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回复:怎么才能达到儒家功夫?  XML
论坛首页 » 儒学纵横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Avatar]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2
离线

来自: ***
收件人: 文熙
日期: 16/04/2010 22:07:21
主题: 怎么才能达到儒家功夫
文熙先生:
你好,我在读老师的《太乙金编》,看到书上写过去的老秀才哼哼叽叽读书,读几个时辰都不累,这种现象在过去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他们是有传承的,还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摸索的,感而遂通那?现在人能到达这种境界吗,怎么样才能到达那? 谢谢!


您好!谢谢您对我的信任,现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与您探讨。
我觉得儒家读书也是一种功夫,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读书功底使然。古人读书应该是一种习惯,我想在过去经济和科学与现在有巨大差异的时代,读书不但是改变生活的需要,也是人们充实自己的最佳选择,所谓书香门第,以读书谋求个人发展是种普遍现象。国家从古代开始也采用各种方式起用读书人做官,所以旧时代里面,以读书为终生追求的人很多,包括我们学习过的《范进中举》等,讲的都是读书人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多以“一心只读圣贤书”为荣,虽然在现代指出了其中的诸多弊端,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的,它的正面作用也不会小。所以科举等制度在最初还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材,使普通人也能凭借读书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这种“读圣贤书”的儒家的修为,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唐朝和明朝时期的经济文化繁荣,和儒家的教化密切相关。
所以,当时读书多是圣贤书,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和熏陶,而当下时代的读书却大不相同,重视实用读书,忽视了读圣贤书,结果是科技发达了,但是精神却变得匮乏了。所以时下又开始重视儒家的学问,坊间开始流行《三字经》,还有以能读古书为荣,孔子学院开满各国,这无疑是传统文化开始复兴的一个好的征兆。
而那些老秀才们,在那个重视读书和学问的时代里,自然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熏陶,读书成为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在长期的培养过程中,自然练就了读书的功夫,就象拳脚功夫一样,都是闻鸡起舞和挑灯夜读的必然结果,世界上没有任何成就是不通过艰苦努力能获得的。
因此,我个人觉得,老秀才读书的功底,在过去应该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既有书香门第等的传统,又有自己在读书实践过程中的摸索,必然是感而遂通的迹象,就象老味必须久炖才能尝到,读书久持必成功夫。而我们现代人所生活的时代比较浮躁,或者说光怪陆离(可能有些不雅),能安心读圣贤书的人相对比较少,所以已经无法和那些老秀才的功夫相提并论了,但是,如果真能有“读圣贤书”的兴趣,又能乐此不疲、持之以恒,也是可以具备象那些老秀才的读书功夫的。
读书的主要目的是明理,尤其是明白人生的至理,也就是能通过读书明心见性,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而优雅的书生气质也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读书修福,福气来自于通过读书明白了很多人生的道理,可以使自己的行为比较接近正确的真理,那么近道就是近福,自然灾殃不可冒犯,福慧常伴左右,也可以说是读书感应到的吉祥福瑞。所以应该多读书,应该多读圣贤书。
以上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回答您,仅供您参考。也许有错谬不实之处,敬请各位同道不吝指出为盼!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qiuxue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注册时间: 16/04/2008 13:06:29
文章: 314
离线

看到文熙先生的文章后对以文观义又多了些认识。只是还不知道现在该怎样从零开始选择阅读古人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再烦先生赐教。不胜感激。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Avatar]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2
离线

qiuxue wrote:看到文熙先生的文章后对以文观义又多了些认识。只是还不知道现在该怎样从零开始选择阅读古人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再烦先生赐教。不胜感激。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我觉得应该从自己的兴趣方面入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感兴趣的主题或者有需要解决的疑问的时候,可以去翻阅一些相关古籍著作,从中找到想要的答案,或者受到相应的启发。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者或者著作入手阅读,如喜欢诗文的可以选择梁昭明太子编写的《文选》来阅读等。阅读古籍哪怕是随意翻阅,也有可能看到对自己的一生都有影响的睿智语言;读诗一句也可能使自己顿时心旷神怡。读书就象寻宝,书籍就象一座等待探询和开采的宝藏,只要肯于发掘,总会找到超乎自己想象的宝贝。我个人觉得读书最高的境界就在于能够使自己明心见性。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与您探讨,请各位不吝指教。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天鹰
1、初义士           初义鸣铁甲 壮怀演三军 拳脚并锋仞 始知入自身

注册时间: 08/08/2009 10:48:19
文章: 14
离线

古代的书籍是由上而下竖向排列,人们在读书时,头部是不断的由上而下运动,刚好是顺着任督二脉气机运行,而头部左右运动,刚好把这条经脉给闭住了,所以是间长了,人们会感觉到疲倦。古代圣贤书多含韵律符合阴阳,在诵读时配合头部由上而下由左而右的运动,久而久之,由声音和头部运动,导引体内气机循经,从而达到开发智慧,这也是古人多读不倦的原因。可见古人早已得知这种养气和开发智慧的方法,也作为传统流传下来。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19/04/2010 11:47:17

qiuxue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注册时间: 16/04/2008 13:06:29
文章: 314
离线

文熙quote wrote: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我觉得应该从自己的兴趣方面入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感兴趣的主题或者有需要解决的疑问的时候,可以去翻阅一些相关古籍著作,从中找到想要的答案,或者受到相应的启发。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者或者著作入手阅读,如喜欢诗文的可以选择梁昭明太子编写的《文选》来阅读等。阅读古籍哪怕是随意翻阅,也有可能看到对自己的一生都有影响的睿智语言;读诗一句也可能使自己顿时心旷神怡。读书就象寻宝,书籍就象一座等待探询和开采的宝藏,只要肯于发掘,总会找到超乎自己想象的宝贝。我个人觉得读书最高的境界就在于能够使自己明心见性。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与您探讨,请各位不吝指教。

谢谢先生指教。
瑞靄芝華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Avatar]

注册时间: 29/10/2010 18:06:14
文章: 407
离线

天鹰 wrote:古代的书籍是由上而下竖向排列,人们在读书时,头部是不断的由上而下运动,刚好是顺着任督二脉气机运行,而头部左右运动,刚好把这条经脉给闭住了,所以是间长了,人们会感觉到疲倦。古代圣贤书多含韵律符合阴阳,在诵读时配合头部由上而下由左而右的运动,久而久之,由声音和头部运动,导引体内气机循经,从而达到开发智慧,这也是古人多读不倦的原因。可见古人早已得知这种养气和开发智慧的方法,也作为传统流传下来。

真的吗?古人真是聪明,一举一动都合乎自然的规律。

路,就在脚下......
追寻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任逍遥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30/08/2007 09:02:05
文章: 109
来自: 218.14.180.209
离线

佛、道、儒三家,在修养身心都各有一套理论和方法。佛、道二家在这方面的内容最丰富,但儒家也有修心之功夫,最重要就是浩然正气。但由于经典和传承的断层,大多儒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或修一些皮毛,真正修成百邪不侵有实证功夫的浩然正气少之又少。孔子、孟子应该都修成浩然正气,孟子对浩然正气也有论述。观文天祥之正气歌序言,可知文天祥浩然正气已修到很高的境界,百邪不侵,身心大放光明。王阳明虽是儒士,但于军营静坐时,振气长啸,声闻数里,可见其浩然正气确有真功夫。
近年出土的儒家经典《五行》,失传上千年,终重见天日。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儒家实修实证的经典的缺失。对儒家修心之法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
 
论坛首页 » 儒学纵横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