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人不能为自己活着  XML
论坛首页 » 会员茶室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qiuxue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注册时间: 16/04/2008 13:06:29
文章: 314
离线

“人不能为自己活着”,这是我在暑假期间收看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第一部)时记下的一句话。少林方丈有五个弟子:惠橼,惠石,惠努,惠忍,惠空。而说出这句话的就是老四,惠忍。

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当时时值乱世,魏、齐、周、西胡并存。惠石在出家之前,与周的公主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由于周王室的阻挠,他们两个并没有能在一起。后来惠忍来到了少林寺,跟方丈学习佛法,修习武功,在少林寺这个世外之境平静的度过了四年的时光。可他尘缘未断,封存在内心深处的情思并没有真正的消失在虚空之中。四年后,周王为了缓解周的一位大将的反叛,将公主许配给将军的儿子,以求得一时安宁。绝望之际,公主得知惠忍在少林的消息,便只身一人逃到了少林寺。

此时,惠忍心中封存了多年的情,也随着公主的到来而被触发了。为出少林而打山门,这也意味着他再也不是少林弟子,也不再是出家之人。再说那位将军,并没有因为周王将公主许配给自己的儿子而放弃夺位,相反,他是趁着周王放松警惕的时候迅速集结兵力攻取都城以求早日取得王位。惠忍出山后,和公主历经百难,两人的感情也更加深厚。少林方丈在惠忍出山后,又让其他四个弟子协助惠忍以解周室之围,使百姓免遭涂炭。

平定叛乱之后,作为有功之臣,惠忍请求周王赐婚。这照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两人若真能在一块也是善哉善哉。不过故事真的要像那样写的话,也就没有后文了。惠忍在寺中修习的是少林棍法,其他四位师兄弟也各是身怀绝技,老大少林金钟罩,老二少林金刚手,老三罗汉十八手,老五的童子功 ,几个人少了任何一个少林也就不全了。说来公主也真是命苦,刚摆脱将军的儿子,又因西胡的骚乱要去和亲,一对鸳鸯至此彻底要散了。

到这里,“人不能为自己活着”,终于出现了。这话是惠忍对公主说的,是劝她去和亲的理由。和亲可以换来两国的长期友好共处,换来两国人民的安宁,免去了战争带来的死伤。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走到一起的两个人,为了众生,放下了自己深深的情爱。这一次,这段情是永永远远深深的被埋藏了。

舍得舍得,是舍亦是得。舍掉了自我,得到了大我,真我,这或许也是惠忍最终能坦然接受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吧。境随心转,心能转境,想通了也就痛快了。不用说,惠忍最终又回到了少林寺,这回是放下一切回到了少林。像方丈说的那样,在世上磨练,对他参悟佛法,会有很大的帮助。(这句是应在惠石身上的)

人不能为自己活着,那就是要为更多的人活着。佛为众生,修仙也要广济有情,这当然是大胸襟,大气魄,以至与虚空同体,也是修真的境界吧。


开头不惜笔墨描述两人一起经历的许许多多的事,就是为惠忍与公主最终的分开于心不忍,可以说我是著于故事所讲之境,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对现实中很多事情的“放不下”。脱去俗情现真情,放下即是真境,大道至简至易,可真正做到又谈何容易。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Avatar]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2
离线

世情、俗情看破之时,修持的真情就会产生。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论坛首页 » 会员茶室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