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中观四百论 第二品  XML
论坛首页 » 佛学纵横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道弘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28/12/2011 12:43:24
文章: 3
离线

中观四百论(第4-1讲)第二品

嘉瓦仁波切

第二品 明破乐执方便品

接下来就是讲第二品「破乐执」的这个内涵。在第一品的时候,是针对「常执」的部份而作了对治,现在在第二品的时候是针对于,把痛苦视为快乐而产生的这种颠倒执着,我们称为「乐执」,而去作的对治力。当然一般没有人会认为「苦苦」是一种快乐,所谓苦苦就是痛苦的感受,因为大家都不想要这种痛苦的感受;可是一般人因为对于「坏苦」和「行苦」的不认知,所以会执取为是一种安乐,然实际上是一种苦性。怎么说呢?像世间上的荣华富贵,或者有漏快乐的种种感受,我们会把它视为是一种究竟的、永恒的要去追求的目标。因此会把很多宝贵的人生,花费在这种世间的享受上,但是到最后什么都没有,空虚一场,后来才会恍然大悟,但是最后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因为把这种属于「苦性」的性质,执取为是快乐的。

我们会把世间的荣华富贵、或者有漏快乐的感受,视为是一种快乐,所以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在这上面,我们会想尽办法挣夺更多的钱,以为这就是代表一切的快乐,可是并不是!当我们清醒的时候,才觉得一切都太晚了,把时间浪费在太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了。这代表什么呢?我们之前的看法,和实际存在是完全不同的,就是「所见」和「所在」已经产生了不同,这是由「乐执」所产生的过患,所以一开始如果知道是「苦性」的话,将来就不会那么难过了。接下来我们看讲义第一句:


1、 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虽然这个身体会带来种种的痛苦,但是因为身体是一个最好修法的工具,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去保护它。为什么说因由身体会造成许多种种的痛苦呢?我们身体一开始在母亲胎里面形成的时候,在非常、非常微小的时候,是因为感觉不够灵敏,所以那时候感觉不到痛苦;可是当我们在母亲胎里已经形成了手、形成了脚的话,那时候的感触就会越来越灵敏,具有这种敏感的感触的时候,自然就会感到胎里面压迫的痛苦。在从母亲胎里面一出生的当下,因为直接接触到空气,那时候会有被刺痛的种种痛苦。

于是生下有生下的苦;我们在成长过程当中,也有成长过程当中的苦;甚至于到将来老化的时候,也有行动不方便的种种痛苦;最后就是死苦。这些种种痛苦的根源,就是因为有身体的缘故;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身体是众多痛苦的根源而舍弃它。为什么?因为透过这个身躯,带予我们分别是非、善恶的无比的智慧,这是畜生道所没有的,这是唯有具有这种身躯的我们,才能够拥有的这种智慧。我们可以好好的应用这个工具,来行更多有意义的行为,来让自己获得更有意义的人生,因此我们要好好的去应用他。

2、 人苦从身生,安乐由他起,身是众苦器,汝何重此身。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要好好的去应用这个身躯,作为成办更有意义人生的工具,可是我们也不应该太过于贪着这个身体。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身体是一切众苦的因缘,怎么说呢?我们有饥渴痛苦的时候,最主要是因由这个身体而造成的。人生忙忙碌碌是为了什么?最主要是为了填饱肚子。填饱肚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去除饥渴的痛苦。饥渴的痛苦,最主要的来源是来自于那里?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所以光是这个身体不一定是好处,但是让我们真正获得好处,也是由这个身体,所以何必要去珍惜、或者太过的贪着这个身体呢?

3、若人所生乐,不能大于苦,如是极大苦,宁犹思惟小。

但是我们会认为说,随着这个身体也会带来快乐啊!为什么说不应该珍惜这个身体呢?就是第一句话「若人所生乐」就是有这样的问题。其实珍惜身体是需要的,但是不应该太过贪着。虽然这个人身会带来一些利益、或者是快乐,但是快乐和痛苦比较之后,快乐不可能大于痛苦,痛苦永远是甚过于快乐的。明明在快乐的时候,突然间只要因缘一聚合的时候,纵使小小的因缘,马上能转为痛苦的因缘。就像好吃的饭,吃得很高兴,吃多了会觉得肚子饱,又会觉得痛苦了。这代表什么呢?快乐永远是短暂的,痛苦永远是繁多的。这是因为苦的因、苦的缘多,而且多过于快乐的因,和快乐的性质。因此「不能大于苦」,我们所得到的快乐不能大于苦。「如是极大苦,宁犹思惟小」,我们怎么能够认为这个人身,它所获得的是更多的快乐呢?我们怎么能够认为说,由这个人身所获得的痛苦,是比快乐还要来得少呢?

4、世人皆趋乐,乐者实难得,故予此众生,众苦如随逐。

「世人皆趋乐,乐者实难得」,世间的人都想要获得快乐,可是真正获得快乐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故予此众生,众苦如随逐」,所以我们要知道,因为有了这个身体,痛苦如身影般的随行着。所以有了这个身体之后,必须要知道痛苦如同身影般的随行,因此执着这个身体,或者在这个身体上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没有意义的。

5、如欲能得苦,乐岂能如欲,汝何重稀者,多者何不畏。

「如欲能得苦,乐岂能如欲」,如果带来这么多的痛苦的这个身躯,仍然还去执着的话,那我们怎么可能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呢?因为众多痛苦的根源──这个身体,你是如此的贪着,那你又怎么能够快乐呢?「汝何重稀者,多者何不畏」,既然由这个身体,它所带来的是更多的痛苦,却是少许快乐,那为什么你不去畏惧这个身体呢?

6、已得安乐身,反成众苦器,重身与重怨,二者实相同。

所谓的「仇敌」,就是造成我们伤害的人叫做仇敌,所以我们怨恨仇敌、讨厌仇敌。既然是这样的话,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身体,会带来更多不需要的痛苦了,这跟仇敌没有两样,它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造成我们的伤害,给予我们痛苦啊!

7、身虽久享乐,不能成乐体,谓他胜本性,此定不应理。

「身虽久享乐,不能成乐体」,纵使身体随着物质的生活而感到安乐,但是这个身体会变成一个快乐的泉源吗?是没有办法的。例如什么呢?「谓他胜本性」,胜本性就是说,这些富有人的身体,「此定不应理」,是没有办法成为快乐的泉源,这是不合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第八句说到:

8、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胜者为意苦」,有钱的人,虽然在身体上是没有饥渴的痛苦,但是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所以会带来许多内心的烦恼,种种的痛苦,所以「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钱的人、贫穷的人,会随着这个饥渴而痛苦。也就是我平常所说的,痛苦和快乐的层次可以分两者:一个是属于生理上的,一个是属于心理上的。贫穷的人,一般是属于生理上的苦,会比较去重视它;但是富有的人,会比较重视心理上的痛苦。「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9、乐由分别生,分别随苦转,是故除苦外,更无大力者。

其实我们所谓的快乐,只是一种当痛苦减少的时候,把它认为是一种快乐而已,所以叫「乐由分别生」。「分别随苦转」,但是我们的心,因为随着烦恼而转的缘故,所以它是一种苦性。「是故除苦外,更无大力者」,所以一切的改变,都是随着业和烦恼所转的缘故,它本身的因缘就已经错误了,所以我们随着错误的因力而被控制着,那又有怎么样的因缘,可以让我们很强烈的带来快乐的果实呢?是没有办法的。

10、如如时渐进,如是苦渐增,故乐于此身,现见属客性。

确实如此,我们从婴儿、幼小、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叫做「如如时渐进」。在婴儿的时候,会有婴儿时候的痛苦;或者少年的时候,会感觉有少年的痛苦,希望能够马上长大;在青年的时候也会有青年的痛苦,想要马上成为成熟的中年人、或者让自己早一点成熟等等。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痛苦,只是因为在婴儿和少年的时候痛苦比较少,所以当我们返回之前所经历的片段时,会觉得:「啊!我小时候好天真、好快乐!」其实那是因为比起现在痛苦比较少,所以我们把它认定为「这是一种快乐!」其实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痛苦,尤其是长大的时候,随着智慧能力的增长,我们更会想了。可是当我们想得不是很周到的时候,就会添增更多的非理作意,就有更多的疑虑、还有更多的期望;因为不懂得内心的变化,所以忽略了内心的变化,而没有去调伏内心,慢慢变得会嫉妒了(会去比较了)。

所以刚开始有学习时候的痛苦;纵使学好之后,有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的痛苦;纵使找到了工作,又有找不到妻子的痛苦;找到妻子了,又有不和谐的痛苦;与妻子和谐了,又有不生小孩的痛苦;有了小孩,又有小孩太多的痛苦。所以怎么样都是一种痛苦,真的是有一就有十的痛苦,有十就有百的痛苦,有百就有千的痛苦,所以我们一直处于不满足的痛苦当中,就这样活到老。当我们成为老人的时候,又要假装成很健康的样子,其实都已经快要倒下去了,还假装自己不需要人来帮助等等。如果不懂得好好去思惟,不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人生的话,确实我们都在苦性当中轮转。「如如时渐进,如是苦渐增,故乐于此身,现见属客性。」所以所谓的快乐,针对这个身躯来讲的话,它是一种突然间、暂时性的,像客人一样突然的来临,所以叫「属客性」。

11、苦因缘众多,众病及外事,不见于人类,有尔许乐因。

所以所谓的「快乐」,其实是痛苦减少的时候,我们把它取名为快乐而已,而不是真正的快乐。


12、如乐正增长,现见即回转,不见苦增长,有如是回转。

明明觉得快乐的时候,但是马上就会转为苦的性质。这点代表什么呢?世间人认为快乐的感受,其实是一种苦性。如果它是一个真正快乐的感受的话,那再怎么样去享受、或者享用它,应该越来越快乐才对,因为它是个一个正确快乐之因缘。如果它是一个正确的、无误的快乐之因缘,那是不是代表这个因缘,越去享受、越去聚集它的时候,我们应该越快乐呢?实际上并不是啊!因为当这些的因缘,我们去享受它、或者享用它的时候,它却慢慢成为苦性。可是「不见苦增长,有如是回转」,这种痛苦的因缘,我们去持续它的话,它有办法转为乐性吗?是不会的。所以在第十三句的时候就说到了其原因:



13、安乐俱因缘,现见可回转,众苦俱因缘,终无回转者。

好比太热的时候,我们会想要吹冷气,所以以冷的温度来解决热的痛苦;可是时间持续的话,又开始觉得冷了,又想要把温度调高一点。这代表什么呢?光是冷的这种温度,一定会带来快乐吗?不会!它只是一种短暂性的。所以快乐马上会随着因缘的变化转为苦性,于是我们要透过另外的因缘把这种苦性减少,后来把它取名为快乐。可是苦性、或者是苦的因缘,它没有办法自然而然转为快乐的性质,这个就是所谓世间的安乐、有漏的安乐,这就是「坏苦」了。


14、汝正死时去,现去及当去,正死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其实在每个剎那转变的时候,就等于正在朝向死亡,所以已经过去的,或者现在正在去的,以及将来我们要去面对的,就是时间的转逝、时间的流转,每一秒、每一分、每一时刻的流转,就代表正在死亡。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既然在任何时刻都属于正在死亡的阶段的话,又有什么好安乐?又有什么好值得留恋的呢?所以「汝正死时去,现去及当去,正死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15、诸有情常有,饥渴等逼迫,逼迫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随着这个身体,我们会有许多饥渴、以及其它的压力等种种的痛苦以外,还有更多的会造成将来恶业的种种因缘,既然这个身体带来如此负面的影响和作用的话,值得说它是快乐的泉源而去贪恋它、执着它呢?

16、无能诸大种,和合说名生,相违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光是四大的其中之一者,是没有能力能够形成众多四大所聚合的身体,所以叫「无能诸大种」。第一个「无能」的意思就是说,四大其中之一者都没有能力,没有能力什么呢?形成诸大种。「大种」就是四大的意思,四大和合的身体是没有办法形成的。所以这个身体是靠什么形成的呢?就是「和合说名生」,就是四大,或多加一个虚空,或者五大,就是由这种四大或五大而形成的。可是我们要知道说,四大本身的性质它是互相违背的,就像地和风是相违的,水和火是不融的。所以所谓的身体健康,是在四大平均的情况下,叫做身体健康;如果四大其中之一的力量稍为强过其它者的话,身体就会产生不平稳。身体里面具有四个互相相违的力量,当它们均衡的时候叫做健康,其实身体就是这样而已。这种具有相违四大的和合性,如何说它是安乐呢?「毕竟不应理」。


17、寒冷等对治,非能常时有,正坏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随着这个身体,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细心的去照顾他,他冷的时候要给他热的温度,他热的时候要给他冷的温度,他渴的时候要给他喝的,他饥饿的时候要给他吃的,要时常去照顾它的话,也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贪恋的呢?所以「毕竟不应理」。

18、无劳而享受,地上都非有,说作业为乐,毕竟不应理。

其实没有透过任何的劬劳,想要去获得安乐的话,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要让身体快乐,我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样又有什么好执着这个身体的呢?因为这一切的快乐,都是要付出极大的牺牲才有办法获得。不是身体本身带予我们快乐的,那为什么我们要去贪恋、或留恋这个身躯呢?这是没有道理的。

19、自予此后世,常应防罪恶,有恶趣云乐,毕竟不应理。

再加上有了这个身体,我们要把许多时间花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甚至是恶业上。会让我们很自然的去造作许多的恶业,这样会堕落恶世,所以这个身体,几乎等于是让我们堕落恶世的最大祸害,那有什么值得去贪恋、或者留恋的呢?所以毕竟不应理。

20、诸人予乘等,安乐非恒常,若初无发起,彼后何增长。

「诸人予乘等」,在此的「乘」字就是车,或是其它的用物等、或用具等。「安乐非恒常」,好比我们今天买了一辆新的车子,刚开始会很高兴;但是这种对于车子的喜悦、或欢喜,有办法持续吗?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慢慢、慢慢的那种欢喜的感觉会消失,甚至于会讨厌、或者不欢喜。所以缘一切物具的这种安乐,它并不是恒久的,它最后会产生一种讨厌的性质,其实物具一存在的当下,就具有将来会被讨厌的基础了,并不是没有的。所以在此说到了「若初无发起」,一开始这物具形成的时候,其实它已经具有一种苦的性质存在,这种苦的性质,就是将来引发讨厌的原因,要不然他怎么会去增长这种对物具的厌恶呢!「彼后何增长」。如同什么呢?

21、如有予金器,呕吐生欢喜,如是于治苦,有妄思为乐。

其实很多的快乐都是内心减少痛苦的时候,而去执着为快乐的,并非是真正的快乐。

22、初起灭已生,苦起亦何乐,故思能仁说,生灭皆是苦。

其实许多我们认定的快乐,是非常痛苦的,也就是所谓的大苦。当「大苦」转为「小苦」的时候,因为之前那种非常严重的痛苦的感受,减少了、或者是轻缓了,所以我们把它认定为是一种快乐,其实还是在苦性当中。实际状况确实是如此,但是我们世人却不知道这是一种苦性,认为世间的荣华富贵,像是一种永恒的、独立的、真实的一种快乐,真实的一种乐性,于是把一生所有的时间,都耗费在这个用途上、或者这个目标上。

因为我们的作法已经与实际的状况不吻合了,并没有配合真实的状况,我们所要追求的其实是一种苦性的因缘,所以到最后、甚至于人生的最末端的时候,我们只懂得抱怨!抱怨!再抱怨!也是永远抱怨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想要离苦得乐,却永远都是离乐得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认识什么是痛苦。

所以在此说到了,「初起灭已生,苦起亦何乐,故思能仁说,生灭皆是苦。」其实这一切的种种变化当中,只是一种大苦转为小苦,我们把它视为是快乐;当小苦又转为大苦的时候,把它认为是痛苦,我们对痛苦和快乐层次的认知,只是在大苦转为小苦,小苦变为大苦的认知上,其实这一切的转换,都是在苦性当中转换的。所以从第二十二句的偈颂已经开始说到行苦了,为什么呢?因为被业和烦恼所转的缘故,所以这一切都是苦性。因为我们被业和烦恼所控制,就没有真正的自在;控制我们的,既然是业和烦恼的话,又何来真正的快乐呢?这是没有的!这一切都在苦性当中。

23、异生不见苦,云被乐所覆,然能障蔽苦,其乐都非有。

但是「异生不见苦,云被乐所覆」,「异生」就是我们凡夫。我们不会这样认为,我们认为业和烦恼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会认为烦恼本身并不是苦,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反而被这种乐执给欺骗、或者给覆盖了,而产生种种的颠倒执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想要离苦得乐的,却没有办法获得永恒的安乐,内心烦恼或者是苦恼还是仍然存在着。

一般西藏人的概念认为,当遇到痛苦的时候,我们会马上思惟到:这是过去所造的业,现在是还债的时候,所以纵使身体遇到了痛苦,但是心灵上至少会得到安慰,所以心灵上的痛苦能够减少。但是如果能够更深一步的去思考:「其实这一切都是轮回的苦性,既然被业和烦恼所控制的话就一定会有痛苦」,当内心里面下定这种决心,已经知道这个内涵的话,会觉得说:「既然是被业和烦恼所控制,苦是应该的」,就不会再去抱怨。

如果一位大格西博德瓦他曾经有说到:「我们何需因为病、或死而苦恼呢?因为所谓的病和死,是该病的人生病,该死的人死去而已,又有什么好苦恼的呢?」确实是如此。如果我们真正不想要痛苦的话,那就要针对造成痛苦的根本,也就是这个身体的「生」来对治起。这个「生」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之前的「爱」和「取」而产生的。爱和取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之前的「业」。业是从哪里来的呢?第二支「行」是从之前的「无明」而产生的。所以透过整个十二支缘起,趣入、或还灭的轮转次第,才有办法对烦恼产生极大的厌恶,对无明从心生出的一种痛恨,不想要痛苦的话就要针对无明下手,好好的去对治它,这才是一个真正想要去解决痛苦之道。

其实我们不用灰心,虽然烦恼的力量非常强大,可是烦恼它毕竟还是属于一种颠倒执着。所谓的「颠倒执着」,就是与实际的状况完全颠倒的认知。既然真谛永远不灭,真理永远存在,所以实际的状况是迟早会被我们认知的内涵,当我们认知实际的状况,生起认知实际状况的智慧时,与实际况完全不吻合、或者颠倒的执着,自然就能够慢慢的消灭。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学习,让自己生起智慧,看清楚实际的状况来对治烦恼。

第23句「异生不见苦,云被乐所覆,然能障蔽苦,其乐都非有。」所以我们透过种种苦谛的思惟,来认知其实只要被业和烦恼所控制,就没有真正的自主;不只没有真正的自主以外,所接触的、所遭遇的、所形成的都是在苦性当中。为什么呢?因为造成这些性质的因缘,它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因缘,既然是由错误因缘所生,随错误因力所转的话,那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以这种方式来思惟痛苦,否则我们看《四百论》的时候,会觉得怎么都在讲痛苦?会觉得我已经够苦了,苦上加苦,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思惟模式。

如同今天早上所说的,为什么要了解痛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加的快乐,如果痛苦是可以解决的话,那思惟痛苦的就非常有意义。现在我们对思惟痛苦的思惟不够、或者认知不深,会误以为世间安乐的享受,甚至于业和烦恼所形成的这种自然现象都是快乐的,所以我们会浪费许多的时间在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因为有这种的放逸、因为有这种的懈怠,所以思惟痛苦是非常重要的,认知痛苦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我们不知道这个意趣、不知道这个目的,直接去看《四百论》的时候,「怎么会一直听到抱怨的声音」,我们会有这种的想法,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思惟模式。


24、当告异生说,汝苦不离染,如来决定说,痴中最下者。

佛陀对异生(就是对凡夫)说到了,这些种种的痛苦是不离开烦恼的,因为被业和烦恼所生的都是痛苦。在烦恼里面最厉害的、最究竟的是什么呢?就是愚痴。所以「痴中最下者」,最究竟的意思,也就是最坏的意思。在众多的烦恼里面,对于事物的不认知,「无明」就是最坏的,我觉得这句话非常的强而有力。

一般的无明,为什么要取名为无明呢?因为「明」就是明确的了知,就是了解的意思。加了一个「无」字,遮挡了明,就代表它对于实际状况不了解,其实这个就是一切烦恼的来源。我们先不谈佛法,就连世间法,一般的人可能因为知识水平不够而造成许多的问题,所以社会一直没有办法发展、没有办法进展,而造成种种的问题,这是为了什么?是因为对实际状况的认知不够,知识水平不够而造成这些种种问题的。

今天不只是针对物质的世界,也有提升内心世界的知识,尤其是要去认知烦恼的性相。所以透过学习,以智慧的力量尽量把无明拿掉,不只是对实际状况的「不认知」的无明而已,而是对实际状况的「颠倒执着」的这种无明更需要拿掉,因为它是一种颠倒的执着,它的危险性很强。所以在第二十五句的时候就说到了:


25、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

也就是之前配合《释量论》里面所说的,「由无常生苦,由苦知无我」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既然这一切的改变,都是随着业和烦恼而改变,那烦恼又是因由无明的力量而变,可见我们现在一切的改变,都是在无明的控制下而去转变的。转变性都是随因力而转变,这个「因」是什么?是无明。既然是随着无明而转变,一切的变化都在无明的掌控下,那我们又有什么快乐可言?这是没有的。所以在《释量论》里面说到,「由无常生苦,由苦知无我」,这句话的解释是什么呢?

以中观派的角度来看,我们身心的这个苦蕴,它既然是被无明控制的情况下而说是苦性的,那这个苦蕴本身是我吗?不是!远离了苦蕴之后有一个我吗?也没有!在苦蕴当中能找到一个我吗?也没有!那「我」在哪里呢?是五蕴安立而有的一个假相而已,而说了「无我」的意思。所以《释量论》里面又说到了,「由无常知苦,由苦说无我」,从我们身心的五蕴、苦蕴,去寻找我的时候,既非在五蕴之外,也非在五蕴之内,因此找不到这个我的自性故,只是由五蕴安立的一个假相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龙树菩萨在《六十如理论》的时候有说到了,如果没有施设处的这个五蕴(或者蕴体)的话,就没有所谓「我」的存在了。就是因为有这个蕴体的存在,所以它才有「我」的施设处,假相安立的地方,于是才会形成一个「我」。可是这个「我」并非是独立自性而有,因为去寻找它的自性时,也是无法找到的。以上已经结束第二品。

针对这个「我」的看法上来讲的话,其实在印度已经有了三千年的历史来讨论这个问题,「我」到底是在哪里?许多的印度思想家、或者是哲学家,他们认为所谓「灵魂」之类的,中文佛学名词就是所谓的「我」。他们认为是跟身体分开的,因为身体会坏掉,身体会死掉,可是从身体会有一个东西出现,从身体出窍,或者离开这个身体,它是一种独立性的,这个叫做「我」。无论把它称为灵魂也好,许多的印度思想家、或哲学家、或宗教家,他们认为这个就是所谓的「我」,这个叫做「常、一、自主的我」。他们认为是一种常性,因为身体会变,可是这个「我」的性质是永恒不变,它是独立自主的,它是单一的,所以叫做常一自主的我。这种的我执,叫做常一自主我执。

任何佛教内部的思想者,没有人会去主张这种「常一自主的我」的存在,认为这个「我」是绝对没有的。虽然在少数的有部(就是毗婆沙宗派)里面,有几部论师,他们说到一个不可诠释之「我」,但是他们不认为「常一自主的我」是存在的。但一般佛教的内部,对于「我」的解释又有很多的不同,「我」到底是在哪里?

有一些的佛教思想家他们认为说,「我」是五蕴共同的一个和合体。

有一些人认为,「我」是由五蕴安立而有,但是他们说「我」是由五蕴安立而有,却又同时说这个「我」是自性而有,是从它那边必须要寻找到的,它本身必须要存在的。因为以它自力来让自己存在,所以必须要去证明它存在的时候,去寻找「我」在哪里?于是有一些人说是「第六意识」、或「第六意识的续流」,这个叫做我。

还有另外一派他们认为,因为第六意识在入根本定的时候,会转为无漏根本识,这样的话之前所造业的这个习气、或者业的这个种子,它没有办法依止在无漏根本识上。于是他们就说了一个「第八识阿赖耶识」,而说了第八阿赖耶识是我等等,有这些种种不同的说法。

像清辨论师来讲,他是一位中观派的论师,也是龙树菩萨非常杰出的弟子之一,非常具有成就的一位大班智达。他也说了,「我」去寻找的时候可以找到,那就是「第六意识」,他曾经有这样的主张。可是龙树父子不共的意趣、不共的见解是什么呢?「我」是唯有依靠五蕴、或者蕴体而安立的一个假相而已,去寻找的时候是无法找到的,它并不属于任何一者。只是藉由「我」的蕴体而安立的一个假相,而产生一个「我」的作用而已。所以在过去的三千年当中,针对这个「我」的不同看法,确实有很多的诤议。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8/12/2011 19:40:49

道弘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28/12/2011 12:43:24
文章: 3
离线

中观四百论(第4-2讲)第三品
(四之二)

第三品 明破净执方便品
接下来第三品「破净执」,按照三十七道品的解说,就是与四念住里面的「身念住」的内涵非常相似,就是在众多贪欲里面,针对五欲里面淫行的过患的思惟,来对治这种的贪欲。以一个出家的比丘僧来讲的话,就是去思惟女生的过患,同样的,像《入行论》和《宝鬘论》也是如此。换个角度,如果是比丘尼的话,透过上述或下述要解释的不净身的过患,来思惟男生身体种种不净的过患来对治淫行,或对异性身躯贪着的贪欲。我们现在看第三品的第一个偈颂文:

1、虽经久受用,境无穷尽际,如恶医治病,汝身劳无果。

我们无论是对于淫行的贪欲,或者是财物的贪欲,有一就要有十,有十就要有百,有百就要有千,有千就要有万,于是一直永无止尽的贪求,就像我们的疾病,再怎么样的去医治它,最后都是徒劳无功的,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再去贪求?因为我们的贪求是无止尽的,那不是很累、很辛苦的吗?所以第二句话就说到了:

2、如有依土虫,爱土终不息,如是爱欲人,欲望增亦尔。

既然它是永无止尽的一种贪欲,那何必去贪求呢?因为再怎么的追求,还是会有这种渴望,这样去追求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要分清楚,就是说我们透过五根去享受五欲的时候,无论是色受想行识,其实五欲它是有限的。什么叫做五欲是有限的呢?纵使今天你拥有了全世界,你是全世界最有钱、最有权的,你拥有了全世界,但是除了世界之外,你没有办法去拥有其它者了。这代表什么呢?五欲是有限的,因为最多、最多就是拥有全世界了,除此以外就没有办法再超越了,所以我们要去追求的、或者贪欲的境,它是有限的,因为五欲是有限的。有限的五欲,却以无限的贪求去追求的话,这个跟实际状况就不吻合了,因此我们会产生痛苦、产生困扰。

可是相反的,内心的功德是无限的,因为内心的功德可以无限的增长;可是当我们内心生起了丝毫功德的时候,就很容易感到满足,这是完全颠倒的想法。当我们内心做了一些善事、或者生起善心的时候,就感到很满足,于是就不想要去增长它,对于这种内心功德的贪求、或者追求变成有限了,追求是有限的。可是它要追求的那个对象──内心的功德,其实是可以无限的延伸,但是我们却有限的追求,这不是很颠倒吗?这跟实际状况完全不吻合。其实对内心功德的延伸,应该是无限的去追求才对;对于有限的五欲,应该要有限的去追求,而不是无限的追求,所以我觉得这个要分清楚。有时候我们讲到了,所谓的欲、或者追求,像是一种坏的意思,其实不是的。

具有理由、与实际状况吻合的情况下,对于智慧增长的追求和希望,这种的欲求是需要的。当我们生起菩提心的时候,也说到了具有二希求之发心,其实所谓的「希求」,就是一种欲望、就是一种追求,这是需要的,因为它是具有理由的。只要与实际状况吻合的情况下,这种的欲求、追求是一定要有的;可是与实际状况不吻合的,或者颠倒的这种追求,这是不需要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3、一切诸妇女,稠密无差异,色亦为他用,美女汝何为。

在此的「稠密」最主要是讲到性行为的意思。其实对于所有的妇女,这种性的行为上是没有差异的。「色亦为他用,美女汝何为」,所谓的「色亦」,就是指淫行的那个对象,这个妇女、或者美女而说。在某一时、或某一种阶段,会被他所用,「被他所用」就是说她死了之后,尸体就是秃鹰的食物、或者是狗的食物。所以所谓的「美女」,也不是永久的、或者是永恒的,她不是永远的美女。

4、谁于谁悦意,彼由彼生喜,犬等亦所共,恶慧汝何贪。

「谁于谁悦意,彼由彼生喜」,其实所谓的好看和不好看,是自己的看法而已。「犬等亦所共,恶慧汝何贪」,其实所谓的淫行,它是一种传宗接代的行为而已,其实这个狗也会,像畜生道的动物牠们也会。只是一种传宗接代的行为的话,那又有什么好执着、好贪着的呢?

5、汝得端正女,原为众人共,获彼汝觉奇,此奇实非有。

当我们得到一个美女的时候,其实在某个时候,可能已经被其它的男人所享用;但是自己会有得到珍奇异宝的感觉,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已经被他人所拥有了。

6、具德则觉爱,相违则生瞋,不决定住故,前后何者实。

当我们随着自己贪心产生的时候,会以这种贪心的非理作意,去捏造境上的好。所以原本不是很漂亮的,把她看得非常漂亮或美丽,于是就想要完全的去追求;当我们觉得不顺意、或者不合意的时候,于是产生瞋心,于是又去减损她,甚至于去添增境上的坏。所以所谓好和坏,是自己贪心的时候看到的好,坏是自己瞋心的时候看到的坏。其实我们在产生强烈贪瞋的时候,已经跟实际状况不吻合了,不是实际状况的原有面貌了,已经添加了很多虚假的因素存在了,所以到底她是好?还是坏?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所以「不决定住故,前后何者实」,那时候看贪心的力量强、还是瞋心的力量强而已了,因为随着烦恼转的时候,是看不到实际状况的。

7、愚夫起贪欲,非唯具德者,无因而转趣,其灭岂从因。

所以在此就说到了,我们所看到的美丽、或丑陋,是由自己的妄念去创造的、或者去假设的、去看到的而已,并非是实际上原有的状况让我们看得很清楚的。

8、若时未知他,尔时爱其夫,妇女如恶症,常应防外缘。

「若时未知他,尔时爱其夫」的意思是什么呢?以一个妇女来讲的话,她还没有遇到其它更帅气的男孩子时,是爱自己丈夫的;但是颠倒的,或者说当先生没有遇到其它更漂亮的美女时,是爱自己的太太的。所以丈夫要随时随刻的提防自己太太的行为,同样的太太也要时常提防、或者是注意自己先生的行为,这不是很累吗?「妇女如恶症,常应防外缘。」

9、壮年自所作,老时不乐彼,如何解脱者,于彼不忧恼。

「壮年自所作,老时不乐彼」,我们在年青的时候,做了许多的事情,但是当我们比较有智慧、比较有远见、比较有经验的时候,再反过去看少年时候所做的这些事情,会觉得很可笑般。同样的,如果这种淫行是快乐的话,那解脱者为什么会看到淫行而不产生忧恼呢?会忧恼的啊!所以「如何解脱者,于彼不忧恼」,应该解脱者他们对淫行也应该随喜才对,可是他没有啊!

10、不贪者无乐,非愚亦无贪,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

「不贪者无乐,非愚亦无贪」,不贪的话,就不会有淫行而产生的快乐;可是如果没有痴愚、无明的话,就不会有贪心。就像之前在公开演讲的时候,我有说到有一位非常高龄的科学家,他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他说当我们人非常生气的时候,所瞋恨的那个对象,跟实际上的状况已经有百分之九十的差距。换句话说,认为这个人非常坏的这种看法,只是一种概念所设而已,已经远离了实际的坏,所以他添增了百分之九十的坏在上面,这是根据他个人科学的研究报告所说的。同样的,当我们产生贪心的时候也是如此,当我们产生贪心的时候,再去看这个对象的时候,其实已经远离了境上的好,他去添增了境上的好,所以我们看不到实际的状况。所以在此说到了「非愚」,若没有这种与实际状况不吻合的愚痴,就没有贪心。

「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如果我们的心一直去缘取世间安乐的话,这种的不满足又如何能够安乐呢?像《宝鬘论》里面的偈颂文有说到(我用白话文来作解释):抓痒的时候是很快乐的,但是比起抓痒的快乐、还不如刚开始就不要痒,那不是更快乐吗?所以享受世间的安乐,乍看之下是很快乐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贪着世间的安乐,那不是更好吗?同样的道理。

11、如汝常爱重,不能常与合,属我非他有,此摄持何为。

其实我们会认为这是我的先生、这是我的太太,想要百分之百的占为己有,但是我们真正占为己有了吗?真正百分之百的属于你的人了吗?没有的!因为都有相聚的一天,既然有相聚就有分离的一天,所以有办法百分之百的、永远的占为己有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此摄持何为」。

12、若贪即是乐,妇女应无用,未曾见有说,乐是所弃舍。

这句话就是说,如果认为淫行的这种贪欲,是一种真实快乐之因的话,为什么在淫行之后又要跟自己的太太吵架呢?这是不是代表没有用了。因为有时候,在发生性行为之后,又会产生争吵、争执,所以如果你觉得性行为是一个真正快乐之因的话,那不应该在这种行为之后又吵架才对,但是为什么还会吵架呢?所以你认为发生性行为能够让你获得快乐的话,我觉得这不是正确的快乐之因,因为之后还是会吵架的。所以「妇女应无用」。

13、虽与妇相合,乐从余缘生,非愚孰妄执,唯妇为乐因。

与异性的性相合(就是性行为)的这种安乐,其实不光是身体的接触,最主要是非理作意。我们把它执取为是一种快乐之因,因由这种非理作意的缘故,所以会误以为是一种快乐。

14、贪蔽如搔癞,不见欲过失,离欲者则见,贪苦如癞者。
以上就讲到第十四句。

15、无怙饥所迫,饥时所动作,贪者遇女时,动作亦如是。

当我们非常饥渴的时候,如果有人布施给我们食物,纵使他布施的时候态度非常的不好,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巴结他,为了获得食物,再怎么样的痛苦都愿意忍受,所以我们会表现出一种可怜兮兮的样子。「贪者遇女时,动作亦如是。」同样的,对淫行非常饥渴的贪者,遇到异性的时候,跟很饥渴的人遇到布施者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

16、有由骄傲故,于厕亦生着,有者贪其妇,于他起嫉心。

当执取一个厕所为自己所有的时候,别人去使用你的厕所,因为骄傲的缘故,你会觉得很讨厌,为什么他用我的厕所?我们会觉得,别人使用你的厕所,有什么好生气?所谓女生(异性)的身体跟厕所是一样的,都是不净的,同样的,这个女生被他人所使用的时候,又有什么好嫉妒的呢?是没有什么好嫉妒的意思。

17、于不净起痴,起瞋较应理,于彼起贪爱,毕竟不应理。

其实对这种不净物,我们应该生气才对,但是我们为什么会贪心呢?这是没有道理的。在此就说到了,我们的身体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净物。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排斥、厌恶的粪便是来自于哪里?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身体的一种排泄物。身体是一个不净物,最好的、很明显的理由是什么呢?我们送最好吃的东西、最干净的东西,让他听最好听的声音、闻最好闻的味道、享受最好吃的食物,但是排出来的都是肮脏、不悦意的,这就是最明显的身体是不净物的理由。

18、除人不净器,尚为所应呵,不净所从出,何不思呵毁。

这个不净器,我们应当去呵责才对,因为所有的不净物,都是从这个身躯所制造出来的,为什么我们不去厌恶它呢?

19、若一切净物,后触成不净,智人谁能说,彼中有净性。

确实是如此,纵使是再干净的水果,放在嘴巴一阵子,如果你把放在嘴巴的水果吐出来的话,大家就会觉得很恶心。这代表什么?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制造不净物的大机器,如何知道它是一个制造不净物的大机器呢?你看!当我们身体舒适的时候,就说我们的大便颜色也对、形状也对,或者它的软硬也对;当我们不舒适的时候,大便要嘛有点硬、要嘛就过软,这代表我们的身体不舒适了。所以身体舒不舒适,从你的粪便、排泄物也可以知道;或从小便的颜色,或者大便的大小、或者长度,或者它的软硬等都可以知道。所以有时候我们身体状况比较好,比较健康的时候,好不容易很顺利的排出一条大便的话,那时候我们还会生起慢心说:「今天我便得还不错,很顺!」甚至还会这样讲,不是吗?

20、有唯住秽室,无秽则不住,于彼不净虫,愚故生骄傲。

「秽室」是母胎的意思。无论我们外在怎么样去涂口红、或擦胭脂之类的,再怎么样去洗澡,但是里面还是一样的脏,除非你不吃饭,只要一吃饭、一喝水就会脏。

21、随用何方便,身内不能净,汝应勤净内,非如是净外。

22、若具污秽身,如癞非众同,有秽如癞者,则为众所弃。

这句话就是说如果有一个人,他得了很严重的皮肤病,「癞」就是一种皮肤病。我们大家会嫌弃他,说是这个人很脏。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样,都是这么脏。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样,所以我们忽略了他是脏的那个部份,所以我们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这只是内心的一种概念。

23、如人肢残缺,假鼻生欢喜,花等治不净,贪着亦如是。

24、若处生离贪,彼不应名净,决定为贪因,是事都非有。

只要是业和烦恼所生的话,就没有一个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贪心的,真正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因为被业和烦恼所生的缘故。像菩提心,具有无比的心力、具有无比的勇气,不只今世、后世,甚至于后后世都有无比的利益,这种的善行我们要好好的去贪着、好好的去执着,这是有理由的,这是应该的,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但是除了菩提心等的这种修持以外,只要被业和烦恼所生,就没有一个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贪着的了。

25、无常与不净,苦性及无我,总于一事上,四性皆容有。

以上所说的无常、不净性、苦性、或者无我性等,虽然是个别的说,但是在一个事物上都具这四种不同的性质。以上已经结束了第三品的内涵。
春风
2、上义士           上义培勇姿 出入带香色 周栏执文章 造作合此身

注册时间: 25/11/2011 15:33:39
文章: 27
离线

不错,学习了
 
论坛首页 » 佛学纵横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