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晨曦相伴练玄功  XML
论坛首页 » 修习心得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芷竹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Avatar]

注册时间: 30/05/2008 23:02:08
文章: 173
来自: 芷竹的新浪博客
离线

晨曦相伴练玄功

芷竹

有一段时间每天都感到人很昏沉,白天忙着教学上的事,晚上下班吃了饭就忙不迭地躺倒床上,一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乱梦连篇。然后十点多钟听到手机闹铃的声音再挣扎着爬起来推一个多小时的玉环桩,再睡。但是推着推着就感到索然无味了。正巧朋友也因为工作操劳,有时候比我还昏沉,经常是一躺下夜里就不愿意起来了,相比而言我比他好一点(好歹能起来),却也是五十步笑百步。慢慢地我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这么好的功夫就被我们变成做广播体操了,就会离道越来越远了。我想起李老师经常说起的:“不能光练武功不读书,不能光信武学不信道”。想想正是,那段时间一向坚持的声律也没读了,《翰墨缘》也没看,老师的其他典籍都被束之高阁了。
于是下定决心:每天再忙再累至少读半小时老师的书,然后恢复去年的每日凌晨三点钟练功是旧律,并且要拉着他一起练。

就这么定了!

说来惭愧,从刚接触丹经武学到现在也有三年了,对修真里面的法理却契入地比较迟,《翰墨缘》直到今年寒假过年在家才把第二遍读完了。那现在就从第三遍读吧。以前对于书里前面包括《东瀛樱花图真》在内的十张纸的彩页匆匆翻翻就过去了,这一会,在去年年底阅读《太乙金编》、《修真图录》的基础上再读,对老师的每幅字画、每张照片都仔细欣赏揣摩,竟然用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把这十页翻完。不是看得慢,而是悟得深了。然后又找出了李老师的《禅诗百卷》小册子,每天随身携带,早晨坐在公交上都翻出来默诵几首。征得李教练认可后,我也把《禅诗百卷》带到了我的课堂上,听着李老师的禅诗一首一首从孩子们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汩汩而出,心里充满了万丈豪情,同时慨叹:你们真幸运,我到二十多岁才接触到这么好的文化真晶!

这样坚持了几天,人果然清醒多了,同时武的方面也渐渐抓了起来。
每天清晨两点五十闹钟一响就一骨碌爬起来,然后去叫醒还在昏睡的朋友,简单洗漱,戴上金刚杵,三点钟准时出门。

练功的地点就在楼下。我们所住的小区规划得可谓尽善尽美,亭台水榭、花草树木、广场公园安排得错落有致,犹如居住在一个大花园里。五月三点钟的清晨,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但是借着灯光,我们依稀能看清葱葱绿树、淡淡晨岚、皎皎月华伴着几点疏星, 阵阵蛙鸣唱得此起彼伏、栀子花的清香若有若无。不远处,四千多亩的广阔湖面正送来缕缕晨风,潋滟的湖光此时正铺展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的美景。清洌洌的晨风吹走了几多睡意,我们就在这样安谧宁静的园子里开始了一天的功法操练。

先推玉环桩,我们两一男一女,一来一去,一阴一阳,这让我想起了太极图中太乙流变的“S”形曲线,更让我想起来了李老师在《太乙金编》中讲的:“人们能够一同修法是殊胜因缘,是上师接引,成就我等功德”。这三年来,我们磕磕碰碰、曲曲折折,几经师真梦里点化,才终于把心聚到了一起——走在了同一条金光大道上。当初是他“声声唤醒梦中人”,把我从对通俗佛理的执着中唤醒,一步步引导着走进了修真这个浩瀚无边、隐奥无穷、多彩缤纷的世界;如今,在他昏沉的时候将他从梦中声声唤醒也是我的应尽义务。

左右各算一个,推到500个的时候,原先墨黑的天空就渐渐变成了深蓝色。再过了一会儿,随着第一声鸟鸣响起,园子里的众鸟便相继啁啾起来,煞是热闹。而这时,我们的玉环桩也正好推了一半多了。就这样左一个右一个地缓缓推着,天色也就渐渐被我们推亮了,月亮悄悄淡化于空中,启明星也隐起了金光。然而不管如何,它们始终在藏在浩渺的苍穹。

我们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推来了东方的晨曦初露。我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走过黑暗而艰苦的筑基阶段,迎来自我的“一轮明月肩上挑”的光明之境呢?李老师在书中说道:“‘明月’是概指人于修为之中,元神聚敛而显示光华圆满,最后走到真正的圆满,此时就知道一切事物了。如果没知道一切事物,就是光环没有达到圆满。”末了,还特别举出李白小时候写的一首明月诗,提醒世人“别忘掉自己先天当中还有一轮明月”。真是振聋发聩!我常常想,人的这一生到底干什么来了,以前的自己鸿蒙未开,活在蒙昧之中,绕了个大弯弯终于碰到了佛法,碰到了传统文化,碰到了修真。现在有这么好的机缘契入进来了,还要犹豫彷徨吗?还能晃晃悠悠过日子吗?古语曰:“思古之思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明•袁了凡)。李老师在书中还举出鲁智深看钱塘江潮信而悟道坐化的例子启发我们:“大家从这其中悟今生今世转到这儿干什么来了,怎么超脱自己,这是第一步。”而想要弄清这个问题,在这条无数先贤用汗水、鲜血甚至白骨铺就的捷径中,李老师早已发下“欲写春山藏人间”、“书罢此函即往还”的宏愿,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真法物,所有的答案都在日月齐标的文武两途之中,正是“文武宗含真法乳,日月脉环朗坤乾。洞天蕴养一道妙,福地精函五千年”。中华五千年的国术精髓都在这里,登顶行圣步霄的捷径也在这里。
寒假我回去整理以前读书时候的旧物,还找到了上高中时候的课程表,每张课程表顶端都写着当时我给自己的座右铭:“立恢宏远大之志,做纯洁高尚之人”。那时候正是我少女阶段最困苦最迷惘的时候,却也晓得不昧灵根,虽然具体立什么志向,具体如何做人没人教,也没有系统的力行方法,但是心中就是有这么一份美好的向往。而现在,我知道了。一直在摸索,在寻找,直到结缘丹经武学,终于对先贤说的“慧风扫荡障云尽,心月圆时朗中天。”有了几分体悟。

每次推完两小时天已经大亮了,人们都还在睡梦中。我们汗流浃背地上了楼,再看看镜子里面两张白里透红的脸就很踏实。我每次练完去照镜子的时候他就在一旁笑我臭美。我说臭美就臭美,老师不是说了让我们“自照自清”嘛。有一天早晨,他忽然说:“丫头你脸长圆了,不是以前的瓜子脸了,以后长着长着要变成小娃娃脸了。”“小娃娃就小娃娃呗,有什么不好。”我嘻嘻哈哈地反驳。是啊,通过这一年多来(虽然08年就开始练了,但中途一度中断,直到09年初才又重新捡起)坚持不断地(当然有时候也昏沉散乱)练功,困扰我十多年的痛经、七八年的胃病都渐渐消除,虽然体质还不十分强健,但我相信,只要按老师讲的认真练下去,总能进步的!

从第一天早晨喊他起来一起练他尝到了甜头(看了一上午电脑中午可以不睡觉了)之后,他特地制了一张大表,把每天的阴历日期(为的是提醒自己特殊节日或节气的那天更要好好练)写在表里,每坚持一天就在日期上画一个圆。我也暗暗给自己下定决心:一定要天天坚持,一天也不空过,且要把他带上!确实,正如老师反复在书中提及的:练功练到后来就是练心!比如凌晨三点钟,从中医角度来讲,正好是寅时肺经当令,全身气血重新分配,人最容易熟睡的时候,而丹经武学走的却是一条“顺则凡,逆则圣”的道路,恰恰是要在这个常人最易昏沉的时候起来夺天机,采宇宙间金玉之气入我华身,以调整周身百脉,更快得达到阴阳平衡。所以,即使困难也要咬着牙爬起来。而修心也绝不单单要体现在练功过程中,且修为也不单单是修心。李老师在《修真图录》中写道:“在传统文化的巍峨殿堂中,究竟是把自己塑造成威武的将军,还是塑造成满口獠牙的小鬼。因此每个人的所作所为,无时无刻不在塑造自己伟大光辉的形象。所以,修为不单纯从练功也不是单纯从修心,而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做为金刚弟子和金甲弟子,在修为当中,每前进一步,不是取决于练功,而是修心,取决于先天的真如种子是否得到震动!”所以,为什么我们练功一过两个小时就练不下去了(其实这时候身体并不累)?为什么一遇到逆境就打退堂鼓?一遇到违理镜像就生气?一有个风吹草动就心神不宁?这一切都是因为修心的功夫不够!日常生活中常常是这样,我个人的嗔火很盛,道理虽然都懂,但是很多时候一遇到与自己的意志相悖的事情出现就被境界所转,嗔火噌地一下上来,伤害的除了自己往往正是自己最亲的人。所谓“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于是清醒时候克念作圣的圣哲之理、练功聚的那点元气就被这把火无情地烧掉了。火一下去又懊悔自责自嘲不已。所以,真的是“路漫漫而修远兮”啊,怎么办呢,还是要“上下而求索”啊。正是古人说的:虽屡战屡败,但要屡败屡战!昔时,净宗十三代祖师印光法师说:“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其操纵得失之象,喻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有时一念惰性起来,人的积极性就立刻被捆缚,致使功课中断,而在修真筑基阶段要的恰恰是滴水穿石的韧劲才能达到内外双修的理想境地,所以不得不慎!

有一次练完功我忽然悟到:老师所讲的“练功要练成纯阳之体”,我想这个纯阳之体应该不单纯指色身上脱离了阴性杂质,更重要的应该是在心性灵魂上祛除了贪、嗔、痴、慢、疑等阴性气质,还有五欲六尘、自私自利、供高我慢等各种人性弱点。得益于宗风内功在操练过程中就体用一如、内外双修,所以在以动入静的操修中就可以净化心性。正如玉环桩有十六字“内密”——“揉转玉环,阴霾解散,回光返照,灵明自现”。但是我又想,心性上的修为也必须内外双修,练功是内修,在各种人事中磨练心性是外修,只有内外齐驰,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太极。阎政昌师爷在“筑基与炼己”一段中对此阐释得非常清楚。古语也说:“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菜根谭》)。老师曾说“修真是伟人行为”,所以要想修真有成,一定是少不了人事上的消磨。李老师在《统元楼藏真丛典•序言》的末尾就写道:“我来大千隐尘境,事因笔墨费周旋。人事难分天地界,神魂忽离内外关”。读罢让人怅然不已!为了使这一脉原本缕迹如丝的国术精髓广传于世后继有人,做为一代宗真,李老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为的正是“驾横海之大航,拯迷途于彼岸”。得道者说:“世人皆以为大道高深,玄妙莫测,乃不知大道处处在(上),乃于行于止,而道在脚下,德在心中,玄在身上。”所以如何开发身中之玄,修己之德,从而得到真如大道,就是要从文武两途、纷杂人事,从点点滴滴的一切起修。

行文至此,从下定决心文武齐抓到今天,想想已经坚持了半个多月了,而我们打算把这个时间延长到半年,一年,乃至更久,每天要伴着晨曦迎来新的一天!“守古老宗风文以翰墨武有神剑,凭岁月消磨春看桃花秋赏明月”!

博客空间连接:
http://zhizhu258866.blog.hexun.com/52187023_d.html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8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09/08/2010 17:03:27


大乘佛法 太乙仙乘
[Email] [WWW]
凌霄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03/04/2009 08:38:20
文章: 78
离线

写得真好!
恩同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Avatar]

注册时间: 07/03/2008 09:35:16
文章: 340
离线

写的太好了,加油!
探索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06/06/2010 08:25:03
文章: 6
离线

真好,真好!为你们加油!为我们加油!
 
论坛首页 » 修习心得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