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文章发表人是: 天山来客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天山来客 » 文章发表人是 天山来客
发表人 内容
(三)动静专修
  第二层次“修真气化”所产生的各种行功,皆在此归类,升华。有专以内功行持的结指手印;有点穴闭户诊治疾病的手法和致敌伤残的手法(救人和伤人只在一念之差);有专以武技的单练和对练功法;也有探索生命和宇宙奥妙的秘法等等。
  如在“游桩”中出现头撞墙、撞地现象,可专修“金钟鼎”,以达到头断石碑;出现背撞墙、撞地现象,可专修“金刚铁板桥”,以达到背断石条、石凳;出现脚尖点地行走现象,可专修轻功中“陆地飞腾法”、“夜行术”;出现鹰形拳,可以专修大力鹰爪功,以达到分筋挫骨、断骨折肱;出现“太乙金锋诀”,可专修“剑气”,以达到隔空点穴伤人和救人。  简而言之,本阶段是通过特技的行持,以达到特种次第,产生特殊功能和威力。  
  (四)炼丹化形
  此阶段是修真中的高超层次,是“以武入道,与道合真”的必经历程,是孕育第二生命的功夫,是丹道中“温养圣胎”的层次。三丰祖师云:“男子怀胎笑杀人”;丹经《性命圭旨》言:“此时丹熟更须慈母惜婴儿,他日云飞方见真人朝上帝”;前贤曾云:“内则生身,外则生人”,或曰“在外以生人,在内可修真”,俱是此说。  
  (五)乘虹高架
  古人把这个层次又称为“真我飞举,开慧证真,羽化飞升”等,是旧说“了死却生”的层次。依我们今天的学识和所处的环境,很难探索。前三步对大众是有益的,也是现实的。极少数欲对东方传统古文明、古文化、古科技深究之士,也不妨对后二步进行探索。只是“漫漫路长远”,思想上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免半途而废。这种高深的境界非具有大毅力,耐得住大寂寞的通达之士,绝难成功。  正真子诗曰:
  大道飞身曾自举,长生羽化或为烟。  长庚久住浑天藉,呈真且化混元仙。

武当功夫混元弥天功


混元功简介
  
  武当混元功又称“武当混元弥天大法”,“武当弥天大法混元神功”。因它在初级阶段以双手抱球而进行锻炼,故又称之为“太乙混元球”,简称“混元球”。“混元神功”传自武当太乙铁松别派,为武当宗传脉系——武当真宗丹派(脉)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武当太乙神功打手歌》记载的那样:
  混元球,子午诀,蟾月图,扑云掌,太岁武星图,老子犀牛柱,明有铁松祖,寒山内功良,从此武当分别派,大千三界把名扬。  (见1994年第10期《武当》“太乙神功打手歌笺注”一文,作者刘飞虹)。  “混元”语出道家,“混元功”托名为武当派远祖真武大帝所创。相传真武大帝在圣境剖腹炼功,始炼成“混元神剑”,振动大千世界,开创出此一脉绝学。
  
  混元功揭秘
  
  武术家认为炼成“混元气”,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中医家认为,炼成“混元气”可以百病不生,延年益寿;歌唱家(包括说书的和唱戏的)认为,炼成“混元气”歌声洪亮而不知疲倦;杂技中的“口吐火龙”和“口吐飞针”等都需有“混元气”作为基础。
  从丹道家的角度看,“混元气”有更深的内涵。“太乙”者,阴阳之流变也,即宇宙中各种变化规律;“混元”是阴阳各异的二仪化合还原于“太虚”阶段;“球”则是聚散有形的颗粒。它所要探索和研究的属于“人体科学、生命科学、人天科学”中的高深课题——生命的本质以及人和宇宙的关系。当然,延年益寿、防身自卫、开发功能等作用自在其中,这只是“混元气”之小乘境界,初乘目的。  现在民间流传的“飞胆、玄石、飞蝗”等,武林中的“钢手飞砂、剑丸、弄丸术、石球”等,皆源出“混元球”。


(本文转自:中国功夫网)

李兆生解析武当三昧真参法


      再说一段往事,周潜川先生说了:“正宗的东西泛化于俗以后,有的很有意义,有的便于在社会上推广,比如刘贵珍先生说松静气功非常好,说练功的时候念松、松、松。”但是周先生又说了“如果刘贵珍的第三个‘松’字念成‘送’,就会收回丹田,要不然的话;这‘松’还是脉迷前踪,这气还在鼻梁上转悠,如果说念成‘松、松、送’气马上送下来了。”所以肯定地说,周先生在称赞刘贵珍这种创新的同时提个建议,把“松”改成“送”就更好了。由此可见,传统的东西不可更改,改过之后就犯糊涂,把气就打乱了。
  所以真正的这些脉学,儒家的东西,人们揭示得很少。当前就是道家的功,佛家的功,没听说儒家还有功,光说是功有“儒释道医武”。武”不存在,武是动功,是以武演道,而且佛家、道家、儒家都演武。陆游“十年学剑有成绩,腾身一跃三千尺”,陆游是一个儒子,但他都学武,所以武单独列出来说不存在。王羲之乃武夫习文,可见文武同宗,文人习武和武夫习文,这先例几千年前就有了,今天大家还没有跟上,也告诉大家文武同时齐进,才能飞跃。医,我们现在学医,上医学院,过去的医是怎么学的?张仲景创造“伤寒论”的时候,他是个太守。他读的书太多了,他觉得有这样的基础,他应该论一论了,他才创造了“伤寒论”。
  张三丰的龙行大草,张三丰写字,他发现了字的脉络和人的脉络同宇宙一样都是一个天垂之象。所以要求大家练功之余去写字,让自己接近天垂之象,人天合一。并不是今天的社会上的所谓练气功的,学学写字,故作斯文,练书法的,也练练功,也长寿长寿,于是气功与书法结合起来了,好多气功书法就出来了。古人的本意并非这样。张三丰是继承了葛洪、抱朴子的学说:“内以养真;外以却恶”,内以养真,养自己的精神,外以却恶,使自己元气饱满,能使宇宙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和自己的七情六欲不干扰自身的修为。张三丰把它发展了,指出来“内执丹道,外显金锋”,说在内炼的是丹道,在外是外显金锋,拿出来是一把宝剑。其实呢,它的套路实际上是将元气纳入了犹如太阳和月亮在宇宙中循环产生的那种轨迹之中,元气在体内产生的循经现象,正合人体中的脉络。起于子而终于亥,起于子时一阳初生,终于亥则三阴俱足,这种阴阳的完整性,只有在人体内的元气沿着经脉产生循环时才能实现。这种循经每一个阶段叫做分经流注,分经流注就是单走哪一经,那么完整的就是“太乙循经”。“太”,古人在创造此字的时候,本来就已经有了大,觉得大还不够大,比大还大的这个字念太,这个区别就是在大的下面点了一点,说太大了。“乙”是什么呢?乙就是太极图中间的这条分界线,阴阳的分界线,乙者阴阳之流变也。宇宙中最大的阴阳的这种关系,和最精微的微观的这种关系叫做“太乙”。在唐代的诗歌中已经提出来“太乙为表帝”,意思是说太乙指的是宇宙当中生命震动的时候的卦象为东方震为雷。那么这种太乙循经是人体元气沿着这些轨迹产生的公转和自转的完整体,公转也好,自转也好,体内产生太乙循经。如果练功没有循经现象,那不是内功。张三丰把“文字、丹道、武功”化合一体。这么说起来,我们再看三教的文化。医武我们都把它们浓缩归纳到儒释道里边去了。儒是指文化而言,释是佛教。在佛教没有传人中国之前,中国已经有了东方特有的文化,这样的话,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中国文化的根底在于道教”。道是老子阐述的一阴一阳这种道,这种阴阳的统一体就是太极学说。我们练功讲太极,文字里边有太极,阴阳的对仗就是产生出中国特殊的文体——“楹联”的根源。所以真正的传统的功夫里边有很多内容是以楹联的特殊文体组成的。修真图是一张大图,这九个是分解图,其中文字是修真图的补充。这样,是不是已经给大家一个清楚的概念。以音弘法、以文观意、以形鉴真对我们练功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就是通过练功,通过功谱的阅读使自己与古人化合。


(本文转自:中国功夫网)

支持您,有时间的话我也上网搜索一下,好让物归原主!

唐代密宗僧人。因常住青龙寺东塔院,世称青龙寺和尚。俗姓马。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安人)。9岁随昙贞学佛经,17岁向不空求授密教真言,22岁又于善无畏弟子玄超阿阇黎处受胎藏、苏悉地等法。师事不宽20余年,尽学不空所传瑜伽未能门,穷尽三密四曼秘奥。唐代宗登位后敕为内道场护持僧;后又备受德宗、顺宗的礼遇,被称为三朝国师。

惠果把善无畏所传的胎藏界密法和不空所传金刚界密法融会一起,建立金胎不二思想。声名溢于国外。唐建中元年(780),耶婆提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沙门辩弘来到中国,向惠果求传密法。建中二年,新罗僧人惠日来唐,从惠果求传密法,回国后精诚持念。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僧人空海来青龙寺求学,惠果授以阿阇黎位灌顶,尽传不空所付密藏。同时命经生20余人书写经卷,供奉丹青李真等十余人图绘胎藏界、金刚界等大曼荼罗10幅,供海携回的经典中有《大日如来剑印》、《十八契印》以及《阿阇黎大曼荼罗灌顶仪轨》、《金刚界金刚名号》等,相传为惠果所著所空海在日本创立真言宗,弘扬惠果所传瑜伽密教,传承至今。

遼帝王年表 <PRE> ┌──────────┬───────┬───────┐
 │  帝          王 │即 位 元 年│退  位  末  年│
 ├──────────┼───────┼───────┤
 │           太祖     │     907      │     925      │
 ├──────────┼───────┼───────┤
 │           太宗     │     925      │     947      │
 ├──────────┼───────┼───────┤
 │           世宗     │     947      │     951      │
 ├──────────┼───────┼───────┤
 │           穆宗     │     951      │     969      │
 ├──────────┼───────┼───────┤
 │           景宗     │     969      │     982      │
 ├──────────┼───────┼───────┤
 │           聖宗     │     982      │    1031      │
 ├──────────┼───────┼───────┤
 │           興宗     │    1031      │    1055      │
 ├──────────┼───────┼───────┤
 │           道宗     │    1055      │    1101      │
 ├──────────┼───────┼───────┤
 │           天祚帝   │    1101      │    1125      │
 └──────────┴───────┴───────┘
</PRE>

金帝王年表 <PRE> ┌───────┬───────┬───────┐
 │  帝    王 │即 位 元 年│退  位  末  年│
 ├───────┼───────┼───────┤
 │     太祖     │    1115      │    1123      │
 ├───────┼───────┼───────┤
 │     太宗     │    1123      │    1135      │
 ├───────┼───────┼───────┤
 │     熙宗     │    1135      │    1149      │
 ├───────┼───────┼───────┤
 │     帝亮     │    1149      │    1161      │
 ├───────┼───────┼───────┤
 │     世宗     │    1161      │    1188      │
 ├───────┼───────┼───────┤
 │     章宗     │    1188      │    1208      │
 ├───────┼───────┼───────┤
 │     永濟     │    1208      │    1213      │
 ├───────┼───────┼───────┤
 │     宣宗     │    1213      │    1223      │
 ├───────┼──────

隋朝帝王年表 <PRE> ┌───────┬───────┬───────┐
 │  帝    王 │即 位 元 年│退  位  末  年│
 ├───────┼───────┼───────┤
 │     文帝     │     581      │     604      │
 ├───────┼───────┼───────┤
 │     煬帝     │     604      │     617      │
 ├───────┼───────┼───────┤
 │     恭帝     │     617      │     618      │
 └───────┴───────┴───────┘
</PRE>

唐朝帝王年表 <PRE> ┌──────────┬───────┬───────┐
 │  帝          王 │即 位 元 年│退  位  末  年│
 ├──────────┼───────┼───────┤
 │             高祖   │     618      │     626      │
 ├──────────┼───────┼───────┤
 │             太宗   │     626      │     649      │
 ├──────────┼───────┼───────┤
 │             高宗   │     649      │     683      │
 ├──────────┼───────┼───────┤
 │             中宗   │     683      │     710      │
 ├──────────┼───────┼───────┤
 │             睿宗   │     684      │     684      │
 ├──────────┼───────┼───────┤
 │ (周)     武后   │     684      │     705      │
 ├──────────┼───────┼───────┤
 │             睿宗   │     710      │     712      │
 ├──────────┼───────┼───────┤
 │             玄宗   │     712      │     756      │
 ├──────────┼───────┼───────┤
 │             肅宗   │     756      │     762      │
 ├──────────┼───────┼───────┤
 │             代宗   │     762      │     779      │
 ├──────────┼───────┼───────┤
 │             德宗   │     779      │     805      │
 ├──────────┼───────┼───────┤
 │             順宗   │     805      │     805      │
 ├──────────┼───────┼───────┤
 │             憲宗   │     805      │     820      │
 ├──────────┼───────┼───────┤
 │             穆宗   │     820      │     824      │
 ├──────────┼───────┼───────┤
 │             敬宗   │     824      │     826      │
 ├──────────┼───────┼───────┤
 │             文帝   │     826      │     840      │
 ├──────────┼───────┼───────┤
 │             武帝   │     840      │     846      │
 ├──────────┼───────┼───────┤
 │             宣帝   │     846      │     859      │
 ├──────────┼───────┼───────┤
 │             懿宗   │     859      │     873      │
 ├──────────┼───────┼───────┤
 │             僖宗   │     873      │     888      │
 ├──────────┼───────┼───────┤
 │             昭宗   │     888      │     904      │
 ├──────────┼───────┼───────┤
 │             哀帝   │     904      │     907      │
 └──────────┴───────┴───────┘
</PRE>

五代帝王年表 <PRE> ┌──────────┬───────┬───────┐
 │  帝          王 │即 位 元 年│退  位  末  年│
 ├──────────┼───────┼───────┤
 │〔後梁〕   太祖     │     907      │     912      │
 ├──────────┼───────┼───────┤
 │           末帝     │     913      │     923      │
 ├──────────┼───────┼───────┤
 │〔後唐〕   莊宗     │     923      │     925      │
 ├──────────┼───────┼───────┤
 │           明宗     │     925      │     933      │
 ├──────────┼───────┼───────┤
 │           閔帝     │     933      │     934      │
 ├──────────┼───────┼───────┤
 │           廢帝     │     934      │     936      │
 ├──────────┼───────┼───────┤
 │〔後晉〕   高祖     │     936      │     942      │
 ├──────────┼───────┼───────┤
 │           出帝     │     942      │     946      │
 ├──────────┼───────┼───────┤
 │〔後漢〕   高祖     │     947      │     947      │
 ├──────────┼───────┼───────┤
 │           隱帝     │     948      │     950      │
 ├──────────┼───────┼───────┤
 │〔後周〕   太祖     │     951      │     954      │
 ├──────────┼───────┼───────┤
 │           世宗     │     954      │     959      │
 ├──────────┼───────┼───────┤
 │           恭帝     │     959      │     959      │
 └──────────┴───────┴───────┘
</PRE>

宋朝帝王年表 <PRE> ┌──────────┬───────┬───────┐
 │  帝          王 │即 位 元 年│退  位  末  年│
 ├──────────┼───────┼───────┤
 │ (北宋)   太祖   │     960      │     976      │
 ├──────────┼───────┼───────┤
 │             太宗   │     976      │     997      │
 ├──────────┼───────┼───────┤
 │             真宗   │     997      │    1022      │
 ├──────────┼───────┼───────┤
 │             仁宗   │    1022      │    1063      │
 ├──────────┼───────┼───────┤
 │             英宗   │    1063      │    1067      │
 ├──────────┼───────┼───────┤
 │             神宗   │    1067      │    1085      │
 ├──────────┼───────┼───────┤
 │             哲宗   │    1085      │    1100      │
 ├──────────┼───────┼───────┤
 │             徽宗   │    1100      │    1125      │
 ├──────────┼───────┼───────┤
 │             欽宗   │    1125      │    1127      │
 ├──────────┼───────┼───────┤
 │ (南宋)   高宗   │    1127      │    1162      │
 ├──────────┼───────┼───────┤
 │             孝宗   │    1162      │    1189      │
 ├──────────┼───────┼───────┤
 │             光宗   │    1189      │    1194      │
 ├──────────┼───────┼──4────┤
 │             寧宗   │    1194      │    1224      │
 ├──────────┼───────┼───────┤
 │             理宗   │    1224      │    1264      │
 ├──────────┼───────┼───────┤
 │             度宗   │    1264      │    1274      │
 ├──────────┼───────┼───────┤
 │             恭宗   │    1274      │    1276      │
 ├──────────┼───────┼───────┤
 │             端宗   │    1276      │    1278      │
 ├──────────┼───────┼───────┤
 │             衛王   │    1278      │    1279      │
 └──────────┴───────┴───────┘
</PRE>

晉朝帝王年表 <PRE> ┌──────────┬───────┬───────┐
 │  帝          王 │即 位 元 年│退  位  末  年│
 ├──────────┼───────┼───────┤
 │(西晉)   武帝     │     265      │     290      │
 ├──────────┼───────┼───────┤
 │           惠帝     │     290      │     306      │
 ├──────────┼───────┼───────┤
 │           懷帝     │     306      │     311      │
 ├──────────┼───────┼───────┤
 │           愍帝     │     313      │     316      │
 ├──────────┼───────┼───────┤
 │(東晉)   元帝     │     317      │     322      │
 ├──────────┼───────┼───────┤
 │           明帝     │     322      │     325      │
 ├──────────┼───────┼───────┤
 │           成帝     │     325      │     342      │
 ├──────────┼───────┼───────┤
 │           康帝     │     342      │     344      │
 ├──────────┼───────┼───────┤
 │           穆帝     │     344      │     361      │
 ├──────────┼───────┼───────┤
 │           哀帝     │     361      │     365      │
 ├──────────┼───────┼───────┤
 │           廢帝     │     365      │     371      │
 ├──────────┼───────┼───────┤
 │           簡文帝   │     371      │     372      │
 ├──────────┼───────┼───────┤
 │           孝武帝   │     372      │     396      │
 ├──────────┼───────┼───────┤
 │           安帝     │     396      │     418      │
 ├──────────┼───────┼───────┤
 │           恭帝     │     418      │     420      │
 └──────────┴───────┴───────┘
</PRE>

南北朝帝王年表 <PRE> ┌──────────┬───────┬───────┐
 │  帝          王 │即 位 元 年│退  位  末  年│
 ├──────────┼───────┼───────┤
 │〔宋〕     武帝     │     420      │     422      │
 ├──────────┼───────┼───────┤
 │           少帝     │     422      │     424      │
 ├──────────┼───────┼───────┤
 │           文帝     │     424      │     452      │
 ├──────────┼───────┼───────┤
 │           孝武帝   │     452      │     464      │
 ├──────────┼───────┼───────┤
 │           廢帝     │     464      │     465      │
 ├──────────┼───────┼───────┤
 │           明帝     │     465      │     472      │
 ├──────────┼───────┼───────┤
 │           後廢帝   │     472      │     477      │
 ├──────────┼───────┼───────┤
 │           順帝     │     477      │     479      │
 ├──────────┼───────┼───────┤
 │〔齊〕    高帝     │     479      │     482      │
 ├──────────┼───────┼───────┤
 │           武帝     │     482      │     493      │
 ├──────────┼───────┼───────┤
 │           林王   │     493      │     494      │
 ├──────────┼───────┼───────┤
 │           海陵王   │     494      │     494      │
 ├──────────┼───────┼───────┤
 │           明帝     │     494      │     498      │
 ├──────────┼───────┼───────┤
 │           東昏侯   │     498      │     501      │
 ├──────────┼───────┼───────┤
 │           和帝     │     501      │     502      │
 ├──────────┼───────┼───────┤
 │〔梁〕     武帝     │     502      │     549      │
 ├──────────┼───────┼───────┤
 │           簡文帝   │     549      │     551      │
 ├──────────┼───────┼───────┤
 │           豫章王   │     551      │     552      │
 ├──────────┼───────┼───────┤
 │           元帝     │     552      │     554      │
 ├──────────┼───────┼───────┤
 │           貞陽侯   │     554      │     555      │
 ├──────────┼───────┼───────┤
 │           敬帝     │     555      │     557      │
 ├──────────┼───────┼───────┤
 │〔陳〕     武帝     │     557      │     559      │
 ├──────────┼───────┼───────┤
 │           文帝     │     559      │     566      │
 ├──────────┼───────┼───────┤
 │           臨海王   │     566      │     568      │
 ├──────────┼───────┼───────┤
 │           宣帝     │     568      │     582      │
 ├──────────┼───────┼───────┤
 │           後主     │     582      │     589      │
 ├──────────┼───────┼───────┤
 │〔北魏〕   道武帝   │     386      │     408      │
 ├──────────┼───────┼───────┤
 │           明元帝   │     409      │     423      │
 ├──────────┼───────┼───────┤
 │           太武帝   │     424      │     452      │
 ├──────────┼───────┼───────┤
 │           南安王   │     452      │     452      │
 ├──────────┼───────┼───────┤
 │           文成帝   │     452      │     465      │
 ├──────────┼───────┼───────┤
 │           獻文帝   │     465      │     471      │
 ├──────────┼───────┼───────┤
 │           孝文帝   │     471      │     499      │
 ├──────────┼───────┼───────┤
 │           宣武帝   │     499      │     515      │
 ├──────────┼───────┼───────┤
 │           孝明帝   │     515      │     528      │
 ├──────────┼───────┼───────┤
 │           孝莊帝   │     528      │     530      │
 ├──────────┼───────┼───────┤
 │           敬帝     │     530      │     531      │
 ├──────────┼───────┼───────┤
 │           節閔帝   │     531      │     531      │
 ├──────────┼───────┼───────┤
 │           出帝     │     531      │     532      │
 ├──────────┼───────┼───────┤
 │           孝武帝   │     532      │     534      │
 ├──────────┼───────┼───────┤
 │〔東魏〕   孝靜帝   │     534      │     550      │
 ├──────────┼───────┼───────┤
 │〔西魏〕   文帝     │     535      │     551      │
 ├──────────┼───────┼───────┤
 │           廢帝     │     551      │     553      │
 ├──────────┼───────┼───────┤
 │           恭帝     │     554      │     556      │
 ├──────────┼───────┼───────┤
 │〔北周〕   孝閔帝   │     557      │     557      │
 ├──────────┼───────┼───────┤
 │           孝明帝   │     558      │     560      │
 ├──────────┼───────┼───────┤
 │           武帝     │     560      │     578      │
 ├──────────┼───────┼───────┤
 │           宣帝     │     578      │     579      │
 ├──────────┼───────┼───────┤
 │           靜帝     │     579      │     581      │
 ├──────────┼───────┼───────┤
 │〔北齊〕   文宣帝   │     550      │     559      │
 ├──────────┼───────┼───────┤
 │           廢帝     │     559      │     560      │
 ├──────────┼───────┼───────┤
 │           孝昭帝   │     560      │     561      │
 ├──────────┼───────┼───────┤
 │           武成帝   │     562      │     565      │
 ├──────────┼───────┼───────┤
 │           後主     │     565      │     577      │
 ├──────────┼───────┼───────┤
 │           幼主     │     577      │     577      │
 └──────────┴───────┴───────┘
</PRE>

本贴转自锦绣中华网,表示感谢。
本贴在网上流传甚广,被转贴到很多网站上,是李老师早年的授课内容,不知道被哪位有心人给上传到网上了。甚至李老师原来一些只在内部流传的资料(不宜广传),也被一些学员随意的发到了网上。

         金丹大道之法门(下)  




       真正传统的修真,形成了完整的学术思想,形成了系列的体系以后,就有了完整的功谱,有练功的图,有指印即手印的造形,还有口诀。有指印这叫做“以形鉴真”,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功夫里,一种功法好不好,不用问,不用说,你就看练功的人手印造形和做功的姿势,就能反映出来他的功夫已经进入什么层次了。口诀是“以音弘法”,用声音来震动自己的身体。口诀并不是所谓的“宇宙语”,真正的口诀念出来自身有体会。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念“嗡”,慢念,拖长声音念,念时自己仔细体会感觉,颅腔中会产生振动,像有东西从里向外冒出来一样。睡觉不好的总爱生气,一生气头就痛,精神衰弱的人就多念“嗡”这个字。真正的口诀“以音弘法”,并不是说一个字念一年才有效果,而是一念就有感觉,立竿见影的才是真正的好功法。   

       《修真图》里讲到了心和肾的问题,有特殊专练的方法即“金钩印”手印造形,就像小孩拉钩一样,两手一扣,一个平拳,一个立拳。这个“金钩印”放在哪里呢?你的心在哪里就放在哪里。如果是肺心病人心脏在中间的,开始时就放在中间,在练功过程中,逐渐回到正常的位置上。肾属水,心属火,心肾相交人就什么病都没有。按卦象来说是抽坎填离。坎离相交,水火即济,这是水火丹道。



   金气朝元,手太阴肺经如何能与肺气同步呢?标准是让手与自己的身体同步。怎样同步呢?在金锋掌的基础上,两手收回到胸前,手的姿势不变。在人手的五个指头中,大指是手太阴肺经,食指是乙庚大肠经,“每日寅时起肺经,卯时流人大肠中”,即大肠经中。五行中大肠和肺属金,手回收至胸前后,大指和食指不变,其余三个指头弯曲回来,这就是“玉镜鉴心桩”(见《真元宝笈·混元球》篇)。所谓玉镜鉴心是说,要有一面洁白无暇的玉镜,来照照自己的良心是否端正,如有不端之处,应该以玉镜为鉴加以纠正。做玉镜鉴心时手为什么放在中间呢?因为金气“朝气”,练成这个后,金气哪都不去,或者说这儿只走金气。金气主平衡,在寅时,卯时周遍全身。“玉镜鉴心”这个桩是个专修功,作用就在于能使金气周遍全身。我们讲过,混元球是在混元内敛之后,混元球是立体的,玉镜鉴心是平面的。寅时、卯时是一天当中练功的最好时间。东方甲乙木和西方庚辛金,东西相结合,丹经里讲,东海青龙和西山白虎,指的就是东西两个方面,也指人身体中的肝和肺。丹经说:“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挡。两者捉来令死斗,化成一块紫金霜。”把宇宙当中的金气运动到东方来,把东方的运动到西方去,在这个运动过程当中,两者就会中间相碰撞,这就是把西山白虎和东海青龙捉到一块了。地点在哪里呢?在人身体中就是中宫玄黄之野。“令死斗”是指什么呢?就是让金气和木气,即肺气和肝气融凝在一起,金木之间相互作用,由此得到一块“紫金霜”,即大丹结成了,并出现在中宫之内,是化成大丹的位置,也就是中宫黄极之位,按丹道来讲不叫“黄极”叫“紫极”。叫黄极是什么呢?在没有丹也没有气时,即在未人丹道、没有功夫时,它是黄色的,所以叫黄极。一但有了功夫就不叫黄极、不叫元极而叫紫极了。然后金气上冲的时候,达到紫微宫,这是真正修真的路。



   有好多人要求我多教些具体的功法,而对丹道理论不感兴趣,但是不从理论上讲清楚往往会受骗上当走错路。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从道藏中选出来的系列丛书,还有东方修道文库,他们这是在发气功财。其实他们根本不懂,那些只是历史文化遗迹,真正丹道如何练,按书中所说的方法去练内丹,就像现代人用树叶做衣服一样可笑,历史在发展,丹道在明朝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元明密持大法》、《老子三清》与《太乙显真密籍》中所写的就是明朝.留下来的、完整无缺的丹道了,是最快的丹道练法。如果10年才能炼成,那我可不练那个。“真元修真法”是一条捷径,也就是大家练的“混元内敛之法”。比如《元明密持大法》功谱中说:“不用丁甲结丙庚”,“丁甲”指的是“火”和“木”,“丙庚”提的是“火”和“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用这种练法了。练丹道首先是“修墙补屋”,把自己的身体维持好,达不到这一点就什么都不是。总之,讲气功必须先讲理论,这就是有佛家所说的“先知后觉”,不懂理论,必然胡闹。道理弄明白了,功法就像摔碎一个玻璃杯那样容易。



   下面讲讲“金气大周天”。人身体有十二正经,六阴六阳,手太阴肺经属金,它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练功的时候打通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大周天,即“金气大周天”。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都打通后,两者相表里布满了金气。打通金气大周天的功法主要是动功,但里面也有静功,是动静相间的超常态的功,一种特殊的高能功。动作要领是;首先自然站立,不论方向,两手置于腹前,两手的十个手指相对,如掐在一个哈密瓜的两端。手发热后,两手慢慢抬起,抬至胸前后,两手变为玉镜鉴心式。此时应感受到周身都有气,而又以大拇指和食指最突出。然后两手慢慢放下,逐渐还原成两手十指相对状,然后再抬起来,再放下,往返三个循环。最后收功用神目慧照。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练功达到要求后进行的,是在第一步练功的基础上增加手指的扳动:玉镜鉴心式站成后,等觉得气周遍全身时,先把小指从第二指节处慢慢弯曲扳下,等气在体内巡行平静下来后,再把无名指从第二指节处慢慢扳下,等气双循环一遍后,最后把中指也从第二指节处慢慢扳下,气机平静后,手指慢慢地撑起来。手掌、大拇指、食指充分伸展开,两手食指、大拇指如掐一圆盘状),这样金气就调整出来了。稍停,然后以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的顺序,依次抬起手指。抬指时动作要慢,抬起一指后,须等气运转完后再抬下一手指。小拇指抬起;气循环平静后,手慢慢放下,恢复捧“哈密瓜”状,往返作三次。



   行功炼金气的方法是:成两手捧“哈密瓜状”后,身体重心移向左腿,右腿自然向前迈出一步,迈步的同时,两尹向前方抬起,成金锋掌,身体重心移到右腿,左腿大脚趾尖点地,两腿充分伸直,稍停。此时身体基本正直,微微前倾。接着,左腿抬起,向前跟上,右腿自然微微弯曲,左腿曲膝抬起,脚尖轻轻点地(也可不点地),两臂与腿的动作协调地同时放下,两手置于腹前,仍成捧“哈密瓜”状。接着,左腿向前自然迈进一步,同时两手也向前抬起成金锋掌,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腿,两腿伸直,右脚大趾尖点地。如此左右轮换,收功时把“哈密瓜”变成“鸡蛋黄”往肚子里一按就行了。动作熟练后,可加上调息。每次两臂抬起成金锋掌,一是大趾尖点地站立后,自然行三呼三吸,神意内守,仔细体验气机在体内的运化,向前迈行十二步,共行三十六吸,即可收功。



   金气大周天炼的是金气,金性钝,非火克不能成器。火是什么?按修真由来讲叫做“神火炼已”,即用自己的精神化成火来锻炼自己。这个火是和水相对而言的。火在祖国医学里边是心,心属火。修真图是又把火命名为“绛宫”,指出心的专业用语是“南昌上宫、朱陵火府”,这是丹道名词。“南昌”是指在八卦的方位上它在南边,“朱陵火府”指的是心里边的阳气。在修真的过程中,怎样调节人的心神呢?大家注意“心”和“神”“心不动,气自圆”,讲的是不管什么事,都不要动心,心动气就动,心不动,气自圆。只要无事于心,无心于事,自身的元气就胎有阴有阳,阴阳合一,抱在一块,形成混元内敛,这团混元之气,就是人体内的真元之气。简单地讲,真元修真法就是如何炼自己的元气。传统文化中所谓修真修的是什么呢?不是装神弄鬼,是炼自己的元气。炼元气就是锻炼身体。人生活在自然界当中,第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依赖身体存在,如果身体破损丁,这个生命就是很可悲的。怎样把身体调节好呢?大家都练气功就好了,它的原理在哪里呢?明朝的大医学家付青主付山说:“元气足则诸邪俱退”。所以传统气功讲的是“补气”而不是“排病气”哪里有什么病气呀!元气不足才有邪!所谓排病气的功法,排出去的全是元气。   金气坚而不毁,历久不散,非常坚固,其形如瓜,是长圆形的。瓜的两端颜色不一样,一边有花顶,一边有瓜蒂,这就分出了阴阳;金气也不是两头一样圆的形状,它也有阴有阳,形象像瓜一样。大家练功中要细心体会金气的这种金形,有时它变化,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金气炼出来后,混元球的动作滚出来就不是浑圆的而是长圆的了。金气怎样能形成周天呢?也就是说,金气周天在体内循环的路线是什么呢?不是任督二脉,也不是周身造化韵大周天,这个运行路线很特殊,是专门运行体内金气的两条经络,即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这两条经络互为表里,金气运行其中就形成金气大周天。



   玉镜鉴心,大拇指是手太阴肺经,食指是乙庚大肠经,又叫阳明经。为什么把阳明经叫乙庚大肠经呢?人有手、足“太阳”、“少阳”、“阳明”六部阳经,“乙庚”属金,阳明大肠经按阴阳五行的配比就叫做乙庚大肠经。功谱中说,“不用丁甲结丙庚”,两手手指在腹前相向如抱一哈密瓜,这种姿势很快就把金气调整起来了。



   小练形中的第一式金锋抖肘,要求调节大拇指,要注意和感觉自己的大拇指,即意守大指。就是要用自己的心也就是“神火”来炼自己的金气,用心力调整大指,这是神火炼己的开始。调整金气的静功是什么?就是元明执印,让手太阳肺经中的金气周遍全身,这就是伏羲金风吹脉法。要动静结合;以舒适为度。还可以炼金风掌,气直遍全身就行。新学的人不要追求感觉,按要求做就行了。丹经说,“有气者无力”,总感觉气感,结果是真气外游,永远得不到真气运转的力量。提高以后,以站着觉得有力量为准。有人说我这么站着越站越没劲,毛病在哪里?腿没伸直,腰杆没有拔起来,手形不合要求,要睁开眼睛,这是炼神。凡是神火炼己、炼金气、金气朝元、金气周天都要睁眼。为什么要睁眼,眼中瞳仁是先天肾水,因为炼金气,金生水,闭眼就不能生水。所谓神火炼已,就是炼功时要专心,不要溜号。心属火,所以叫神火炼己;什么叫走火入魔,那就是走神了,走神即是走火,入魔就是进入了魔鬼的世界,这、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人不清醒了,忘记自己在干什么,各种欲念追求纷纷产生。头上放光的照片是假的,是一种照相技术,只有脑门上有一光球那是真的。

金丹大道之法门(中)



 真正的传统修真要讲功德,除了进行学术研究而外,还要说一些真实的内容,要使大家能识别扛湖的、流行劫法中的一些谬误,要做正本清源的工作。
  真我出游,“飞灵人窍”是过去师父带徒弟的一种宗传办法,传一个保一个。所谓“飞灵入窍”,是带功人将自己的能量经过运化,打入受功人的关窍之中,成为一种能源。在过去,这个传授方法叫做“种种子”,佛家叫“金刚种子”,不坏不烂,也叫“黄金种子”。丹经云:“黄金种子年年种,几人能得畅玄乡”。佛家认为:佛法无边,不渡无缘之人。
  传统的修真,正宗的功夫并不是人们”看就理解的,还需要人们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得到黄金种子以后,怎样才能使它成长呢?那就是每天都要坚持练功,这颗种子就会成长起来。但是要切记:练功要练正宗的修真的功夫,不要去练那些伪气功,那些江湖上的东西。如果那样,这颗种子就会受到破坏,就会消失。在宗传中,我们许多徒弟就是通过“飞灵人窍”,通过佛家密宗的转轮九顶即九种次第的灌顶,而得到真功夫的。种子只要种了一个就要成一个,正宗的功夫之所以历代都有传人,就是这个原因。
  人身体当中的元气有阴有阳,天上的太阳、月亮也是宇宙当中的阴阳两种物质凝聚后形成的。太阳的阳气是太阳真火,月亮的阴气是太阴之气,又叫月魄寒精。人通过修真后,体内的阴阳之气聚在一起,形成混元之气。元气聚敛后产生变化,因此周流全身,形成太乙循经。这种元气在体内进行的完整循环,就是通常所说的“周天”。所谓周天,有小周天、大周天、子午周天、卯酉周天,还有我们今天要讲的金气周天。
  金气周天是传统修真的一个专修内容。基于社会上对周天的认识,及周天功夫在传统修真过程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有必要剖析一下周天的真正含义。社会上有意念想出来的意念周天,还有一些流传的周天,这些都不是修真图中的介绍的丹道周天。有些流行的所谓周天功法,当人们去习练时,身体内确实有了感觉,但是它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吗?可以说,不能!有的人问,我们的周天已经“通”了,为什么我们胃病还不好啊?还有些气功师创造了好多真气运行的路线,可是他自己的腿痛病都没有治好。真正的功夫是限期取证,每种功法都有特定的效应,只要按照要领认真去练,到时必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真图中介绍的丹道周厌指出:人身体中元气经过运化到饱合以后,产生震动,冲开尾闾关,顺督脉而上行,这时会感到有一种力量在体内循环。所以,周天的运转是靠元气聚集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循经走脉,是通过其自身的活力实现的运动,而不是靠意念导引出来的。由此可以说,那些练了好多功夫,感到自己周夭都通了,但却没有治好自己病的人,他们所谓周天只不过是“以幻为真”罢了。他只是在感觉上好像是通了周天,但实质上他的体内尚未达到质的变化。我们讲的“金气周天”的作用是永久性的,因为金气是宇宙中本来存在的,它坚而不毁,历久不散,这种力量融人人体内的元气后,元气就不易耗散,使练功能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增强自己的功夫。
  宇宙中布满了金气,怎样将它采到体内为我所用呢?怎样用修真图指示的办法,将丹田内的元气向丹道发展,一步一步地去完整地修持自己呢?《医宗金鉴》中讲,在人的五脏中,肺脏属金,它包含了宇宙当中的金气。肺脏不受气血运化,直接接受真气的温养,所以肺脏坏了不出血。肺主平衡,可直接调整人体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中阴阳交注循环的平衡。基于这一点,“元明执印”的两手相搭、拇指尖相接是接通太阴肺经的关窍。祖国医学中的“地支十二经流注歌”指出:人十二正经循环运转的起点和时间是“每日寅时起肺经,卯时流人大肠中”。人的身体除了四肢和头颅,肺在五脏六腑中长在最上面。根据肺所属的位置和它的功能,在祖国医学中称之为“华盖”,意思是讲肺像一个盖子一样,覆盖在所有的脏器上面,保护着所有的脏腑。
  天体运行,日月循经,阴阳转化形成时间、形成岁月,在这个完整的运行当中,人的气血怎样与身体的变化相适应呢?《周易》讲要“与四时合其序”。那么人的身体气血怎样才能与宇宙完全同步呢?“天有太过不及理,人有虚实寒热情”,所以人就会生病。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调整好身体、治好病,首先要知道病是怎样形成的,只有知道病因,才能知道怎样去治疗。只有在练功健身强体的过程中知道了哪些条件、哪些因素是破坏身体健康的根本原因,懂得了人身气血的运行如同宇宙自然运行,与天地四时合其序,才能保持一团元气,像宇宙中的金气那样历久不散,坚而不毁。这就是中国丹道的长寿之道。
  “每日寅时起肺经,卯时流人大肠中”。寅时至卯时历经两个时辰即四个小时,气血从躯干上端的肺脏流人躯干下端的大肠,就在整个躯干和所有的脏器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这就是气血运行的机理。因此练功必须掌握练功的道理,不知练功的道理,你能知道自己该怎样练功吗?你能知道自己的功夫有无进展吗?不掌握练功的理论和修行次第,就去练功,那就像瞎子摸象,问路于盲一样,是非常危险的。
  密传的“元明执印”。大拇指尖相对后,就像打开电源开关接通电流一样,使太阴肺经的气开始运转。如果两手大拇指不相对,太阴肺经内的气血就不会运转。大家仔细体会一下两手大拇指相对的感觉,感受一下气血运行的规律,不能像有些人读书那样不求甚解。读书不求甚解导致的结果只是学问不精;练功如果不求甚解,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拇指相对时要问一问劲,轻轻地接触,再慢慢地拉开,体会一下由于两拇指接触的程度和受力的不同,而使气血运转产生变化的感受。
  中医将人的十指尖上的穴位称作十宣穴,其中大拇指尖的穴位叫做大宣穴;在修真中将大宣穴称作“玄英”穴。“玄”指玄深古奥;“英”指出现精华和光泽。由于拇指的相对,手太阴肺经开始运转,人的气脉逐渐平衡,阴差阳错也就逐渐消失了。这一点是第一宝贵的。手太阴肺上有玄英、云门、中府等穴位,中医取穴讲究“中府云门起三肋时”,从锁骨向下数第三根肋骨便是中府穴,两臂与胸之间是云门穴。通过内功锻炼,两中府穴之间的断缺处经太乙气化就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脉轮。佛家密宗修的密法,第一步精修的秘密功夫就是专修脉轮转化,手太阴肺经这个脉轮就是第一个要精修的。丹道不叫脉轮,也不叫修脉,而是叫做“金风吹脉法”,又叫做“清静归一法”。直接从观光入手,直接把肺脏的脏源之气给调节起来。在静坐时眼前出现一片洁白,这就是由肺经的脏源之气转化来的。练功时出现白光,说明自身气脉的阴阳已经平衡了,出现这种状态表明因气血失调而发生的病变已经痊愈了。
  道家把真气潜行在身体内运转时所产生的流动现象,叫做搬运功夫。“元明执印”能修炼肺气,把人体内的金气给调动起来,丹道将这一方法叫做“金风吹脉法”。人们在做“金风吹脉”时会出现三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是金华初显,即做功时眼前发亮,继而出现光明,要用自己的

神光去关照光明,只有在心理和生理状态上得到完整调整,肺脉的精华显现时,才会出现这种光明,所以佛家就称此为光明功。第二种现象是体内出现类似流水的气流,并出现蓝光、蓝光和白光相交感,这一现象属于传统丹道中“龙虎大丹”的内容。第三种现象是“动中八触”,由于在带功的作用下,在指印的作用下,内外真气开始在体内运转循环,在真气运转的过程中,身体就出现了“动中八触”的现象,这是修真过程中必经的初步阶段。
  “动中八触”即酸、胀、冷、热、麻、跳、轻、重,是真气在体内运行时产生的一些表象和感受;其中,“跳”可达到开天目,产生透视的功能。佛家称此阶段为“未到地境”,在佛家的四禅八定中,“未到地境”还不够初禅。在当今气功师中达到初禅的人数寥寥无几。因此评价功夫的高低是不能以特异功能来衡量的。有的人大讲四禅八定却连双盘都做不到,须知练禅定必须要是双盘,不能双盘就根本不可能修练禅定。
  “龙虎大丹”是什么?就是修真图中的青龙即肝,白虎即肺。肺在方位上讲的是西方庚辛金。我们讲金气,也可以说讲的是白虎,是肺。真正的练功,心、肺、脾、肝、胆、肾这六个脏器都要达到相当的水准。古人说,脏器坚实,才能长寿。如果离开五脏六腑的修炼,练功长寿、治病就是一句空话。肝在方位上讲是东方甲乙木,它与西方庚辛金从方位上是一东一西两个方向,在五行上是一木一金两种物质。把属于两个不同极、不同质的脏器中的元气聚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出新的、更精华的生命物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坚而不毁、历久不散”的金丹,即“龙虎大丹”。“龙虎大丹”的聚炼之地是中宫;按脏器来说就是脾胃;按修真来说是中宫,也叫皇极。在这里顺便说一下,修真图告诉我们,要先炼先天的肾,后炼后天的脾。就丹道来说,就是从先天人手来震动后天。可是在流传中,由于师传不严谨,有的功法从后天人手,即从皇极也叫元极人手,以炼脾胃为准,这就有失法度了。
  “与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一年之内,一月之内,一日之内什么时间练功最好?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这样看,即不管什么时间,只要天地之气交感作用于自身,能得到这个气就好。按照修真来讲,每步就是打元明指印,它在佛家叫定印,在道家叫太极印,元明执印是它的术语。元明即元阴元阳,日月是阴阳。它们的左右结构是“明”,上下结构是“易”,修真图是概括了《周易》,通过修真达到人天合一。《周易》是一部完整的哲学史书,即然这么高超,怎么去学它呢?修真就是实践《周易》的过程。体内的元阴元阳运化以后与天地相结合,从《周易》的观点上来说,这就是将乾坤两卦纳于自身,形成天、地、人三才。应该注重天、地、人三才,要通过练“三才桩”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什么叫与“日月合其明”呢?要采太阳真火与月魄寒精。怎么采太阳、月亮呢?太阳在各种时间和条件下的采法是不同的,而有人适合采太阳,有的人适合采月亮。“太乙三才桩”之一“人字桩”中的早功就是采太阳的功法,晚功就是采月亮的功法。看太阳起什么作用呢?肾水是先天真水,肾水升腾达到瞳仁,眼睛即能视物。而太阳是先天真水,看太阳时水和火就发生撞击,撞击时所产生的震动,能使人体内的真元之气再生,当我们能在丹田之中看到一个像鸭蛋黄一样的形象时,说明先天真火已在肾水中扎根了。开始时,需要在练功时观想自己丹田里有一个太阳。其实,练过“元明八式”的人丹田里都有这样一个“蛋黄”,当丹田里的蛋黄出现后,就可以练“神目慧照”法了。
  修真图讲到了周天,从冬至开始到大雪,这是一年的行程;从初一开始到三十,这是一个月的行程;在心肾两个部位,这是一日之内的行程。怎样掌握练功的时辰呢?与四时,即年、月、日、时合其序,这是关键。按五行八卦所属方位来讲,东方甲乙木。震为雷,震卦,位置在东方,五行属木;庚辛位置在西方,兑为泽,兑卦,五行属金。东方的木和西方的金,恰恰是六十花甲,昨天和今天、东与西相结合了。大家回忆一下,去年讲甲子、乙丑海中金和丙寅、丁卯炉中火的时候,也是赶在农历的计时、计日。按天干地支来计算。按照昨天、今天来讲,东方和西方相结合。合于“龙虎大丹”。就练金气朝元而论,与四时合其序,天人合一,我们在这个时间里合的最完美。如果说再能把年合上,那就太不容易了,从办理的角度来说也不现实。如果是自己单独地修持练功,在六十年当中,可能合几次呢。
楼主能谈的具体一些吗?
好啊,哪位能谈谈自己练习太极拳的具体感受?
本文似乎是李老师原先的学员刘飞虹发于《武当》杂志的稿子,内容来自李老师的教学和传授,作者又做了一些发挥。希望读者自鉴,取其精,去其粗。
<DIV class=Content>(三)动静专修
  第二层次“修真气化”所产生的各种行功,皆在此归类,升华。有专以内功行持的结指手印;有点穴闭户诊治疾病的手法和致敌伤残的手法(救人和伤人只在一念之差);有专以武技的单练和对练功法;也有探索生命和宇宙奥妙的秘法等等。
  如在“游桩”中出现头撞墙、撞地现象,可专修“金钟鼎”,以达到头断石碑;出现背撞墙、撞地现象,可专修“金刚铁板桥”,以达到背断石条、石凳;出现脚尖点地行走现象,可专修轻功中“陆地飞腾法”、“夜行术”;出现鹰形拳,可以专修大力鹰爪功,以达到分筋挫骨、断骨折肱;出现“太乙金锋诀”,可专修“剑气”,以达到隔空点穴伤人和救人。         简而言之,本阶段是通过特技的行持,以达到特种次第,产生特殊功能和威力。  
  (四)炼丹化形
  此阶段是修真中的高超层次,是“以武入道,与道合真”的必经历程,是孕育第二生命的功夫,是丹道中“温养圣胎”的层次。三丰祖师云:“男子怀胎笑杀人”;丹经《性命圭旨》言:“此时丹熟更须慈母惜婴儿,他日云飞方见真人朝上帝”;前贤曾云:“内则生身,外则生人”,或曰“在外以生人,在内可修真”,俱是此说。  
  (五)乘虹高架
  古人把这个层次又称为“真我飞举,开慧证真,羽化飞升”等,是旧说“了死却生”的层次。依我们今天的学识和所处的环境,很难探索。前三步对大众是有益的,也是现实的。极少数欲对东方传统古文明、古文化、古科技深究之士,也不妨对后二步进行探索。只是“漫漫路长远”,思想上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免半途而废。这种高深的境界非具有大毅力,耐得住大寂寞的通达之士,绝难成功。  
</DIV>
<DIV class=Content>       正真子(李真阳)诗曰:
  大道飞身曾自举,长生羽化或为烟。  
</DIV>
<DIV class=Content>       长庚久住浑天藉,呈真且化混元仙。</DIV>
<DIV class=Content>       本阶段主要靠“混元密炼之法”来完成。
  (五)“混元功”武技最上乘境界修成的标准是出现“混元神剑”。相传达到此种境界的人已“身剑合一,心剑合一,神剑合一”。神游八极,不计岁月,千秋万岁乐无极。此时已步入“剑仙”之大乘境界。还珠楼主所著的《蜀山剑侠传》对此有一定的描写,但小说毕竟是文艺作品,不可尽信。丹经《大成捷要》中有对“剑仙”的描述,其“赠剑仙二首”如下:
  三清剑术妙通灵,剪怪诛妖没影形。
  白雪满天浮太白,青龙离地走空青。  
</DIV>
<DIV class=Content>       飞腾万里穷东极,化作长虹下北溟。  </DIV>
<DIV class=Content>       出入纵横无阻碍,归来依旧守黄庭。  </DIV>
<DIV class=Content>       剑术如君妙入微,手操神技碧空飞。  </DIV>
<DIV class=Content>       春秋二*)兼生杀,龙虎两条并德威。
  斩尽魔光乐清静,醉来酒气立崔嵬。
  驱电主电无多日,天上虚皇诏汝归。  
</DIV>
<DIV class=Content>      本阶段主要靠“混元六合神剑”来完成。需要指出的是,“混元六合神剑”不仅仅是能修出“剑仙”,还能达到比“剑仙”更高的层次,即“剑真”的层次。
  “剑客”、“剑仙”、“剑真”的功夫乃是“贤侠剑道”中超然之术。
  
  混元功的层次
  
  (一)聚气呈形
  通过“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的方法,将宇宙中的太和之气和混元气经过气化采集到自身,“聚气呈形”。“聚气呈形”是指在丹田和两手间有球形实物感,也有人把此称为“气丹”,把此“气丹”进行凝炼升华,即成“混元珠”或“混元流珠”。经曰,“一颗玄珠阴阳合,唯有混元结成难”,即指此。“混元珠”是“丹砂”之初形或曰“金丹”的基础。至此,在修真上完成了“培元筑基,修墙补屋”阶段。使五漏躯得以修补。  
  (二)修真气化
  在第一层次“聚气呈形”的基础上,坚持行功,丹田中的真气突然产生振动,沿人体经脉穴道而走,潜气而行,古人称之为“太乙循经”。日久积功,功夫产生突变,以到“气催形动”,进入“势必翻腾,内外竞发”阶段,演化出千姿百态有规律有典范的行功,古人喻之为“太乙蟾游阴阳显化行功”,简称“游桩、运桩”。“游桩”使人的灵性得以开发、升华,是丹道和武学的捷径。而世间所传的跟着师傅学练套路的方法,使人的灵性受到压抑和束缚,与“游桩”有着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游桩”是使人接近“神传”的修为。  游桩体现出内力运行的公转和自转,这种合于自身的气机运转,表现了武技内功上的精湛内容。随着日月的循天,“游桩”的运行也日新月异,演化出诸艺,开百家之行功。可演化出的拳术有:鹰形拳、龟形拳、猴形拳、狮形拳、虎形拳、蛇形拳、螳螂拳、马形拳、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掌、游龙掌、腾蛇掌、伽兰掌、云环掌、金龙掌、飞龙掌、金丝荷叶掌……可演化出的兵器有:太极尺、二仪环、日月流星胆、八宝龙纹槊、六甲浑天杖、龙虎紫符排、二仪金锋镗、双山振牙刺、太乙双轮锁合抵、鸡爪双镰、六甲虚弥枪、银丝珠叶勾陈枪、五行棍(五节棍)……还可演化出人体与宇宙相沟通的种种手印(诀)。如龙虎飞腾印、玄阳诀、雷火神针印、太乙混元诀、三才如意诀、乾元灵犀印、丹炉印、太乙金锋诀、大日如来金顶玄峰诀……
  这一阶段的行功需长年累月地修持,达到性命同证,内外如一。
</DIV>

       待“混元气”能运化周身时,则身如铁石,力如虎牛,有万夫莫当之勇。  


       世上知其名者多,得其实者稀。非武当派宗传脉系的嫡传人,而不能知其内涵真密。比如前些年有的武术杂志上曾展开太极拳中应不应该有“抱球”这一动作之大讨论。最后以贵州省著名太极拳家×××的观点占上风,认为应该有“抱球”这一动作。其结论虽对,但其理由未能说出“抱球”之真谛。“抱球”这一动作实际上是祖师把“混元功”密隐在太极拳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太极五锤”,实际上是祖师把武当派拳法绝技——“八法神锤”隐在太极拳中;“揽雀尾”是祖师把武当派掌法绝技——“太乙门户掌”中之“孔雀三式”隐在太极拳中。正如密谱所云:
  玄都密授号元功,真如密律示此宗。
  混元宫中真太乙,摩天途上纯阳经。
  含珠不知光有色,举霞始见云烟蒸。
  刚化真乾冲至极,气运精微润鸿蒙。
  五行元气合脏腑,三昧真脉充神形。
  八门剑法击上下,九宫掌印会西东。
  神威力彻乾元顶,丁甲锋仞耀眼明。
  冲撞四极赛猊虎,刁拦一柱如蟒龙。
  武林古传此旧诀,藏在山中渡平生。
  长养真元收在腹,久守玄华合元通。
  参见大道存真密,惟将混元隐曾经。
  “混元功”为道家代表性功法,道家的哲理和修真理论在这套功法中得到充分体现,可谓理法圆融。武当派三丰祖师所提出的“内执丹道,外显金锋”,在“混元功”中也充分展现出来。


     “混元门”是在“太极门”之上的宗传,古有“太乙参仙、混元炼气、太极演象”之说。“混元功”内容丰富多彩,如隐在武林中的绝技混元无极掌、混元八掌、混元十三靠、混元罡气护体功、混元截脉指穴秘法、混元六合锋等。  


       (一)“混元功”武技小乘阶段修成的标准是丹田出现“混元珠”或是“混元流珠”,此时在武技上已获得至关重要的劲法——“混元整体力”或是“上乘劲法”——“混元爆炸力”。本阶段主要靠“混元球”来完成。  


       (二)混元功”武技中乘阶段修成的标准是体内产生“混元罡气”,并幅射到体外,体内外充满“混元罡气”。这种辐射是真实不虚的,并非似有似无。当他人走进你的功力范围内,或是50厘米或是100厘米,你身体马上就感觉到,并开始反击。包括从背后偷袭,即使是双眼被蒙上也是如此。本阶段主要靠“混元罡气护体功”来完成。同时,在这个层次上还有“混元神掌”(即“混元八掌”)、“混元无极掌”等,可打散软硬轻诸功。  


        (三)“混元功”武技大乘阶段修成的标准是出现“混元凌虚劲”,俗称“混元气墙”,丹家称之为“混元金圈”。大家都知道太极拳的最上乘功夫是“凌虚劲”,即可以隔空击敌。但太极拳之“凌虚劲”只可以隔空阻敌于一个方向,而“混元功”之“混元凌虚劲”可以同时四面八方隔空拒敌于一定范围内。使对方感觉是被一道“气墙”挡住,欲进而不能。本阶段主要靠“混元弥天大法”来完成。这个层次同时还有“混元无极劈空掌”等需要炼,可隔空打散软硬轻诸功。“混元无极劈空掌”修成后,体内已有“罡砂”,此时已敲开“剑客”之大门。他日如果有缘的话,笔者将在武当山上为同道们演示这一大乘绝技——“混元金圈”。  


        (四)“混元功”武技上乘阶段修成的标准是出现“混元外丹”。具有这种功夫的人,传统正宗武林界称之为“剑客”。此外丹,非是彼之“金石草木”之外丹,而是人体之“外丹”。“混元外丹”修成后,可隔空“抓水成球”。外行人看到的只是表象,不知个中玄妙之处。实际上,演示者在内“大丹”已成,吐气外注于虚空,神气高度凝炼,结为一实弹之气形,吞吐往来,合于神意,故能“抓水成球”、“浮游外物”。甚难甚难!没有数十年的纯功断难成功!“混元外丹”又称之为“剑丸”,此时已臻于“剑客”之大乘境界。相传,达到此种境界的人,可以隔山取牛首,继而“百里不留行,千里弄丸红”,“剑*)”直冲云天。古人把此称为“飞虹剑法”。据《宋史·陈抟传》记载:“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陈斋中,人咸异之。”还记载了吕洞宾的话说:“世称吾能飞剑戮人,吾闻之笑曰:‘慈悲者佛也,仙犹佛尔!’安有取人命乎?”从这段正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吕洞宾会“飞剑术”,至少达到了“飞虹剑法”这个层次。 <SPAN><</SPAN>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br /> google_ad_client = "pub-5195587195407606"; <br /> google_alternate_ad_url = "http://www.cnkungfu.org/templates/google_adsense_script.htm"; <br /> google_ad_width = 728; <br /> google_ad_height = 90; <br /> google_ad_format = "728x90_as"; <br /> google_ad_type = "text_image"; <br /> google_ad_channel ="2549242806"; <br /> google_color_border = "ffffff"; <br /> google_color_bg = "ffffff"; <br /> google_color_link = "000000"; <br /> google_color_text = "000000"; <br /> google_color_url = "000000"; <br /> //--></SCRIPT> <SPAN><</SPAN>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script>

本阶段主要靠“混元密炼之法”来完成。
  (五)“混元功”武技最上乘境界修成的标准是出现“混元神剑”。相传达到此种境界的人已“身剑合一,心剑合一,神剑合一”。神游八极,不计岁月,千秋万岁乐无极。此时已步入“剑仙”之大乘境界。还珠楼主所著的《蜀山剑侠传》对此有一定的描写,但小说毕竟是文艺作品,不可尽信。丹经《大成捷要》中有对“剑仙”的描述,其“赠剑仙二首”如下:
  三清剑术妙通灵,剪怪诛妖没影形。
  白雪满天浮太白,青龙离地走空青。  飞腾万里穷东极,化作长虹下北溟。  出入纵横无阻碍,归来依旧守黄庭。  剑术如君妙入微,手操神技碧空飞。  春秋二*)兼生杀,龙虎两条并德威。
  斩尽魔光乐清静,醉来酒气立崔嵬。
  驱电主电无多日,天上虚皇诏汝归。  本阶段主要靠“混元六合神剑”来完成。需要指出的是,“混元六合神剑”不仅仅是能修出“剑仙”,还能达到比“剑仙”更高的层次,即“剑真”的层次。
  “剑客”、“剑仙”、“剑真”的功夫乃是“贤侠剑道”中超然之术。
  
  混元功的层次
  
  (一)聚气呈形
  通过“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的方法,将宇宙中的太和之气和混元气经过气化采集到自身,“聚气呈形”。“聚气呈形”是指在丹田和两手间有球形实物感,也有人把此称为“气丹”,把此“气丹”进行凝炼升华,即成“混元珠”或“混元流珠”。经曰,“一颗玄珠阴阳合,唯有混元结成难”,即指此。“混元珠”是“丹砂”之初形或曰“金丹”的基础。至此,在修真上完成了“培元筑基,修墙补屋”阶段。使五漏躯得以修补。  
  (二)修真气化
  在第一层次“聚气呈形”的基础上,坚持行功,丹田中的真气突然产生振动,沿人体经脉穴道而走,潜气而行,古人称之为“太乙循经”。日久积功,功夫产生突变,以到“气催形动”,进入“势必翻腾,内外竞发”阶段,演化出千姿百态有规律有典范的行功,古人喻之为“太乙蟾游阴阳显化行功”,简称“游桩、运桩”。“游桩”使人的灵性得以开发、升华,是丹道和武学的捷径。而世间所传的跟着师傅学练套路的方法,使人的灵性受到压抑和束缚,与“游桩”有着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游桩”是使人接近“神传”的修为。  游桩体现出内力运行的公转和自转,这种合于自身的气机运转,表现了武技内功上的精湛内容。随着日月的循天,“游桩”的运行也日新月异,演化出诸艺,开百家之行功。可演化出的拳术有:鹰形拳、龟形拳、猴形拳、狮形拳、虎形拳、蛇形拳、螳螂拳、马形拳、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掌、游龙掌、腾蛇掌、伽兰掌、云环掌、金龙掌、飞龙掌、金丝荷叶掌……可演化出的兵器有:太极尺、二仪环、日月流星胆、八宝龙纹槊、六甲浑天杖、龙虎紫符排、二仪金锋镗、双山振牙刺、太乙双轮锁合抵、鸡爪双镰、六甲虚弥枪、银丝珠叶勾陈枪、五行棍(五节棍)……还可演化出人体与宇宙相沟通的种种手印(诀)。如龙虎飞腾印、玄阳诀、雷火神针印、太乙混元诀、三才如意诀、乾元灵犀印、丹炉印、太乙金锋诀、大日如来金顶玄峰诀……
  这一阶段的行功需长年累月地修持,达到性命同证,内外如一。

待“混元气”能运化周身时,则身如铁石,力如虎牛,有万夫莫当之勇。  世上知其名者多,得其实者稀。非武当派宗传脉系的嫡传人,而不能知其内涵真密。比如前些年有的武术杂志上曾展开太极拳中应不应该有“抱球”这一动作之大讨论。最后以贵州省著名太极拳家×××的观点占上风,认为应该有“抱球”这一动作。其结论虽对,但其理由未能说出“抱球”之真谛。“抱球”这一动作实际上是祖师把“混元功”密隐在太极拳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太极五锤”,实际上是祖师把武当派拳法绝技——“八法神锤”隐在太极拳中;“揽雀尾”是祖师把武当派掌法绝技——“太乙门户掌”中之“孔雀三式”隐在太极拳中。正如密谱所云:
  玄都密授号元功,真如密律示此宗。
  混元宫中真太乙,摩天途上纯阳经。
  含珠不知光有色,举霞始见云烟蒸。
  刚化真乾冲至极,气运精微润鸿蒙。
  五行元气合脏腑,三昧真脉充神形。
  八门剑法击上下,九宫掌印会西东。
  神威力彻乾元顶,丁甲锋仞耀眼明。
  冲撞四极赛猊虎,刁拦一柱如蟒龙。
  武林古传此旧诀,藏在山中渡平生。
  长养真元收在腹,久守玄华合元通。
  参见大道存真密,惟将混元隐曾经。
  “混元功”为道家代表性功法,道家的哲理和修真理论在这套功法中得到充分体现,可谓理法圆融。武当派三丰祖师所提出的“内执丹道,外显金锋”,在“混元功”中也充分展现出来。


     “混元门”是在“太极门”之上的宗传,古有“太乙参仙、混元炼气、太极演象”之说。“混元功”内容丰富多彩,如隐在武林中的绝技混元无极掌、混元八掌、混元十三靠、混元罡气护体功、混元截脉指穴秘法、混元六合锋等。  (一)“混元功”武技小乘阶段修成的标准是丹田出现“混元珠”或是“混元流珠”,此时在武技上已获得至关重要的劲法——“混元整体力”或是“上乘劲法”——“混元爆炸力”。本阶段主要靠“混元球”来完成。  (二)混元功”武技中乘阶段修成的标准是体内产生“混元罡气”,并幅射到体外,体内外充满“混元罡气”。这种辐射是真实不虚的,并非似有似无。当他人走进你的功力范围内,或是50厘米或是100厘米,你身体马上就感觉到,并开始反击。包括从背后偷袭,即使是双眼被蒙上也是如此。本阶段主要靠“混元罡气护体功”来完成。同时,在这个层次上还有“混元神掌”(即“混元八掌”)、“混元无极掌”等,可打散软硬轻诸功。  (三)“混元功”武技大乘阶段修成的标准是出现“混元凌虚劲”,俗称“混元气墙”,丹家称之为“混元金圈”。大家都知道太极拳的最上乘功夫是“凌虚劲”,即可以隔空击敌。但太极拳之“凌虚劲”只可以隔空阻敌于一个方向,而“混元功”之“混元凌虚劲”可以同时四面八方隔空拒敌于一定范围内。使对方感觉是被一道“气墙”挡住,欲进而不能。本阶段主要靠“混元弥天大法”来完成。这个层次同时还有“混元无极劈空掌”等需要炼,可隔空打散软硬轻诸功。“混元无极劈空掌”修成后,体内已有“罡砂”,此时已敲开“剑客”之大门。他日如果有缘的话,笔者将在武当山上为同道们演示这一大乘绝技——“混元金圈”。  (四)“混元功”武技上乘阶段修成的标准是出现“混元外丹”。具有这种功夫的人,传统正宗武林界称之为“剑客”。此外丹,非是彼之“金石草木”之外丹,而是人体之“外丹”。“混元外丹”修成后,可隔空“抓水成球”。外行人看到的只是表象,不知个中玄妙之处。实际上,演示者在内“大丹”已成,吐气外注于虚空,神气高度凝炼,结为一实弹之气形,吞吐往来,合于神意,故能“抓水成球”、“浮游外物”。甚难甚难!没有数十年的纯功断难成功!“混元外丹”又称之为“剑丸”,此时已臻于“剑客”之大乘境界。相传,达到此种境界的人,可以隔山取牛首,继而“百里不留行,千里弄丸红”,“剑*)”直冲云天。古人把此称为“飞虹剑法”。据《宋史·陈抟传》记载:“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陈斋中,人咸异之。”还记载了吕洞宾的话说:“世称吾能飞剑戮人,吾闻之笑曰:‘慈悲者佛也,仙犹佛尔!’安有取人命乎?”从这段正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吕洞宾会“飞剑术”,至少达到了“飞虹剑法”这个层次。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  莫  莫 
  

相传表妹唐琬见此词而悲伤不已,和有一词曰: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栏 
难  难  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  瞒  瞒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龕二汉滩,其峡盖自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馀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崖所馀,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馀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 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西,即巫山者也。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巖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青倒影。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自建平至东界峡,盛弘之谓之空泠峡。峡甚高峻,即宜都、建平二郡界也。其间远望,势交岭表,有五六峰,参差互出。有奇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对。俗传两郡督邮争界於此。江水历峡,东迳宜昌县之插下。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虌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 
「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馀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北临大江,与夷陵相对。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巖既高,加以江湍纡洄,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 
」 

中国密宗的传承-惠果 

    惠果(公元七四六--八○五年),唐代长安人,俗姓马。世称青龙阿阇黎,密教付法第七祖。九岁时,随不空的弟子昙真研习诸经,后来受到不空赏识器重,成为其传法弟子。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惠果满二十岁,在慈恩寺受具足戒后,依止不空受金刚界密法,之后又从善无畏的弟子玄超受胎藏及苏悉地诸法,并融会二法,建?quot;金胎不二"的思想。又将此金、胎不二的理念传法给空海,再由空海带回到日本;另由新罗僧惠日、悟真等,传入新罗。

    建中元年(公元七八○年),诃陵国( Kalinga)的僧侣辨弘,原本发愿到南印度寻求大悲胎藏曼荼罗法,途中遇到一位奇人,问他要到那儿去,辨弘即为之表明心愿。奇人答道:"大悲胎藏曼荼罗法已被不空三藏请去,今在中国流传。其弟子惠果正在青龙寺传授此法。"说完之后,消失不见,辨弘即刻改变行程到中国,成为惠果的弟子。

    惠果常被请入宫中,为帝、后宫妃嫔、文武百官等修法,并继不空法席,为青龙 寺东塔院灌顶国师,故又称青龙和尚。历任代宗、德宗、顺宗三朝国师,倍受崇敬。其付法弟子遍及海内外,但是只有日本空海得到全部的密法传承。惠果成了中国密宗最后的祖师,同时也是日本真言宗的高祖。世寿六十,僧腊四十。碑文由空海奉敕撰写。 

中國歷代帝王年表
 


周朝帝王年表 <PRE> ┌──────┬───────┬───────┐
 │  帝  王  │即 位 元 年│退  位  末  年│
 ├──────┼───────┼───────┤
 │   武王   │  B.C.1134   │   B.C.1116   │
 ├──────┼───────┼───────┤
 │   成王     │   B.C.1115   │   B.C.1079   │
 ├──────┼───────┼───────┤
 │   康王     │   B.C.1078   │   B.C.1053   │
 ├──────┼───────┼───────┤
 │   昭王     │   B.C.1052   │   B.C.1002   │
 ├──────┼───────┼───────┤
 │   穆王     │   B.C.1001   │   B.C.947    │
 ├──────┼───────┼───────┤
 │   共王     │   B.C.946    │   B.C.935    │
 ├──────┼───────┼───────┤
 │   懿王     │   B.C.934    │   B.C.910    │
 ├──────┼───────┼───────┤
 │   孝王     │   B.C.909    │   B.C.895    │
 ├──────┼───────┼───────┤
 │   夷王     │   B.C.894    │   B.C.879    │
 ├──────┼───────┼───────┤
 │   厲王     │   B.C.878    │   B.C.828    │
 ├──────┼───────┼───────┤
 │   宣王     │   B.C.827    │   B.C.782    │
 ├──────┼───────┼───────┤
 │   幽王     │   B.C.781    │   B.C.771    │
 ├──────┼───────┼───────┤
 │   平王     │   B.C.770    │   B.C.720    │
 ├──────┼───────┼───────┤
 │   桓王     │   B.C.719    │   B.C.697    │
 ├──────┼───────┼───────┤
 │   莊王     │   B.C.696    │   B.C.682    │
 ├──────┼───────┼───────┤
 │   僖王     │   B.C.681    │   B.C.677    │
 ├──────┼───────┼───────┤
 │   惠王     │   B.C.676    │   B.C.652    │
 ├──────┼───────┼───────┤
 │   襄王     │   B.C.651    │   B.C.619    │
 ├──────┼───────┼───────┤
 │   頃王     │   B.C.618    │   B.C.613    │
 ├──────┼───────┼───────┤
 │   匡王     │   B.C.612    │   B.C.607    │
 ├──────┼───────┼───────┤
 │   定王     │   B.C.606    │   B.C.586    │
 ├──────┼───────┼───────┤
 │   簡王     │   B.C.585    │   B.C.572    │
 ├──────┼───────┼───────┤
 │   靈王     │   B.C.571    │   B.C.545    │
 ├──────┼───────┼───────┤
 │   景王     │   B.C.544    │   B.C.521    │
 ├──────┼───────┼───────┤
 │   悼王     │   B.C.520    │   B.C.520    │
 ├──────

《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典 
 
 问:据悉,作家王朔的新书《我的千岁寒》有很多内容取材于历史典故,其中一篇“用北京话解读《金刚经》”的文章最为引人关注。有消息说,王朔读《金刚经》时曾经读到崩溃。想知道,《金刚经》真的这么难懂吗?《金刚经》到底是怎样一部经典? (上海安远路 严真如) 

  王雷泉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答:《金刚经》是大乘佛教最主要的经典。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金刚经》全文没有出现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心理进行克服?《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1、全经纲领: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定位在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广大境界。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在帮助众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布施有三要件(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人为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冥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金刚经》说的是彻底解放心灵奴役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经文字艰涩、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以此观之,王朔“读到崩溃”,不足为怪。

(作者王雷泉 系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CC>

一、保养精、气、神

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精,泛指人体一切营养物质,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精主要由肾来管理,常常有“肾精”之称。“人始生,先成精”,精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生殖、衰老过程。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它既是物质的代称,也是功能的表现。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能周流不息,如环无端,人体则健康无病,故古人说:“气是溺年药”。现代实验研究亦表明,“气”可能是免疫力形成的物质基础。故气不可耗,不可滞,滞耗则多病。

神,是指人体的一系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心(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大脑)所主。心为人体的最高司令官,神则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则神气充足,神气充足则身强,神气涣散则身弱,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因此,清心寡欲以养神,人体就能保持健康、益寿延年。白居易诗云:“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到三十生白发。”这是神耗而早衰的真实写照。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宽广,是养神的首务。

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精、气、神虽各具其特性,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存则仅存,亡则俱亡。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明·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指出:“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则精气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储气,储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耳。”有医家认为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要养生保健长寿延年,必须“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所以要保养精、气、神三宝,关键在于修身养性,清心寡欲,则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妄游,情不安动,气不外耗。气功中的静养功法,就是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心身,是保养人体精、气、神一种较好的手段。它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静心宁神,摒除杂念,放松全身,达到万念皆空,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保护性抑制状态。久久行之,能收到保养精气神的功效。精足,气旺,神全,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老年人能鹤发童颜,延年益寿,青年人可长葆青春,推迟衰老。此见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均是调摄精气神的好方法。

二、生活要有规律

据《黄帝内经》记载,上古时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后世则不然,“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其原因在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修其天年,度万岁乃去”。后世的人则“以酒为乐,心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放半百而衰也”。也就是说,生活有规律性,人就会延年益寿;生活没有规律性,人就会早衰短寿。

首先是饮食要有规律,宜定时定量,不宜过饥过饱,不宜偏食。《灵枢·五味》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援食不足,不能满足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保障人体器官的能量供应,久之可致早衰。反之,“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过量,也是损害人体健康,导致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进食过多,超过了消化器官的承受能力,就会损伤脾胃,不能正常地腐熟运化水谷精微,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现代临床证实,饮食过饱,暴饮暴食,不仅影响消化器官的功能,还可使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突发心脑血管病。长期的不节制地饮食,尤其是中年以后不注意这一点,过剩的脂肪沉积形成
肥胖症、脂肪肝。血液流速减慢、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脑血管硬化,可使人提前衰老。所以有“饭吃七分饱,不用医生找”之说。

偏食也是致病之因,衰老之由。中医特别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杂粮,兼收并蓄,才能摄取多种营养物质,使人体的营养趋于平衡,也就是“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如果偏嗜,就会造成很多疾病。如《素问·五脏生成论》说:“多食减,则脉凝涩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技;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灵枢·五味》也说:“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悦心。”事实证明,食盐过多,大量的钠离子进入血液,细胞中的水就脱离细胞使其稀释,作为防护手段而增加血容量;随着摄入大量的水,使血液体积——血容量持续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心脏加大压力驱动大量血液,血管壁则由于扩张逐渐失去柔性,从而增加了血流阻力,血压升高。体内盐分过多还能抑制碘活动,碘失去活力就会破坏胺质,降低激素分泌,使皮肤变黑,或出现褐斑或雀斑,或皮肤干燥。所以每日进盐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高血压病人若每日摄盐量限制在0.5克以下,血压会逐渐下降。饮食五味为人体所必需,且又不能多食,所以《素同·生气通天论》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

怎样才算合理的饮食呢?《老老恒言》说得好:“勿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勿极渴而饮,饮不过多。但使瓜不空虚,则冲和之气沦读肌髓。……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如果做到这一点,饮食就恰到好处了。

其次是少饮酒。酒为五谷之津液,米曲之华英,能避风寒、宣血脉、消邪气、引药势。适量饮酒,可促进消化,补充人体热能和营养,预防心血管病,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有催眠作用。若醉饮过度,盆倾斗量,整日以酒为浆,则会毒气攻心,穿肠腐胁,神错志谬,目不识入。长期过量饮烈性酒,可引起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脂肪肝和肝硬变,暴饮烈性酒可诱发急性心肌梗塞而死亡。所以酒当少饮为佳。《本草纲目》指出:“酒少饮则和血行气,痛饮则伤神耗血。”

第三是节制性生活。性是人的本能,性生活是人体的一种生理需

金丹大道之法门(上)

□李兆生

  人为万物之灵,这个灵气就是真元之气。“金气”是真元之气阴阳交感时的“黄芽”。王重阳和丘处机祖师都说:“黄芽为丹始,黄芽不是丹”,黄芽是炼金丹刚开始时出现的金气。张介宾曾说,宇宙间凡气化之物,不得金气,难以坚强。金气“坚而不毁,历久不散”,这就是所谓“金丹大道”的立论基础。
  祖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云:“天有太过不及理,人有虚实寒热情”。宇宙当中的阴阳气化、阴阳变化产生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人的元气也象农作物生长那样,在春天萌发,夏天时在体内运转,秋天要收敛,冬天要贮藏起来。这就是“与四时合其序”。只有这样,人才能正确地适应于宇宙阴阳的变化。但是,宇宙的元气有时也会出现运转过劲或不及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天有太过不及理”。因为宇宙中存在着这种现象,相应地在与四时合其序的人身上,也就会出现“人有虚实寒热情”。人类的非意外死亡有两种,一种是元气耗尽而死亡,一种是因病而死亡。当人不能与宇宙中元气的运转合其序时,或人感应到宇宙中元气运转时出现的太过和不及时,就产生虚实寒热或各种症状的疾病。自然界中的风、寒、湿、燥、火、暑六因,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无时无刻地干扰着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及神志。这就是祖国医学揭示的人之所以生病的内因和外因,也就是周易中所讲的内外之象。刘伯温在《黄金策》中说:“内外竞发,势必翻腾”。传统的修真告诉人们,练功的人要掌握好自己的元气,要修炼“黄芽”。黄芽是人生命运转动力的萌芽,要抓住这个根本去练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传统功夫与现在流行功法之间有一段相当大的距离,但是一般人却不知道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其中的原因就是对传统练功的理论学习掌握不够。因此,我们要花大气力去学习掌握传统练功理论,这是传统修真对人们的要求。佛学把这个阶段称之为“先知后觉”,即先掌握好练功的道理,再去练功,这样才不会出现偏差,也是练功最快的途径。传统修真的目地不单纯是为了治病,最根本的是要调整人与宇宙的关系,使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都达到最佳的水准。这才是练功人所追求的境界。把练功的目标放的远一点,近期效果很快就会有的,若把目标放的很近,只去追求治病,反而不能很快达到目的。因此,古人说:“求乎法上,得乎其中”。所以,历年来我们只向社会介绍传统的修真,传统的丹道,目的就是让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能“与天地合其德”,因为天地能再造人生。
  “元明八式”做为修真的基础功,首先就是采天地的灵气聚集丹田,渐而结成形体。这是“与天地合其德”的第一步骤,是用采补天地之灵气的办法来调节身体内的亏损,来补充体内因为耗散而缺少的部分元气。
  元气聚集在丹田,形成球体,但这还不能解决修真的本质问题。要将真元之气在体内升华,结成内丹,以使元气永不遗失,就必须将采集到的丹田的真元之气固定住。这就是“真元固气法”——定元桩所要起的重要作用。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向人们交待清楚,什么是修真的正确观点,哪些是违背修真的不健全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只有这样才是修真这门学问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生命负责。现在一些流行于社会的气功功法,不讲怎样去巩固元气,也没有这方面的功法和步骤,更有甚者,提倡和鼓吹自发动功,其实自发动功所出现的种种表现和所谓功能,都是真气外游的现象。与之相反,传统的修真,要求人们将丹田内的元气聚敛成形,并将它固定住不至遗散。关亨九先生在《武当修真秘笈》中指出:“正宗演大道,旁门重小术”。《钟吕传道集》钟曰:“以旁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俗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练功要顺应自然,顺应大道,不要盲目去追求功能这些小术,追求小术不会山不能达到修真的真正目的。
  对于功能,要“慧而勿用”。为什么功能出现了不去用呢?庄子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木头点燃后散发出大量的光和热,但当光和热散掉之后,木头就变成了木炭,它永远也不可能再还原为木头了。追求小术就犹如燃烧木头一样。木头燃烧耗散掉的是光和热;不演大道,追求小术耗散掉的是自己的元气。耗散掉光和热的木头就变成了木炭;耗散掉元气的人不仅功能会消失,甚至还要危及生命,过早地夭折。因此传统修真特别强调“聚敛元气”和“慧而勿用”。可以肯定地讲,凡是修炼传统功夫的人,百分之百的邢具备了智慧,而这个智慧要超过社会一些流行功法中的特异功能千万倍。
  人在没有进入修真状态时,无动无静,没有起火,也没有热气。当人们进入修真状态时,身体当中出现了真气发动。在我们各个阶段的专修功中,各种功法都是为了能使身体中的真气得到震动,使身体状态由没有修真前的太虚呈象的寂静状态,进入到因真气发动而出现的震动状态。传统功夫称其为龙雷震动,龙雷火发。真气发动出现两种状态:一种由动与静组成,一种由内与外组成。“内外竞发,势必翻腾”。元气开始震动时,身体出现气感,古人称此阶段为“潜气内行”。真气潜伏在经髓,沿人体经络的轨迹运转,这种真气运转的轨迹,在修真中称为“脉道”,密宗称之为“脉轮”或“脉轮转化”。如果在练功中,体内的元气还没有达到潜气内行,就说明还没行进人炼气阶段。
  真气在体内流动产业太乙气化,“太乙气化冲壬督,三流合出阴桥库”。这就是说,只有经过太乙气化,才有希望在体内运转大、小周天,反之,没有经过太乙气化所出现的所谓的通周天,不过是瞎子摸象、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而已,与修真的丹道周天不可同日而语。
  真气在体内流动后就会出现阴阳交注。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交注就出现了内力运转。由于内力运转的推动,演化了“游桩”,进入太乙蟾游和混元内敛同时运转的阶段,这是在体内真气的内力达到一定饱和状态的升华阶段。真气升华后一种化为光,一种化为力,光和力在丹田凝聚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真正的“游桩”不是自发动功,它是行圣人之法,是修持自己而出现的布规律、有形象、有典范的动作,它是高雅的,它的造型和仪容也是很庄严的,是在肢体的游动中实现真气的循经导脉和混元内敛,与真气外游的自发动功有天壤之别。
  “蟾光久照西川地”,随着练功的深入,在静功中,真气转化为光,久而久之,就会有一轮明月在体内升起。传统修真要按修真图来修持,随着练功中体内元气的充盈,将元气聚成形,固定在体内,人就减少了疾病,进入健康状态。继续修炼,元气升华,转化为光。古人把这种光称之为“蟾光”、“丹光”、“生命之光”、“性光”、“慧光”、“化银之光”。其中“化银之光”是直接出自对这种光颜色的描述,是一种将白银熔化后的光汗,比日光灯要强千万倍。光出现后,要能将光也聚成形体,金龙功中的“丽龙含珠”就是将光聚成形体的专修功。同时,也可以参照《性命圭旨》中的“蟾光图”去修炼。
  “混元显示大道机”,自从真正的丹道面世以来,一些左道旁门,一些巫术和小术自然而然就没有保存价值了。混元之气是未来能出现金丹的原料,它可以再造精神,经过提炼升华,可步入人金丹大道。木头经过燃烧变成了木炭,但人的精气神经过高能的提炼,就像从金矿中提炼出金子一样,金子永远不会再还原成金矿石了。金丹人道揭示了将人的精、气、神在体内聚集成形,产生高能转化,与宇宙太空中的金气结合后,就能结成“历久不散、坚而不毁”的内丹,道家的“济世救苦,广渡有情”就是凭借这种“内丹”,和用各种各样中药秘方制成的“外丹”去实现的。
  真元之气中包含着阴和阳,可以变化出来“阴”,也可以变化出来“阳”。在传统修真中,无论是动功还是静功,都要把元气聚在丹田。聚敛元气有“五气归元法”、“混元内敛法”。“五气归元法”第—步是要把四肢和头部五个部位的元气都聚在丹田里,第二步要将人身五脏的脏源之气聚在丹田。在这个阶段中要能看到五脏的形象,能行到五种脏源之气的光。练“五气归元法”需要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环境,还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方可习练。“五气归元法”第一步的层次,练“金龙探爪”就可达到。第二步的层次现在先从理论上知道它,后面将教给大家“金气朝元”的功法。
  “混元内敛法”是丹道的高妙之处,是丹道密修的内容,自古以来只是在本门派自家锻炼,不向社会公开。自从混元内敛法——“太乙混元球”功向社会公开以来,人们的练功层次已经拉开了距离。向大家介绍上述内容,就是为了让大家对自已的修真、丹道进展到什么层次、在什么部位和阶段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稀里糊涂的去练功。每个练功的过程和阶段都要限期取证,达到一定的效应。
  混元球功谱里记载:“元阴元阳育此体,太乙显化产真形”。一个练功的人要想达到一定的层次,就必须先把丹田的元气聚敛起来。如果要检验气功师的水平,一个可靠而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它的混元球炼的圆不圆。若是混元球都炼不圆,他体内的气能圆吗?体内的气不圆,那么就可以肯定他体内的经穴脉道也没有打开。反过来说,若是混元球炼圆了,体内的经穴脉道也必然都打开了, “经络疏通,百病不生”。混元球是治疗疾病的捷径,而且不出偏差,一看就会,一学就能练起来,一比划就有气感。这么简单就能练成混元内敛大法吗?回答是肯定的。真正的功夫并不复杂,也不神秘。 “大道至简至易”,能至简至易,才能出现至柔至刚,刚柔相济。
  练功中出现光,要将光在丹田里聚成形体,这样才能进人金丹的炼丹阶段,才能从元气里炼出“黄芽”。“黄芽不是丹,黄芽是丹始”。这就是金丹大道几个完整的基础阶段。
  在混元球向社会公开以前,我们曾向大家传授了“人字桩”的功法。具体的方法是:将两手合扣丹田 (男左手在里,女右手在里),观想丹田内有一面折射的镜子,将太阳的光从天目经颅腔到胸腔,最后落入丹田。丹田内有一面折射的镜子,镜子中的太阳与天空中的太阳遥遥相对,往返呼应。传统的修真是将修真的种子撇下去,使大家扎扎实实练功夫,使每个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这种提高和出现的功能是历久不散,坚而不毁的。因为传统的丹道是实实在在的科学。古人在治学方面是非常严谨的。在修真方面,今人不如古人。在修真领域中,不下苦功夫是难得成就的。在宇宙自然界中,没有一种功夫不经过苦练,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当然,随着大家的刻苦练功,扎扎实实地将基础功练好,进入提高阶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逍遥功”的修持,那确实是摇摇摆摆、轻轻松松的像遛大街一样就把功夫炼了,但那是在各阶段牢固的基础功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的修持。
  吕洞宾和他的老师汉钟离合著的《灵宝毕法》,向后人介绍了吉祥瑞气即瑞霭祥烟的生成和作用。书中说,天上有吉祥瑞气历久不散,沉入地下形成金和玉,之所以成为金或玉,是由于吉祥瑞气有阴阳之分的缘故。金有青金、红金、赤金、白金、黄金五种,玉有寒玉、暖玉两种。寒玉带在身上有清凉的感觉,暖玉带在身上有温暖的感觉。之所以有暖玉、寒玉,是因为玉接受了吉祥瑞气的阴阳变化的原因。书中还说,吉祥瑞气又叫做瑞霭祥烟,在太空中回转。当草木得到它的熏陶后转化为灵芝;鸟兽得之成奇异;人类得之成为英杰。

去病歌


欲修真,先去病,浑身无病方延命;


若还有病不肯除,犹如瞎子跳坑井。



有恩爱,有俗缘,身不由主被绊牵;


一刀两断无挂碍,方能脱洒登法船。



高傲心,最害事,有己无人自夸自;


纵有明人在眼前,怎肯与尔露一字。



性儿燥,气不平,磕着撞着起无明;


大火烧身难禁止,七窍冒烟耗元精。



嫉妒心,伤天理,见人好事即不喜;


面是心非藏阴毒,终亦必亡而已矣。



既吝啬,又贪图,枉与钱财作仆奴;


堆金积玉如山岳,买的阎君不唤乎?



嗔恨心,至毒恶,记人小怨如结索;


累年积月不能忘,怎得超俗扭斗杓。



喜奉承,恶直言,金石良药反成冤;


不知改过与迁善,随心任性怎出樊。



爱安闲,怕辛苦,懒惰怠懈莫修补;


只说惜气养精神,那晓勤劳还太古。



图饱暖,怕饥寒,为衣为食打算盘;


养其小体失大体,一世不能出泥滩。



说是非,论长短,聪明外用将人管;


招灾取祸惹嫌疑,何如返照自过款。



恃才智,不低头,妄猜私议乱搜求;


怎晓虚心能受益,自满终久取愆尤。



不老实,多诡诈,一言一语皆虚假;


暗藏盗心不虔诚,谁肯洩露真造化。



不修行,不积功,妄想平地上天宫;


自古多少成真客,那个不是大德翁。



念不坚,志不久,半途而废独出丑;


终以全始方到佳,有始无终怎得手。



不能弱,只好强,专在人前现才长;


孰知大巧若大拙,无咎无誉是良方。



觅缘法,受供养,挪账累债不自想;


无功享禄如何消,来生决入业障网。



看经书,不细心,隔靴瘙痒外皮寻;


深入理窟方有造,淘去石沙始见金。



怕穷理,想口诀,片言只语要通彻;


邪正罔分听梆声,无怪身上胡扭捏。



才入道,称修行,学些功夫哄愚盲;


不知误人还误己,昏昏到老无一成。



不本分,形迹怪,装模作样人前卖;


如此举止望修仙,怎能近的真法界。



既学道,不遵师,阳奉阴违欲何之;


一句重话不能受,日久反出毁谤词。



贪美味,喜糟酒,借言酒肉穿肠走;


耗散精气昧本心,暗里丧了滋生母。



夜安卧,昼闲游,只图自在度春秋;


性命大事如儿戏,年满月尽何处投。



以上病,尽苦恼,必须条条一齐扫;


若有一条未除根,隔纸乾坤难寻讨。



劝志士,再三思,大道岂是等闲知;


若非脱俗男儿汉,如何见的未生时。



真学人,必诚敬,内外无辜乾乾净;


朝斯夕斯念头牢,脚踏实地步步正。



仙真眼,最高明,学人好歹认的清;


果是道门超群格,方指火候并工程。



先学人,再问道,学成学人可深造;


莫愁天机难得知,苦尽自有人来告。



人来告,病始无,才是真正大丈夫;


谨遵师诀勇猛进,终久得个太极图。



 

 


       当年,杨禄禅在京城名声很大,经常有武侠前来拜访。一天,杨禄禅正在静坐,忽然来了一个和尚。杨禄禅亲自到门口去迎接。只见和尚六尺多高,魁梧壮实。和尚向杨禄禅拱手并表示敬意。杨禄禅也很谦逊地表示答意,请和尚客厅相叙。



       突然,和尚出拳向杨禄禅当胸打来。杨略一含胸,用右掌抵挡和尚的来拳。只见那和尚像闪电一样跌出,一直跌到屏风后面,好像是被重拳所击。过了好一会,和尚才缓过气来,向杨师称谢,说:“和尚卤莽,请原谅。”



       杨禄禅请他坐下,攀谈之后方知和尚名叫清德,是少林武僧。



       和尚提出许多问题,问: “刚才,我乘您不备突然袭击,怎么不能得逞?”

杨禄禅说:“刻刻留心也。”

又问:“您出手怎么这样快?”

“发劲如放箭也。”



和尚说:“我云游好几个省,从来没有遇到像师傅您这样武艺高超的。” 和尚又向杨禄禅请教太极轻灵的奥妙。



       杨禄禅没有回答。此时只见一只燕子飞进帘内,低低地绕近身边。杨起手一抄,向和尚说:“这只鸟经过训练,驯服于人,可以跟它玩玩。”说完,右手托着燕子,用左手抚摸它,然后让燕子飞走。燕子振翅欲飞,杨禄禅的手掌稍稍地忽隐忽现,燕子不能飞去。这是因为无论何种雀鸟,一定要先用脚蹬劲,才能起飞。燕子的脚没有着力的地方,只能扑伏扑伏。杨禄禅又抚摸小鸟,再让它飞去,鸟仍是不得飞走。如此反复三四次。和尚非常惊讶,“这是什么神术呀?”



       杨禄禅笑着说:“哪里谈得上神术。太极行功稍为长久一点,达到通体轻灵,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落,就能像这样子了。”和尚信服得五体投地,留下来谈了三天方才离去。


(本贴转自太极拳论坛)

吴式太极拳与健康长寿

作者-上海市鉴泉太极拳社社长 马海龙

  我国目前己经进人长寿国家的行列。上了年纪的人多了,如何才能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健身运动”。

  先父母马岳梁和吴英华都是长寿者。这与他们长期从事吴氏太极拳有很重要的关系。我的父母都是满族人,他们两位都是吴式太极拳的一代名师。为了表彰他们一生为发展吴式太极拳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92年上海市政府聘请他们二位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同年,中国武术协会授予他们为“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1995年中国武术协会授予马岳梁“中华武林百杰”的荣誉称号。

  我父亲生于1901年,生前享年97岁;母亲生于1907年,享年90岁。他们二位都可算是长寿者。这与他们长年锻炼吴氏太极拳密切相关。我父亲曾获“全国十大健康老人”称号。

  吴式太极拳从我的曾外祖父算起,至今已历六代。我的曾外祖父全佑公受教于太极拳一代名师杨露禅,继承了拳架紧凑,松静自然的风格,保持轻灵贯串、刚柔相济的趟路。以柔化见长,创建了吴式太极拳。迄今已有150余年历史。

  我的外祖父吴鉴泉继承了家学,并进一步提炼升华,形成了舒展大方、柔和规矩、轻灵圆活的套路。外祖父为人宽厚、善良,乐善好施。经他提携的亲友很多,有的以后都成了名师。可见他老人家治学之严谨。

  吴式太极拳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就传向海外,在东南亚一带风行一时。七十年代以后又传至欧美。现在北美、南美、欧洲都十分流行吴式太极拳。一种学术能流传于久远而不替,且世代发扬光大,定有其必然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练吴式太极拳的人健康长寿的特别多。研究其道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练太极拳讲究中枢神经的锻炼。吴式太极拳讲究中正安舒,就是说在锻炼时,必须注意“顶头悬”。使自己的脊柱形成一个相对垂直的形状。我们知道,中枢神经的沿伸,是通过脊柱传向全身。这样才能使中枢神经保持一个高度的兴奋状态,由于练太极拳强调“静”,也就是要求神经高度集中,不受外界物质的干扰,这是非常困难的。一般很难做到这一点。否则,效果就不会太好。

  由于中枢神经高度兴奋,能便全身各种生理活动也随之兴奋,如呼吸的交流、血液循环的加速,能使各种脏器的活动增强,而得到充分地发挥其生理功能。

  举例来说,人体的呼吸是从空气中吸取氧气。氧气在练内与血液中红细胞所携带的 "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再随血流传递到全身各个组织。我们都知道人练各种器官活动,都需要氧的参与。这些代谢活动都是在组织细胞中进行的,它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称为生物氧化。同时表现为细胞中氧的吸人及二氧化碳的呼出。故又称为细胞呼吸。包括氧在细胞内利用的方式,产生二氧化碳的方式,以及物质氧化时释出的能量如何生成三磷酸腺苷 (ATP)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

  目前世界十分流行的“有氧运动”,认为是对健康最为有利的。实际上练太极拳就是最好的有氧运动。因为,练太极拳是在接近人体生理条件下进行的运动。它远比慢跑等运动有利于人体健康。

  练太极拳最讲究的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够最大程度的吸人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从而使生物氧化能够在最为有利的条件下进行。

  我们以葡萄糖代谢为例,说明以上所说的。机体的运动是需要能量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就是葡萄糖。葡萄糖的代谢,主要有三种。

  1、糖酵解:指葡萄糖的无氧氧化。即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使内组织中的葡萄糖分解为乳酸的过程。

  糖酵解是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的。主要是在激烈运动中急需能量的条件下进行的。最终产物是乳酸。它所释放的能量较少,每分子葡萄糖经酵解仅净得2分子的ATP。但它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可以保证机体在缺氧条件下进行能量补充。如短跑等激烈运动中,肌肉强烈收缩,急需大量能量,并消耗大量氧以加强糖的有氧化,由于机体满足不了肌肉对氧的需要,而处于缺氧状态,故只能依靠加强糖酵解,以提供能量。因而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对机体是十分有害的。严重的可产生代谢性酸中毒。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肝脏处理多余的乳酸,以保证机体的正常代谢。

  2、糖的有氧氧化(也称为“三羧酸循环”)

  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氧化的过程。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能获得大量能量 (ATP)。它的重要作用有:

  1)供给能量:除氧化供能外,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以ATP形式储存起来,供生理生化活动需要;

  2)使二酚辅酶分子中的二酚基彻底氧化;

  (3)为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联系枢纽。

  练习太极拳的优点能使人体基本处于最佳生理条件下进行运动。促使新陈代谢保持在一定的高水平的状态下,又使机体充分调动其各种功能的活跃程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练习太极拳的最大好处。

  因为练太极拳有上述明显的优越性,因此在养生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特长:

  1、以体育锻炼的形式,促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吸收养料和排泄废料;

  2、使心、肺、肝、肾等脏器,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锻炼,保持其功能活跃,促使达到健康保健作用;

  3、抗衰老:由于练太极拳能促使机体新陈代谢活跃,因此,可以减低衰老过程。在自然界中,自由基很少产生,因为自然存在的物质中,原子上的电子是以化学键的方式成对配制的,每一个电子都有磁自旋运动。它与其配对的另一个电的磁自旋运动力量相等,方向相向。这一点十分符合中国古代太极学说的,即是 “太极运动”。

  目前在科学界认为“自由基”的产生是导致人类衰老及一些疾病,如肿瘤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即是,自由基+类脂质过氧化+脂褐素蓄积十细胞衰老 (死亡)。

  人类体内有一些抗氧化剂,可清除体内自由基。由于在衰老过程中含量下降,导致清除能力降低等原因,同时细胞的衰老也影响代谢的减退,均是导致衰老因素的产生。

  练太极拳在最大程度上能使机体的新陈代谢保持旺盛水平,从而使机体能保持一个十分稳定的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永葆青春”。

  运动是重要的。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
<DIV class=Content id=Reply10>

武当功夫混元弥天功


混元功简介
  
  武当混元功又称“武当混元弥天大法”,“武当弥天大法混元神功”。因它在初级阶段以双手抱球而进行锻炼,故又称之为“太乙混元球”,简称“混元球”。“混元神功”传自武当太乙铁松别派,为武当宗传脉系——武当真宗丹派(脉)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武当太乙神功打手歌》记载的那样:
  混元球,子午诀,蟾月图,扑云掌,太岁武星图,老子犀牛柱,明有铁松祖,寒山内功良,从此武当分别派,大千三界把名扬。(见1994年第10期《武当》“太乙神功打手歌笺注”一文,作者刘飞虹)。  


       “混元”语出道家,“混元功”托名为武当派远祖真武大帝所创。相传真武大帝在圣境剖腹炼功,始炼成“混元神剑”,振动大千世界,开创出此一脉绝学。
  
  混元功揭秘
  
  武术家认为炼成“混元气”,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中医家认为,炼成“混元气”可以百病不生,延年益寿;歌唱家(包括说书的和唱戏的)认为,炼成“混元气”歌声洪亮而不知疲倦;杂技中的“口吐火龙”和“口吐飞针”等都需有“混元气”作为基础。
  从丹道家的角度看,“混元气”有更深的内涵。“太乙”者,阴阳之流变也,即宇宙中各种变化规律;“混元”是阴阳各异的二仪化合还原于“太虚”阶段;“球”则是聚散有形的颗粒。它所要探索和研究的属于“人体科学、生命科学、人天科学”中的高深课题——生命的本质以及人和宇宙的关系。当然,延年益寿、防身自卫、开发功能等作用自在其中,这只是“混元气”之小乘境界,初乘目的。  


       现在民间流传的“飞胆、玄石、飞蝗”等,武林中的“钢手飞砂、剑丸、弄丸术、石球”等,皆源出“混元球”。


(本文转自:中国功夫网)

</DIV>

李兆生解析武当三昧真参法


      再说一段往事,周潜川先生说了:“正宗的东西泛化于俗以后,有的很有意义,有的便于在社会上推广,比如刘贵珍先生说松静气功非常好,说练功的时候念松、松、松。”但是周先生又说了“如果刘贵珍的第三个‘松’字念成‘送’,就会收回丹田,要不然的话;这‘松’还是脉迷前踪,这气还在鼻梁上转悠,如果说念成‘松、松、送’气马上送下来了。”所以肯定地说,周先生在称赞刘贵珍这种创新的同时提个建议,把“松”改成“送”就更好了。由此可见,传统的东西不可更改,改过之后就犯糊涂,把气就打乱了。
  所以真正的这些脉学,儒家的东西,人们揭示得很少。当前就是道家的功,佛家的功,没听说儒家还有功,光说是功有“儒释道医武”。武”不存在,武是动功,是以武演道,而且佛家、道家、儒家都演武。陆游“十年学剑有成绩,腾身一跃三千尺”,陆游是一个儒子,但他都学武,所以武单独列出来说不存在。王羲之乃武夫习文,可见文武同宗,文人习武和武夫习文,这先例几千年前就有了,今天大家还没有跟上,也告诉大家文武同时齐进,才能飞跃。医,我们现在学医,上医学院,过去的医是怎么学的?张仲景创造“伤寒论”的时候,他是个太守。他读的书太多了,他觉得有这样的基础,他应该论一论了,他才创造了“伤寒论”。
  张三丰的龙行大草,张三丰写字,他发现了字的脉络和人的脉络同宇宙一样都是一个天垂之象。所以要求大家练功之余去写字,让自己接近天垂之象,人天合一。并不是今天的社会上的所谓练气功的,学学写字,故作斯文,练书法的,也练练功,也长寿长寿,于是气功与书法结合起来了,好多气功书法就出来了。古人的本意并非这样。张三丰是继承了葛洪、抱朴子的学说:“内以养真;外以却恶”,内以养真,养自己的精神,外以却恶,使自己元气饱满,能使宇宙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和自己的七情六欲不干扰自身的修为。张三丰把它发展了,指出来“内执丹道,外显金锋”,说在内炼的是丹道,在外是外显金锋,拿出来是一把宝剑。其实呢,它的套路实际上是将元气纳入了犹如太阳和月亮在宇宙中循环产生的那种轨迹之中,元气在体内产生的循经现象,正合人体中的脉络。起于子而终于亥,起于子时一阳初生,终于亥则三阴俱足,这种阴阳的完整性,只有在人体内的元气沿着经脉产生循环时才能实现。这种循经每一个阶段叫做分经流注,分经流注就是单走哪一经,那么完整的就是“太乙循经”。“太”,古人在创造此字的时候,本来就已经有了大,觉得大还不够大,比大还大的这个字念太,这个区别就是在大的下面点了一点,说太大了。“乙”是什么呢?乙就是太极图中间的这条分界线,阴阳的分界线,乙者阴阳之流变也。宇宙中最大的阴阳的这种关系,和最精微的微观的这种关系叫做“太乙”。在唐代的诗歌中已经提出来“太乙为表帝”,意思是说太乙指的是宇宙当中生命震动的时候的卦象为东方震为雷。那么这种太乙循经是人体元气沿着这些轨迹产生的公转和自转的完整体,公转也好,自转也好,体内产生太乙循经。如果练功没有循经现象,那不是内功。张三丰把“文字、丹道、武功”化合一体。这么说起来,我们再看三教的文化。医武我们都把它们浓缩归纳到儒释道里边去了。儒是指文化而言,释是佛教。在佛教没有传人中国之前,中国已经有了东方特有的文化,这样的话,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中国文化的根底在于道教”。道是老子阐述的一阴一阳这种道,这种阴阳的统一体就是太极学说。我们练功讲太极,文字里边有太极,阴阳的对仗就是产生出中国特殊的文体——“楹联”的根源。所以真正的传统的功夫里边有很多内容是以楹联的特殊文体组成的。修真图是一张大图,这九个是分解图,其中文字是修真图的补充。这样,是不是已经给大家一个清楚的概念。以音弘法、以文观意、以形鉴真对我们练功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就是通过练功,通过功谱的阅读使自己与古人化合。


(本文转自:中国功夫网)

金刚经感悟 (和尚坡主)

引言

在卷帙浩繁的般若类佛经中,《金刚经》可以说是最精彩、完美的一部,它详细地阐述了佛学的核心思想,但正因为其境界之博大高远,使许多读者和修持者均感到甚难解其意。为此,笔者特总结出自己经过多年修持证悟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就教于方家,并期望能有抛砖引玉之效。

本经洋洋洒洒五千多言,归纳起来其实只有一个宗旨:灭相<众生所感受认识到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即让读者和修持者认同自己所感受到之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甚至包括自身存在及佛经等都是虚幻不实的,如同水中月、镜中花。这个观点对初学者来说的确是太难以接受,但如果我们能够认识清楚佛和我们所处的不同境界与立场,就不太难理解它了。

举例来说,人的个体之精神就象是一滴滴露珠,在往往不到100年<相对于宇宙或地球的时间单位来说其实也只是一瞬间> 的时间内必定会被蒸发掉,那时就肉体回归尘土,精神则“魂飞魄散”或被挪作他用。而当这露珠还侥幸存在时,他定会理所当然地坚信自己感官所感受到的一切信息都是确凿无误的,其前提是——没有什么比“我自己活着”这件事更真实可信的了。(记得有一次因为给亡人送行,笔者曾经在火葬场的骨灰存放室里仔细地浏览过那些骨灰主人的生动照片,想到拍照时那些人也曾同我一样认为自己正真实可靠地活着,而不知死神正耐心地随时随地紧跟于身后,脑海里忽然回荡起鲍勃迪伦悲怆的歌声:“人类要存在多少年,才能认识到死掉的人已经太多”,不由得心里十分感伤和震动。)而宇宙好比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是一个有智慧的最大整体,它是万物的来源、也即是万物本身,是一个无限的存在,佛家常比之作虚空,道家则称之为“道”,修持佛道的过程就是将这滴露水凝聚起来、再融入这大海之中的操作,即“通过特殊的途径,回归入宇宙母亲之怀抱”,当你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时,海便是你,你便是海,你也就成了佛<道家叫得道或天人合一>。由此可以说明,佛的立场,是等同于宇宙,即以整个时空作为参照的。有道是“理解就是相同或相近水平者之间的沟通”,佛在人间说法时,好比是大学教授到幼儿园去讲课,对于极听话的小孩尚感表达困难,更何况对那些自以为聪明得紧的顽童。

再举一个也许不一定很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佛所在的好比是一种鹰的视野<请注意这种视野是无限大的>,而常人只是一群连视觉都不具备的蚯蚓,佛所传的法是“由盲虫变成鹰修持法”。为了给蚯蚓传这种法,佛不得不借助于蚯蚓式的身体和触觉语言,其表达的难度可想而知。比如即使是对鹰而言很简单的概念如“红色”,在蚯蚓无视觉的世界中都是不存在、也无法证明其存在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请注意无视觉的动物并非生活在黑暗中,黑暗是能感觉到光的动物在光被剥夺后的“特殊视觉”,而对根本没有眼睛的动物而言,五彩斑斓的光明世界和与其对应的黑暗世界都是-----不存在)。聪明的蚯蚓也会用它们的躯体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去最大限度地探索世界(注意这种方法与人类的科学方法相似),得到一些诸如“1+1=2”、“两点距离以直线为最近”之类的科学知识并以此骄傲自满,认为自己能无限地了解世界,尤如那井底之蛙,不会相信有一个认识上无法超越的的界限存在<聪明反被聪明误>。想想看要用触觉语言去给没有视觉的动物表达清楚“红色”有多困难!更不要说整个鹰视野内的事物,这真是太难为佛祖了。佛采取的方法是劝告弟子不要偏执于语言文字,你只要按这些修持法去修持,当有一天修得有所成就,比如说修出一对眼睛时,就自然“证悟”到什么是红色及别的种种色了,而那时你也无法给别的蚯蚓说明你的感受,即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它以此类推。故佛家是只讲证悟,不讲研究的,因为即使有文字以代代相承,作为蚯蚓又如何能研究得出光学来!修行蚯蚓必须放下的第一个妄念是:我以蚯蚓的身体认识到了全世界。要修行,第一要牢记:凭蚯蚓感官<在人是六根>所得到的绝不是世界真相,而不过是假相,知道这一点,便可以说是做好修行的思想准备了,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一句好比是说:你们所感知到的,都是假相,认识到这一点的话,就说明你已经开始领悟我的意思、开始走入我的世界了。由以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灭相之必要和重要,同时也可认识到作为灭相之经的《金刚经》之重要地位。

大德们注解诠释本经的书已是多得不可胜数,在唐代就有800家注解的说法,真是精彩纷呈。而笔者所写下来的,只是在修持过程中所盟生出的一些杂乱感想,希望它们能对读者所助益,不当之处,尚望方家不吝指正。

必须补充说明的是,由于以上所讲的原因,故《金刚经》原文是初接触者较难一下读懂的,我所用的办法是旁敲侧击地以一些变通的方式把其含意大致说清楚,这样便暂时将对现代人而言比较头痛的文言文绕过去了。理解其本意后,也便于朋友们参考其它直译注解的书来学习原文。所以诸君在读不懂原文时,大可不必沮丧,要知道就是在中文系的教授里,绝大多数人也根本读不懂它呢!“学冠中西”的钱钟书老先生云:除了佛经和道教的书,我什么中国书都看过,信乎可怜!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天山来客 » 文章发表人是 天山来客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