥一,万虑皆遗”的仙真境界。他的思想对北宋理学的“主静去欲”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其著作有《天隐子》、《坐忘论》、《修真秘旨》、《道体论》、《上清含象剑鉴图》、《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坐忘论》、《服气精义论》等传世(事见《旧唐书·隐逸传》、《茅山志》卷十一等)。

吴筠 (?—77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从道教上清派法主潘师正,受授上清经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茅山,大历十三年(77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编著有《宗玄先生文集》二十卷,另有《玄纲论》三篇、《心目论》、《神仙可学论》、《形神可固论》各一卷等。(《旧唐书·隐逸传》、《新唐书·方技传》)

罗公远  唐玄宗时彭州九陇山 (今四川彭县)人,一说鄂州人,_名思远。往来于青城、罗川间,有道迹。撰《真龙虎九仙经注》(一名《天真皇人九仙经》)一卷行于世。收入《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九)

张果  唐朝人。少时隐居中条山,往来汾、晋间。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733)屡召至京,问神仙事。帝以玉真公主下嫁,固辞不肯。赐号“通玄先生”,擢银青光禄大夫,于恒山立栖霞观居之。后为民间八仙传说中的张果老,事迹多在民间流传。(《新唐书·方伎传》)

李筌  唐玄宗时陇西 (今属甘肃省)人。号达观子。少慕仙道,居嵩山少室山,曾于虎口岩得《黄帝阴符经疏》,筌抄读数千遍,不晓其义。遍历名山大川寻访师侣。据传,其至骊山,逢一老妪,为筌阐说《阴符》大义,自是悟得奥旨,因撰《黄帝阴符经疏》三卷、《太白阴经》十卷、《骊山母传阴符玄义》一卷。开元中,为江陵节度付使御史中丞。筌有将才谋略而屡遭时忌,遂入名山,服气辟谷,精心修道,不知所终。另著有《中台志》、《阃外春秋》各十卷,《孙子注》二卷。(《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二)

李含光 (682—769)唐道士、茅山十三代宗师。本姓弘,因避孝敬皇帝李弘庙讳而改姓李,号“玄静先生”。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一说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家世业佛。父孝威,博学好古,雅修彭聃之道,州里人称“贞隐先生”。含光幼工篆隶,或称过父,一闻此议,终身不书。年十八,志求道妙。神龙初(705)以清行度为道士,居龙兴观。尤精《老》、《庄》、《周易》之妙旨。开元十年(722),师事司马承祯于王屋山得授大法灵文金记,复居蒿阳二十余年。及承祯羽化,玄宗召至朝,问及修丹事,对曰:“道德,公也;轻举,公中之私耳,时见其私。圣人存教若求生,询欲则似系风”。玄宗感而异之,召居阳台观。岁余,以疾辞居茅山。天宝四年(745),又玺书徽至,以足疾不能任科仪。又以茅山真经秘灵多散落,再求还山居紫阳观。赐绢、法衣、香炉等用品,并御制诗以饯行。天宝七年(74,玄宗在大同殿受箓,遥礼含光为度师,并赐衣一袭以申师资之礼。后又两徵诣阙,皆以老辞还。乾元二年(759),颜真卿充浙江西节度,闻含光至德,洁慕玄微,专使致书。含光亦令弟子韦景昭复书,互励超然之志。大历四年(769)羽化。代宗赠“正议大夫”。著有《周易义略》三篇、《老庄学记》三篇、《本草育义》二卷、《三玄异同论》、《道学》二十卷等,皆佚。事见《茅山志》卷十一、《唐茅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等。

谢自然  (?—794) 唐代女道士,果州南充(今属四川)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世号为“东极真人”。父寰,举孝廉,曾任秘书省从事。母胥氏,亦邑中大族。自然性颖异,不食荤血。年七岁,母令随尼越惠,经年因疾归。又令随尼日朗,十月求还。平常所言多道家事,因拜礼大方山顶老君像,不愿下山而入道。自此常诵《道德经》、《黄庭内经》。十四岁绝粒不食。每焚修瞻祷王母、麻姑,慕南岳魏夫人之节操。年四十,出游青城山、峨眉山、三十六靖庐、二十四治,不久离蜀,历京洛,抵江淮,凡有名山洞府灵迹之所,无不辛勤历览。《墉城集仙录》载云,唐德宗贞元三年(787)三月,于果州开元观诣绝粒道士程太虚受《五千文紫灵宝箓》。《续仙传》称自然闻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居玉霄峰,有道孤高,遂师事三年,别居山野采樵,为承祯执爨,几经周折,终得传承上清法。后归蜀。贞元六年(790)四月,刺史韩佾至郡欲试其真伪,延入州北堂东阁闭之累月,出而肤体宛然,声气朗畅,佾即使女自明师事之。七年(791)十一月,徙居于州郭。九年(793)告请于剌史李坚,筑室于金泉山修炼。其神奇事颇多,据称山神传达将授东极真人之位,至贞元十年(794)十一月十二日白昼升天,士女数干人咸共瞻仰。临升天时,书于堂之东壁云:“寄语诸眷属,莫生悲苦,可勤修功德,修立福田,清斋念道,百劫之后,冀有善缘,早会清源之乡,即得相见。”节度使韦皋奏闻于朝,李坚又表闻,诏褒美之。李坚于金泉道场立碑,为撰《东极真人传》一卷述其事迹。韩愈、刘商均有诗言其轻举事。有徒郑仙姑姐妹等。

崔希范  唐朝朝人。号至一真人。撰《入药镜》论述道教丹法。提出 “吾心为镜,身为之台”;认为精、气、神为炼丹大药,心火内照,能见五脏六腑,故称为镜。(《天元入药镜·序》)

钟离权 传说中的道教八仙之一。亦称“汉钟离”。据说姓“钟离”,名权,字云房。京兆咸阳(今属陕西)人。一说燕台人。后改名觉,字寂道,道号正阳子,又号云房先生。元代全真道奉为正阳祖师。《金莲正宗记》列为“北五祖”之一。《列仙全传》卷三略云仕五代之刘汉为大将军,征吐蕃失利,独骑奔逃山谷。迷失道路,夜入深林,遇一胡僧,引行数里,见一村庄,谓此东华先生成道处。东华先生授以赤符玉篆、金科灵文、大月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等道术。并见《消摇虚经》卷一。关于他的传说,最早当始于五代、宋初。《宣和书谱》、《夷坚志》、《宋史》等书均载其事迹。元马致远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有“汉钟离现掌着群仙录”云云。民间多传说为汉朝大将,故云“汉钟离”。然史传均无记载,并有多种不同说法。

吕洞宾 (798--?)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姓吕,名岩,字洞宾。一说为唐朝宗室,姓李,武则天时屠杀唐室子孙,于是携妻子隐居碧水丹山之间,改为吕姓。因常居岩石之下,故名岩。又常洞栖,故号洞宾。也有传说他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之孙,因感仕途多蹇,转而学道。《宋史·陈抟传》记载吕岩为“关西逸人,有剑术,年百余岁。步履轻捷,顷刻数百里,数来抟斋中”,是位修道有术的高道。《全唐诗》收有他的诗作二百多首。后世道教和民间称其为“剑仙”、“酒仙”、“诗仙”闻名于世。吕洞宾得道成仙之前,曾流落风尘,在长安酒肆中遇钟离权,“黄梁一梦”,于是感悟,求其超度。经过钟离先生生死财色十试,心无所动,于是得受金液大丹与灵宝毕法。后来又遇火龙真君,传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自称“一断贪嗔,二断爱欲,三断烦恼”,并发誓尽渡天下众生,方愿上升仙去。民间流传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度铁拐李岳、飞剑斩黄龙等故事,吕仙形象广泛深入民间。妇孺皆知。宋代封吕洞宾为“妙通真人”,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后世又称“吕纯阳”。王重阳创立全真道后,又被奉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称他为“吕祖”。全国各地广建吕祖祠庙,岁时祭祀,至今香火不断。相传吕祖诞辰为农历四月十四日。道教多于此日设斋醮以志纪念。著术甚丰,如《吕祖全书》、《九真上书》、《孚佑上帝文集》、《孚佑上帝天仙金丹心法》等,然大多为托名之作。

陈朴  唐末五代人。字冲用 (一作中用)。弱冠时德行文妙,才质奇伟。僖宗时避黄巢之乱,入蜀,隐居青城大面山,受道于钟离权,有内丹道术。其丹法系统完整,借用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念,依日月运行,阴阳消息、节候时辰,返还生命的最佳存在状态。其丹法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注重任脉一路的运炼,提出内丹是由人身内心肾精气交媾而成,人体内部的生命运动是产生内丹的根源。认为内丹的修炼是一个渐进过程。体内精气神经过一定的量变,就会产生质的变化。超乎常人,就成仙,仙人也是凡人修炼而成的。著有《陈先生内丹诀》行世,书中几乎不引用外丹术语,托意“望江南”词,辅以口诀,九转成道,通俗易懂。

叶静能  唐朝人。撰注《真龙虎九仙经》。《通志·艺文略》著录:“《天真皇人九仙经》一卷,唐叶静能撰,罗公远、一行注。”即是此经。

苏元朗 隋唐道士。自号青霞子。据《罗浮山志》记载,他曾经隐居在句曲山(今江苏茅山)学道,得司命真秘,修道成仙,又曾修道于罗浮山青霞谷,作《太清石壁记》等。后著《旨道篇》,阐明内丹修炼之法。又鉴于《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诀》三书“文繁义隐”,于是纂写为《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归神丹于心炼”,用外丹名词解说内丹,提倡“性命双修”,以此为内丹修炼的核心。苏元朗的内丹修炼学说对后世道教有较大影响。

闾丘方远 (?—902)唐末道士。字大方,号“玄同先生”。舒州宿松(今属安徽)人。幼而辨慧。年十六通经史,学《易》于庐山陈元晤;二十九岁,问大丹于香林左元泽,元泽以为奇才,对他说:“子不闻老子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盖身从无为而生有为,今却反本,是曰无为。夫无为者,言无即著空,言有则成碍,执有、无即成滞。但于有、无一致,泯然无心,,则庶几乎道……”称赞他“才器高迈,直可为真门之标表”。复诸仙都山隐真岩,师事刘处静,学修真出世之术。三十四岁受法策于天台山玉霄宫叶藏质,真文秘诀尽蒙付授。守一行气之暇,笃好子史群书,每披卷必一览之,不忘于心。常自言:“葛稚川、陶贞白,吾之师友也。”诠《太平经》为三十篇,备尽枢要,其声名愈播于江淮间。昭宗景福二年(893),钱塘彭城王钱锣深慕其道德,访于余杭大滁洞,为筑室宇以安之,并表奏其行业。昭宗累征之,方远以天文推寻秦地将遭兵火,唐祚必当革易,不出山林为宜,故而竞不赴召。乃降诏褒奖,就颁命服,俾耀玄风赐号“妙有大师玄同先生”。方远阐扬圣化,启发蒙昧,真灵事迹显闻吴楚,从学者甚众。天复二年(902)二月十四日,淋浴焚得香,端拱而坐,至正午仙化,传为尸解。今存《太平经钞》十卷(原有三十篇本、二十卷本)一当条其编著。弟子百余人,会稽夏隐言、谯郡戴隐虞、荥阴郑隐瑶、吴郡陆隐周、广陵盛隐林、武都章隐芝皆传道要而升堂奥;其中尤以广平程紫霄、新安聂师道,安定胡谦先、鲁国孔宗鲁等十人为著,皆受上清思真炼神之妙旨。

杜光庭 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学者。字圣宾(又作宾至),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少习儒学,博通经、子。唐咸通(860一874年)年间应九经(儒家的九种经典)试,不中,感慨古今浮沉,于是入天台山学道。唐僖宗闻其名声,召入宫廷,赐以紫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奉。中和元年(881年),随僖宗入蜀,见唐祚衰微,便留蜀不返。王建建立前蜀,任为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王衍继位后,亲在苑中受道箓,以杜光庭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晚年在青城山白云溪潜心修道,相传85岁时逝世。杜光庭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作了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他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颇有成就,将以前注解诠释《道德经》的六十余家进行比较考察,概括意旨,分为“五道”、“五宗”,对“重玄之道”尤其推重。他调和儒、道二家的思想,认为老子的思想主旨,,“非谓绝仁、义、圣、智,在乎抑浇诈聪明,将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见素抱朴,泯和于太和,体道复元,自臻于忠孝”,把孔孟之道统一于老君之道。他推崇唐玄宗的《御注道德经》,发挥其玄旨,撰成《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十卷,“内则修身”,“外以理国”,囊括无遗。又主张“仙道非一”,不拘一途,有利于道教的传播和发展。其著作还有《广成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门科范大全集》、《墉城集仙录》等二十余种。

彭晓 五代道士。字秀川,自号真一子。永康(五代后蜀设置,故治在今四川崇庆县西北)人。曾在后蜀任过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的官职,受赐紫金鱼袋。平昔好道,善修炼养生之术。《正统道藏·太玄部》收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和《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一卷。

强思齐  唐末五代前蜀蒙阳(今属四川省)人。字默越,前蜀王建赐号“玄德大师”。乾德二年( 920)编撰《道德真经玄德纂疏》二十卷。(《道藏》)

谭峭 五代道士、道教学者。字景升。泉州(今属福建)人。自少不慕仕途荣华,雅好黄老道术与诸子之学,喜读《穆天子传》、《茅君列仙内传》等方外之书。后辞家遍游天下名山,不再回乡。曾在嵩山拜道士为师,炼辟谷、服气养生术,历时十余年。撰有《化书》六卷,分为道、术、德、仁、食、俭六化,共一百一十篇。他的思想源出于老、庄,认为世界起源于虚,“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产生天地万物,最后又复归于虚。万物的生灭无非是虚、实的转化。主张无生死,黜是非,齐昏明,忘祸福。泯灭一切事物的差别,达到“虚、实相通”的“大同”境界。他同情劳苦大众,主张“均食”而致“太平”,幻想无亲疏、无爱恶的“太和”社会。认为“食为五常之本,五常为食之末”。书中对“剜民之肌,啖民之肉”的王、吏作了愤怒的斥责。相传谭峭的《化‘书》写成后,曾请南唐大臣宋齐丘作序。宋齐丘竟窃为自己的作品,改书名为《齐丘子》。后人知其原委,改复原名,称《谭子化书》,今存《正统道藏》之中。明代道士王一清曾为该书作注,撰有《化书新声》。

陈抟 (?—989)北宋初道士。字图南,号扶摇子。据《宋史》记载,为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县境内人,早年熟读《诗》、《书》、《易》、《礼》等儒学经典,博通百家之言,有济世从政的大志。后唐长兴(930—933年)年间,他应考进士,不中,于是放弃仕途,游历名山,求仙访道,长期隐居在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二十余年。后来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华山石室,与隐士李琪、吕洞宾等为友。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处),召陈抟入宫,问以炼丹飞升之术,抟回答说:“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之事(即炼丹术)乎?”世宗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相传他常炼功长睡,百余日不起,世称“隐于睡”者。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至京师建议宋太宗“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甚得太宗宏信,赐号“希夷先生”。陈抟好研《周易》,常手不释卷。曾作《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又作有《先天图》。邵伯温称陈抟《易》学,“不烦文字解说,止有图以寓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其思想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据传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是由陈抟的《无极图》衍化而来。著作颇多,但大部份已经佚失。《正统道藏》中收有《阴真君还丹歌注》,题名为陈抟所作。善长书法,所书大四尺,泼墨浓厚。其书多于行书,雄浑有力。据传“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石刻楹联即为其所书。

刘海蟾 五代道士。名操。字昭远,又字宗成。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在辽应举,考中进士,事燕主刘守光,官至丞相。平时好谈性、命之理,崇尚黄老道术。相传一日遇一道人拜谒,自称正阳子,向刘操索要铜钱和鸡蛋各十枚,在桌上间隔高叠。刘操不禁惊呼“危险”!道人微笑说道:“相公地位比这更危险!”于是他豁然醒悟,散家财,辞官职,离妻别子,出家云游,号为“海蟾子”,专心修行。他常来往于华山和终南山之间,后得道仙去。道教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元世祖封为“明悟弘道真君”。后世民间流行有刘海戏金蟾的传说,多用作吉庆的象征。

张无梦 宋初道士。字灵隐,号鸿漾子。凤翔(今属陕西)人。性好清虚,好研《老子》、《周易》。曾入华山,与刘海蟾、种放结为方外之友,师事陈抟,多得其微旨。后在琼台观结庐,修炼赤松导引、安期还丹等养生法术。又相继在天台山和终南山等地隐居,高年无疾而逝。作有《还元篇》诗百首,阐述其修炼思想方法。

陈靖姑 (905--929)唐代道姑。后人尊称临水夫人陈太后。唐天佑二年,正月十五日生于福建之福州。《闽都别记》:“夫人临盆时,景云覆室,紫气盈庭,闾里称奇,引为吉兆。幼聪颖明慧,贤淑端庄。年十三,蒙许逊真君录入门下,授以道法。三年学成归里,奉亲命适古田县刘杞公为妻。夫人本好生济世,常以闾山正法摄伏魔精。救人厄难。开闽建国二年夏,闽垣大旱禾枯树萎,民不聊生!夫人顺应民情,以怀孕之身奋然脱胎,临坛施法祈雨,事后归天。年方二十四岁。时人以其肉身于古田立庙祀之。夫人羽化后,英灵复赴间山,求师补授救产保胎之术,誓愿以救产扶婴,治病驱邪,济世度人。因其累显灵异于世,遂为闽台各地庙祀日隆。历宋、元、明、清诸代均有封赠,初号临水夫人,后加封临水崇福夫人,王绍荣封为顺天圣母顺懿元君,道教称惠枕慈量天尊。闽人咸以临水陈太后称之。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13/10/2009 23:08:03

恒河长流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14/07/2009 23:15:23
文章: 65
离线

宋辽金元道教人物

朱自英 (976--1029)宋代道士,字隐芝。句曲朱阳里(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人。幼年即习道,师从玉晨观道士朱文吉。十一岁时,得度为道士,与张绍英同隐居于积金峰,服气咽炼,乃至辟谷不食。后渡江云游,访师问道。尝拜混元皇帝于毫州,礼正一天师于青城山,逢陈铁脚授之以“金鼎九转,飞精剑法。”又思三茅《道藏》阙伪不全,故载游濑乡,校雠太清古本。及返还故山,得“九老仙都君印”,济人利物,孜孜不倦。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嗣掌教门,为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曾为真宗祈嗣,得生仁宗,由此颇得二帝尊宠。宋仁宗天圣初(1023),奉诏至京师,馆于昭应宫,亲授上清经戒法箓予仁宗之母明肃皇后刘氏,且撰《章献明肃皇后受上清毕法篆记》,详述此事,得赐号“观妙先生”。后累表求归,诏送还山,自此称疾不起。

张伯端 (984—1082)北宋道士。道教内丹派南宗开山祖师。字平叔,后改名用成,号“紫阳山人”,故后世又称为张紫阳。天台(今属浙江)人。自少好学,广涉儒、道、佛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数、医药、卜筮、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等方术,无不留心详究。曾为府吏数十年,后来忽悟“一家温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看破功名利禄,心向蓬莱仙路,便纵火把案上文书全部烧毁。因以“火烧文书”罪,被发配岭南。宋英宗治平(1064一1067)中,陆诜镇守桂林,召置帐下,掌管机要。熙宁二年(1069年),随陆诜转至成都,遇真人授以金丹药物火候之诀,“指流知源,语一悟百”。元丰五年(1082)逝世,留《尸解颂》云:“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所著《悟真篇》一书,宣扬道教内丹修炼理论,“先以神仙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遗其幻妄,而归一究竟空寂之本源”。将儒家的“穷理尽性”,佛教的“顿悟圆通”引入道教的内丹炼养,认为“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主张融合三教,以明大丹玄旨。他指责“后世黄缁之流,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迷没邪歧,不能混一而同归”,颇有识见。他主张“性命双修”,先修命,后修性,与北宗王重阳主张的“先性后命”不同。该书后世注解者甚多,是继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以后的重要炼丹著作。他的思想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被奉为南宗五祖之首,称为“紫阳真人”。《道藏》中还收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三卷和《金丹四百字》一卷,题名为张伯端所撰。

林默娘 (960—987) 尊称妈祖。福建莆田县湄洲岛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父讳愿,字惟懿,官都巡检,慈祥乐善,乡里称为善人。母王氏,生有一男六女,默娘最小。其生时红光绕室,异香氤氲。因生弥月不闻啼声,故日默娘。幼聪颖过人,读书过目成诵。年十六,能通晓变化,妙用玄机。驱邪治病、济世活人,能呼风唤雨。常于大海狂澜,救护难船。又应县令之请,登坛祈雨,获降甘霖。屡显神异,以济世人,人以为神。宋雍熙四年(987),默娘年二十八岁,犹以未嫁之身,扶危救世。是年夏初,父兄同出航海,突遇风浪覆舟,林默娘赴海救兄生还,而父遇难。于大海遍寻父尸,三日负尸而归。时人感其孝道,称为孝女。同年九月九日,端坐山头而化。里人感其恩德,将其肉身立庙祀之,至今蒲田湄州祖庙尚存其肉身神像无损。羽化后常显威灵,香火不绝。又迭于海上显圣救难,为各地航海人士奉为圣神,尊称为妈祖。历代皇帝均有封赠。南宋高宗敕封“灵惠昭应夫人”。元世祖封为“护国明著天妃”、明成祖晋封“弘仁普济天后”、清康熙加封为“天上圣母”、乾隆时旨敕列入祀典。今各地皆有天后宫之祠庙。为世人所崇拜。

刘混康 (1035—110 宋代道士,上清派第二十五代宗师。字志通。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传言其母因梦羽士入室而生混康,年十三即入泰和观学道。宋仁宗嘉祜五年(1060),经考试录为道士。闻三茅道士毛奉柔有道,于是前往茅山拜其为师,得授“大洞经箓”等上清经法。刘混康精志为行,修之成道。颇有智识,凡施符祈祷,役使鬼神,治疾禳灾,无不灵验。宋哲宗元祐占元年(1086),太后孟氏误吞针入喉,“医莫能出”,混康以高道之名被召入宫,化符进奏,太后服即呕吐,“针刺符上”,宫中皆称神奇。哲宗因之接见,赐号洞元通妙先生,住持上清储祥宫。绍圣四年(1097),敕其所居潜神庵为元符观。刘混康执掌茅山、龙虎山、阁皂山符箓,“三山鼎峙,辅化皇图”。宋徽宗即位,初无子,混康教以“广嗣之法”,始生子。故徽宗对刘混康甚为宠信。赐以九老仙都君王印、剑及田产财物,赐号葆真观妙冲和先生,先后予之敕书及赠诗七十余次,并多次向其索取“灵丹”、“仙饵”、“伤风符”、“镇心压惊符”等,甚为时所重。刘混康尝荐无锡县灿山朝阳观等于朝廷,因得赐额。混康晚住茅山元符万宁宫,及卒,赐太中大夫,谥静一先生。

陈景元 (?--1094)北宋道士。字太初,号碧虚子。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早年勤学,有方外志。庆历二年(1024),师事高邮天庆观道士韩知止,次年试经,度为道士。后来游历天台山,遇鸿蒙先生张无梦,从其修道,得解《老》、《庄》深义。曾长期隐逸江淮之间,以书、琴自娱。宋神宗时,由礼部侍郎王琪推荐,入京城讲《道德经》和《南华经》。神宗闻其名,召对天章阁,赐号“真靖”。熙宁五年(1072),进所注《道德经》。神宗御批云:“剖玄析微,贯穿百氏,厥旨详备,诚可取也。”命为右街都监同签书教门公事,后迁为右街副道录。家藏道、儒、医书数千卷。皆精心校正,四方学者多从其游。后乞归庐山,临行时行李百担皆经史。当时京城道官共十二员,陈景元上言:“凡阙员,乞试《道德》、《南华》、《灵宝度人》三经十道义”。神宗准其奏。哲宗绍圣元年(1094)卒。陈景元继承唐代道教的义理之学,以老庄哲理为本,揉合宋代流行的炼丹思想和实践,建立了一套以“自然常道”、“炼形长生”、“无为治国”为主要内容的道教学说。他认为。虚静悟道,自身就与万物合一,性无不通,不可穷极,这就是“神合常道”;炼丹养形,颜如处子,住世千载,只是“形合常道”;而光不耀,清静无为,修身治国,即是“能用常道者也”。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西升经集注》六卷、《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十卷、《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十四卷、《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集注》四卷、《冲虚至德真经释文》二卷等,均收存于《正统道藏》之中。

张继先 (1092—112道教第三十代天师。字嘉闻,一字遵正,号翛然子。其少而聪颖,九岁即承袭天师教法。宋徽宗时,先后四次奉召入朝廷以奏答策问,得赐号“虚靖先生”,秩视中散大夫,且授与“阳平治都功印”。进而又封为“正一静应显佑真君”,诏有司就国之东下建院以居之,赐额曰“崇道”。又与緍钱,大修龙虎山上清官。恩赉之厚,尚及追其祖与父,官爵其兄。然张继先志在冲淡清虚,遂固辞以归。尝于上清宫作静安阁,后为心斋坐忘之所。继先亦曾修炼龙虎丹灶,“瑞彩祥光照耀山谷”,留下降祥堂、濯鼎池等遗迹。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应诏赴阙,至泗州而卒,享年三十六。元武宗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精于神霄,雷法与内丹学,著有《明真破妄章颂》一卷,亦称《大道歌》,为七言四句韵文,内容强调驭神住气为修道之要。继先认为人身有元精、元气、元神“三宝”,皆一气化成,而“雷乃先天气化成”,我身与天仙同诸一气,以心合神,即可发动“雷机”,叱咤之神,召唤百万雷兵,左右睛雨,又以为法即是心,心外无法,云“妄念纷纷且失真,符图咒诀费精神”,反对坐守丹田、泥丸及符图咒诀等,声称只要把握自身元神,即可通天,摈弃他法,是谓“破妄”。而万法归于道,若元神静定,慧剑斩魔,便能体道。明张宇初编次其书文、诗词歌颂等二百余篇(首)而成《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七卷,多论述修道理论和修道方法。其中,《心说》谓心与神、道异名而同义,人若能止静心,守一虚无,即可离尘绝俗;而一念萌动,则坠轮回之苦。并善书法,政和二年(1112)曾书“宣和御制化道文碑”。

萨守坚  北宋时西河(今山西汾阳县),一说南华(今山东荷泽县)人,自称汾阳萨客。师事第三十一代天师张时修,授以秘要,由是道法大显。后云游至闽中而卒(《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篇》卷三)

王文卿 (1093—1153)宋代道士。一名俊,字述道,号冲和子,建昌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生而神异,长即聪颖,性慕清虚,不贪求名利。自出家为道,喜云游灵胜境地。宋徽宗宣和初(1119),将渡扬子江,遇异人汪君授以“飞章谒帝之法”及“啸命风雷之书”,自此善斋醮雷法,凡役使鬼神,召雷祈雨,莫不灵验。宣和四年(1114),经林灵素举荐入朝,徽宗诏馆于九阳总真宫。累赐至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两府侍宸、冲虚通妙先生视太中大夫,特进徽猷阁待制,主管教门公事,且恩及父母妻弟,宠冠当时。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八月二十三日,其早起作颂题棺木曰:“我身是假,松板非真,牢笼俗眼,跳出红尘。”颂毕,安然而逝于南丰县清都观许旌阳炼丹之堂,享年六十一。王文卿精于神霄雷法,尝著《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一卷。该书采问答形式,弟子袁庭植问,王文卿答,专论雷法诸问题。其述召神役雷之法理,强调内修为要,认为静坐默朝,久行之,则“神气精自然凝。上可脱壳朝元,次可长生久视,又其次可以兴云致雨,役雷鞭霆,济人利物,何所往而不可也。”至于奏章、符诀等,在王文卿看来只不过是役雷术之末。

谢守灏 (1134—1212) 南宋道士。永嘉瑞安(今浙江瑞安市)人,字怀英。年少聪慧明敏,博闻强识,善辞辩,十四岁即能联词属文。励精儒业,博览群书,“自六经诸子百家,靡不精究。”游太学,渐有出尘之想。终脱儒冠而入道门,云游方外三十年,多历名山,自言遇道士沈若水,授之以《许真君石函秘文》。入天台山,师从皇甫坦十余年,多次随皇甫坦入京师渴见宋孝宗,对答朝政,备方伎顾 问。淳熙十三年(1186),江西漕使牒请谢守灏主持西山玉隆万寿宫。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朝廷赐号“光复大师”,充行在寿宁观管辖高士;四年(1193),再任玉隆万寿宫主持。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复任焚修管辖宫事。谢守灏历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三朝,颇得皇室“眷遇优渥”。而其平生交友,俱当代大贤,论道议学,纵言时政,皆超群拔俗,“人莫能及”。迄于晚年,守灏相貌清古,须发皓白,“人咸谓活老君”,复归永嘉郡瑞安县,于紫华峰建九星宫居住而终。谢守灏业精于道学,披览经籍,必洞达玄旨,尤擅金丹理论,“内焉养真,外焉混俗”;而会通儒、释、道,论说每“勾引三教”,偶或于佛教寺院借座讲道说法,令“禅林尊俗亦多叹服”;尝注解《老子》,又以为历代有关老君之传记率多疏略,难窥全貌,或虽记述颇详,然枝蔓旁引,取舍失当,致使错乱乖违,首尾不一,每令读者迷惑,遂“编考三教经典传记,究其源流,仍序历代崇奉之事”,撰成《太上老君混元圣纪》九卷。该书卷首为《老君年谱》,以编年体简记开辟以来,至宋宣和间老君事迹本末,以及历代帝王崇奉老君之事。卷二至九详记老君于历代垂世立教,应显变化之灵异。全书旁征博引,史料丰富,为最详备之老君传记。守灏另编有《太上老君年谱要略》、《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内容与《太上老君混元圣纪》卷首之《老君年谱》略同;其中《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中、卷下,尚叙及老君自三皇以至周时随方设教,历劫为师,西度玉门关及阳关,传经授道,化胡西域之事迹。

陈楠 (?—1213)宋代道士。道教内丹派南宗五祖之一。字南木,号翠虚。惠州博罗县(今广东惠阳东)白水岩人。平时以盘栊箍桶为生。悟性超人。相传他在黎姥山遇神人得景霄大雷琅书(即道士设坛关请雷神驱邪诛妖的雷法秘书),南宗从陈楠开始,就兼传雷法。后来从师薛道光,受太乙刀圭金丹法诀,修习清修丹道,常以土掺符水,捏成小丸,治病救人,无不灵验,人称“陈泥丸”。平时衣衫褴褛,尘垢满身,终日烂醉,莫测所思。后来定居长沙,随口吟诗,皆成文理,但世人多不解其义,后来把他的丹法传授给琼山白玉蟾。著有《翠虚篇》,继承南宗传统,反对房中御女术,主张独身清修。

白玉蟾 (1194—?)南宋道士。道教内丹派南宗第五祖。原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出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自少聪颖,异于常人,十二岁举童子科,谙通诸经,兼擅诗赋书画。后来因任侠杀人,改装为道士,逃亡至武夷。此后浪游江湖,历尽艰辛,其足迹遍及江东两湖、西蜀闽广。嘉定五年(1212),师事陈楠,得受金丹秘诀。陈楠死后,他常蓬头跣足,野服敝衫,形状疯癫,往来于罗浮、武夷、龙虎、天台、金华诸山之间。嘉定十年(1217),收彭耜与留元长为弟子。后在洪州玉隆宫和九宫山瑞庆宫主持国醮。嘉定十五年(1222),他到都城临安,“伏阙言天下事”,受到阻挠,“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自此以后,他致力于传播丹道,广收弟子,建立了称为“靖”的教区组织,并得到官府认可,形成正式教团,成为道教内丹派南宗的实际创始者。羽化后,诏封“紫清真人”,世称“紫清先生”。白玉蟾的内丹理论,奉行南宗传统,主张独身清修,并身体力行,终身不娶。他以修炼精、气、神为核心,掺合儒学和禅理,“心通三教,学贯九流”,其思想对宋、元以后的道教影响很大。另外,他还“参受大洞法篆,奉行诸家大法,独于雷法尤著验”,常行雷法符咒,为人驱邪治病,除妖诛怪。他的著作很多,生前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行世,死后由其弟子门人编有《海琼问道集》、《海琼白真人语录》等,收存于《道藏》之中。

彭耜 南宋末道士。字季益,号“鹤林”。长乐(今福福建)人,一说三山(今属福建福州市)人。师事白玉蟾,得太乙刀圭火符之传、九鼎金铅砂汞之书、紫霄啸命风霆之文,归作《鹤林赋》,遂杜门绝交游,不理家业。与妻潘蕊珠同志,晨夕薰修。在居处立鹤林靖,日以孔老娱其心,以符治病。沈酣道法,呼啸风雷,人所敬慕。后尸解于福州。城东凤丘山有鹤林院遗址。曾采摭宋代诸家注编为《道德真经集注》十八卷,今存。

夏元鼎 宋代道士。字宗禹,号云峰散人,又号西城真人。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人。尝入仕为宦,奔走燕齐间,年届五十,方弃官学道。精于《崔公入药镜》、《黄帝阴符经》及《悟真篇》三书,著《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七卷、《黄帝阴符经讲义》四卷及《崔公入药镜笺》等,章剖句析,皆有灼见。南宋学者真德秀与其交往相善,并为之撰序,称元鼎所著“读之使人焕然无疑”。其所述丹法强调自身修炼,属南宗清修派。《悟真篇讲义》取《悟真篇》诗八十一首,西江月词十二首,依据张紫阳“三教合一”之旨,征引《道德经》、《阴符经》、《参同契》、《入药镜》、《龙虎上经》、《钟吕传道集》、《西山会真记》、《指玄篇》等与炼丹密切相关之道书,逐一诠释,以阐发修炼内丹之要。《阴符经讲义》则据四百余文字本经文,逐句逐段释义,以阐内丹修炼之旨。其中卷四为《图说》,内载日月圣功图、奇器万象图、三教归一图、五行生成图等。每图后有图说,以解图象之意,皆本于南宗,多论天地阴阳五行化生及金丹之道。

蒋宗瑛 (?—1281)宋代道士,茅山上清派第三十八代宗师。字大玉,号冲妙先生。毗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幼习儒业,期于科举入仕;而长则云游四方,寄情山水之胜。尝居吴越金庭山两年,于石壁间得《登真隐诀》,遂挟书至茅山,从汤志道修行。其善符箓法,凡祈祷辄应。宋理宗时,奉召入朝廷,行法祷晴,颇称旨,因得赐钱十万缗修缮宫观。元军南下,宋室倾危,蒋宗瑛乃托疾出游,至庐山,过天目山,而往来永嘉形胜之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诏令入京师大都,未几而卒。宗瑛于上清经法戒研探尤深,曾注《大洞玉经》十六卷传行于世,又校勘《上清大洞真经》。尝传大洞经法于杜道坚。

黄舜申 (1224—?) 号雷渊,宋元间清微派道士。福建建宁(今建瓯)人,十四岁随父游宦广西,罹疾,遇广西宪司、清微派九祖南毕道以雷法治愈,南见其为道器,尽付清微雷法之传,从此行道于东南,清微道法至此大显于世。南宋理宗宝祐中(1253--125,出仕为检阅,行道于京师,皇兄赵孟端曾师事之,理宗召见,御书“雷困真人”赐之。元至元丙戌(1286),世祖召赴阙,颇有赏赍,未几乞还乡里,隐于紫霞湖沦洲之上。元宝敕封“雷渊广福普化真人。”当时从学者甚众,门下各得一法者三十人,尽得其传者五人,以西山熊真息、武当张道贵为最著。清微雷法至黄舜申,“覃思著述,阐扬宗旨,而其书始大备。”明张宇初《道门十规》云:清微法中,“凡符章经道斋法雷法之文,率多黄师(舜申)所衍。”今《道藏》中所存清微道书如《清微斋法》《清微神烈秘法》等,盖即出黄舜申之手。

雷思齐  (1231—1303) 宋末元初道士、道教学者。字齐贤。临川(今属江西)人。幼年出家,居乌石观。性好学,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宋亡以后,独居空山中,长期著书立说,时称“空山先生”。元世祖定江南后,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奉旨掌道教,礼请雷思齐为玄学讲师。晚年居住广信山中,讲学授徒,归卒于乌石观。雷思齐治学以《易》学见长,著有《易图通变》五卷、《易筮通变》三卷。他认为,道教“图书之学”(河图、洛书)源自宋初道士陈抟,但陈抟将《易大传》五十有五之数”别标一图,以为洛书,是其传疑之始也”;以后刘牧承继其学,将洛书五十五数推演成五十五图,舍本逐末,“益增其误”,他对此表示极力反对。另外,他精研老庄,著有《老子本义》、《庄子旨义》等。青容居士袁桷曾评论为“援据切至,感厉奋发,合神以穷变,尽变以翼道。”其著名弟子有吴全节、傅性真、周维和等人。

刘玉 (1257—130元代道士。字颐真,号玉真子。建昌(今江西奉新)人。父母早亡,家贫力耕而食,视人世为尘土,笃志于神仙之道。相传他曾遇洞真法师胡惠超,受传净明道法。后又遇水府仙伯郭璞,授以经山纬水之术,从此道法精进,远近闻名,信从者日众。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托言净明教主许逊下降,得受真旨,“开阐大法,诱诲后果学,其法以忠孝为本,敬天崇道济生度死为事”,对净明道进行改革。他以忠孝伦理道德为主要教义。以修炼精、气、神与符箓斋醮为次要方法,主行内心的自省从善。著作有《玉真先生语录内、外集》等,今存于《正统道藏》中。

陈显微 宋代道士。字宗道,号抱一子,淮阳(今属河南省)人。居临安佑圣观,好内丹之术。宋宁宗嘉定癸未年(1223),遇至人于淮之都梁(今安微省盱眙县都梁山),尽得金丹真旨,宋理宗宝庆初(1125),又得《周易参同契》,读之迎刃而解。随即便尽谢宾朋门人,闭门入室修炼年余,于是“以其亲履实诣者笔诸训解”,因而撰成《周易参同契解》三卷。陈显微以内丹解《周易参同契》,多引陈抟、刘海蟾、张伯端等人著作。其解述金丹之道。象乾坤以为体,法日月以为用,以乾坤为人身之天地,坎离为人身之日月,乾坤升降为候,坎离配合为机。又注《文始真经言外旨》九卷,注中融通儒释道三教思想,而以道家为宗,多引《老子》、《阴符经》、《参同契》及张伯端语,偶引《楞严经》,大段转述老子思想及内丹理论。此外,陈显微尚有《玄圣篇》、《显微卮言》、《抱一子书》等,且校正《神仙养生秘术》一卷。

褚伯秀  南宋咸淳年间钱塘(今属浙江省)人。字雪巘。杭州天庆观道士。师事范应元,感师恩,遂纂集《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零六卷,刊于咸淳中。

李简易 号玉溪子,南宁袁州(江西宜春)人。幼习儒业,不遂志,于道佛经典,星算医卜,靡不究心。尤爱金丹诀,遂参访江湖,曾两遇纯阳真人,后又遇刘海蟾蓝养素授。著《玉溪子丹经指要》三卷(见《道藏·玉溪子丹经指要序》)。

金允中 南宋人。撰著《上清灵宝大法》四十五卷,澄清源流,驳斥南宋各道派教义及科仪的僭伪,对研究道教斋醮发展史具有参考价值。

李道纯 宋末元初全真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都梁人,本为白玉蟾弟子王金蟾的门人,为南宗嫡传。关于他的生平活动所知甚少,《扬州府志》记他曾住仪真长生观,《凤阳府志》将他列为盱眙道士,明代彭译修《徽州府志》记载他曾有过一段军涯生活,在军中当兵时年纪已大,称为“老卒”。李道纯是元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既通《老子》、《周易》,又达禅机,其学以全真南宗为主,兼得北宗之意。李道纯著述颇丰,有《道法会元》,《中和集》,《三天易髓》,《周易尚占》,《全真集玄秘要》,《太上大通经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无上赤文洞真经注》,门人又辑其语录为《清庵莹蟾子语录》。其思想理论特点,认为《老子》和《周易》是“诸经之祖”,提出“真常之道”。即是“老子之道”。说“人情多聚散,世道有兴衰,惟有真常在,古今无改移”。这个“真常之道”有无名无言,永恒不变,虚静无为,变动有则,顺应中和五种特性。李道纯在内丹理论上,以“真常之道”作为其内丹理论的基础,并且还以《老子》、《周易》思想来阐发内丹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性命双修,在修炼程序上则主张先性后命,“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得其身”,最后达到“性命双全,形神俱妙”。特别强调“守中”是修丹的核心,所谓玄关一窍就是一个“中”字。李道纯还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说:“道之有物混成,儒之中和育物,释之指心见性,此皆同工异曲,咸自太极中来。”李道纯所传弟子,知其名者有:柴元皋、赵道可、苗善时、邓法成、张应坦、蔡志颐等。

萧抱珍 (? -1166)金代道士。太一道创始者。又名元升,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原从真人处受秘箓,演化为“太一三元法箓”用来度世济人,信奉者甚众。遂在卫州建庵立教,称为“太一教”。该教以《道德经》义为教旨,主行“弱道之用”。又常用符箓为人治病。金天眷(1138—1140)年间,其教盛行于河北。金熙宗皇统八年(114,萧抱珍入宫廷问道,颇受礼遇,将所居道庵赐名为“太一万寿观”。死后,元世祖赐号为“太一一悟传教真人”。金人王若虚原撰有《一悟真人传》,后佚失。太一教教主皆以萧为姓,七传以后逐渐与正一道相融合。

王重阳 (1112—1170)金代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自呼王三(排行第三)或王害疯。祖籍陕西咸阳,累世为地方大族,后居于终南县刘蒋村。自幼好读书,才思敏捷,擅长骑射。齐阜昌(1130—1137)年问应礼部试,未中,金熙宗天眷(1138—1140)初年又应武举,考中甲科,慨然有经略天下之志。后来长期任征酒小吏,遂愤然辞职,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在甘河镇遇异人,授以修炼真诀,于是悟道出家。在南时村筑墓,住在墓穴中两年多,自称为“活死人墓”。金大定七年(1167),离开陕西,前往山东传道度人。先后收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为徒,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今蓬莱)、莱州(今掖县)建立三教七宝会、金莲会、三光会、玉华会等。因王重阳在山东宁海自题其庵名为“全真堂”,故入道者都称为全真道士。金大定九年(1169)携其弟子马、谭、刘、丘四人西归,次年一月在大梁(今河南开封)羽化。归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居(今陕西户县祖庵镇),后全真道尊奉该地为祖庭。元世祖至元六年(1209)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他揉合道、儒、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平等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全真道徒必修的经典。他认为修心去欲为修道之本,主张先修性后修命,修道者必须断绝酒色财气、攀缘爱欲与忧愁思虑,如此身虽在凡尘而心已入圣境。他的著作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重阳立教十五论》等,今均存于《正统道藏》之中。

孙不二 (1119—1182) 金代女道士。法名不二,号清净散人,或称孙仙姑。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马丹阳之妻,金大定九年(1169),王重阳度化出家,授修道秘诀。她独处静室,面壁炼心,七年功成。后游历伊、洛,传道度人。大定二十二年羽化于洛阳。传有全真教清净派。后被尊奉为“北七真”之一。元至元六年(i269年),赠封为“清净渊真顺德真人”。《道藏精华录》收存有《孙不二元君法语》一卷、《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

刘德仁 (1122—1180)金代道士。大道教创始者。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相传他在二十一岁时,遇一老叟授以“玄妙道诀”,于是敷陈《老子道德经》要义,吸取部分儒、佛思想,设立戒条九则以劝世人,并以召神劾鬼之术为人治病,信从者日众,自称为“大道教”。其教旨以“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虚心实腹,守气养神”为主,不善炼丹飞升之事,主张“苦节危行”。在河北行教数十年。金大定(1161—1189年)初,世宗诏居京城天长观,赐号为“东岳真人”。元代加封为“无忧普济开微洞明真君”。其教五传至郦希诚,改名为“真大道教”,元末以后逐渐衰落。

谭处端  ( 1123—1185)金代道士。原名玉,字伯玉。后改名为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宁海(今山东牟平)人。涉猎经史,尤工草隶,为人慷慨重孝义。素患风痹,药石不能治。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来山东传道,便投奔重阳,求其医治,隔宿而愈。自此诚心皈依全真道,追随王重阳,朝夕参请,多得玄旨,摒绝思虑,泯灭人我,苦心修炼。王重阳逝世后,隐迹伊、洛之间。大定二十五年卒于洛阳朝元宫。传全真道南无派。后被奉为“北七真”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封“长真云水蕴德真人”。有《水云集》传世,今存于《道藏》太平部。

马丹阳 (1123—1183) 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原名从义,字宜甫,后更名为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家世为地方大族。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到宁海传布全真道,他抛弃千金家产,皈依其道。自此励行苦节,潜心修炼。王重阳临死以前,将全真秘诀传与丹阳,托为全真传道事业的直接继承人。后来历尽艰辛,矢志宏道,后人赞评他为“启迪全真,发挥玄教者也”。传有全真道遇仙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封“丹阳抱一无为真人”。著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灿》、《渐悟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另《道藏》太玄部收有《丹阳真人语录》一卷,题为马钰述,金人王颐中集。

郝大通 (1140—1212)金代道士。名磷,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好读黄老庄列方外之书,擅长卜卦占筮之术,尤精于《大易》。金大定八年(116,受王重阳法启发,皈依全真教。金大定十五年(1175),乞食沃州,突有所悟,遂静坐于沃州桥下,忘形炼功六年,从不言语,人称“不语先生”。相传九转功成后,杖履北游,在真定间传教度人。崇庆元年在宁海先天观羽化。创有全真教华山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封为“广宁通玄太古真人”。著有《太古集》四卷,收存于《正统道藏》。

王处一  (1142—1217) 金代道士。全真教“北七真”之一。号玉阳子,一说号全阳子。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金大定八年(116,王重阳收为弟子。长期隐居文登县云光洞,“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炼形九年,终得大道之要。金大定二十八年(118,应召赴阙主持万春节醮事。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召问养生之道、性命之理,答以道家清静无为、内丹造化、不为而成诸说,“所对莫不允合上心”。金宣宗贞韦占五年(1217)羽化于圣水玉虚观。传有全真教嵛山派。元代至元六年(1269),赠封“玉阳体玄广度真人。”撰有《云光集》四卷,《西岳华山志》一卷,均收入《正统道藏》中。

刘处玄 (1147—1203)金代道士。字通妙,号长生子。东莱(今山东掖县)人。自幼丧父,事母谨孝,不慕荣华,清静自守。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重阳携马丹阳等人到掖城传道,收刘处玄为徒。从此跟随王重阳,游寓齐豫,乞食炼形,朝夕叩请,启迪丹经。王重阳去世后,独自隐遁于京洛,静心炼性。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在昌阳主持斋醮,设坛祷雨,颇有应验。承安三年(1198年),金章宗派使者接入宫庭,待如上宾。次年乞请还山,章宗赐铭“灵虚”,以光耀祖庭。泰和三年羽化。传有全真道随山派。后被奉为“北七真”之一。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赠封“长生辅化明德真人”。著作为《黄帝阴符经注》一卷、《黄庭内景玉经注》一卷、《无为清净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仙乐集》五卷,均收入《正统道藏》之中。

丘处机  (1148—1227)金代元初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或作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十九岁出家,次年拜王重阳为师,追随左右,甚契玄机。王重阳羽化后,他在陕西石爵溪洞穴中住了六年,苦心修道。后来又隐居在龙门山(今宝鸡市东南)励志精修七年。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借口,下诏禁罢道教,处机于是东归栖霞。贞祐二年(1214)秋季,请命招安山东杨安儿义军,获得成功。金庭与南宋先后派遣使者召请他,皆不应诏。元太祖闻其名,自乃蛮(今蒙古境内)派使者召请,丘处机毅然率弟子十八人从莱州出发,跋涉万里,历尽艰难,两年后抵达西域大雪山。太祖问他如何治理天下,他回答应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回答以清心寡欲为要。并进言欲统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太祖深契其言,礼遇甚隆,尊为神仙。后来丘的弟子李志常撰作《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其事颇详。他返归燕京(今北京市)后,太祖赐以虎符、玺书,命他掌管天下道教,并下诏免除道院、道士一切赋税差役。丘处机于是广发度牒,建立平等、长春、灵宝等八个教会,大量建立宫观,设坛作醮,一时教门四辟,道侣云集,全真道获得很大发展。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处机羽化于宝玄堂,殡于白云观处顺堂(今北京白云观丘祖殿)。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诏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后世称为“长春真人”。龙门派,为全真道传承的主要教派。他基本继承王重阳的思想,主张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撰有《大丹直指》二卷,系统阐述其内丹修炼的理论和方法。另外还著有《磻溪集》六卷,收存于《正统道藏》;《摄生消息论》一卷,收入《道藏精华录》。

尹志平  (1169—1251)元代道士。字大和。莱州(今山东掖县)人。先后师事马丹阳、丘处机、郝大通,兼有数人之长,道业日进。曾随丘处机跋涉万里,赴西域大雪山谒见元太祖。处机羽化后,接替主掌道教事,后传衣钵于李志常。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追赠“清和妙道广化真人”。著有《葆光集》三卷,收入《道藏·太平部》,另《正乙部》收有《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四卷,题为尹志平述,元人段志坚辑。

王志谨 (1178—1263) 金元间道士。号栖云子。师从郝太古。金宣宗贞祜年间(1213--1216),志谨于盘山开门授徒,讲道论玄,四方学者云集。元朝时,赐号“惠慈利物至德真人”。门人论志焕编次其言为《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一卷,凡九十余条。王志谨论道,以《清静经》为宗兼融禅宗心性本净之说,颇具道禅混融色彩。他认为金丹乃是人的本来真性,“心不逐物,谓之安心;心不爱物,谓之虚心。心安而虚,便是清静,清静便是道。”而修行者,首先得明自己本分事,次要通教化,尤其要在境上炼心,对境无心,不染不著,顺其自然。志谨又谓“人生于世,所为所作,无不报应。”因而借佛教轮回报应说,屡屡告诫习道之人要常思己过,切忌骄矜,应韬光晦迹,安贫守朴,“苦已利他,暗积功行。”于初学者确有指点迷津之功。

宋德方 (1183—1247) 元代道士。字广道,号披云。莱州掖城(今山东掖县)人。先后师事刘处玄、丘处机。曾随从丘处机西游,长途跋涉至大雪山谒见元太祖。返归燕京(今北京)后住长春宫,任职教门提点。元太宗九年(1237年),遵从丘处机的遗志,广搜各地道教经书,在山西平阳玄都观与李志全,弟子秦志安等人刻道藏,历时八年,刊成《玄都宝藏》七千八百余卷,赐号“玄都至道真人”。至元七年(1270年),追赠“玄通弘教披云真人”。著有《乐全前后二集》

姬志真 (1192—1267)金元间道士。初名翼,字辅之,号知常子。泽州高平(今山西晋城)人。师从王栖云,修习全真道。尝著《云山集》八卷,凡收赋两篇,跋记碑文等十四篇,诗词四百余首。姬志真居战乱之世,对国破家亡、赤地千里的惨况颇有体验,深感唯有全真道尚可济人于水火,所谓“中原狼虎怒垂涎,幸有桃源隐洞天。”故不仅自身潜心道奥,矢志求真,且极力宣扬遁世学仙、修心炼性。其诗词十之七八,俱以心性为主题,既从体用、动静等方面阐发心性本寂净之理,亦于山居野处、行止坐卧之中,抒写修心炼性之种种体会。“神仙莫向外边寻,止是元初一片心。”志真认为只要识心见性,即可超生死,证法身,从而得道成仙。其说融会儒释道三教心性之学,而尤近于禅。

曹文逸 宋朝宣和年间(1119--1126)女道士,能诗能文,有女才子之名。宋徽宗闻名召入汴京,敕封为“文逸真人”,世称曹文逸真人,靖康之乱离去,身世无考。曹文逸工于女丹,著《灵源大道歌》。其丹功开示灵源,清净自然,元和内运,不急于斩赤龙,无铅汞等隐语,男女皆可修习。《灵源大道歌》被近人陈撄宁考定为曹文逸所作,诩为上乘丹功,并著有《灵源大道歌白话解》。

柴元皋 宋元时人。字嘿庵,号广蟾子,茅山道士。师事李道纯,编集先师言论为《清庵莹蟾子语录》六卷。

李志常  (1193—1256)元代道士。字浩然,号真常子。观城(今河南范县)人。丘处机的弟子。曾随其师至大雪山谒见元太祖。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任为都道录兼领长春宫事。太宗十年(1238年)嗣主道教事。朝命加号为“玄门正派嗣法演教真常真人”。宪宗元年(1251年)赐以金符宝诰。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追赠“真常上德宣教真人”。著有《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记载翔实可靠,为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据传著有《又玄集》二十卷。

张与材 (?—1316)道教第三十八代天师。字国梁,号广微子,宗演之次子。天资仁厚,善诗文并工于写竹画,大字草书(见《书史会要》卷七),画龙尤妙。相传其画龙变化不测,了无粉本,求者鳞集。晚年因道教事务之故,很少动笔。据《丹青志》云:“人有绢素,辄呼曰:‘画龙来!'顷之,忽一龙飞上绢素,即成画矣。”《汉天师世家》说他“书翰精奇”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嗣教,上遣使赐冠服玉佩,俾掌教事。元贞二年授“太素凝神广道真人,封其母为“玄真妙应仙姑”。《汉天师世家》载:“俾自给牒度道士,免宫观差役,护法箓”。大德二年(1298年),奉诏建醮于杭州佑圣观,投铁符以治潮患。《元史》说:“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武宗即位,来觐,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锡金印”。视秩为一品,加封母周氏为“玄真妙应渊德慈济元君”。仁宗即位,特赐宝冠、组织文金之服,延祜三年卒。曾为道士杜道坚《玄经原旨发挥》作序。

杜处逸 (1237—131元代道士。字道坚。采石(今安徽省当涂县)人。年十四,得异书丹卷,遂出家为道士,师从葛蒙庵,居武康计筹山升玄观。元朝初年,入朝庭觐见元世祖,赐玺书,提点道教。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 , 授杭州路道录教门高士真人。仁宗皇庆间 (1312—1313),又授隆道冲真崇正真人。杜处逸身老吴邦,访寻文子遗踪,建通玄观,作览古楼,聚书达万卷。延韦占年间(1314—1320),住武林(杭州别称)宗杨宫,筑老君台,绘老君像,旁列尹喜、列子、庄周等十贤。后得微疾,“爆然有声而逝”。赵孟頫曾撰《隆道冲真崇正真人杜公碑》文以记其事。杜处逸深研道学,阐释玄旨,著述颇丰。令《道藏》收有《通玄真经赞义》十二卷、《注道德玄经原旨》四卷、《玄经原旨发挥》二卷。处逸认为老子本柱下史,故援引《尚书》史事以说《老子》,又会通《易》、《老》,谓谷虚善应者心,神静故灵者性,太极乃物初浑注之太一,无极乃太极未形之太虚,其《注道德玄经原旨》即按此脉络而成。所以,徐天佑序曰:杜君“不以道家说训老氏书,独援儒以明之……悉举五三帝王孔孟之道,传诸其说。”《玄经原旨发挥》以邵雍《皇极经世书》疏《老子》,既述皇帝王霸、道德功力,叙老子降生、西游史略及经注概况,其旨以道德为归,不外理气象数,尊皇道,尚帝德而己。《通玄真经赞义》亦名《文子赞义》,其以为“《文子》归本《老子》之言,历陈天人之道,时变之宜,萃万古于一编”,分章赞义,参赞玄风。总之,杜处逸论道探玄,多折衷儒道,以儒道与天地同功,将帝王史事证注玄经,以求经世之用,因之屡得元朝执政者推举赐号。其开门授徒,弟子任士林等有名于世。

张留孙 (1248—1321)元代道士。字师汉。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少入龙虎山为道士。至元十三年(1276年)随从天师张宗演入朝,应对称旨,于是留孙专掌祠事。至元十五年(1278年),授“玄教宗师”,赐以银印。常向世祖进言,以黄老清静无为之道治国。元成宗大德(1297—1307年)中,加号为“玄教大宗师”,同知集贤院道教事。元武宗即位(1308年),封为“大真人”。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加号“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英宗至治元年羽化。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追赠为“道祖神应真君”。

莫月鼎 (1225—1293)宋末元初道士,神霄雷法重要传派人之一。字起炎,一说初名起炎,后更名洞元,号“月鼎”。浙西 罾 川 (苕溪,今浙江吴兴)人。生而聪慧,酷慕道法和神仙家之说。南宋理宗宝庆(1225--1227)间,至青城山见无极徐真卿授以雷术。又与同郡沈震雷同师事邹铁壁,得王文卿九天雷晶隐书(一说,邹临死,遣之去说雷书不全,只书张使者一符授之),名重当时。再见浔阳杨真卿,精于持练,动与神合。会稽韩混融等为道法所宗,望重当代,皆虚心拜于座下,求其道者甚众。愤世嫉邪,寄托在酒。信笔涂墨,出诡秘语,人不能晓。接待门人多叱咤试其诚怠之心。宝祐年(1253--125间,越守马光祖致祷雨有应。理宗赐诗赞。元世祖至元(1264--1294,一说至元己丑,即1289;一说至元丁亥,即1287)间,因崔或荐于朝,召见于京师内殿。祈祷有异验,命典道教事,力辞。一时名动京师,奔走先后者如云如堵,有不远数千里及门而求道者。至元三十年(1293)冬,预告将逝,至期书偈云:“六十九年,明月几番,阴晴圆缺。今朝无缺无圆,三界光明透彻。”端坐仙逝。(一说卒于延祜庚寅秋日,偈称“七十四年”,但延祜无庚寅。)莫月鼎对道法有创新,授门人符各不同。其道法与沈震雷二派流衍,盛于西江,昌于东吴。门人甚众,唯王继华、潘无涯得其真传。

吴全节 (1240—1321)元代正一道著名道士。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县)人,字成季,号闲闲。吴全节出身于儒门,十三岁时至龙虎山师从正一道张留孙,“得其秘法,祈祷辄应”。年十六出家为道士。师徒二人均以善祈禳占h而见重于元室。至元二十四年(1287),吴全节至京师大都,随张留孙谒见元世祖,“遂留不归”。自此后五十年间,吴全节历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元泰定帝、元天顺帝、元文宗凡八朝。因其才气横溢,为人聪颖达悟,贞静文雅,且善识为政大体,故受知于朝廷,成为重要心腹政治谋臣。张留孙每于朝廷论事及上奏,多有由吴全节出面解答者。而成宗“敕每岁待从行幸”,以备皇帝顾问。全节屡屡“以天子之命,祀名山大川”,巡察人物道里、风俗民情、岁事丰歉、州县得失,“东南西北,辙迹咸至”。如至元二十六年(1289),奉诏祠南岳;二十八年(1291),奉诏从张留孙遍祠岳渎山川;二十九年(1292),奉诏祠中岳、淮渎、南岳、南海;泰定二年(1325),奉旨代祠江南三山。全节虽多次辞以不堪担当大事,而皇帝却称“敬慎通敏,谁知卿者?”屡予褒奖拔用。元贞元年(1295),成宗制授“冲素崇道法师,南岳提点”;大德二年(129,又授“冲素崇道玄德法师,大都崇真万寿提点”;十年(1306),赐授“江淮荆襄等处道教都提点”;十一年(1307),授“玄教嗣师,赐银印,视二品”,不久后又“赐七宝金冠,织锦文之服”;英宗至治二年(1322),吴全节继其师张留孙任上卿玄教大宗师,敕封“崇文弘道元德真人”,命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赐玉印一、银印二。全节之祖亦被追赠为昭文馆大学士,其父被封为饶国公,其母为饶国太夫人,其故里则更名为“荣禄乡具庆里”,降玺书护其家。吴全节才高德重,学问典故,从容裨补,有人所不能知,何荣祖、张思立、王公毅、王士熙等大臣执政期间,皆以咨询;而其亲敬长者,“推毂善类,唯恐不尽其力”,洛阳太守卢挚及吴澄、阎复等,均因其举荐而受到重用。吴全节长于著诗,据吴澄《吴文正公集·吴特进诗序》载,全节旧有诗稿,不啻千篇,凡所至之处,脚无不吟咏。譬如《题崇禧观》曰:“曲林古观水西流,天遣皇疆华驷玉虬。高士远分龙虎派,哲人久伴凤凰游。楼台山色疆三峰晓,池馆泉声五月秋。云案凝香浮洞府,坐令和气蔼丹邱。”写景抒情,吟诗咏道,韵味悠长。《书史会要》说他善草书,传世作品有《白云观歌》等。雅相友善,交游文贤,盖不尽记,如赵孟頫、黄公桶、阎复等著名人士皆为之友;至若周人穷急,“又未尝以恩怨异其心”,时人以为颇有侠气。就道教之功而言,吴全节助师扶教,阐补道旨,弥缝其阙,建龙虎山崇文宫、仁静观、明成观等,于江南天师道在元代的兴起,使其位升三山之首,宫观林立,遍布江南各地,甚至在北方传播,有着突出贡献;而居达观堂,其位尊显,隆于道门,弟子夏文泳、毛颖达等受赐封“真人”者数十人。《江西通志》尚载全节“所著有《仙坛记》”。

黄元吉 (1271—1325)元代道士,净明忠孝道传人。字希文,号“中黄先生”,故又称黄中黄。豫章丰城(今属江西)人。据虞集《黄中黄墓志铭》,出身名族,母吴氏。十二岁入洪州西山玉隆万寿宫拜清逸堂朱尊师为师,朱逝世后又师事王月航。王尊师严洁清俭,有古人风,善医药。元吉请授其术以为业,王尊师以为不可,说:“吾非有靳于子也,顾医道其精微,诀虑稍不至则人由我而死,非易事也。将以此为利益不宜,若幸得舍此不为,冀寡过耳。诚虑返累子,不如归求清静以自致也。”王殁久之,西山刘玉本质行老儒,隐居深僻,得神明言:“晋旌阳许公千年龙沙之记,今及其时,而刘则八百仙人之首云。”独重元吉,以为可托其教。及去世,传道于元吉。元吉师事刘玉如父,事其夫人如母,即使远去,饮食必祝刘玉而后尝,奉其言如临天地鬼神。遂于西山作玉真、隐真、洞真三坛传授弟子。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宣教于京师,公卿大夫士多礼问之,莫不叹异。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嗣汉三十九代张天师朝京师,廷臣推荐,以为宜表异之,乃为书请元吉为法师、玉隆万寿宫焚修提点。未行,玄教大宗师留之于崇真宫。一年后,将以其名上奏闻,有玺书之赐。十二月十一日,为寄别其弟子陈某等,命其随从说:“今夜子时当报我。”及期,说:“吾返玉真之墟矣!明日,用火净吾骨于城东门外。薪尽火绝,有风南来者,吾报汝也。”后果然,随从负其遗剑归西山。在世五十五年,为道士四十年,授净明忠孝之教者人众不可备列。编集净明忠孝道教典《净明忠孝全书》前五卷,卷六《中黄先生问答》系其语录。《净明宗教录》亦收其教说。继承刘玉思想,而尤重惩忿窒欲,谓“只是惩忿窒欲,改过迁善,明理复性,配天地而为三极,无愧人道”,便是真人。门人有陈天和、徐慧等。

张雨 (1277—134元末茅山道士。又名天雨,字伯雨,法名嗣真,号贞居,又号句曲外史。吴郡(或作钱塘)人。张雨从小学习儒学,二十岁时离家出游天台、括苍等名山,到茅山礼茅山宗师许道杞弟子周大静为师,受大洞经箓。后又师事玄教高道王寿衍,居杭州开元宫。皇庆二年(1313)随王寿衍入京,居崇真万寿宫。张雨素有精诗,能文,善书,工画之名声,尤以诗歌享誉元末文坛,其诗文格调清丽,语句新奇,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学道士。倪瓒《题张贞居书卷》称“贞居真人,诗文字画。皆为本朝道品第一”。因此,他在京师期间所交往之人皆为当时文学知名人士。如:杨载、袁桷、虞集、等等。并深得玄教嗣师吴全节的敬慕。《句曲外史传》、《书史会要》、《画史会要》等书称,他高逸振世,诗文清绝流丽,颇有晋唐人风格;其韬光山水间,默契神会,点染不凡,善画石木,用笔古雅,善用败笔点缀石木人物,颇有逸韵。他的画设色以淡彩见长,比前人更加灵活清新。他的写意人物画,亦有神趣。画迹有《霜柯秀石图》、《双峰含翠图》等,录于《中国名画宝鉴》、《故宫书画集》。其书师赵孟頫,间学怀素,自成风格,其字体俊爽清洒,具有道家淡漠典雅之逸气。其书法作品有《台仙阁记卷》、《七言诗贴》、《唐人绝句轴》等十余种。张雨不希图荣华仕进,于延祐(1314—1320)初年返回杭州开元宫,至治二年(1322)回茅山主崇寿观,在这期间还主镇江崇禧观。至元二年(1336)辞去宫事,每日与友人饮酒赋诗,至正八年(134辞世。著有《山世集》三卷,《碧岩玄会录》二卷,《寻山志》十五卷,皆佚。现存著作有《玄品录》五卷,《句曲外史集》八卷,《正统道藏》中署名刘大彬的《茅山志》,实际之为张雨所撰写。
恒河长流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14/07/2009 23:15:23
文章: 65
离线

赵宜真 (?—1382)元末明初著名道士。号原阳子。江西安福人。少通经史,在赴省试途中因病折返,遂断仁途之念,出家成为道士。起初师事清微派传人曾贵宽,复又师事吉州泰宇观道士张天全,得立长春北派之传,并拜元初江南全真道士,内丹名家金野庵弟子李玄一为师,修白玉蟾南宗之学,还使当时已经濒于绝灭的净明道再次复兴,被奉为净明道第四代嗣师。元末天下大乱,携弟子西游吴蜀,又游武当,谒龙虎山,得到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的敬重,山中道士多礼为师。后至江西雩都紫阳观定居。赵原阳逝后,明代宗朱祁钰于景泰六年(1455)追赠为“崇文广道纯德原阳赵真人”。著有《灵宝归空诀》、《原阳子法语》,刊有《仙传外科集验方》。今《正统道藏》中所存《道法会元》所收清微雷法,有赵宜真序,跋数篇,赵宜真的思想,是有雷法与内丹相结合的特点。在内丹方面,将内丹大旨总括为“摄情还性归一元,元一并忘忘亦去,囊据三界入虚空,粉碎虚空绝伦伍”。与全真之说大略相一致。另外,他还肯定外丹,认为内、外二丹功用虽有不同,但造道则一,修炼法则也基本相同。他还特别注重从待人接物日用之中来修心炼性,主张以日记为自我反省的方法,日积月累,一旦豁然开朗,心与理相契合,便可知道修心即修道的道理,强调修道应“福慧相须,不可偏废”,“自利利他,则彼此皆济”的全真普度众生的精神。在雷法方面,强调作法行持的关键在于与“天心”相合,内炼成就为外用符法灵验之本,仪式上的种种程序,规定倒在其次。他说“清微祈祷之妙,造化在吾身中,而不在登坛作用之繁琐也”。与宋元清微派主张趋于一致。赵宜真弟子颇众,其中最著名者为明代高道刘渊然。

朱象先 元朝人。号一虚子。茅山道士。至元十六年(1279)往礼终南山全真祖庭,居楼观台,因览楼观旧志及楼观诸先师传记,撮掇集成《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同时汇集唐人碑传、元人碑记,编成《古楼观紫云衍庆集》三卷,自撰《关尹子后序》、《古楼观系牛柏记》、《重建会真观记》等均收入集内。

郑所南 宋末元初隐士。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字所南,一字忆翁,初名某。宋亡,改思肖,即思赵。所南、忆翁皆寓意,示不忘宋也。初以太学舍应博学弘词科。宋亡,隐居吴下,自称三外野人。坐必南向,岁时伏腊,辄望南野哭,再拜乃返。闻北语,必掩耳走,人知其孤僻,亦不以为怪。工书画,为兰不画土,云土为番人所夺。终身不娶,浪游无定迹。卒前嘱友唐东屿为书“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牌位。有诗集日《心史》,所言多种思想语,旧无传本。明崇祯时于吴中承天寺井中出之。有铁函封缄,世称《铁函心史》,亦称《井中心史》。又著释氏《施食》,道家《祭炼》二书。其《太极祭炼内法》收录于《道藏》洞玄部方法类。

刘大彬 元初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市)人。别号玉虚子。延祐四年(1317)得九老仙都君玉印,上闻于朝,仁宗特旨还赐宗坛,以传道统。敕封“洞观行妙玄应真人”,嗣为茅山上清派第四十五代宗师。著有《茅山志》传世。

何道全 ( 1319—1399)元末明初浙江四明人。号无垢子、又号松溪道人。云游至终南山,隐居于圭峰。明太祖洪武年间,门人贾玄汇集其语录诗词撰为《随机应化录》二卷传世。

黄公望 (1269—1354)元代著名道士画家。本姓陆,名坚,浙江富阳人。据《录鬼簿》云,其本姑苏陆家之后,幼年出继给永喜黄氏,遂改姓黄。又因“其父九十余,始得之,曰‘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故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晚年因师金月岩结蓬莱庵于圣井山,故又号井西道人。曾为中台察院书吏,被诬入狱,出狱后师金月岩入全真道,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往来于杭州、松江等地卖卜为生。晚年研习性命之学,明《正统道藏》收录有他传金月岩所编《纸舟先生金丹直指》十卷,八十六岁时羽化于杭州。黄公望幼时有神童之称,稔经史,通音律,善散曲诗文,工书画,尤以山水画最精。其画宗董源、巨然之法,得赵孟頫指点,晚年自成一家。他酷爱自然,常年云游于山水之间,“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篠中坐。”饱览山川自然之胜境,并且每出必“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怪异,便当模写记之”。他的早期作品传世极少,其时风格严谨,真实,细密,更重于形似。晚年作品追求神采、气韵,将诗、书、画融为一体,不重形似,多画浅绛山水,笔法简练精到,笔意深远苍茫,峰峦浑厚,气势雄秀。后人将他与吴镇、王蒙、倪瓒合称为“元四家”。他的作品很多,保存至今的有五十一件,其中有二十余件流散在日本、美国、英国等地,另有一部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主要作品为:《溪山雨意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秩山幽敦图》、《富春山居图》等等。其中《富春山居图》作于至正四年(1344),是其晚年的代表作。清时该图归宜兴吴氏收藏时遭火焚,虽被抢出,却已至残。现在一部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另一部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著作有《写山水诀》。

赵友钦 (?—136元代著名丹士。字缘督,饶郡人。本宋宗室。精于天文经讳地理术数。从元道士张紫琼(名模、字君范、号紫琼真人)得金丹大道。又搜群书经传力扬三教一家之旨。著有《仙佛同源》、《金丹问难》等丹书行世。后寓居衡阳,以金丹之道传授上阳子陈致虚。为道教内丹北宗重要传人之一。其时名士如宋濂、刘基、王炜等皆曾从其而学。事迹见《金仙大要列仙志》、《江西通志》、《续文献通考》等。

戴起宗 元朝内丹家。力主阴阳双修,考订翁葆光《悟真篇注》,使之流布。撰有《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八卷。收入《道藏》。至顺年问(1330一1332)作《<悟真篇>辨》,对内丹派源流作说明,认为张伯端传法广益子(刘永年),广益子传于翁葆光。

赵道一 元朝人。号全阳子。为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因感儒家有《资治通鉴》,佛家有《释化通鉴》记载教门人物,因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五十三卷、《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篇》五卷、《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六卷,收录道教人物九百余人。

丘玄清 (1327—1393) 元末明初富平(今属陕西省)人。初从黄得祯出家为全真道士,洪武初年(1369),至武当山师礼张三丰真人,居五龙庵。后有司以玄清贤德,荐于朝廷,授以监察御史,转太常卿。每遇大祀天地,上宿斋宫,或谘以雨晴事,奏对均有灵验,上深敬重。平素《道德》、《黄庭》二经不辍於口。卒于洪武二十六年,享年六十七岁。

张三丰 元、明道士。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号玄玄子。由于他平时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又传为张天师后裔。传说他体姿丰伟,大耳圆目,龟形鹤背,须髯如戟。一年四季,都只穿一件破衣,披一领蓑衣。一餐能食升米,或数月不食。能预知吉凶祸福,人以为神。终生浪游,行无定止。曾在宝鸡金台观死而复活,道徒称他为“阳神出游”。多次往来武当山中,结草庐居住,修炼丹道,并预言此山日后必定大兴,嘱其弟子“善守香火”。后入四川,在青城山和鹤鸣山中访真揽胜。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撰《无根树丹词》,自题为“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当山天柱峰之草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使者四方寻访他,竞毫无踪影。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年)大修武当山,专门为张三丰修建“遇真宫”,并数次遣使访觅,也未遇见。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认为,自古道法流传,分为正、邪二教。而儒、道、佛三教皆为正教,虽然创始人不同,但“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因此“牟尼、孔、老皆名曰道”。他在《大道论》中说:“儒也者行道济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人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也。”他主张修道者就是修“阴、阳、性、命”之道,“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这是张三丰内丹思想中的卓越之处。他的著作很多,清人李西月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张中 元明道士。字景华,临川人。号铁冠道士。少读书,应进士,举不第,遂放情山水。尝遇异人,授数术之学,祸福多奇中。为人狷介寡合,与人言稍涉伦理,辄乱以他语,类佯狂乱世者。生平好带铁冠,故号铁冠子。明太祖朱元璋数次召见侍座,所言皆验中。事迹见《明史·张中传》、《江宁府志》、《江西通志》等。


恒河长流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14/07/2009 23:15:23
文章: 65
离线

明清道教人物

朱权 (1378—144 明代道教学者、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善古琴。字癯仙,号涵虚子、丹丘先生。自号南极遐龄老人、大明奇士。朱元璋第十七子。年十五,封于大宁(今属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称宁王。朱棣迫其结伙,恃“靖难”之变有功,颇骄恣。年二十五,改封南昌。与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友善,拜之为师,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曾于西山缑岭(今属南昌市)创建道观与陵墓,成祖朱棣赐额“南极长生宫”。隐逸学道,托志冲举。生平好宏装风流,群书有秘本,莫不刊布之。著作有《汉唐秘史》等书数十种,自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并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者《太和正音谱》。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二种,现存有《大罗天》、《私奔相如》两种。道教专著有《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书于正统九年,收入《续道藏》。其生平作品和论著多表现道教思想。卒谥献,又称宁献王。

刘渊然 (135l—1432)明初著名高道。号体元子。江西赣县人,幼年在祥符宫出家为道士,师事胡、张二师得符法,后又礼赵原阳为师,得授金火返还大丹之诀,诸阶符箓,净明秘奥。不仅得全真、清微二派之传,且被尊为净明道第六代嗣师,以能呼召风雷。道法尊妙名扬四方。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将他召入禁中,试以道术,赫然灵验,赐号“高道”,令其在南京朝天宫西山道院居住。历访庐山、武当山。永乐(1403—1424)年问,随明成祖朱棣入北京,升左正一,赐“真人”号,奉敕建金箓大斋七昼夜。刘渊然性情耿直,得罪权贵,被谪置龙虎山,再谪至云南龙泉观三年。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于洪熙元年(1425)召还,住洞阳观,赐“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演教长春真人”,给二品印,与龙虎山张真人同等,主营天下道教事。宣德(1426—1435)初年,明宣宗朱瞻基,晋其“大真人”号,赐法衣宝剑。晚年告老离朝居南京朝天宫,荐其徒邵以正以代。及卒,宣宗命在内廷立碑,以资表彰。刘渊然虽以道术见长,被视为正一道士,但实多师承,并对道教在云南的发展有贡献,曾命其徒阐道云南,还奏立大理、云南、金齿三府道纪司。《净明家教录》说他“每与同辈处,语及修行,辄举忠孝为立本”。《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张正常传》称他“有道术”,为人清静自守,不干世事,故为“累朝所礼”。其徒知其名者为:邵以正、沈道宁、蒋日和、范勤裕、巩道岩。

张宇初 (?—1410)道教第四十三代天师。字子墙,别号耆山。正常之子,幼时聪颖持重,长而学识渊博。洪武十三年(1380)授“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领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励修节以格神明,诰封其母包氏为清虚冲素妙善玄君,命建斋设醮于(南京)紫金山和神乐观。庚午年(1390)入觐,降敕重建大上清宫。洪武二十四年(1391)旨谕禁私出符篆,赐龙虎山天师正一玄坛印,以俾关防符箓,镇护名山(见《皇明恩命世录》)。建文时,一度受贬,遂于

乡里黄箬峰下 (今龙虎山东南十里处)构岘泉精舍居之。明成祖朱棣即位,入贺至阙,赐以缗钱修葺大上清宫。永乐四年(1406)敕谕编修道书,命早完进来,以通类刊板。五年曾三次建斋篆于朝,帝有器物厚赐,并给驿券还山。六年、七年,两次奉谕往武当山(今湖北均县)寻访张三丰。永乐八年羽化。藏蜕于岘泉。耆山公志于文二十余,博通诸子之学。认为文之正气乃三光五岳之灵,“发而为文,文所以载道也,文著而后道明”。著作遗世者有《岘泉集》十二卷(见《道藏》,《四库全书》录为四卷),《道门十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四卷,及诗文序论等文章,为方内方外之士所敬重。并擅画墨竹,精于兰蕙,兼长山水。曾画《秋林平远图》,洪武三十一年(139所画的《夏林清隐图》轴传世,现存日本。

任自垣 (?—1430) 明代道士。垣或作完,又名一愚,号蟾宇。南京镇江府丹阳县(今属江苏省)人。幼颖悟,读书晓大义,出家三茅山元符宫,为道士,遂知名。成祖永乐九年(1411)授道录司右正义,十一年,选授太和山玉虚宫提点。宣德三年(142升太常寺丞,提督太和山,并命为上清派第五十三代宗师。著有《太岳太和山志》十五卷。

邵以正 (?1462)号承康子,别号止止道人。云南人。祖籍苏州。为明初高道刘渊然弟子,刘渊然告老时向朝廷举荐邵以正,召为道录司左玄义,英宗正统(1436--1449)中,升迁为左正一,领京师道教事。代宗景泰(1450--1457)年间赐号,“悟元养素凝神冲默阐微振法通妙真人”。英宗复辟,邵以正上疏辞退,不允,诏以左正一间位,后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荐其戒行,英宗诏复真人号。曾敕命其督校《正统道藏》,天顺三年(1459)庆成晏之,令其列二品班末,逝后,敕葬京城五华山。《明史》称邵以正“廉静谦谨,礼度雍容,缙伸咸重之”。著有《长春刘真人语录》。其弟子知名者有喻道纯。

张静虚 (1432—?)明朝邳州(今江苏徐州市)人。常坐以虎皮,有虎皮张真人之号。自幼好道术,遇异人授以北宋秘传丹法,隐居于武当山,后传丹法于弟子李虚庵。详见《武当山志》。

赵真嵩 (?—162明朝山东琊琊人。原名得源,号復阳子。《太上律脉源流》载:年二十,精通经史,博览道释要典。年二十五岁,父母双亡,遂弃家出游武当。至茅山阅道籍。遇张静定,慕其道德,遂请皈依。静定乃改名为真嵩,授受戒旨,嘉靖二年(1523)至王屋山,精修法要,习大定三年,嗣是六通具足。崇祯元年(162传其道与王平,乃返天台,旋入王屋山而终隐。是为龙门第六代律师。

沈静圆 (?—1465)明朝江南句容人。祖籍太原。字哉生。原名旭,晚号顿空氏。幼时父母双亡,扶柩归葬山西,路遇天台山道士张静定,语以要语,遂有出尘之志。《金盖心灯》载:正统十三年(144出游青城山,又遇张静定,师事之,改名静圆。景泰二年(1451)南行至天台,居桐柏山中。天顺三年(1459)至金盖山,居书隐楼,道价日盛,从学者日众。成化元年(1465)春,遇华亭卫真定于语溪,遂携至南宫,授以宗旨元脉,不久谢世。是为龙门第五代宗师。

邵元节 (1459—1539)龙虎山上清宫达观院正一道士。字仲康,号雪崖,贵溪人(或谓安仁人)。幼年父母双亡,遂于龙虎山上清宫达观院出家为道士,师事范文泰得《龙图规范》之秘。后又师事李伯芳,黄太初,尽得其术。嘉靖三年(1524)征入京,以“立教主静”之说得世宗嘉纳,嘉靖四年(1525)令拜雨雪,有验。嘉靖五年(1526)命为致一真人,统辖京师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赐给紫衣玉带及金、玉、银、象牙印章各一枚。从此,长居京师,经常奉诏祷祈雨雪,累获加封受赏。嘉靖九年(1530)班二品,赠其父太常丞,母安人。十一年(1532)敕建真人府于城西,每年给禄米百石,拨校尉四十人供洒扫,赐庄田三十顷,蠲免其租。以孙邵启南为太常丞,曾孙邵时雍为太常博士。邵元节奏乞将永恩寺等入宫,改为道宫。准其奏,翻新后,赐额曰元福宫。又遣中使于江西贵溪建道院,赐名仙源宫。嘉靖十三年(1534)邵元节从龙虎山还朝,船行至潞河,命中宫迎入,赐新蟒服及“阐教护国”玉印。嘉靖十五年(1536),加号为“靖微妙济守静修真凝元衍范志默秉诚致一真人”,赐玉带冠服,又以其祷祀皇太子生有功。拜为礼部尚书,赐一品文官服,其孙启南官至太常少卿,徒陈善道亦封清微阐教崇真卫道高士。嘉靖十八年(1539)邵元节病逝,敕授大宗伯,谥“文康荣靖”。著有《太和文集》,已佚。其弟子有陈善道,掌道录司事,徒孙彭云翼为右至灵。史称“元节无他方求,祗因帝好斋醮而元节勤事不懈,遂眷顾不衰。”

陶仲文  (1475—1560)原名典真。湖北黄冈人,曾受符水于湖北罗田万玉山,与邵元节为友。少时为县掾,喜好神仙方术。嘉靖中由黄梅县吏为辽东库大使,秩满至京师,寓邵元节邸舍。由邵元节推荐入朝,以符水 哩 剑,绝除宫中妖孽。得到世宗信任。嘉靖十八年 (1539),世宗南巡,陶仲文随之,授“神霄保国宣教高士”,随即又封为“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领道教事,其子陶世同为太常丞,女婿吴浚,从孙良辅为太常博士。十九年(1540)为世宗祷病有功,进卦礼部尚书,特授少保,食正一品俸禄,封其妻为一品夫人,后又加少傅,仍兼少保。二十三年(1544),大同捕获牒者王三,认为是陶仲文祈祷之故,加授少师,仍兼少傅,少保,史评“一人兼领三孤,终明之世,惟仲文而己”。二十四年(1545),诏追赠三代,给诰命,其孙入国子监。二十五年(1546),加封为“神霄紫府阐范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子陶世恩为尚宝丞。二十六年(1547)加授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兼支大学士俸,二十七年(154加其支伯爵俸,授其徒郭弘经,王永宁为“高士”,后封为“真人”。二十九年(1550)以祷雨及平狱功,封“恭诚伯”,每年俸禄二千石。三十一年(1552),下诏称仲文叩玄代虏有功,增禄百石。三十六年(1557)陶仲文因病乞请还山,献还历年世宗所赐予的莽玉、金宝、法冠及白金万两。三十九年(1560)陶仲文死,谥“荣康惠肃”。《明史》说“仲文得宠二十年,位极人臣,然小心慎密,不敢恣肆”。《戒庵老人漫笔》卷七亦说:“上即宠用仲文。不欲令预朝政,乃仲文实无他方术,在上左右最久,亦心惮上威严不测,不敢他有所奸”。陶仲文主要录神宵雷法之传,他曾请逮雷坛于各乡县。共弟子知名者为王永宁、郭弘经。

孙玄清 (1497—1569)明朝青州府寿光县人。又名祖孙。号海岳山人。《玄门必读》载:自幼在崂山明霞洞出家,师事李显陀。后游铁查山云光洞,遇真人通源子授以五行升降天门运筹之法。年十九,即墨县太和真人携住黄石官,隐居苦炼二十余年,道法大进。后遇张斗篷真人,共谈修真口诀,遂豁然贯通。嘉靖三十七年(155至京师白云观坐钵堂。时值京师大旱,玄清求雨有效,赐封“护国天师左赞教主紫阳真人”。玄清本龙门派四代孙,后别立法派曰“金山派”,又因其在崂山修真,亦名“崂山派”。隆庆三年(1569)六月逝世。享年七十三。

陆西星 (1520—1606) 明代道士。字长庚,号潜虚。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自幼聪颖,异于常人,“束发受书,辄悟性与天道之旨”。及长,九次应乡试,均未中。于是弃儒学道,访游仙乡名山。数次遇异人,得受修道秘诀。自称吕洞宾曾降临他所居住的北海草堂,亲授丹法,据此撰成《宾翁自记》与《道缘汇录》。其丹法主张阴阳同类双修,认为“男女阴阳之道,顺之则生人,逆之则成丹”。并撰《七破论》,抨击其它炼养方术。后世道士将他尊为内丹东--派之祖。著作有《金丹就正篇》一卷,《玄肤论》一卷,《老子道德经玄览》等,收入《方壶外史》。晚年参禅学佛,又撰有《楞严述旨》十卷等。

伍守阳 (1573—1644)龙门派第八代宗师。字端阳。自号冲虚子。江西吉安市人。幼精性理,明佛三昧。及长,立志修道,不入仕籍,年二十遁入庐山,事曹常化(号还阳)、李泥丸二师。授以大丹秘诀、《东老遗书》以及五雷法,乃致于烹炼大丹。据称:丹成而飞者五十七次。后经赵复阳点化,隐于王屋山。得遇王常月,授以三坛大戒,顺治甲申羽化于武陵,著作有《天仙正理》、《仙佛合宗》。

白云霁 明代道士。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天启六年(1626年)撰成《道藏目录详注》四卷,记篇名、作者、卷数,间有解题数语,甚为简略。
恒河长流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14/07/2009 23:15:23
文章: 65
离线

王常月 (?—1680) 明末清初道士。原名平,号昆阳子。山西长治人。曾在王屋山由全真教龙门派六祖赵复阳授以戒律。后又在九宫山受“天仙大戒”。清顺治十三年(1656),奉旨在白云观主讲道法,前后受赐紫衣三次。并在江浙和湖北武当传“三堂大戒”,分为“初真”、“中极”、“天仙”三等。康熙十九年,传衣钵于弟子谭守试而卒。康熙四十五年(1706)赐号“抱一高士”。著有《龙门心法》(又名《碧苑坛经》)等。

施道渊  (? —167清初道士。字亮生。吴县横山人。母胎茹素,少投朝真观。年十七,礼龙虎山徐堪凝,学五雷法。顺治戊子(164筑室吴山修炼。庚寅(1650)主持穹窿山,建殿二十余座,嗣汉真人张洪任请额,赐名上真,并赐道渊养元抱一宣教演化之号。郡中圆妙观大殿倾圯,时有鲁芳矢募未就,延请道渊,三、四年间,三清殿落成。随建雷祖殿、山门、露台及弥罗阁等。平生黄箓斋醮及诸方建造,所费不下十余万,分文无私蓄。康熙十五年(1676),裕亲王延建大醮,赐匾额三,一曰道士,二曰东来紫气,三曰山水清音,并法衣二袭、令牌、玉印、旗、剑等。十七年,圆妙观祈雨,九昼夜毕,沐浴趺坐,说偈曰:“迟钝又迟迈,倏登未际界,唯我识其宗,哂伊守否泰。”掷笔而逝。

李西月 清朝四川乐山人。本名李平权,号涵虚、又号长乙山人。少时从学于李嘉秀九峰书院。及长,自称遇张三丰,得授秘传丹法。后又称峨眉山遇吕洞宾,得钟吕金丹真髓。修炼积年,遂创内丹道西派。著述甚丰,有《三丰秘旨》、《道窍谈》、《无根树注解》、《后天串述》、《太上十三经注解》、《海山奇遇》等,另重新编辑刊行《张三丰先生全集》行世,于清代道教影响颇大。

陶素耜 清朝会稽 (今属浙江省)人。原名式玉,自号存存子,通微道人、清净心居士。少时云游天下,参访师侣,遇道人授以修炼秘法,乃一心皈道,研习丹法要旨。后编撰《道言五种》行世。

朱元育 清人。号云阳道人。师事北宗张碧虚,习清静丹法。又参以南宗功诀,自是道业精进。博学好读,广征博引诸家之说,撰著《悟真篇阐幽》、《周易参同契阐幽》行世。

薛阳桂 清朝吴中(今属浙江省)人。字心香。师事金盖山闵一得,得北宗龙门派丹法秘旨。著作《金仙直指性命真源》、《梅华问答编》。

张清夜 ( 1676-1763)清初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初名尊,字子还,号自牧道人。少为诸生,后游武当山,从余太源真人为道士。雍正元年入蜀,七年主武侯祠事。乾隆八年成都令夏绍重修青羊宫,清夜荐徒弟汪一萃主宫事。十年在青羊宫内创悬钟板,接待十方道众,成为道教一大丛林。十一年作《玄门戒白》,认为:“大道出于纲常,纲常外无大道”,“孝悌忠信,为三教之主宰}礼义廉耻,实列圣之纲维”。提倡三教融一。认为“道德五千言,总以清静为宗;金丹四百字,惟期守真是务”,十九年(1754)又作《阴符发秘》,阐述道教南宗丹法理论。此书旧无刻本,蒙文通氏据手抄本和罗氏观妙斋聚珍本整理校正。著作尚有《潭东集》。

娄近垣 (1689—1776)清代道士。字三臣,号郎斋,又号上清外史。松江娄县(今上海市松江县境)人。幼年出家学道,在龙虎山拜周大经为师。雍正五年(1727年)随五十五代天师张锡麟例觐入京。雍正八年(1730年),授龙虎山提点、钦安殿住持,十一年(1733年)封为“妙正真人”。乾隆时封为通议大夫。著有《重修龙虎山志》十六卷、《南华经注》一卷、《妙正真人语录》一卷等。

刘一明 (1734—1821)清代道士。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北)。曾潜心修道,遇龛谷老人、仙留丈人传授秘诀,方悟丹道奥秘。长期居住甘肃兰卅栖云山,设坛传教,著书立说,成为清朝乾嘉时期全真教龙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深研三教经典,尤好《易》理,兼通医术。认为“《易》非卜筮炼度之书,实皆曩理尽性至命之学也”。主张“丹道即《易》道,圣道即仙道”。将儒家《易》理与道教丹法相结合。他著作甚多,有《易理阐真》、《孔易阐真》、《参同契经文直指》、《敲爻歌直解》、《阴符经注》、《道德经会要》、《悟道录》、《修真九要》等二十多种。民国初年汇刻成集,称《道书十二种》。

柳华阳 (1736--?)清代洪都(今江西南昌市)人,据《慧命经·序》称,自幼好佛,出家为僧人。后遇伍冲虚真人及壶云大师,传以金丹大道秘诀,遂改入道门,修炼丹道。著《金仙证论》、《慧命经》,论述丹法要旨及修炼体会。丹法与伍守阳相承,后世称伍柳仙宗派。

闵一得 (1758—1836)清代道士。初名苕鼻,字补之,一字小艮,道号懒云。世为吴兴(今属浙江省)望族。父大夏,举于乡,授河南息县令,寻改教谕余杭。生时,父梦羽服者至,曰:余具懒云也。故别署懒云子。幼聪颖而体弱,九岁犹艰于行。从群儿嬉,堕井中,若有掖之出者。谒高东篱于桐柏山习导引术,遂皈全真龙门派,名一得,未几疾愈,气渐充。归读书千数百卷,洞极理要,不为应举业。承父命入赀选云南州司马,寻丁父忧,归不复仕。东篱既羽化,从东篱高弟沈轻云问业。轻云卒,出游吴楚燕赵,先后遇金怀怀、白马李、李蓬头等龙门道者,相往复复,讲论多所契合,当代名公卿争推重焉。晚隐县之金盖山,山故有道栖息之所,拓地立楼观堂庑,学者日聚,诱掖奖劝弗少倦。年七址,精力完固,啐然有壮容。尝冬月遇一故人,衣薄见寒色,解身上裘衣之。族中停柩十数,贫不能举,为择地营葬。时艮父方在任所,梦衣冠者数辈,躇阶肃谢,后得先生书,梦夕即葬日也。一得勤于著述,辑书隐楼,藏书三十种(即《古书隐楼藏书》),别撰《金盖心灯》八卷,发明本师宗旨。为人笃实纯静,平易近人,论者以为有儒者气象。曾尝自题画像云:“我忘景岂真,我觉景岂幻,若待罔两问,已惹庄生叹。省自复省省,真幻持两端,非省非非省,应作如是观。渺渺太虚中,赘此一身景,问景是何为,真幻随时省。”逝前自拟联云:“修道只为求己志,著书未尽度人心。”门人立祠山上赞曰:“梅福为尉,张楷作儒,委化金盖,归根玉枢,诀悟九丹,游遍五岳,掩骼知仁,崇元讲学,著书在卷,闻道一经,不失赤子,可读黄庭。”

傅金铨 清东派内丹家。号济一子。修持阴阳双修丹法多年,著作甚多,有《入药镜注》、《天仙正理读法点睛》、《道书试金石》、《道书一贯真机易简录》、《新刻道书椎阳经附集》、《鼎器歌》、《吕祖沁园春注》、《真经歌》、《采金歌》、《心学》、《赤水吟》、《杯溪集》、《性天正鹄》、《新刻道书五篇注》、《丹经示读》、《金丹真传顶批》、《康节邵子诗注》等。其《吕祖心法五篇注·序》对东派思想概括为:“真铅无铅,真汞无汞,玄关无关,子时非子。”又曰:“彼我妙用之机,鼎炉药火之秘,效男女而生成,依世法而出世法,结同心为辅,觅巨室而图,选丹房,置鼎器,岂清静而能为者哉 ?”“更要铸神剑,三年炼已成,念正情定极,临炉不动神。”这些论述对东派阴阳双修理论有重要贡献。

黄裳 字元吉,清末著名内丹学家。江西丰城人。生卒年不详。于道光、咸丰年间云游至四川自流井(今属自贡)地区,为当地好道之士所挽留,设乐育堂讲授内丹诀法,十余年后解馆离去,不知所终。其讲道的内容,保存在《乐育堂语录》(收入《藏外道书》第 25 册)、《道德经注释》(又名《道德经讲义》)、《道门语要》(收入《藏外道书》第 26 册)等著作中。其丹法以 “ 玄关一窍 ” 为核心,以儒道融通为特征,深入浅出,颇受当代学者重视。

高仁峒 (1840—?)龙门派二十代传戒律师。法名明峒,字云溪,号寿山子。世居任城(今属山东)。年十六父母弃世。出家云蒙山,皈依李真人门下。居五载,辞师云游访道,曾三上崂山。同治庚午(1870),来京受戒于张园璇门下。后从传戒于关东、陕西等省。光绪二年(1876),还京居于西山圣米石塘山。三年(1877)移居白云观。同年推任白云观监院。时年37岁。后继任方丈,维持观务,经营有方,百废俱兴。又轻财乐施,性喜交游。大夫卿相,车马相访。一时名盛。八年(1882),开坛演戒百日,求戒者四百余人。著有《云水集》。
恒河长流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14/07/2009 23:15:23
文章: 65
离线

近代、现代道教人物

刘名瑞 (1839—1933) 顺天府宛平县人。字琇峰,号盼蟾子,别号敲蹻道人。《南无道派宗谱》载:名瑞自幼疾病缠身,家运坎坷。弱冠,父母双亡,自竭苦志。及壮岁,参入军伍。因军功,职赏部厅队官。因公务至江南沛县,遇友人,赐以丹经,因感叹世事浮沉,遂弃职归山,隐遁玄门,皈依南无派。著有《敲蹻洞章》、《盘熻易考》、《道源精微》,力主三教贯通之学。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隐居于京东次渠村,灭迹藏形,绝无知者。享年九十三。为南无派第二十代宗师。

陈撄宁 道号“圆顿子”,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祖籍安徽怀宁,世居安庆苏家巷。幼承家学,熟读儒典。十岁读《神仙传》,即萌生学仙之念。稍长,考中秀才。因患痨疾,从叔祖学医,同时试做仙道工夫,逐渐恢复健康。1905年考人安徽高等法政学堂,两年后痨疾复发而辍学。19()8年起,为了学习养生方法,他离开家庭四处求师,得到一些丹法口诀,然未遇深谙丹道之炼师,怅然而返。1912至1914年,住在姊丈乔种珊家,日往上海白云观通读《道藏》,遂探得道教丹术之底蕴。为了有所比较,他又去杭州海潮寺华严大学阅读佛经。旋赴北京,寻访高道,未遇。1916年陈撄宁由京返沪,与西医师昊彝珠结婚,夫妻二人在上海民国路自设诊所行医。1922年至1932年,陈撄宁与同志数人在家中进行了数百次外丹试验,终因军阀混战和日寇侵沪受到破坏,未获最后成功。1933年,张竹铭医师在沪创办《扬善半月刊》,特辟“答读者问专栏”,请陈撄宁主笔。陈撄宁利用这个阵地,大力提倡“仙学”,团结了众多好道之士,使之成为当时全国研究仙道的中心。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扬善半月刊)被迫停办。1939年,张竹铭医师又创办了《仙道月报》,陈撄宁仍为主笔之一。1941年夏,该刊又因上海局势险恶而停办。此后,陈撄宁仍然坚持仙学的研究,并传授弟子。1953年,浙江省政府聘请陈撄宁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956年秋,道教界人士倡议成立中国道教协会,陈撄宁被邀请为筹备委员。1957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正式成立,他被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1961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文革”期间,中国道协被迫停止工作,陈撄宁深为抑郁惶恐,心力交瘁。1969年5月25日,陈撄宁因肺癌病逝于北京医院,终年89岁。

易心莹

——著名道教学者,第一、二届中国道协副会长

  易心莹,道号理伦,俗名良德,字综乾。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九月二十六日生于四川遂宁县老池乡双河口一农民家庭。兄弟六人,行次居末。自幼体弱多病,因常闻长辈讲道家有强身保国之术,遂锐意向道,于1913年弃家,只身至青城山天师洞为道徒,拜全真龙门派碧洞宗魏松遐道长为师,时年17岁。道观中行师徒传承子孙制,诸老道长见他过于浑噩忠厚,讷讷寡语,皆不欲收为弟子,因而留庙劳作。年余,家中探知其踪迹所在,其兄到青城山促同返家,心莹行自半途私遁,到成都青羊宫二仙庵蚕桑传习所作杂工,又历年余。1917年,常道观(即天师洞)魏松遐道长去二仙庵,见心莹不辞劳苦,坚志学道,感其虔诚,将其带回天师洞,收为弟子,心莹遂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二代道士。时常道观住持为彭椿仙大师,方图振兴教务,鉴于道众文化素质太低,乃命心莹束修往本山朝阳庵投拜吴君可门下读书。吴君可固儒而深于道者,心莹锐进不已,得涉猎经史,茅塞顿开,旋回观作导游。1926年成都名翰林颜楷游青城,住天师洞,见心莹勤学好问,益加奖掖;住持彭椿仙道长复以文化培植相付托,心莹遂得投拜于颜翰林之门下。同年夏随颜翰林至成都,入颜崇德书屋深造。越三年,颜病故,而心莹荷其裁成,自是学业亦因之猛进。心莹回天师洞后,道众推任知客,接待四方来山参访之羽客及社会名流,在职三年,彭椿仙监院以其矢志弘扬道教、培养教徒为务,乃另选人充任知客,俾心莹专作道教学术研究。自 1931年至1942年共经十年,心莹潜心治学,以其伏案所得,著《老子通义》、《老子道义学系统表》、《道教系统表》(即老子应化图说),并作《青城风景导览》、《青城指南》、《道学课本》、《道教三字经》等书。又辑《女子道教丛书》以及道教炼丹、养生有关书籍,且多在观中刊行。

  易心莹深好典籍,广蓄道书,今天师洞所藏《正统道藏》、《二十四史》、《道藏辑要》、《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及诸子百家、搜神志怪、稗官小说等罕见书籍甚丰,多为其平日节衣缩食所购进庋藏,以供阅览。他耕读之余,还曾先后往来三台、潼川、大足各地,考察蜀中道教历史遗迹,以增阅历。尤虚心求教于并世学者,如上海《扬善半月刊》、《仙道月报》主编、著名仙道养生学家陈撄宁先生,西南联大道教文献研究专家、外丹学家陈国符教授,四川大学道教史专家蒙文通教授,皆常有书翰往来,商榷学术,其事多见于上述三人所著书中。如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历代道书目及道藏之纂修与镂版》中说:“国符尝访道观多处,其道士率皆不学,曾见《道藏》者鲜。……仅四川尚有道士,熟读《道藏》。易道士(即易心莹)熟读《道藏》,与通常道士迥然不同。”陈国符常托易心莹觅录道经资料,心莹皆亲往详检,不辞艰苦,事见《道教源流考》。陈国符教授每谓“四川道士则颇能读道书;且有能著书者”,指的便是易心莹道长。

  1942年7月,天师洞监院彭椿仙羽化,易心莹继任监院,以后便一直一方面率道众致力农业生产,一方面从事道教义理研究,成绩斐然,在四川及全国道教界中声誉甚高。新中国建立后,易心莹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1953年当选为灌县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4年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及县政协委员。1956年赴北京参与筹备成立中国道教协会,同年并当选为四川省人民政协委员。1957年4月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道教徒代表会议,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讲学于中国道教协会所办之道教徒学习班。1961年连选为第二届中国道协副会长,1962年又当选为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

  易心莹自建国以来,荣膺多职,激发其志趣,益奋力撰述,其编纂之《四川省道教史》,广征博采,反复易稿,多次请教于蒙文通教授,亦见其治学态度之严谨,用功之深。惜该文稿在“文革”遭劫散失,今残存于四川省社科院及天师洞稿,乃初草之稿,而非最后定稿。故其病笃易箦之际,以未能收回定稿而垂涕叹恨!

  易心莹平日束身俭朴,他担任中国道协副会长后,薪资较为宽裕,但他却不改常态,欣然与观中道众同甘共苦,坚持劳作。中国道协曾多次请他留住北京白云观,但他均推辞不就,仍回山常住。“文革”期间,所谓“破四旧”之风猖獗,心莹深虑观中之宝贵文物被毁,乃率众费时数日夜,竭力将观中所有文字处皆用纸裱糊覆盖,并大书“革命口号”以为掩饰。及“红卫兵”汹汹冲来,亦未敢扯毁“革命口号”而砸毁文物,相继悻悻离去。如今青城山所有宫观之文物完好,实易心莹道长巧计掩护之功也。

岳崇岱

——沈阳太清宫方丈、第一届中国道协会长

  岳崇岱,道号东樵子,俗名岳云发。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于山东省寿光县城西大化庄。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山东寿光遭灾,全家逃荒到辽宁建平县公营子,以务农为生。10岁至19岁(1898——1901年)随祖父边读书边种地。24岁前曾在建平县小东经度日。每感时世艰难,屡遭磨难,遂生脱尘绝俗之念。1912年毅然赴辽宁闾山圣清宫出家修道。曾参访东北名山宫观越两年,复返闾山圣清宫,率道众植果树,事稼穑。1920年到沈阳太清宫常住,被推选为太清宫知客,后任监院。岳崇岱力主道众自食其力,且深谙农事,曾率太清宫道众在沈阳城东张宫屯地庄子耕耘土地达14年之久。1939年曾被推选为伪满道教总会常任理事。1944年再返闾山圣清宫清修四年,后到北京白云观参访。解放前返沈阳太清宫。1949年沈阳解放,经道众推选任沈阳太清宫方丈,成为道教全真龙门派正宗第廿六代法嗣。在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政策下,岳崇岱主张道教界应修持与劳动生产两不误,一方面过正常宗教生活,一方面应自食其力,积极开展自养。他倡议并带动道众办了纸匣工厂,组织道众从事生产劳动。他拥护党和政府,经常组织道众学习政府公布的方针政策,并组织读报了解国家时事,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形势。

  岳崇岱喜读书,好学不倦,精研道经,且识整体,顾大局,是爱国爱教的典范。他遇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积极鼓励道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太清宫的道众都赞他办事干练,平易近人,生活俭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惟靠庙内衣枬费维持生活,不搞特殊。由于岳崇岱方丈道德高尚,博学多能,深得全国道教界人士的崇钦。1956年夏,岳方丈有鉴于我国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皆建立了全国性爱国宗教团体,惟道教仍如一盘散沙,未建立全国性爱国宗教团体,乃与全国各地区道教界知名人士联络,倡议建立中国道教协会。得到各宗派、各名山宫观知名人士赞同后,于1956年11月16日于北京举行了发起人会议,并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岳方丈为众望所归,被推选为筹备委员会主任。他肩负重任,移居北京白云观,着手筹建“中国道协”工作,一方面物色人才,建立办事机构,一方面募巨资修缮白云观(备作会址)。1956年7月间,岳方丈已被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吸收为特邀委员。1957年3月9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兼任全国政协主席)接见了岳崇岱。3月13日岳崇岱在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以《扭转消极思想,参加社会活动》为题讲话,表达了他的爱国爱教之忱。

  1957年4月中旬中国道教界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4月12日中国道教协会正式成立,岳崇岱方丈当选为中国道协第一届会长。4月15日上午岳崇岱会长与全体代表到中南海,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李济深接见并合影留念。岳方丈就任会长后,便着手建立正式办事机构,延聘人才,并设计开展会务计划。不料1958年春全国掀起的“反右”斗争政治运动的浪头波及道教界,1958年4月岳会长被错误地打成“右派分子”,5月间离京返沈阳太清宫,不久含冤离世,享年70岁。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已为其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岳崇岱方丈一生爱国爱教、光明磊落,堪称一代杰出的全真道士,至今仍为广大道教徒所思念。

张恩溥

——天师道第六十三代“天师”

  张恩溥,字鹤琴,号瑞龄,谱名道生 (又名岩生),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天师道第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字晓初)之长子。幼读诗书五经,诵习道教经典,并习道教之斋醮、符箓,1924年嗣掌天师道之玉印、法剑,道教界按传统习俗称之为第六十三代天师,住江西贵溪上清镇祖传之“嗣汉天师府”,在名义上为当时天师道(亦称道教正一派)之首领。曾在上海、苏州一带开展道教教务活动,抗战期间退隐于龙虎山。1946年冬,张恩溥在上海倡议成立上海市道教会。标榜以“宗教为重,团结为重”,提出先产生地方性道教会,然后再组织全国性道教会的方案。其意图在于巩固其“袭封嗣汉天师”的地位,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张恩溥依靠上海玉皇山福星观分院住持李理山道长的经济和人力支持,依靠当时上海民政局长张晓松在政治上的帮助,于1947年成立了以李理山为会长的上海市道教会,该会以“研究玄学,阐扬教义,刷新教务,联络道友感情,发展宗教事业”为宗旨。1947年4月间,该会在张恩溥授意下曾印发由陈撄宁居士起草的《复兴道教计划书》,提出开展“讲经、道学研究、报刊、图书、道书、救济、农林、科仪”等八个方面的复兴计划。因当时解放战争已起,社会形势动荡,无法实行。1947年秋后,张恩溥又发起组织全国性教会,终因经费和与李理山争地位相持不下而成为泡影。张恩溥在政治上一贯亲近国民党,在本世纪40年代末还曾被国民党政府在名义上给予第二十军副军长头衔。1949年大陆解放,张恩溥随蒋介石残余势力逃往台湾,携带长子张允贤和祖传“玉印”及“法剑”一口。至台湾后,初隐居于台北市大龙峒觉修宫,继续规划教务。1950年在台北创建台湾省道教会,并出任理事长。设立“嗣汉天师府”驻台办公处,开展教务,传授法箓。1957年又附设道教居士会和道教大法师会于府内,聘用道行“高深”者为大居士,委派道行资深之法师为大法师。1964年夏,率团访问了马来西亚(吉隆坡、芙蓉、马六甲)及新加坡等国。宣扬教义,传授法箓,信众求度者甚多。1966年,在原台湾省道教会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华道教总会,1968年张恩溥当选为首届理事长。该会提出辅导台湾道教各派整理经忏科仪,建立与各道派之间的教务联系,并开展对外国的传教布道工作。1969年春,率团赴菲律宾访问。同年12月25日因病在台北市北投区杏林二路25号私邸去世,享年65岁。张恩溥毕生皆追随国民党政府,但逃台后一直眷恋龙虎山祖师玄坛,盼望早日能返回大陆与亲人团聚。临终犹嘱后人要重振“天师府”,希望祖国能够统一。张恩溥携至台湾之长子张允贤早已去世,其教务遂由去台之族人堂侄张源先继摄。张恩溥在贵溪县留有妻子、女儿及亲侄多人,因海峡阻隔,多年不通音问,故龙虎山天师府与台湾天师道发展情况,彼此均不甚了解。

李理山

——杭州玉皇山福星观监院

  李理山,江苏镇江人,生于清同治十二(1873年)。自幼在杭州玉皇山福星观拜师出家,道号紫东。玉皇山福星观是道教全 真派在江南五省(苏、浙、皖、赣、闽)的第一座“子孙丛林”,香火旺盛,远近闻名。李理山自幼在此名山宫观中读经习武、陶冶性情。他既精道教斋醮科仪,且精道教内家拳技,体魄矫健,神态沉肃坚毅。为人清高洒脱,修道严守规戒;办事果敢公道,刚直不阿;富有正义感和民族自尊心。由于他才华出众、办事果断,在青年时代就成了福星观的当家。他带领道众在山上植树造林,修建宫观殿堂。并挖掘了“天乙池”,开辟了“紫来洞”,使玉皇山成为满山葱翠、殿宇庄严的洞天福地。由于福星观声誉日高,李理山在江南道教界中也成了赫赫有名的人物。据传,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他与江西龙虎山天师道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齐名于江南。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大肆进犯我神圣国土,疯狂屠杀我中国人民。不久,杭州沦于日寇铁蹄践踏之下。李理山看到日寇杀人放火,奸淫掳掠,钱塘江边南星桥一带,房屋全部烧毁,只剩一片废墟。江边的老百姓,无衣无食,扶老携幼,挣扎在死亡线上,流亡逃难。真是哀鸿遍野,处处狼烟。李理山道长义愤填膺,热血沸腾,再也不能潜修于静室。出于民族自尊心与爱国感情,他毅然决定,停止了宫观宗教活动,带领道众全力投入抗日救亡的工作。他敞开了紫来洞道院,收容了一千七百多名上山逃难的难民。犹恐居住不下,又发动道俗群众一百数十人砍倒山上的毛竹与树木,紧急搭建起几十间茅棚,让难民栖身安定下来。这许多难民,一日三餐,吃饭用粮的数字很大。坐吃山空,玉皇山的存粮很快便颗粒无存,眼看要断炊了。李理山不畏困难冒险下山,通过日寇层层的封锁,到杭州市去找当时的慈善团体“国际红十字会”请求支援。该会派人了解山上处境困难,同意供给粮食。李理山又组织人力下山运粮,要通过日寇的岗哨关卡,困难重重。有的被查出,日寇说是给山中抗日游击队偷运粮食,人被折磨,粮食也被抢去。李理山设法请“红十字会”出面打交道、开证明,还要巧作掩护,才能把救济粮送上山。有时是粮食上了山,而他却是空腹回到观中。虽然如此艰难、危险,而他依然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山上香火既停,香资功德收入断绝,这近两千难民的生活,经济支出浩大,渐渐难以为继。李理山道长派了他的徒弟吕宗安前往上海,利用“租界”的偏安,在武定路创建了玉皇山福星观上海分院。巧逢香火鼎盛,得到的宗教收入就送回杭州供给山上的难民生活开支。这样共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后来杭州的战争逐渐平息下来,难民也纷纷下山谋生,人数渐次减少,玉皇山的难民收容所才告结束。李理山道长爱国爱民、济人之难的高尚品德,在这一时期表现最为鲜明卓越,因而他在道教界及民间也更受尊敬。

  多年来,道教界中人多把李理山描述为江南武林仪义。说他不畏权贵,慷慨仗义,武功超群。在宫观生活中,他律己严,对人亦严,道众日事诵经习武,不准稍越规范。在江南道教界,他与张恩溥分别为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的领袖人物,解放前两人曾多次协议建立统一的、全国性的道教组织,但总因时局动荡与两派意见不一而未果。1949年杭州解放时,李理山时年已76岁。因坏人诬陷,1951年4月16日被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逮捕,1956年6月2日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李理山有期徒刑十年。不久,李理山含冤病故于劳改狱中。其弟子亦有不少受牵累者。1986年,党和政府大力平反冤假错案,李理山之徒吕宗安为其师提出申诉,经西湖区人民法院复查,认为确属错判,1986年12月25日以杭西法(85)刑申字第38号刑事判决,撤销(55)杭西法刑字第12号刑事改判,对李理山错案予以纠正。从此李理山得以昭雪冤诬,恢复名声。李理山地下有知,亦必稍慰心怀。

彭椿仙

——成都青城山常道观监院

  彭椿仙,又名至周,贵州省毕节县人,生于1883年(清光绪九年)。少年起即学习儒业,熟读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著述。20岁时弃文学武,考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因不满清廷腐败,不愿为之效力,遂由滇入蜀,到成都灌县青城山常道观请求出家入道(当时常道观监院为何元清道长),拜程明星道长为师傅,为全真派道士。彭椿仙学道刻苦,辛勤劳作,待人诚恳,持戒精严,深为道众所敬重,三年后即被道众推选为常道观住持。20世纪初,张之洞(1837——1909年)提倡没收各地佛寺道观财产,用以兴办学校,谓之为“庙产兴学”。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四川布政使兼劝业道周善培提倡栽桑养蚕,特在其创办的四川省农政学堂设蚕别科,又立方外班。规定凡就学之和尚、道士,其寺庙宫观可保留作栽桑基地。在这样的情势下,彭椿仙为了保住庙产,毅然亲自去成都白塔寺侧的农政学堂学习栽桑养蚕技术。三年后毕业,回到青城山带领道众栽桑养蚕、种茶植树。今青城山牌坊岗及常道观山门道旁之参天杉树,即当年彭椿仙道长之所栽植。“青城天下幽”,从此更为闻名。1919年四川省长杨庶堪为表彰彭椿仙的道行与业迹,特书“道在养生”匾额,刻石立于常道观后。旋因军阀混战,抢夺寺庙宫观财产以充军费,道众愤与抗争,公推彭椿仙等人赴成都告状,这便触怒了地方军阀,施暴迫害,不得已逃出四川,避难云游。足迹遍三山五岳,行踪历武当太和。当他参访至武当山紫霄宫、太和宫时,见武当宫观建筑之雄伟,因而念及青城山宫观之颓败,遂毅然返川,策划筹措,矢志要复兴青城山道场,扩建常道观殿宇。为了扩建工程,他亲率道众和工匠去数十里外的丈人山采运石条。从1919年至1941年,经他日夜苦心经营,修建了斋堂、西廊、补茸楼,重修了三清大殿、饮霞山房、银杏阁、灵祖殿、黄帝殿、青龙殿、白虎殿、山门及观内的石阶石壁、海漫石栏,以及东客堂、长啸楼、祖堂、迎曦楼等。工程绵延22个春秋,资金缺乏,有人建议向社会募缘集资,但彭椿仙坚决主张自力更生。他说:“我们出家人,若依赖外人出资修建宫观,他日人来观中,则不敢怠慢,使吾徒皆为彼子孙奴役,不如出我道友私蓄,集腑成裘,也是我们以观为家的宗旨。”道友们深感其言之恳切,于是尽出观中之存蓄及个人之资金,以供工程之需。竣工后,在山门侧石上刊刻:“本洞并无道众在外募化”。此举为道教宫观树立了自力更生、勤俭建观的好风气。他还尽力为青城山修路架桥,用建设道观剩下的树皮边料,沿丹梯鸟道修建亭榭,供香客、游人小坐休息,凭栏远眺,还可暂避雨雪。这些点缀在清流翠岭中的古朴亭阁,为青城美景增色不少。彭椿仙还尽力造福乡里,为附近山区儿童兴办学校。今青城山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皆为当年所兴办。抗日战争时期,彭椿仙还从道观收人中提出一部分,帮助当地抗日战士家属,使前方将士安心抗日。

  彭椿仙为人心地善良、艰苦朴素,好读书且乐于助人,素为中国道教界所景仰,视为楷模。他于1942年3月18日仙逝,终年59岁。去世后,由其弟子易心莹大师继承道业。

蒋宗瀚

——北京白云观方丈、中国道协副会长

  蒋宗瀚,字宣富,号得舒,道号清容子。浙江省黄岩市头陀区长潭乡前蒋村后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二十四日。蒋宗瀚家境贫寒,父亲为锯板工,兄妹四人,他排行老大。八岁丧父,因家贫无钱营葬,其母忍痛卖了蒋宗瀚之三弟,蒋宗瀚亦 被送至长潭乡茅恩路廊的道教广福宫当烧火。他九岁正式束发,拜蒋理富道长为师,为全真龙门派第廿三代玄裔,开始了修道生涯。其师见其纯良敦厚,且天资聪慧,为培养他成为有学识的道士,便送其进乡间私塾读书。12岁时,蒋宗瀚感到山乡僻处,山民贫病交迫,因无钱诊病而丧生者甚多,遂立志学医,治病救人。从此他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经历五年的苦学,终于懂得了中医的医理药性及辩证治疗方法,走进了乡间医生的行列。17岁时,投黄岩委羽山大有宫潜修道功,并开始行医。由于心地慈善、精细诊断,不数年,声誉鹊起,名闻遐迩,来求治病者络绎不绝。24岁时,应海门(现椒江市)乾元观道友邀请登坛打醮。为道众所赏识,请其到海门常住,由范陶氏与杨氏两家为主赞助盖起老子殿三间,后来,陆续扩建了厨房卧室三椽。从此安居在南门山修道,同时精研医术、针灸。1927年26岁,开始坐关,不见宾客,闭门治学,专攻道经与医学。三年坐关期满,到武昌长春观受三坛大戒(即初真戒、中极戒、天仙戒),得中道教状元——天字第一号。1933年主委羽山大有宫讲席,同时收徒传戒,传人有陈宗耀、张诚乐、许诚谦等。解放后在道观中行医。1952年受海门信孚药店聘请,坐堂门诊。1956年参加海门联合诊所,后并入中医院任副院长。1959年调入温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讲授针灸。1960年调入杭州莫干山医院工作。同年受聘浙江医科大学任副教授,参加省中医研究所科研工作和浙江第一医院门诊。

  1962年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第二次全国道教徒代表会议,蒋宗瀚当选为常务理事和副会长。同年秋,经中国道协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决定,恭请蒋宗瀚道长来京协助陈撄宁会长主持中国道协工作,兼任北京白云观方丈。蒋宗瀚信仰虔诚,颇有振兴道教之志,毅然应请来京,放弃中医教授职务而改事道教教务。他一方面主持中国道协所办道教徒进修班的教学工作,一方面领导白云观民主管理小组管理白云观教务,此外还接待中外著名人士来访和列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政议政。当时他虽然深居道观,已不业中医,但慕名远道来京求治者依然不少,蒋方丈均尽量安排时间,精心给予治疗。1965年以后,国内强调阶级斗争及改造世界观的政治气温日高,他内心颇有所不安,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亦颇生疑虑。1966年以母病乏人照顾为由,向中国道协请求离京还乡,经同意后返回黄岩县。该地县第二人民医院(即今椒江市人民医院)闻讯后即聘请他参加医疗工作,并任副院长职务。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他遭受冲击。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党和政府认真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爱国宗教界人士得以重见天日。蒋宗瀚抱着暮年羸弱之躯,又重返医生岗位,坚持为群众治病。他从12岁起立志学医救人,直到1979年12月17日仙逝,终生都在为人治病,都在为人民群众作好事。他是一位虔诚的全真道教徒,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医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忠实的朋友。尽管他在十年浩劫中受过凌辱,但他是非分明,只憎恨万恶的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则衷心爱戴。临终时他告诫门徒,要相信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和政府,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要多作有益于人民的好事,作有益于社会的善人。

  蒋方丈事亲至孝,在母亲身边时,恭敬顺从,伺候周到,有事外出,亦必雇请一老婆婆与年迈的慈母为伴并照料生活,久而久之,乡邻皆誉蒋方丈为孝子。他一生自奉俭朴,布衣素食,但对人则十分慷慨,接济贫困,从不吝惜,特别是为贫困者支付药费乃是常有的事。他临终时仅存有三百多元工资,嘱咐门徒用这点钱为其营葬,不要给工作单位增添麻烦。他一生严于律己,谦谨做人,一生为人做好事,品德高尚。

  他晚年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曾当选为县人民代表、浙江省政协委员。

  蒋宗瀚方丈一生除潜心修道外,对医药学精心研究和实践,建树颇多,毕生为群众解除疾苦,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其手稿在十年浩劫中损失不少,仅存残稿,他也未来得及整理便仙逝。据说,尚存者有《针灸讲义》手稿及《医客笔录》等,希望其门人整理、继承,造福人民,以慰蒋方丈之仙灵。

王理仙

——北京白云观方丈、传戒律师

  王理仙,全真派高道,北京白云观第二十二代方丈,传戒律师。王方丈为东北吉林省怀德县泰家屯人,生于1913年。11岁时入私塾习儒业,读书六年。一兄一妹,父母劳累早逝,其长兄早已自立另居,王理仙靠劳动谋生并抚养幼妹。24岁时,妹嫁,王理仙无意随俗浮沉,投奔怀德县杨大城子无量宫出家修道。师爷为王明露道长,师父赵至善道长。入道出家八年后(1943年),适逢沈阳太清宫金崇泽方丈在黑龙江双城县无量观开坛传戒,戒期一百天,他入坛受戒为“天字第一号”戒子。获戒后,云游参访天下名山企觅高师以探奥道。他一箧一钵一笠一衲,踏遍万水千山,坚心求道。大自然陶冶了他的真朴之性,遇名师指点而使他道行精进,成为一位有道教学识、有高尚道德、有修持成就的全真道士。1952年游方至西安八仙宫常住,一边修持,一边参加该观农业生产劳动。1962年被选拔参加中国道教协会首届道教徒进修班学习,曾受业于蒋宗瀚、黎遇航等道长,并曾受当时任中国道协会长的陈撄宁先生的薰陶。1965年进修班结业后,仍回西安八仙宫常住。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道教受到猛烈冲击,八仙宫部分被砸毁,部分被占住,道士被强迫遣散。王理仙处此逆境,内心焦灼而又惶惑,但他坚持信仰,以庙为家,虽受迫害亦不离庙,最后占用八仙宫的工厂也只得留下他,作“看门”使用,给他起码的生活费用。王道长只求能栖身道观,虽箪食瓢饮,安之若素。他为人沉默寡言,神情慈祥温和、和光同尘,与人无争,“看门”则尽其职守,闲暇则手不释卷,故而在十年动乱中他也还能侥幸平安度过。1980年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西安八仙宫依然由道教界收回管理,原观中道众陆续返回八仙宫,推选王理化道长为监院。同年五月,他出席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西安八仙宫当时已残破不堪,百废待兴,百事待举。他带领全观道众一方面组织劳动自养,一方面依靠地方政府资助修缮八仙宫这一古建筑。1984年9月,他与陕西六大宫观(华山道院、八仙宫、楼观台、佳县白云观、户县重阳宫、龙门洞)的负责人共同筹备成立陕西省道教协会,被推选为筹备组组长。1986年冬,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他以年迈隐退,只担任名誉会长。同年,他推举闵智亭道长担任八仙宫监院,自己只是协理庙务,颐养晚年,日以读书、静修为乐。1989年11月10日(农历十月十三日),道教全真第一丛林——龙门祖庭北京白云观举办已中辍六十多年的传统授戒仪典。事前,1988年中国道协理事会便决议恭请王理仙道长开座为白云观第二十二代方丈。这次戒期20天,受戒弟子75人。王理仙方丈神态慈祥,细为受戒弟子说戒并发予戒牒。他成了全真道教授戒盛典的中兴者,是白云观法统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他告诫受戒弟子要“爱国爱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1992年3月,中国道协召开第五次代表会议,他被敦聘为名誉理事。1995年仙逝于西安八仙宫。

傅圆天

——中国道协会长、成都市道协会长、青城山道协会长

  傅圆天,道教全真龙门派大师。四川省简阳市九龙场人,1925年农历五月间出生于一贫苦农民家庭。父母皆信仰道教。1946年因家庭衣食艰难,且体弱多病,年及弱冠的傅圆天便投奔成都灌县水磨乡黄龙观出家,师傅张永平道长,从此成为全真龙门派道±。在家时曾上过几天私塾,不过略识文字,入观学道后,始因习经而刻苦学习文化。对道教圣典《道德经》有较深研究,不仅能背诵,且能用道教义理详解全文,依旨修持。凡与他讨论《道德经》者,莫不赞佩他的宏论博识及弘扬道教之卓绝精神。1955年到青城山常道观参拜易心莹大师,见易大师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乃留居常道观,聆教于易大师。不久因青城山上清宫缺人管理,易大师派傅前往。他到上清宫后,响应人民政府鼓励道教界参加祖国建设的号召,组织道众在山上种茶、种庄稼,积极从事劳动生产。他为人勤奋质朴,公正无私,工作和劳动总是事事带头苦干,而且是遇事都要想办法办好。因此他在上清宫声誉日著,1964年被道众推举成了上清宫的当家。青城山实行人民公社化,他被选为青城山道教大队副队长兼会计,白天做农活,夜晚理账目,还要管理上清宮的庙务。他任劳任怨,从不挑轻弃重,上侍奉老道长,下教育年轻道徒,重任一身,辛勤奋斗。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道教受冲击,虽位于青城山顶峰之上清宫,亦未能够避免打砸抢抄。傅圆天对此混乱局面,大惑不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句),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接易心莹大师居上清宫,亲自奉养,每日仍率道众劳动,尽心维护古道观。在动乱年月,他将道家秘传之弥猴桃素酒配方,反复勾兑实验,终于掌握了制作“道家洞天乳酒”的方法与技能。为谋道众生计,他开始设厂制作。岂知刚有经济效益,便引起某些人眼红,悍然以公社名义平调归“公”,将傅圆天排挤出厂。傅圆天亦一笑置之,依然率道众务农。乳酒厂终因强占者不知制作秘方,且不善经营,不久亏损倒闭。1975年,灌县文物管理所竟然接管青城山全部道教宫观,没收庙产及道士私人钱财(如易心莹大师私人储蓄亦被没收),经书、法器等等皆一概被没收,还要住庙道众向他们交房租,要道众用高价向他们购买信徒所上之神灯油,道众敢怒不敢言。造成经堂沉寂、钟鼓无声,青城山道教俨然是已被消灭了。易心莹大师悲愤而死。傅圆天心情郁闷,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忍辱负重,带着道众砍樵谋生。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青城山道教界才得以重见天日。傅圆天从头开始奋力为恢复青城山道教宫观之原貌而奔忙。他带领全山道众下山挑粮,开办为香客、旅游服务的餐馆,营薄利以解决全山一百多道众的最低生活问题,进而又多方筹募资金,维修危旧庙宇殿堂,还重新筹办道家洞天乳酒厂。在宗教政策尚未能全面落实和庙宇耕地等没有收回之前,他就使全山常住道众安定下来。1980年,青城山道教协会成立,众望所归,傅圆天当选为会长,并兼任常道观监院。接着,他又当选为中国道协常务理事、成都市道协会长、灌县政协副主席、成都市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常委。他既要负责青城山七座宫观(即建福宫、常道观、祖师殿、朝阳洞、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两个工厂(洞天乳酒厂和茶厂)的经营管理事务,还要兼顾新津老君山、大邑鹤鸣山、彭县葛仙山、彭县丹鼎山、成都青羊宫、灌县二王庙等地的道教教务,又要定期出席中国道协的会务会议及县、市、省政协的参政议政会议。1985年,青城山青龙岗洞天贡茶厂和响水洞洞天乳酒厂正式投产(乳酒厂于1982年筹建,1983年试产,傅圆天试制成功,四川省政府授予重大科技成果奖)。在整个兴建过程中,傅圆天都是同道众一起劳动,同甘共苦。1985年夏,青城山丈人峰顶岩石崩塌,砸碎了通往上清宫的半山亭,打伤了游客,而峰顶岩石更是时时有下坠的危险。傅圆天为过往行人担心,他主动与当地生产队协商立即改道,新修一道以避过危险的坡坎。他向道众说明,修桥铺路,多做善事,是出家人的本分。道众一致赞同他的意见,节衣缩食担负起了修路所需的人力和财力。修好了新路,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大家都感谢青城山道众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心肠,而傅圆天一向都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随着青城山道教界所经营的劳动生产事业的迅速发展,经济条件逐渐好转,在傅圆天的倡议和领导下,分期分片维修青城山宫观、山道、路亭;开办为旅游服务的商业网点;开办矿泉汽水厂;开办以爱国爱教为宗旨的道教学校,培养青年道教徒。他还东奔西走,积极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成立地方道协组织,加强宫观管理,恢复正常宗教活动,维护道教界合法权益等等,他无不尽力而为,任劳任怨。

  他自从出家以来,严守规戒,被全真道徒奉为楷模。自1980年以后,尽管他地位高了,宫观经济也宽裕了,但他却依然生活俭朴,睡在他那个小寮房,一日三餐素食,保持换洗两身道袍而已。虽年逾花甲,仍然操劳于教务,奔走于山上山下。生病了,躺在床上也在考虑安排教务,生活尽量自理,不拖累别人,也不许庙里和徒弟们为他破费。由于爱国爱教,道德高尚,在全国道教界中受到崇敬,在1986年中国道协第四届代表会上被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1989年他又被推选为中国道协道教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和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

  1989年11月12日至12月2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五日),道教全真派在祖庭北京白云观举行隆重传戒受戒活动,傅圆天是这次传戒活动的主持者之一,并被授予“大师”称号。1992年3月,中国道协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会议,改选领导成员,众望所归,傅圆天被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同时荣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参政议政。

  1995年11月全真派在四川青城山举行传戒仪典,傅圆天大师被推举为方丈、全真第二十三代大律师。1997年7月3日在四川青城山仙逝。
浮云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06/08/2009 16:25:35
文章: 69
离线

吕洞宾 (798--?)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姓吕,名岩,字洞宾。一说为唐朝宗室,姓李,武则天时屠杀唐室子孙,于是携妻子隐居碧水丹山之间,改为吕姓。因常居岩石之下,故名岩。又常洞栖,故号洞宾。也有传说他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之孙,因感仕途多蹇,转而学道。《宋史·陈抟传》记载吕岩为“关西逸人,有剑术,年百余岁。步履轻捷,顷刻数百里,数来抟斋中”,是位修道有术的高道。《全唐诗》收有他的诗作二百多首。后世道教和民间称其为“剑仙”、“酒仙”、“诗仙”闻名于世。吕洞宾得道成仙之前,曾流落风尘,在长安酒肆中遇钟离权,“黄梁一梦”,于是感悟,求其超度。经过钟离先生生死财色十试,心无所动,于是得受金液大丹与灵宝毕法。后来又遇火龙真君,传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自称“一断贪嗔,二断爱欲,三断烦恼”,并发誓尽渡天下众生,方愿上升仙去。民间流传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度铁拐李岳、飞剑斩黄龙等故事,吕仙形象广泛深入民间。妇孺皆知。宋代封吕洞宾为“妙通真人”,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后世又称“吕纯阳”。王重阳创立全真道后,又被奉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称他为“吕祖”。全国各地广建吕祖祠庙,岁时祭祀,至今香火不断。相传吕祖诞辰为农历四月十四日。道教多于此日设斋醮以志纪念。著术甚丰,如《吕祖全书》、《九真上书》、《孚佑上帝文集》、《孚佑上帝天仙金丹心法》等,然大多为托名之作。
 
论坛首页 » 道家纵横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