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文章发表人是: 36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36 » 文章发表人是 36
发表人 内容
说一下我个人学习36式的经历,各位学友可以参考参考,不当的地方,属于我个人的经历,请大家指正。
我学习36式算起来一共用了4年的时间,先是参加李老师的学习班学了一九,回家练了半年;然后再参加李老师的班,学了二九,回家又练半年;接下来去中心学了三九和四九,回家练习后又到中心在学习,校正动作,大概又过去了两年的时间。
记忆中很深刻的是梁老师教我四九“玉环双封大捋”一式,我练的时候总感到很别扭,问梁老师怎么练,梁老师比划动作,告诉我要点,但是我总感到练不出来,最后梁老师告诉我就这样练有个大概的架子就行,当时很是不明白,丹经武学动作要精准,这个大概到底怎么精准呢?
一直到前些时日,看统真大典,又看到这一式,仔细一看,这个怎么和我理解的反过来呢?这一式的气血循缠怎么会是这样呢?这个不可能的。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琢磨后,在玉环桩中的一式中找到灵机,原来大概如此,于是理解了当时梁老师教我的时候的无奈,不是不教,是实在以我当时的基础只能教到那个地步。
36式先天太极拳,核心就在先天二字上,我个人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这一段讲的就是发心求道,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修真这门学问是必须要求师访道才可以的。故宗风有训“师法祖三尊圣念刻刻在心”,此中之意,还需日日领悟,才能于功夫微妙处与神相通,与师相通,得真知一二也。
饶舌一句“皆以平常心相对”,平常二字我个人觉得大有滋味。
夫玉环者本先天无为之道,虽然大道无痕,毕竟后天循轨有迹。玉环桩八式动作名称乃直揭真谛,以内景名称而现真面,故此,当于八势细参详。
动功武法参修次第,内以一气通循,实则无心而真心,这样慢慢修习,方入炼形之正宗也。
以手掌而论,先求开展,五指能够伸直,气脉方可通透;五指系连脏腑,脏腑充实则手中放始有物,以此为论,循徹周身,总以阴阳平和为要,习之久,方悟掌中略许有乾坤;掌心劳宫为气机吞吐之地,修真之要也,岂可不深研,语云“一寸八分”为度,功夫至此,当有专修之境,或以法缘,或以慧悟,功夫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修行途中,又有种种分歧,层层障碍,还望同道诸君多参师传为要。
玉虚呈华,大道真境,若无天真之境,岂有吞吐之机?
一直很欣赏瑞靄芝華学友的认真求学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听闻今年十一班上会对玉环桩八式动作名称作详细的讲解,非常期待啊!
3、背后的背后是什么?

这个我也不知道。
2、一滴水如何才能不干涸?

道理大家都知道,放入大海中就不会干涸。
以丹经武学来说,李老师曾经说过“近道远俗”,一天24小时,单以时间而论,有多少时间用在修为上,多少时间用在俗事上,自己心中应该有杆称。纵是一年、两年无大的收获,坚持下去,必有所感,必有所获。

若有条件,可以多去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参学,修为中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和丹经武学的师友多多参学,在日复一日的精进中明白自己的理想,圆自己的梦。

真修为者当发菩提心,一人之心纵然再大也是有限,还是当与众生之心合一,把自己的心融入众生的大海心中。

案例:大概十年前我有一学友,修习丹经武学还很精进,记得他少林玉环桩都能练两个小时。但是这些年来,到处跑,一方面确实是家中俗事缠身,另一方面今天修这个佛,明天炼那个道,什么书都看,什么法门都去修,北京培训中心也很少见到他的身影,到现在仍然很迷茫。
1、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发心修为初步有内外功行,以此广积功德,长养慧命。即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这样的锻炼中,为自己心性的觉悟打下种种基础。所谓恶者,大抵是酒色财气,杀盗淫妄酒之类。

继之而行,略有所得,一切所得悉皆归于心地,不论千功万行,若能明心即是善,若离自性即是恶。

佛家语“众善奉行,诸恶莫做,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概一念迷即是恶,一念清净即是善。若能有所悟,还当以精进为念,广修诸种功德。若是心生懈怠,纵有所悟,旋得旋失。

案例:先贤语“少生是非,多做善事”。
恩同 wrote:按易经的说法:命运是注定的,注定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而可以改变的命运也是注定的。

说的有点意思,就是有点饶。
千年百年一梦醒,水月光中忘此身。
还望行者多努力,秋月朦胧即前程。
善!
我有三问:
1、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2、一滴水如何才能不干涸?
3、背后的背后是什么?
请教!
这些问题我也不太能说得清,还请知道的学友加以解答。
请参看《太乙金编》
智慧就是精气神圆满的集中体现。通过丹经武学的修习,一气冲腾而开性宫,就能得到究竟的智慧。
譬如小孩,你看他生下来后不用教天然就知道很多东西,这个就是智慧。再看许多成年人,他除了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东西,其他什么也不知道。
想本来是没有错的,但是要看看脑袋里面是什么,如果真能达到天人合一,就象苏子在《赤壁赋》中说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又何所谓想不想。就怕好多的人(也包括我),眼睛里面只看到自己,左半边脑袋就是水,右半边脑袋就是面粉,不想还好,一想就全是浆糊了,所以还是不想的好。
没有想法也不是就有了智慧,功深磨久可成真,才有真正的智慧。
引用一个大修行人的话“因为大家不信了”。
先天真慧,即是先天,人人都有,何须显发?
记得以前看丹经道书,强调性命双修,修性筑基有炼己一说,如动中取静种种心法,而丹经武学与此不同,故论之丹经武学的智慧开发:
一、修习时老师如在眼前,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智慧。
二、文武之法所蕴涵的智慧,法具有灵性的生命,智慧海中而生法。
三、自身本具的智慧,身中处处有皆气,养气存真是谓神,这是人人本具的智慧。
希望可以与大家有所相应,是为论。
其实就是文熙师兄文章里面写的“让自己烦恼的事情不做,让别人烦恼的事情更不做”。
1、赵公明还没有斩除三尸,心中还有尘念,离大罗金仙只是一步之遥,武功神通很厉害,所以仗着自己有能耐,就胡作非为。清淡家风的道理他是明白的,但是随着他在修为路上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他骄傲了,这句话更多的变成了教训别人的教条,认为自己可以不遵守,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很多。2、李老师《师真篇》中说“余之见闻,为徒者初学以诚心求教,略得真知一二,流于世俗,自觉超人所长,反观师亦觉师为平常”,这就说明了赵公明不遵师命的原因。修为的人都知道师命不可违,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能够谦虚谨慎,可是渐渐的傲慢心、贪功心就升起来了,总是觉得自己的本事大,自己能够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早把师父的话抛到十万八千里远了。3、修为是一条艰难的路,在修为的路上有着种种的魔乱在等着自己,只要心中还不清净,就总是受到这些东西的困扰。最后姜子牙封神的时候说“尔赵公明昔修大道,已证三乘根行;深入仙乡”,但是“生未能入大罗之境”,生起傲慢心这就说明了他为什么还没有修成大罗金仙的原因。4、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总是想着自己再撑一关就罢手,却不知现在罢不了手,将来也很难罢手,终于等到把三个妹妹都扯下水,后悔也已经晚了。真心修为当一剑斩断尘念,从当下入手,否则永无清净之日。5、这些人有修为、有主见,可惜的是生起的不是修为上清净的主见,都是世俗中的人情主见,关老说“大道非常伦,常伦束大道”,如果去世俗生活中找理由,找借口,这样的主见总是又多又充足的。我在生活中也接触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雄辩滔滔和雄心大志总是能撩拨得人心头火热,但是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就会发现这种热是一种虚热,在冠冕堂皇的借口背后隐藏的不过是“名利”而已。我们做事的原则是什么?两个字说就是清净,让自己清净,如果有能力帮助别人的话,让别人也清净。
可以再简单点。
【按:赵公明的故事引自《封神演义》第四十七、四十八回。《封神演义》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封神,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赵公明昔修大道,已证三乘根行;深入仙乡,无奈心头火热。德业迥超清净,其如妄境牵缠。一堕恶趣,返真无路。生未能入大罗之境,死当受金诰之封。特敕封尔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率领部下四位正神,迎祥纳福,追逃捕亡。尔其钦哉!这一段话总结了赵公明在修真路上失败的原因,心头火热,不清净,妄境牵缠,所以虽然已经修的相当不错,只差一点就能进入大罗金仙之境,结果还是失败了。学习这个故事对于在修真的路上已经走了好多年的学友应该有一点的借鉴意义。常言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可不警醒哉!】

正文:
话说闻太师独自寻思,无计可施。忽然想起峨嵋山罗浮洞赵公明,心下踌蹰:“若得此人来,大事庶几可定。” 【心念一动,幻境现前!念欲成物,转轮不已。赵公明劫数到了!不知公明顶得住否?】 忙唤吉立、余庆:“好生守营,我往峨嵋山去来。”二人领命。太师随上墨麒麟,挂金鞭,借风云,往罗浮洞来。正是:
神风一阵行千里,方显玄门道术高。
霎进到了峨嵋山罗浮洞。下了麒麟,太师观看其山,其清幽僻净:鹤鹿纷纭,猿猴来往,洞门前悬挂藤萝。太师问:“有人否?”少时有一童子出来,见太师三只眼,问曰:“老爷那里来的?”太师曰:“你师父可在么?”童兒答曰:“在洞里静坐。” 【俗语云: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论其实,真从天上来么?是从心上来!】 太师曰:“你说商都闻太师来访。”童兒进来,见师父报曰:“有闻太师来拜访。”赵公明听说,忙出洞迎接,见闻太师大笑曰:“闻道兄,那一阵风兒吹你到此?你享人间富贵,受用金屋繁华,全不念道门光景,清淡家风!” 【“道门光景,清淡家风”,公明深知修真宗旨!此时未染红尘,能保得灵台清净,然观其以后作为,沾染红尘,身热心热,早把家风忘了十万八千里外了。此时能说,彼时不能行,悲哉!】 二人携手进洞,行礼坐下。闻太师长吁一声,未及开言。 【来说是非事,必是是非人!公明警哉?!】 赵公明问曰:“道兄为何长吁?”闻太师曰:“我闻仲奉诏征西,讨伐叛逆。不意昆仑教下姜尚,善能谋谟,助恶者众,朋党作奸。屡屡失机,无计可施。不得已,往金鰲岛,邀秦完等十友协助,乃摆十绝阵;指望擒获姜尚,孰知今破其六,反损六位道友,无故遭殃,实为可恨!今日自思,无门可投,忝愧到此,烦兄一往。不知道兄尊意如何?”公明曰:“你当时怎不早来?今日之败,乃自取之也。既然如此,兄且先回,吾随后即至。” 【一者自持功夫,二者放不下所谓朋友之谊,公明入彀中矣!白雪黄芽,要千万载静坐之功;树败芽枯,需一二念我执我能。问公明,山下争喧,关清淡家风何事?记得和一学友交谈,学友言“北京几十家传统文化学校雨后春笋冒出来”,则此学友身心已热,生比较心,是非心,修真不能亦。】 太师大喜,辞了公明,上骑,借风云回营。不表。且说赵公明唤门徒陈九公、姚少司:“随我往西岐去。”两个门徒领命。公明打点起身,唤童兒:“好生看守洞府,吾去就来。” 【于此关键时刻,若能一念回光,悬崖止步,事或可为。】 带两个门人,借土遁往西岐。正行之间,忽然落下来,是一座高山上。正是:
异景奇花观不尽,分明生就小蓬莱。
赵公明正看山中景致,猛然山脚下一阵狂风大作,卷起灰尘。公明看时,只见一只猛虎来了,笑曰:“此去也无坐骑,跨虎登山,正是好事。”只见那虎剪尾摇头而来。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咆哮踊跃出深山,几点英雄汗血斑。
利爪如钩心胆壮,钢牙似剑势凶顽。
未曾行处风先动,才作奔腾草自扳。
任是善群应畏服,敢撄威猛等闲间。
话说赵公明见一黑虎而来,喜不自胜:“正用得着你!” 【易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公明堕入劫数而不自知,尚自喜悦,以为得天之助,自以为得计。修真中有人喜言神通感应者,皆是此类人。】 掉步向前,将二指伏虎在地,用丝绦套住虎项,跨在虎背上,把虎头一拍;用符印一道画在虎项上。那虎四足就起风云,霎时间来到成汤营,辕门下虎。众军大叫:“虎来了!”陈九公曰:“不妨!乃是家虎。快报与闻太师:赵老爷已至辕门。”太师闻报,忙出营迎迓。二人至中军帐坐下。有四阵主来机见,共谈军务之事。赵公明曰:“四位道兄,如何摆十绝阵,反损了六位道友?此情真是可恨!”正说间,猛然抬头,只见子牙芦蓬上吊着赵江。公明问曰:“那蓬上吊的是谁?”白天君曰:“道兄,那就是‘地烈阵’主赵江。”公明大怒:“岂有此理!三教原来总一般,彼将赵江如此之辱,吾辈体面何存!待吾也将他的人拿一个来吊着,看他意下如何!”随上虎提鞭。 【擅动无明之火,所谓何来?封神之劫,公明师通天教主早有明言,不可下山一步,看公明此时何尝把师言放在心上。皮影戏言“若违师命命难活”。】 闻太师同四阵主出营,看赵公明来会姜子牙。不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诗曰:
异宝虽多莫炫奇,须知盈满有参差。
西山此际多夸胜,狭路应思失意悲。
跨虎有威终属幻,降龙无术转当时。
堪嗟纣日西山近,无奈匡君欠所思。
话说赵公明乘虎提鞭,出营来大呼曰:“着姜尚快来见我!”哪吒听说,报上篷来:“有一跨虎道者,请师叔答话。”燃灯谓子牙曰:“来者乃峨嵋山罗浮洞赵公明是也。你可见机而作。”子牙领命下篷,乘四不相,左右有哪吒、雷震子、黄天化、杨戩、金、木二吒拥护。只见杏黄族招展,黑虎上坐一道人。怎见得:
天地玄黄修道德,洪荒宇宙炼元神。
虎龙啸聚风云鼎,乌兔周旋卯酉晨。
五遁三除闲戏耍,移山倒海等闲论。
掌上曾安天地诀,一双草履任游巡。
五气朝元真罕事,三花聚顶自长春。
峨嵋山下声名远,得到罗浮有几人。
话说子牙见公明,向前施礼,口称:“道友是哪一座名山?何处洞府?”公明曰:“吾乃峨嵋山罗浮洞赵公明是也。你破吾道友六阵,倚仗你等道术,坏吾六友,心实痛切!又把赵江高吊芦篷,情俱可恨!姜尚,我知你是玉虚宫门下。我今日下山,必定与你见个高低!”提鞭纵虎来取子牙。子牙仗剑急架忙还。二兽相交。未及数合,公明祭鞭在空中,神光闪灼如电,其实惊人。子牙躲不及,被一鞭打下鞍鞒。 【公明好功夫!犹如小虫陷入蜘蛛网中,虽武功盖世,能逃此天地尘网么?武功、神通终是无用,心念清净方是修真家风。】 哪吒急来,使火尖枪敌住公明。金吒救回姜子牙。子牙被鞭打伤后心,死了。哪吒使开枪法,战未数合,又被公明一鞭打下风火轮来。黄天化看见,催开玉麒麟,使两柄锤抵住公明。又飞起雷震子,殿开黄金棍,往下打来。杨戩纵马摇枪,将赵公明裹在垓心。好杀!只杀得:
天昏地惨无光彩,宇宙浑然黑雾迷。
赵公明被三人裹住了。雷震子是上三路,黄天花是中三路,杨戩暗将哮天犬放起,形如白象。怎见得好犬:
仙犬修成号细腰,形如白象势如枭。
铜头铁颈难招架,遭遇凶锋骨亦消。
话说杨戩暗放哮天犬,赵公明不防备,早被哮天犬一口把颈项咬伤,将袍服扯碎,只得拨虎逃归进辕门。闻太师见公明失利,慌忙上前慰劳。赵公明曰:“不妨。”忙将葫芦中仙药取出搽上,即时全愈。不表。 【山下争喧,胜一时,败一时,于我何干?心中清净,山一点,水一点,同君共闲。】
且说子牙被赵公明一鞭打死,抬进相府。 【此是子牙的劫数,然在封神劫中另有使命。】 武王知子牙打死,忙同文武众官至相府来看子牙;只见子牙面如白纸,合目不言,不觉点首叹曰:“‘名利’二字,俱成画饼!”着实伤掉。正叹之间,报:“广成子进相府来看子牙。”武王迎接至殿前。武王曰:“道兄,相父已亡,如之奈何?”广成子曰:“不妨。子牙该有此厄。”叫取水一盏。道人取一粒丹,用手捻开,口撬开,将药灌下十二重楼。有一个时辰,子牙大叫一声:“痛杀吾也!”二目睁开,只见武王、广成子俱站于卧榻之前。子牙方知中伤已死。正欲挣起身来致谢,广成子摇手曰:“你好生调理,不要妄动。吾去芦篷照顾,恐赵公明猖獗。”广成子至篷上,回了燃灯的话:“已救回子牙还生,且在城内调养。”不表。
话说赵公明次日上虎,提鞭出营,至篷下,坐名要燃灯答话。哪吒报上篷来。燃灯遂与众道友排班而出;见公明威风凛凛,眼露凶光,非道者气像。燃灯打稽首,对赵公明曰:“道兄请了!”公明回答曰:“道兄,你等欺吾教太甚!吾道你知;你道吾见。你听我道来:
混沌从来不记年,各将妙道补真全。
当时未有星河斗,先有吾党后有天。
【公明确是道根深厚,道家言修道要斩三尸,惜公明未竟全功。人心若是陷入执着中,此三尸一尸动则三尸全动,背师叛道,不待言矣。】
道兄,你乃阐教玉虚门下之士;我乃截教门人。你师,我师,总是一师秘授,了道成仙,共为教主。你们把赵江吊在篷上,将吾道藐如灰土。吊他一绳,有你半绳,道理不公。岂不知:
翠竹黄须白笋芽,儒冠道履白莲花。
红花白藉青荷叶,三教元来总一家。”
燃灯答曰:“赵道兄,当时佥押‘封神榜’,你可曾在碧游宫?”赵公明曰:“吾岂不知!”燃灯曰:“你既知道,你师曾说神中之姓名,三教内俱有弥封无影,死后见明。尔师言得明明白白, 【师已言明,徒犹如此!】 道兄今日至此,乃自昧己心,逆天行事,是道兄自取。吾辈逢此劫数,吉凶未知。吾自天皇修成正果,至今难脱红尘。道兄无束无拘,却要强争名利。你且听我道来:
盘古修来不记年,阴阳二气在先天。
煞中生气肌肤换,精里含精性命团。
玉液丹成真道士,六根清净产胎仙。
扭天拗地心难正,徒费工夫落堑渊。”
赵公明大怒曰:“难道吾不如你,且听我道来:
能使须弥翻转过,又将日月逆周旋。
后来天地生吾后,有甚玄门道德仙!”
【“要千万别练成狂人”,公明此时眼中尚有何人?《真元宝笈•戒怒歌》“君不见大怒冲天贯斗牛”,公明在山中,谨记清淡家风,然此时人入江湖,身已不由己也!修真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逆则圣”,这逆行之道是那么容易么?然则如何?谨记师言,谦恭退让乃保身第一法!】
赵公明道罢。黄龙真人跨鹤至前,大呼曰:“赵公明,你今日至此,也是‘封神榜’上有名的,合该此处尽绝!” 【黄龙真人点破机关!】 公明大怒, 【公明只是不信!】 举鞭来取。真人忙将宝剑来迎。鞭剑交加。未及数合,赵公明将缚龙索祭起,把黄龙真人平空拿去。赤精子见拿了黄龙真人,大呼:“赵公明少得无礼!听吾道来:
会得阳仙物外玄,了然得意自忘筌。应知物外长生路,自是逍遥不老仙。铅与汞,产先天,颠倒日月配坤乾。明明指出无生妙,无奈凡心不自捐。”
话说赤精子执剑来取公明。公明鞭法飞腾。来往有三五合,公明取出一物,名曰定海珠,珠有二十四颗。此珠后来兴于释门,化为二十四诸天。公明将此宝祭于空中,有五色毫米。纵然神仙,观之不明,瞧之不见,一刷下来,将赤精子打了一交。赵公明正欲用鞭复打赤精子顶上,有广成子岔步大叫:“少待伤吾道兄!吾来了!”公明见广成子来得凶恶,急忙迎架广成子。两家交兵,未及一合,又祭此珠,将广成子打倒尘埃。道行天尊急来抵住公明。公明连发此宝,打伤五位上仙……玉鼎真人,灵宝大法师五位败回芦蓬。赵公明连胜回营。至中军,闻太师见公明得胜大喜。公明命将黄龙真人也吊在幡杆上。把黄龙真人泥丸宫上用符印压住元神,轻容易不得脱逃。营中闻太师一面分付设酒,四阵主陪饮。且说燃灯回上芦蓬坐下,五位上仙俱着了伤,面面相觑,默默不语。燃灯问众道友曰:“今日赵公明用的是何物件打伤众位?”灵宝大法师曰:“只知着人甚重,不知是何宝物,看不明切。”五人齐曰:“只见红光闪灼,不知是何物件。”燃灯闻言,甚是不乐;忽然抬头,见黄龙真人吊在幡杆上面,心下越觉不安。众道者叹曰:“是吾辈逢此劫厄不能摆脱。今黄龙真人被如此厄难,我等此心何忍!谁能解他愆尤方好。”玉鼎真人曰:“不妨。至晚间再作处治。”众道友不言。不觉红轮西坠,玉鼎真人唤杨戩曰:“你今夜去把黄龙真人放来。”杨戩听命。至一更时分,化作飞蚁,飞在黄龙真人耳边,悄悄言曰:“师叔,弟子杨戩奉命,特来放老爷。怎么样阳神便出?”真人曰:“你将吾顶上符印去了,吾自得脱。”杨戩将符印揭去。正是:
天门大开阳神出,去了昆仑正果仙。
真人来至芦逢稽首,谢了玉鼎真人。众道人大喜。且说赵公明饮酒半酣,正欢呼大悦,忽邓忠来报:“启老爷:幡上不见了道人了!”赵公明掐指一算,知道是杨戩救去了。公明笑曰:“你今日去了,明日怎逃!” 【公明功夫太好,若是公明没有这样的能耐,许是另一番光景?】 彼时二更席散,各归寝榻。
次日,升中军,赵公明上虎,提鞭,早到篷下,坐名要燃灯答话。燃灯在篷上见公明跨虎而来,谓众道友曰:“你们不必出去,待吾出去会他。”燃灯乘鹿,数门人相随,至于阵前。赵公明曰:“杨戩救了黄龙真人来了,他有变化之功,叫他来见我。”燃灯笑曰:“道友乃斗筲之器,此事非是他能,乃仗武王洪福,姜尚之德耳。”公明大怒曰:“你将此言惑乱军心,甚是可恨!”提鞭就打。燃灯口称:“善哉!”急忙用剑招架。未及数合,公明将定海珠祭起。燃灯借慧眼看时,一派五色毫光,瞧不见是何宝物。看看落将下来,燃灯拨鹿便走;不进芦篷,望西南上去了。公明追将下来,往前趕有多时,至一山坡。松下有二友下棋,一位穿青,一位穿红,正在分局之时,忽听鹿蹄响亮,二人回顾,见是燃灯道人,二人忙问其故?燃灯把赵公明伐西岐事说了一遍。二人曰:“不妨。老师站在一边,待我二人问他。”且说赵公明虎走如飞驰电骤,倏忽而至。二人作歌曰:
“可怜四大属虚名,认破方能脱死生。
慧性犹如天际月,幻身却似水中冰。
拨回关捩头头着,看破虚空物物明。
缺行亏功俱是假,丹炉火起道难成。”
且说赵公明正趕燃灯,听得歌声古怪,定目观之,见二人各穿青、红二色衣袍,脸分黑、白。公明问曰:“尔是何人?”二人笑曰:“你连我也认不得,还称你是神仙!听我道来:
堪笑公明问我家,我家原住在烟霞。
眉藏火电非闲说,手种金莲岂自夸。
三尺焦桐为活计,一壶美酒是生涯。
骑龙远出游苍海,夜久无人玩物华。
吾乃五夷山散人萧升、曹宝是也。俺弟兄闲对一局,以遣日月。今见燃灯老师被你欺逼太甚,强逆天道,扶假灭真,自不知己罪,反恃强追袭,吾故问你端的。”赵公明大怒:“你好大本领,焉敢如此!”发鞭来打。二道人急以宝剑来迎。鞭来剑去,宛转抽身。未及数合,公明把缚龙索祭起来拿两个道人。萧升一见此索,笑曰:“来得好!”急忙向豹皮囊取出一个金钱,有翅,名曰“落宝金钱”,也祭起空中。只见缚龙索跟着金钱落在地上。曹宝忙将索收了。赵公明见收了此宝,大呼一声:“好妖孽!敢收吾宝!”又取定海珠祭起于空中,只见瑞彩千团打将下来。萧升又发金钱。定海珠随钱而下。曹宝忙忙抢了定海珠。公明见失了定海珠,气得三尸神暴跳,忽祭起神鞭。萧升又发金钱,不知鞭是兵器,不是宝,如何落得!正中萧升顶门,打得脑浆迸出,做一场散淡闲人,只落得封神台上去了。 【应劫之人,奈何!】 曹宝见道兄已死,欲为萧升报仇。燃灯在高阜处观之,叹曰:“二人棋局欢笑,岂知为我遭如此之苦!待吾暗助他一臂之力。”忙将乾坤尺祭起去。公明不曾提防,被一尺打得公明几乎坠虎,大呼一声,拨虎往南去了。燃灯近前,下鹿施礼,“深感道兄施术之德。堪怜那一位穿红的道人遭迍,吾心不忍!二位是那座名山?何处洞府?高姓?大名?”道者答曰:“贫道乃五夷山散人萧升、曹宝是也;因闲无事,假此一局遣兴。今遇老师,实为不平之忿;不欺萧兄绝于公明毒手,实为可叹!”燃灯曰:“方才公明祭起二物欲伤二位,贫道见一金钱起去,那物随钱而落,道友忙忙收起,果是何物?”曹宝曰:“吾宝名为‘落宝金钱’,连落公明二物,不知何名。”取出来与燃灯观看。燃灯一见定海珠,鼓掌大呼曰:“今日方见此奇珍,吾道成矣!”曹宝忙问其故。燃灯曰:“此宝名‘定海珠’,自元始已来,此珠曾出现光辉,照耀玄都;后来杳然无闻,不知落于何人之手。今日幸逢道友,收得此宝,贫道不觉心爽神快。”曹宝曰:“老师既欲见此宝,必是有可用之处,老师自当收去。”燃灯曰:“贫道无功,焉敢受此?”曹宝曰:“一物自有一主,既老师可以助道,理当受得。弟子收之无用。”燃灯打稽首,谢了曹宝,二人同往西岐,至芦篷。众道人起身相见。燃灯把遇萧升一事说了一遍。燃灯又对众人曰:“列位道友被赵公明打伤扑跌在地者,乃是‘定海珠’。”众道人方悟。燃灯取出,众人观看,一个个嗟叹不已。
不说燃灯得宝,话说赵公明被打了一乾坤尺,又失了定海珠、缚龙索,回进大营。闻太师接住,问其追燃灯一事。公明长吁一声。闻太师曰:“道兄为何这等?”公明大叫曰:“吾自修行以来,今日失利。正趕燃灯,偶遇二子,名曰萧升、曹宝,将吾缚龙索、定海珠收去。吾自得道,仗此奇珠。 【根本失却,公明悟否?】 今被无名小辈收去,吾心碎矣!”公明曰:“陈九公、姚少司,你好生在此,吾往三仙岛去来。” 【人事纠葛如蒸砂,世间嘈杂乱如麻,三仙岛三仙姑劫数到来!】 闻太师曰:“道兄此去速回,免吾翘首。”公明曰:“吾去速回。”遂乘虎驾风云而起,不一时来至三仙岛下虎,至洞府前,咳嗽一声。少时,一童兒出来,“原来是大老爷来了。”忙报与三位娘娘:“大老爷至此。”三位娘娘起身,齐出洞门迎接,口称:“兄长请入里面。”打稽首坐下。云霄娘娘曰:“大兄至此,是往那里去来?”公明曰:“闻太师伐西岐不能取胜,请我下山,会阐教门人,连胜他几番;后是燃灯道人会我,出口大言,吾将定海珠祭起,燃灯逃遁,吾便追袭。不意趕至中途,偶遇散人萧升、曹宝两个无名下士,把吾二物收去。自思:辟地开天,成了道果,得此二宝,方欲炼性修真,在罗浮洞中以证元始;今一旦落于兒曹之手,心甚不平。特至此间,借金蛟剪也罢,或混元金斗也罢,拿出山去,务要复回此二宝,吾心方安。”云霄娘娘听罢,只是摇头,说道:“大兄,此事不可行。昔日三教共议,佥押‘封神榜’,吾等俱在碧游宫。我们截教门人,‘封神榜’上颇多,因此禁止不出洞府,只为此也。吾师有言,‘弥封名姓,当宜谨慎。’宫门又有两句贴在宫外:
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
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此两句修真学子当谨记在心!云霄娘娘明悟根本,甚有道行,公明所言,云霄娘娘只是不许。云霄虽有武功,能谨记师言,真是不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看云霄娘娘如何应劫!】
如今阐教道友犯了杀戒,吾截教实是逍遥。昔日凤鸣岐山,今生圣主,何必与他争论闲非。大兄,你不该下山。你我只等子牙封过神,才见神仙玉石。大兄请回峨嵋山,待平定封神之日,吾亲自往灵鹫山,问燃灯讨珠还你。若是此时要借金蛟剪、混元金斗,妹子不敢从命。” 【云霄所言有理有据,既能顺应大局,又能善巧方便。武学中真元之气润泽大脑,练武要练成聪明的人,试想心明眼亮都没有,能有真正的武功么?】 公明曰:“难道我来借,你也不肯?” 【公明以兄妹之情来考验云霄,此关过得了,从此逍遥自在;若是过不了,名注封神榜。】 云霄娘娘曰:“非是不肯,恐怕一时失了,追悔何及!总来兄请回山,不久封神在迩,何必太急。” 【云霄娘娘尚有理智。】 公明叹曰:“一家如此,何况他人!”遂起身作辞,欲出洞门,十分怒色。正是:
他人有宝他人用,果然开口告人难。
三位娘娘听公明之言,内在碧霄娘娘要借,奈姐姐云霄不从。 【碧霄娘娘应劫!】 且说公明跨虎离洞,行不上一二里,在海面上行,脑后有人叫曰:“赵道兄!” 【红尘三千丈,避之尚不及,竟有人主动沾染,总非真心修道之人。】 公明回间看时,一位道姑,脚踏风云而至。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髻挽青丝杀气浮,修真炼性隐山丘。
炉中玄妙超三界,掌上风雷震九州。
十里金城驱黑雾,三仙瑶岛运神飚。
若还触恼仙姑怒,翻倒乾坤不肯休。
赵公明看时,原来是菡芝仙。公明曰:“道友为何相招?”道姑曰:“道兄那里去?”赵公明把伐西岐失了定海珠的事说了一遍,“……方才问俺妹子借金蛟剪,去复夺定海珠,他坚持不允,故此往别处借些宝贝,再作区处。”菡芝仙曰:“岂有此理!我同道兄回去。一家不借,何况外人!”菡芝仙把公明请将回来,复至洞门下虎。童兒禀三位娘娘:“大老爷又来了。”三位娘娘复出洞来迎接。只见菡芝仙同来入内,行礼坐下。菡芝仙曰:“三位姐姐,道兄乃你三位一脉,为何不立纲纪。【理由一】难道玉虚宫有道术,吾等就无道术。【理由二】他既收了道兄二宝,理当为道兄出力。【理由三】三位姐姐为何不允!这是何故?倘或道兄往别处借了奇珍,复得西岐燃灯之宝,你姊妹面上不好看了。【理由四】况且至亲一脉,又非别人。今亲妹子不借,何况他人哉!【理由五】连我八卦炉中炼的一物,也要协助闻兄去,【理由六】怎的你到不肯!” 【六大理由,菡芝仙花言巧语!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心入红尘,理由总是千千万万,然而以修真清净观之,这些理由都是和人争名争利,不过是世俗中的人伦俗理而已。当此之时,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总是以师言为则,做一个老实人,清净人。】 碧霄娘娘在傍,一力赞助:“姐姐,也罢,把金蛟剪借与长兄去罢。”云霄娘娘听罢,沉吟半响,无法可处;不得已,取出金蛟剪来。 【“不得已”三字误了古今多少豪杰之士!云霄娘娘应劫!】 云霄娘娘曰:“大兄,你把金蛟剪拿去,对燃灯说:‘你可把定海珠还我,我便不放金蛟剪;你若不还我宝珠,我便放金蛟剪,那时月缺难圆。’他自然把宝珠还你。大兄,千万不可造次行事!我是实言。” 【心存幻想,金蛟剪既已借出,还想脱身事外,可否?能否?人间事风云动荡,岂有如心所愿者。】 公明应诺;接了金蛟剪,离却三仙岛。菡芝仙送公明曰:“吾炉中炼成奇珍,不久亦至。”彼此作谢而别。公明别了菡芝仙,随风云而至成汤大营。旗牌报进营中:“启太师爷:赵老爷到了。”闻太师迎接入中军坐下。正是: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见容颜便得知。
太师问曰:“道兄往那里借宝而来?”公明曰:“往三仙岛吾妹子处,那里借他的金蛟剪来。明日务要复夺吾定海珠。”闻太师大喜,设酒款待,四阵主相陪。当日席散。次早,成汤营中砲响,闻太师上了黑麒麟,左右是邓、辛、张、陶。赵公明跨虎临阵,专请燃灯答话。哪吒报上芦篷。燃灯早知其意“今公明已借金蛟剪来。”谓众道友曰:“赵公明已有金蛟剪,你们不可出去。吾自去见他。”遂上了仙鹿,自临阵前。公明一见燃灯,大呼曰:“你将定海珠还我,万事干休;若不还我,定与你见个雌雄!”燃灯曰:“此珠乃佛门之宝,今见主必定要取。你那左道傍门,岂有福慧压得住他!此珠还是我等了道证果之珍,你也不必妄想。”公明大叫曰:“今日你既无情,我与你月缺难圆!” 【定海珠乃公明根本,此时公明就是想抽身而出,势不能矣!】 燃灯道人见公明纵虎冲来,只得催鹿抵架。不觉鹿虎交加,往来数合。赵公明将金蛟剪祭起。不知燃灯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文远 wrote:练完功后要看书,看完书后又继续练,好主意


不是这样,只是强调文武相合,动静相合,外相与心性相合,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该吃的饭还是要吃,该照顾家人还是要照顾。
文远 wrote:我觉得练功不是止痛药,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得要想办法解决,练功效果如何看各人的造化,但练完后大家都觉得身心舒服一点,至少可以在纷扰的人生中保持心中那一份属于自己的世界


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没有解决问题!追求身心舒服一点,又何必一定练功。保持心中那一份属于自己的世界,要看这个世界有多大,这个世界越小,烦恼就会越多;这个世界越大,烦恼就会越薄。纷扰的是我们的内心,外面的世界何尝纷扰,你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多么的有秩序!
大则玉环,乾坤法象!与自然相合才是真正的人生。
文远 wrote:其实专心工作也可以暂时忘记烦恼,只是工作不能锻炼身体而已。我想问,练完之后呢?烦恼仍然存在,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啊?


练功的时候肾水冲脑,就获得了智慧。所以练功不单纯是练功,练功的关键是大脑清醒,但是这个时候的清醒只是智慧的一点点开发,如能与谱文相合,与老师的书相合才能获得更深的智慧。
智慧与烦恼是一对反义词。为什么有烦恼?是因为没有智慧。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一定会产生烦恼吗?反过来说,产生了烦恼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
问题只有用智慧才能解决。
练功,有筋骨皮,有内脏、气血,而说到底是要练的脑袋清醒。真元之气流行周身,在身体不同的部位起到不同的作用,神为主帅,所以练功必须练到脑袋里面有一种清醒的感觉。如果练不到呢?要么是时间不够,要么是练功不得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我们练功永恒的法则。那么练到脑袋清醒后干什么呢?我的推荐是回归到谱文上去,趁着脑袋清醒思考谱文的比喻和隐义,这样慢慢的会觉得智慧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言,是一种象实体(当然不是实体)的东西。还有一个是写文章,写文章是直剖心性,也是和谱文相合,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修为。
财很重要,这事地球人都知道。认为财是最重要的,就是瞎扯了;“财”为历代修者得以有成的前提条件,这就更是瞎扯了。比如丐派,要这么讲,他们都不用修了,改行做生意吧。
真心最重要,真心是前提。
武当山很好,我上学的时候也曾经游历过,但毕竟是过去的历史,学习丹经武学不一定要刻舟求剑吧
曲尽其妙。然就怕太妙。
几年前的老文章,这几天翻出来,略作修改,请大家批评指正
729
练功时别走神,走神动作就不对,功夫则练不出来。
来的目的是别有用心还是真心求道?要看自己的理想,看自己多少年来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我看到好多人是心术不正,是走向别的追求。
练功要进步,要坚持唯物主义,一是时间要够,二是动作要对。没有其它的东西。

一要吃苦,二要认真。
能吃苦是能舍,能舍故不分心,不分心故能集中精神,能认真。
为人要低调,不能张狂,张狂则练不成功夫。不和别人谈论那么多。不要和那些莫名其妙的人接触,时间长了则神气不正,气不正则形不正,不管花多少时间,“枉费工夫图叹息”。
练功要关照到自己,看自己的动作变形了没有。神一分,则气就散,动作不能顺遂如意了。炼神为上。练功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饥饿。
815
练功要开智慧
关键“毒龙何须制,淡泊心光照”,用功不用太紧张,心要放松。“是是非非伤人神,非非是是乱人意”。
练功有时气象万千,心狂野,要慢慢调,是身体里面气机不畅。

练功有时候不想太多,它就练出来了,有时候一想反而没有,不是没有,是被念头压住了。
四个半小时要坚持四五天。
练功有两个,一是有毅力恒心,这个要慢慢练,二是心态要正确,关键是心态。
练功心太死是练不好的。

自己默默无闻的练功,对谁也不说。不卷入是非,自己没有应对是非的能力。要远离那些会让自己神气分离、脑子迷糊的人。要水滴石穿,在石头穿之前不去想一些没有的东西。

早起练玉环桩
一、 保证晚上十点睡觉。睡觉时神与意合,同归于寂。
二、 醒即起床,不可于床上犹豫。
三、 冷水洗脸,保持清醒,如有条件,可以沐浴。
四、 饮水一大杯。

练功既没有毅力,又在红尘中消磨,挂掉是一定的。要多思考,看看那些人的发心是什么。有人十年、二十年无所得,是心态不正,要不和这些人交往,或者有能力,出污泥而不染。

练功时无人无我,时间只是一个提醒和参考,是机缘到了,要做其它的事情了,不刻硬撑时间,要在最清醒的状态,平和自然的结束。

练功练着练着,手臂没有了,接下来,一点点延伸,身体没有了,又练,身体又有了,反复多少次。


先练筋骨,撑筋拔骨,用明劲、刚劲,使尽全身之力。待架子展开,动作渐渐顺遂,一种暗暗的柔力在身中产生,再用劲练,向自然求。行之日久,此柔力在身中焕发,忽一日,动作一松,纯以气行,是潜气内运,行血推脉,养生之道得亦。然初不稳定,是功力不够,内劲不足,筋骨犹有不足也。另:身体受损,唯唯诺诺,是另一种练法,另一种滋味。

“六合”之中,神意最重,练功最经常的问题是“走神了”,哪些是是非非的事最易让人意乱神迷,一端陷入其中,自己犹不自知也。练功看的就是自己能不能“一其心”。站在在变化之中看变化,永远也出不来。要能够从中闯过去,所有的变化都不管他,变化变到最后的东西才是稳定的。正所谓一二三,三二一是也。要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做到神意合一。有慈悲心是好的,但不是有意和做作的。修真自持是自己终身的课业,警醒世人是缘分和下一步的事情。
修心,“先天后天共天工”。先天育后天,后天育先天。历劫方成菩萨道,妙在一念之转换。站桩要“一枪下马”,修真的良知与后天的惰性相互斗争,要能时时刻刻战胜它,神意才能不断的强大。练功,每时每刻都在调整先天与后天,都是在消业,但是人的业力很重,不是一下就能消得玩的,所以要千百次的重复才能有一定的效果。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自己有能力就去取,没有能力就罢了。练功是一辈子的事情,要做持久战和终身投入的决心和醒悟。以前的发心多有投机取巧和别有用心,“精恒二字出真元”。练功要懂得远避尘世,少做烦恼,少有幽怨,常看明月一轮。但不是枯木寒岩,“草木思春-------”。话是这样说,很少人能做到,多数人是沉迷更深。要能够于其中游刃有余,有人天资好,想不想的时候就能不想,有人要随缘了宿业。
练功有性功在内,“回婴忆望”,自己心中有杂念,有欲望,说明是身体中有些地方气脉不通,气机不正,阴阳不和,所以要多练动功,练的自己周身清爽,气满神足,自然不思欲念。元气到颅腔是为慧,有慧还要能观,观身,观心,观一切五杂尘念。虽然明知如此,但是欲望来时,坚持和控制最难,明知是欲望而经常被欲望打到,只有不断探索。

所有的变化都是冰山一角,沉迷在变化中,年华逐渐老去,到老就没有用了。有人没有毅力,终身无所得啊。练功要天时地利人和,岂止是一生,没有所得,一生都不够啊。“一心要赴蟠桃会,不知得到得不到啊”。

“练时情中有,用时形内含”,功夫要懂体用,要能契入其神意之中。练功神会影响气,有什么样的神就会练出什么样的气。

一指樱红,老读书,是熏修所得。禅诗每一首都要花费十天半个月去读。“十年春寒锁春深-------”

一念尘心起,百万魔障开。练功有魔干扰,魔在自己心中。

站桩是积蓄力量和元气,积累的多了,以后分经流注,慢慢就能入定。要清净度日。动作变形是元气过不去,只能另辟蹊径。

武功可以有技击之意在期中,练来另有滋味。

练武要练养结合,尤其是威猛的武功,有反蚀力,要一步一步来。


为工作不练功是错的,辞掉工作又太过了。

练玉环桩三个小时,有些东西慢慢就推没了,退到两个小时有些东西又出现了,就糟糕了。

俗情未忘,而胎仙岂结。白雪黄芽是丹经第一步,心态不能温文尔雅,不能脱去俗气,岂会有冰雪,要“存正念于心”。结婚生子是走人道。“冰雪沁芳容,真如显天姿”。练功刚开始发热是燥火、俗火,要练去这种火,练出清凉,转为真火。这时很难,要守住自己的心,过去的贪嗔痴欲望是处在潜伏中,要坚持下去。欲望得到真水的洗刷而逐渐变淡,最后转刻意的贪嗔痴为自然的贪嗔痴,转为巧智,“无为而无不为”,是两个都对。“正值丹青留神采,潇洒天光不计年”。

金峰抖肘,是神思指导自己练功,一波又一波,一波使劲,气脉过去,要关照到自己的动作,否则,神意分离,就处在不好的状态,庄严宝相出不来了。要尽力去练。
好,期待寒假一见。
混沌:“概指未尽修为者,气脉通畅,犹如鱼在水中而不知”,初开:“修为者已知在水中,气脉如掌上观纹”,其要在感而遂通。“混沌者未明其理,初开者始知其真”,真气即开,有心明眼亮之效,而神光内收,感通虚无,缠经者,自然之为也。玉环武法,“二仪呈象”是为混沌初开,“隐显虚灵”乃有内外循缠。
平身站立任天然,心在漠漠灵虚间,心神意气天光度,金凤吹脉任循缠。
宗风太极蕴文风,不与世俗论短长,舒适本把粗俗忘,忘身会意灵性长。
平视目光养肝元,不卑不亢无渲染,神光若射若回收,感通内外有循缠。
一任天真养道机,先天一气在须弥,云鹤黄芽紫云转,《羽化天真》有心传。
“一心”,练拳时停止其他念头为一心;把平时的操修凝练为一为一心。“应真”,有一心而有真,以真相感,有真相应。“灵踏”,惟虚可灵,神意气血隐显虚灵。“审性情”,太极拳的修为当养一团天真和气,自我审视自己的性情,夫仙真成就者:“先生无忧无怨,喜气相因,坦然而意”。“开”是开始,经言“天开于子,地开于丑,人开于寅”。窍为修真关键处,《真元宝笈》小炼形关窍专修。垂者应于天为垂,悬者升于地为悬,垂悬亦是中正之象,不上不下,忽隐忽现,故为黄庭中位。
“修演本真上古传,气循脉道神通玄”
本真,真正的自我。完善自我,统一自我,净化自我,在一年年日月风雨中去平心静气的生活,用自己的神去感通生活的微妙,去体悟与天地恒准的“易”理,这样理解了上古圣人留下中华文明一脉的古意,当自己的神真正能够“通玄”的时候,就能够成就“本真”的自我。
太极的实质,着重炼气炼神,而这恰恰是太极的真意,是太极最了不起的地方。遥想祖师当年是在诸宗艺成的基础上而创太极,语言“炼神为上”,太极当然具备这一特色。这样,一方面太极拳泛化天下,为“天下众英豪益寿延年”,为中华文明尽一份心力;而另一方面,在宗风内部,太极却是炼神的专修,这一点是今天在宗风广传时所应该特别明确的。
预备式:子午神规有象图、子午浑天有象图
“浑天”,《张衡浑仪注》:“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本质上是研究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或者说宇宙对人的身心的影响的,因此作为预备式自然站立,心态平静即可。正如《飞鸣图》谱文所言“立定双虚守丹元,平踏中宫无极间”,这样逐渐的去练习,去感受,会感到宇宙寥廓、渺渺茫茫,而“千里浑然无二仪”,是为浑天。
浑天之后,若有所思、似有所感,夫宇宙固然无极,而万物诚然有灵,依老君“大圆若缺”之言,而生“神规”双圆之象。
论坛上浮云道友认为“传统修为不宜求象于形,而应化有为无,也就是不应以某种感受等有为之心去练习,而应以无知无得之虚无清净心而为之,否则就不是先天而是后天,所出现的感受亦不是由先天自然而生虚无,而是由后天意会而成物象。初步的动中八触是不稳定的,甚至是练习者头脑中勾画出某种先入为主的意识,从而由后天意识意会而成物象,只有经过长期行功之后出现的循经才是真实、稳定和可靠的。循经并非是以热力来衡量,循经之动力是一种先天轨迹,不有不无,非冷非热,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身体内部循经而后,并非有热气团之类的东西,而是一种致密的流通,非冷非热,不疾不徐。神至清以后,乃是精神化和于内外,并无神人来语之类神奇事情发生,多是意会而成虚实不均,乃自身阴阳不调之症相,不可信之,不可理之,否则即入魔境。传统修为以脚踏实地为可贵,而应摒除一切幻想和意会,以使自身心神常清。”
此论实为至理,夫36式之“循经”太极拳,循经即从此子午神规有象图化出,“不宜求象于形”,“化有为无”,“先天轨迹,不有不无,非冷非热”,“神至清以后,乃是精神化和于内外”,故循经即是循心,当于此子午神规有象图深究之!
前几日吾与挚友论太极,挚友言所谓武学者当以力生之,喂招、试手、发力、懂劲,制敌于反掌之间,才是真正的武学,挚友所论确为外家拳法至理,惜未悟内家循经奥妙。前贤言“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又言“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吾友求索多年,诚心感天,惜未悟此虚心之理,一叹!
无形无象无纷拏,一片神行至道夸。
参透虚无根蒂固,浑浑沌沌乐无涯。
《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
太极为丹家外功,言此语者多,悟其心者少,夫丹士岂有争斗之心,而武夫只以拳脚争胜,“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以此?《十三势》歌“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而《论语》言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子何异?安贫乐道而!
欲会太极循经功,先取颜回安贫乐!祖师言“欲天下众英豪益寿延年”,呜呼!此语分明道出先天心意,有何异哉!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36 » 文章发表人是 36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